第393章 事情原委

紀綱現在既不願秦光遠及早的說出朱棣想要的東西來,也擔心動用重刑會把秦光遠搞死了,因而使在秦光遠身上的不過就是一些鞭子罷了,若是把錦衣衛的十八般酷刑都使上一遍的話,秦光遠真就不見得能熬住。

這次秦光遠也沒再罵紀綱,罵他幾聲有何用,還不如出去直接把他搞死了呢!

就在秦光遠再次動刑之際,張玉也把徐王妃和朱高熾帶到了,與徐王妃一併到達京師的還有朱權的家眷。

朱權現在的封地還未定下來,也只能是現在京師落腳了。

徐王妃一進京朱高煦便告知了其秦光遠被下詔獄的消息,一進皇宮便風風火火的跑去質問朱棣了。

“陛下,光遠他怎麼了?怎被下詔獄了,他跟隨你起兵可謂是兢兢業業,難不成,你是準備要屠殺功臣了?”

姚廣孝正與朱棣下棋,徐王妃這般風風火火的跑進來質問,姚廣孝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態度,笑嘻嘻的道:“王妃乃巾幗不讓鬚眉者啊,陛下,你解釋吧,貧僧先走了!”

姚廣孝退出去之後,朱棣才拉着氣呼呼的徐王妃坐了下去,道:“愛妃一路辛苦了。”

徐王妃依舊不依不饒的道:“陛下先告知臣妾,爲何要把光遠下了詔獄,你莫不是學父皇當初要清算功臣了?”

朱棣氣呼呼的在房間中踱了幾步,道:“你可知那小子做了些什麼?他不但放走了朱允炆,還放走了齊泰和方孝孺的兒子,如此抗旨欺君,朕沒當下殺了他便算法外開恩了。”

徐王妃這才收斂了質問朱棣的態度,怨怪道:“高煦那孩子,也不說清楚了,光遠也是,怎能做出這種事情來,陛下打算怎麼處置他?”

徐王妃陪着朱棣在守邊疆將近二十年,在朱棣起兵之前,之時最關鍵的時候一直都無條件的站在朱棣身邊,與朱棣也算是患難與共了。

朱棣重新坐回在了徐王妃身邊,道:“你去詔獄看看他,看看他在此事之上有何要說的,那小子在詔獄中也被羈押了兩三日之久了,若傷勢嚴重的話,直接把他送回家去!”

徐王妃這才滿意一笑道:“好,臣妾即刻就去。”

徐王妃正要擡腳離開之時,朱棣在其身後又開口道:“等等,朕一道前往,朕倒要親自聽聽那小子能說出何大道理來!”

朱棣也沒換衣服,一身龍袍直接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錦衣衛的衙門。

錦衣衛的那些人是不認識朱棣,但朱棣身上這件龍袍他們可都是認知的,正要行禮之際,朱棣開口道:“紀綱何在?”

一錦衣衛回道:“在詔獄提審秦光遠!”

朱棣他是說過,不準任何人去見秦光遠,但這個任何人肯定是不包括他自己的。

“朕自己過去,你等不必跟過去了。”

一聽那錦衣衛回答,朱高煦立馬就要往前跑,被朱棣厲呵一聲喊住了,“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朱棣與徐王妃還有朱高煦外加張武等人一道到了詔獄門口之時,才停下腳步道:“你們進去,朕先不見他,如此之言纔是真心。”

朱高煦顧不上理會朱棣,直接闖進去擡腳便把正在揮動鞭子的紀綱踢翻在了地上。

秦光遠看到朱高煦如看到大救星一般,喊道:“二王子,二王子…”

“二王子!”被踢翻在地的紀綱捂着胸口喊道,還未起來,便見一雍容華貴的婦人走了進來。

秦光遠看到徐王妃也進來後,頗爲欣喜喊了聲,“王妃!”

徐王妃也未搭理秦光遠,反而是直接命道:“把人先放下來吧!”

朱高煦已經在動手解繩子了,被紀綱指使身邊力士攔了下來。

紀綱對徐王妃也是有過一面之緣的,衝着徐王妃認罪道:“王妃,這乃陛下旨意,還望王妃體諒臣等難處!”

朱棣是已下旨封徐王妃爲皇后了,但現在還未正式冊封,稱呼之上之能是還以王妃相稱了。

徐王妃還是頗具威嚴的,冷聲道:“再這般下去,人就不行了,陛下沒讓你要了秦提督性命吧?”

紀綱這才無話可說,堆笑道:“臣來幫忙!”

徐王妃也是把秦光遠當做小輩呵護的,看秦光遠身上佈滿新舊鞭痕,對紀綱的態度自然是好不到哪裡去,沒好氣的道:“帶着你的人出去!”

紀綱臉上還掛着笑容,笑呵呵的道:“是,臣告退!”

朱棣就在外面,紀綱在帶着身邊力士從刑房出來之後自是碰到了朱棣,還未見禮,朱棣便擡手道:“帶着你的人滾出去!”

紀綱先後吃了兩次癟,最後卻也只能是帶着笑退出去罷了。

在紀綱出去後,朱棣還遣散了身邊的張武,看來,秦光遠無論說什麼,朱棣都不希望被外人所聽到了。

在紀綱退出去之後,被綁縛着的秦光遠很快被朱高煦扶着放了下來。

被放下來的秦光遠,立即抱着朱高煦嚎啕大哭。

朱高煦不敢用力,輕輕推開秦光遠,沒好氣的道:“大老爺們,哭哭啼啼的像什麼話!”

秦光遠白了朱高煦一眼,道:“你要不來試試?”

在秦光遠被放下來之後,徐王妃則是蹲在他身邊,想要觸碰他的傷口,又怕弄疼了他,眼睛溼潤着掛着淚痕,道:“光遠,你受苦了,陛下也真是,有什麼話不能直說,非要如此不可!”

徐王妃對秦光遠比那個養了他幾年的母親都強。

秦光遠也不忍讓之上心,安慰道:“是臣有負陛下,臣受些皮肉之苦也屬咎由自取!”

說到此處,朱高煦更是沒好氣的道:“真是搞不明白了,你小子爲何要放走那朱允炆,放虎歸山之理你小子不知曉?”

已經到了這個時候,一些話再不說出來,那這皮肉之苦他便還得繼續受着。

秦光遠嘆了口氣,道:“臣也不想如此啊,可太祖皇帝在駕崩之前強撐着病體,請臣幫個忙,請臣到關鍵之時能救下朱允炆一命,其原因恐是不願看到朱家子孫相互殘殺吧?爲此還未臣親筆寫下來臣那小說的名字!

在進京之後,太祖身邊的那老太監便找到了臣,拿了太祖手書請臣履行當初的諾言,這些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都是親身參與者,可惜的是他們都死了,連能替臣作證之人都沒有了!

臣可發誓,臣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

秦光遠說了這麼一大堆,已是用了不少力氣,說完之後咳嗽了幾聲之後,才接着又道:“那老太監必還在宮中,若找他作證倒是也可行,當初太祖太祖留下了三封書信,其中一封是給朱允炆的,另一封是給臣的,還有一封是給陛下的。”

徐王妃立刻問道:“給陛下的那封何在?”

秦光遠頗爲虛弱的回道:“臣在不履行當初諾言之時,那封書信會交於陛下,至於現在那封現在還是否在,只有找到了那老太監便知曉了,太祖留與臣的那封信還在臣手中,臣所言不曾有假!”

秦光遠留下那封書信就是爲了有一天能夠自證清白!

秦光遠說了這麼多,已有些虛脫了,朱高煦卻接着又道:“那放走齊泰和方孝孺兒子之事不是你所爲?”

既然已說到這裡,秦光遠索性便一併說出來了,道:“是,是臣所爲,臣於心不忍,方孝孺等人是有罪,但他們家人無辜,尤其九族,甚至十族之人更是無辜,方孝孺等人的目的就是爲以死留清名的,陛下殺了他們,正好就成全了他們。

殺人易,誅心難,殺人擡手便能解決之事,可誅心卻是要耗費心力的,但誅心之策於陛下開始之時或許是有些難,但時間久了,其好處也就顯現出來了。”

朱高煦有些不屑的道:“你小子說的這般冠冕堂皇,就沒有自己私心?”

秦光遠用力扯起一笑容,道:“算是有吧,唯一私心便就是臣心太軟,做不到看着那些人手無寸鐵之人送命,卻是沒考慮到陛下處在風口浪尖的難處,是臣之錯。”

朱棣對建文一朝的不降之臣處以酷刑,着實也是被逼無奈的。

第221章 請客吃飯第442章 犯事之人第476章 醉酒第275章 返回北平第356章 開始渡江第118章 朱棣上了東臨山第405章 大逆之言第89章 朱允炆的轉變第364章 秦光遠動身第541章 知曉第46章 朱允炆的旨意第269章 宏偉藍圖第99章 朱棣的任務第516章 旨意第489章 倒黴的公差第342章 靈璧之戰第186章 拿下薊州第121章 與張昺的攤牌第77章 郭天路答應了第579章 處置第390章 被抓第414章 汽車組裝完成第311章 準備再戰第325章 蒸汽汽車第556章 父子親情第591章 遷都第336章 淝河之戰第51章 朱允炆的口諭第189章 消息傳到京師第191章 在王府的說講第402章 準備賣汽車第289章 招降書第304章 捷報至京第92章 化解第396章 朱棣的抉擇第10章 完美的解決第132章 練兵第237章 南下開拔第103章 朱棣進京第17章 秦光遠報信第183章 攻打薊州第318章 遣使進京第423章 去見徐輝祖第512章 義氣的朱權第401章 秦光遠的建議第59章 版權問題第55章 找到秦光遠第550章 臭味相投第275章 返回北平第596章 賣房第381章 即位成功第496章 結交八方第371章 解決麻煩第467章 馬皇后自殺第225章 夏元吉的勸告第391章 抗旨之罪第576章 解決第359章 新的說客第567章 討回公道第197章 開始攻擊第234章 消息傳至北平第193章 不利言論第551章 告狀第161章 參政的出兵第206章 兩萬兩到手第208章 安營紮寨第382章 提拔紀綱第50章 講義氣的朱高煦第554章 回北平第530章 專找不自在第381章 即位成功第280章 白溝河失利第210章 被嚇第228章 下跳棋第308章 進敵營第24章 朱棣圍酒館第420章 處置辦法第91章 衝突第229章 抓到兩兵丁第99章 朱棣的任務第345章 帶西瓜回去第51章 朱允炆的口諭第287章 拿下德州第46章 朱允炆的旨意第447章 答應了第115章 東臨山的爆炸第44章 朱高煦的莽撞第496章 結交八方第79章 製作方便麪第91章 衝突第211章 情況探明第504章 殞命第199章 回去覆命第67章 熱情的招待第154章 潛伏燕王府第78章 卞武的調查第505章 上達天聽第133章 秦家老管家第206章 兩萬兩到手第216章 攻打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