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襲擊糧船

很快,朱棣派出的使節便到達了京師。

使節既到,無論如何,朱允炆必當見上一見纔是,在面見武勝之時,方孝孺也未露面,只是躲在屏風後面聽着武勝的一言一語。

“臣燕山中衛指揮使武勝拜見陛下!”武勝率先見禮。

不管怎麼說,朱允炆那都是朱元璋親自選定的皇位繼承人,只要朱允炆還在那皇位上一日,即便是朱棣前來都必須得與朱棣規規矩矩的見了臣子之禮的。

“免禮吧!”朱允炆淡淡開口道。

武勝也未有任何寒暄之言,見禮之後便直接從懷中拿出出發之前朱棣所交於的奏摺,道:“陛下,此乃王爺親筆奏章,請陛下過目!”

朱允炆給旁邊的宦官使了眼色之後,那宦官才走至武勝身邊接過了其手中的奏章。

朱允炆接到手裡之後,便即可看了裡面的內容,看過之後,臉色微寒,沉聲道:“皇四叔意思朕已瞭然,武指揮一路辛苦先去歇息,朕考量一下便給你答覆!”

打發走武勝之後,方孝孺才從屏風後走了出來。

方孝孺出來後,朱允炆便把朱棣的奏章遞給了方孝孺,“盛庸等幾人阻擊了燕軍的餉道,皇四叔在奏章中說,這與朕的詔旨大相徑庭,是有奸佞主謀,此着實也是與朕詔旨相悖的,皇四叔此時上書或許真有罷兵之意,既如此不如就此休兵,也好修養生息,兩載之多戰事,終究傷亡的也是我大明將士,受苦的也是我大明百姓!”

朱允炆說到底還是太過仁慈了些!

看過朱棣的奏章之後,方孝孺思考良久之後才道:“陛下寬仁之心,臣明白,可朱棣向來奸詐,若朝廷就此罷兵,士氣很難再復聚,即便是朱棣真的退回北平,可若是修整之後再次興兵,那我朝廷大軍恐很難再做阻擋。”

朱允炆沉思片刻之後,才終於道:“方卿所言有理,已到此時便沒有輕易罷兵之理,若皇四叔就此休兵便也就罷了,若再次興兵,百姓和將士們受苦將會更大,既如此的話,那便就索性一併解決罷了,武勝此時應當還未出宮吧?方卿,你帶朕旨意,率幾個大漢將軍即刻把武勝下了詔獄,既不準備撤兵,那武勝便也不能就此回去了!”

方孝孺也沒做任何質疑,直接道:“臣遵旨!”

武勝只不過帶了兩個隨從趕赴京師的,不說那兩隨從並未跟隨武勝一道進宮,即便是那兩隨從隨着武勝進了宮,朱允炆下旨緝拿他們,他們也未有任何反抗的餘地。

武勝也算作是聰明之人了,他自是知曉利害的,在方孝孺帶着大漢將軍奉旨緝拿他之時,他並未有任何反抗。

如今雖說是兩軍交戰之際,但朱棣打出的是靖難的名頭,對付的只是奸臣,並非是朱允炆,如此一來,朱棣都是朱允炆的臣子,更別說武勝了。

既然方孝孺是帶着朱允炆的旨意,那武勝自是沒有任何理由反抗的。

武勝纔剛被下詔獄,朱棣那裡邊已經收了消息,在京師之中朱棣的探子可是多如牛毛的,爲他傳書送信之人自然也是多如牛毛的。

朱棣雖說明知曉他所派使節前往京師有可能是會有危險的,但當真正收到武勝被下詔獄的消息之後卻還是怒氣衝衝。

“允炆有大哥寬仁之心,若非奸臣挑撥,絕非放棄此得以和談的機會把武勝下獄的。”朱棣道:“此等奸臣亂我叔侄情義,是在當誅!”

秦光遠在朱棣還怒氣未平之時,便獻計道:“王爺,既然我大軍糧草被南軍所阻無法運到,那我軍完全也可借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啊,德州等地糧草皆是經過沛縣運來的,可派出輕兵,即刻趕至沛縣,就在此處焚燒南軍糧船,此行一出,我燕軍便可輕鬆不少了!”

秦光遠爲朱棣出謀劃策之時就在他所制定的那個沙盤之上。

有了這沙盤,在一些排兵佈陣之上感官之上也立體了不少。

秦光遠此計一出,朱棣即刻便下令道:“傳令李遠點兵六千,即刻前往沛縣!”

朱棣命令纔剛下達,秦光遠便有笑着道:“王爺,大名往南不少地方還未屬朝廷,小子倒是有一計,可讓我軍兵丁穿上南軍甲冑,這樣一來,自是可輕而易舉便趕往沛縣了。”

朱棣眼神不善的瞅了一眼秦光遠,冷聲道:“下次有計一併說來,莫要如這般說一半留一半!”

也並非秦光遠非要說一半留一半,這要賴也只能是來朱棣性子太急了,他的意見還未說完,朱棣便已下達了命令。

這些話秦光遠自是不能說,只能是嘿嘿一笑道:“是是是,小子下次定當注意!”

秦光遠認錯之後,朱棣才吩咐張武道:“就按他意見去傳令!”

戰況轉瞬即逝,朱棣覺着秦光遠此計是個好辦法,那完全便按照秦光遠辦法去執行就成了,若覺着秦光遠辦法不好,那不必聽從就是了。

至於說再召集燕軍部將商量,那可就是在浪費時間了。

李遠接張武傳來朱棣的命令之後,即刻便點了六千輕兵出發,出發之前也未再去見朱棣。

李遠從大名燕軍營地出發之後便率先趕往了濟寧,後又到達谷亭,沙河,沛縣一帶。

他們在出發之前便已經穿上了南軍的甲冑,爲了區分,還在背上插上了柳枝,此計並非秦光遠所出,完全就是李遠自己想出來的辦法。

“此地已是沛縣了,此舉還真是不錯,一路走來碰到不少南軍,竟無一人爲難於我們!”李遠頗爲欣喜的道:“秦提督此法倒還真是不錯。”

李遠帶着手下兵丁趴在河堤之上,遠遠看着船隻上的南軍兵丁人來人往。

“看着船吃水,這船上之物應當已經不少了,爾等準備一下,選百人隨本將上船,上船點燃之後,即刻下船撤走,不準戀戰!”

李遠命令下達之後便率領百十來兵丁瞧瞧潛上了船隻,上了船之後,幾人便立即拿出用油紙包裹着的火信點燃了船上的糧食。

碩大的船隻皆是木頭所做,只要碰到明火,立即便會化成火海。

“着火了,着火了…”

李遠所帶的兵丁還未下船,便有南軍兵丁發現了着火點,開始大聲呼喊起來。

經他這麼一喊,南軍的不少兵丁便立即加入到了救火的隊伍之中。

纔剛剛點燃很容易便能夠撲滅,混亂之中,李遠只能選擇船尾再次點火。

此次他可是直接選擇了好幾個火點,確定在短時間之內不會被人發現,李遠才從船上跳河離開。

等他回到他麾下兵丁潛藏之處時,跟隨他上船防火的兵丁皆都已經回來了。

李遠不用詢問,便能知曉結果,五艘船皆已泛起了黑煙,這火只是簡單一瞧,便能知曉不小。

有兵丁看着這大火還有些心疼的道:“船上除有穀物等糧草之外,還有不少的盔甲兵械,太可惜了!”

說這話也是人之常情,李遠雖說是已經聽在耳中了,但如沒聽到一般,也沒有多做言語。

直到確定那大火短時間之內不會被撲滅了,才終於下令道:“回去!”

如此順利是李遠都沒有想到的,穿越敵人陣營如地一般,到達敵軍船隻一樣如過無人之境,竟沒有一人發覺。

也許是老天都覺着此舉太過順利了,在他們撤出大概幾裡之後,便有後路兵丁報道:“指揮使,後面有敵軍追來了!”

李遠拿出輿圖看了一番之後,才道:“此處適合伏擊,所有人皆到此處去!”

第52章 與朱高煦的對弈第39章 回到北平第415章 領車第168章 助朱棣一臂之力第567章 討回公道第165章 勝利第242章 到達無極縣第91章 衝突第315章 大風相助第448章 刺客第248章 火炮隊被襲第122章 秦光遠舅父第104章 專走皇道第522章 午門前的試驗第66章 去往東臨山第452章 找茬第270章 賜姓爲鄭第502章 訛詐第133章 秦家老管家第139章 後續安排第585章 露陷第35章 準備打道回府第104章 專走皇道第398章 封功第153章 開始行動第14章 準備宴請之事第545章 儲位之爭第443章 處罰第324章 回到北平第208章 安營紮寨第451章 又一證據第6章 結識朱家三兄弟第229章 抓到兩兵丁第374章 宮中起火第139章 後續安排第166章 東直門前的交戰第553章 擺脫第464章 搜查第536章 找到了第593章 傳旨第562章 出巡第286章 打入德州第585章 露陷第389章 當面質問第521章 自證清白第335章 逼近京師第7章 秦光遠的見解第176章 回到王府第67章 熱情的招待第198章 拿下居庸關第165章 勝利第284章 敵軍撤退第55章 找到秦光遠第122章 秦光遠舅父第4章 染上重風寒第151章 張信進了王府第236章 外出偵查第331章 汽車成了第589章 輿論造勢第481章 找上門去第243章 新的任務第585章 露陷第513章 遇襲第338章 奪橋之戰第180章 通州歸附第541章 知曉第467章 馬皇后自殺第218章 無緣賞賜第191章 在王府的說講第51章 朱允炆的口諭第205章 主動出資第494章 借道南昌第367章 準備進城第209章 打獵第509章 真相如何第272章 東臨山的變化第270章 賜姓爲鄭第382章 提拔紀綱第282章 再次合戰第278章 說講與吃飯第77章 郭天路答應了第37章 奇怪的朱元璋第416章 開始競價第271章 貨物被扣第567章 討回公道第509章 真相如何第339章 偷襲第184章 出發第325章 蒸汽汽車第67章 熱情的招待第249章 久攻不下第21章 朱棣的考察第57章 回到北平第539章 解決第101章 朱家兄弟的信第590章 天子守國門第393章 事情原委第267章 朱盤烒的心思第343章 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