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朱允炆的新任命

朱棣所允諾的一千兵丁很快便到位了,不僅如此還有二百良馬,這還是在打雄縣之時俘獲敵軍的。

朱棣所派到神機營的那一千兵丁也都是精挑細選出來,都是身強力壯的年輕後生。

只是這些人從未接觸過火銃和火炮,想要把他們訓練成如神機營兵丁那一半,必須多練習火銃和火炮。

唯有這樣,等到了戰場之上才能做到百發百中。

但這樣一來也就意味着神機營不能在留在王府之中了,不說王府之中有無可供神機營練習的地方,即便是有,每日炮火連天的也總歸不是個事情。

因而秦光遠便也能帶着神機營重新紮在了東臨山的營地之中。

江營傷還未痊癒,整個神機營也就只能由顧飛火親力親爲了。

至於呂勇和高輝則也是與秦光遠一起到了神機營的營地之中,呂勇還被編入了神機營之中。

由於神機營兵丁的增加,顧飛火直接一躍成了千總,江營雖也成了百戶,卻是比顧飛火低了一級。

另外呂勇則也成了百戶,他手下所率領的便是二百餘騎着良馬手拿火銃的兵丁,號之爲甲火銃所,另還有一個名爲周亮的任乙火銃所百戶,此人火銃打的極準,下轄五百人。

另外一個便就是江營的火炮所。

無論哪個百戶所都有神機營的老人,上面有個百戶盯着,下面又有這些老人帶着,肯定是會使得新編的那些兵丁能快速掌握到他們必備的技能的。

雖如此,秦光遠確也是不敢懈怠,每日都留在神機營營地叮囑着這些兵丁的訓練,連秦家都不曾回過。

耿炳文還未出徵便被朱棣打的鼻青臉腫,朝廷必會派出新的可帶兵之人,秦光遠必得在這個間隙先讓那些兵丁熟知火銃和火炮的使用,至於命中率完全可在戰場之上再作培養的。

……

果然,耿炳文戰敗的消息很快便傳至了京師。

朱允炆接到消息之後立即召集了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商議。

朱允炆最信任的便就是他們三人,只要是有大事必然會首先召集他們三人商議的。

“耿炳文老將,竟未戰便被吹鋒,如今我軍士氣肯定低迷,可該如何是好啊?”

朱允炆有些沮喪,黃子澄只能安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今天下全勝,兵馬精壯,甲冑富饒,錢糧充足,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北平不過一小地,且苦寒喊貧瘠,良馬況且也有失蹄時,只是一仗如何定輸贏,現調集五十萬兵丁一起圍攻北平,比能夠克敵制勝。”

頓了一下,黃子澄還神秘兮兮的道:“陛下,與耿炳文兵敗消息送到臣這裡的不還有一有關於一名郭通之人主動投朝廷之事嗎?”

朱允炆點頭道:“是有此事,若不是黃愛卿說起,朕都忘記了,是有此事,可這郭通不過只是火器作坊的一個工匠,他投靠又有何用?”

黃子澄接着回道:“陛下,朱棣之所以能大敗我軍將士,無疑是因爲有神機營的存在,既有火器作坊的工匠起來投靠,朝廷也可組建火器營。

專們對付朱棣的神機營,朝廷集聚了天地的之物,朱棣麾下兵丁雖強壯,但朝廷也是能找出專使火器的兵丁的,朱棣麾下的神機營不過二百餘人。

被平安消滅了百餘人,現在也就只有一百餘人,朝廷可直接組一千人,十倍之多,這對付起神機營來總歸是沒有任何問題了吧?”

朱允炆考慮了一下之後才又接着問道:“那誰可堪當此大任?”

黃子澄想都沒想便回道:“非曹國公李景龍莫屬,他號稱知兵,先帝在位之時就經常被委以四處練兵的衆人,如今此事交於他身上自是不會有任何問題了。”

齊泰和方孝孺二人也接着附和道:“臣等附議。”

朱允炆本也就有此心思,畢竟神機營的確是威名赫赫,也打過不少的漂亮之仗了。

“既如此,那此事便交與曹國公吧,即刻擬旨。”

在商議過此事之後,朱允炆才又問道:“抽調五十萬大軍圍攻北平之事,誰又能爲將?”

黃子澄回道:“曹國公乃先帝所依仗的大將,由他掛帥出征最爲合適,若一開始便用曹國公而不派遣耿炳文的話,此敗都不會有!”

朱允炆還未說話便被齊泰給打斷了,“曹國公此前便去過一趟北平,在朱棣手中並沒有討到任何勝算,一而鼓,再而竭,再去恐會畏敵,主將畏敵,下面的兵丁也決然不會好到何處的。”

黃子澄立馬反駁道:“那次曹國公無功而返是因爲朱棣還未起兵,他懾於其身份,這次就不同了,朱棣公然起兵,曹國公便可以武力對敵了。”

黃子澄與齊泰爭論的面紅耳赤,方孝孺卻是不多說一眼,朱允炆煩躁無奈,最後擡手道:“二位愛卿都住言的,派何人前去朕自有決斷,李景隆也算懂兵之人,如今朝廷上下也就只有他堪爲將帥了,且他又有公爵,他親自出徵必會激勵全軍將士,鼓耿炳文的敗軍之氣的。”

朱允炆拍板定下之後,齊泰有些不甘心的,繼續勸道:“陛下,曹國公貪功冒進,謀略不足,恐會步趙括之後塵。”

朱允炆還未開口,黃子澄便疾言厲色的道:“齊尚書,這是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啊,還未開戰就如此貶低自己的大將,軍中兵丁又如何會服從自己的主帥?”

朱允炆耳根子是軟,但是若堅持了一件事情,卻還是會一場的固執的。

“行了,齊尚書,朕心意已決,即刻發兵五十萬直取北平,曹國公爲大將軍,出師北平。”

朱允炆如此堅決,齊泰的不同意見自然也就無效了。

朝廷的效率還是很快的,朱允炆的旨意下達之後,各部各司其職很快便準備好了大軍出師所有的準備工作。

朱允炆更是親自到了長江邊爲李景隆的大軍送行,這待遇可不是一般高了。

“先曹國公乃是皇爺爺外甥,大明江山先曹國公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四叔以靖難起兵,還需曹國公出力纔是。”

朱允炆對李景隆完全是給予厚望的,笑呵呵的道:“朕今日賜你大將軍劍以及通天犀帶。”

朱允炆話音剛落,便有內侍把他所說的這兩樣東西遞到了李景隆面前。

李景隆道了一聲謝主隆恩之後才吩咐身邊之人接過了那兩樣東西。

“曹國公,朕知曉大將在外作戰戰機轉瞬即逝,朕賜你大將軍劍便就是給了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權,你隨機應變便可,朕對你只有一道旨意,任何時候絕不可讓朕有殺叔之罪名!”

李景隆臉上帶着笑容,拱手道:“臣謹遵旨意。”

李景隆此番出征自然是信心滿滿的,五十萬大軍對付朱棣的不到五萬人,那不是綽綽有餘。

朱棣他引以爲勝的最強籌碼便就是神機營,而他手中也有了火器營,取勝那不是輕而易舉之事?

朱允炆又吩咐道:“火器營的組建多上心,河南,山西等地錢糧由你節制,朕等着你勝利凱旋的消息!”

朱允炆的叮囑完畢之後,李景隆便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李景隆此次出征信心十足,自也就帶上了他那小舅子王成周,不僅如此,還把一千人的火器營交給了他。

在李景隆的周旋之下,王成周同樣擔任了提督,這也算是和秦光遠平起平坐了。

朱允炆信任李景隆,對李景隆的請求自然是毫無二話的便答應了下來。

第182章 新任務第188章 二城歸附第130章 選拔總旗第101章 朱家兄弟的信第451章 又一證據第574章 逼宮第410章 設局第286章 打入德州第246章 帶船歸來第14章 準備宴請之事第130章 選拔總旗第574章 逼宮第277章 罷免黃齊第214章 回了北平第103章 朱棣進京第51章 朱允炆的口諭第104章 專走皇道第274章 佯攻大同第371章 解決麻煩第76章 上門認錯第53章 被遣回北平第157章 抓張昺謝貴第23章 秦光遠的拒絕第290章 打濟南第281章 英勇殿後第405章 大逆之言第562章 出巡第407章 宿衛第313章 藁城之戰第6章 結識朱家三兄弟第276章 寧王上山第534章 撒網找人第409章 被發現第283章 天意如此?第504章 殞命第179 下棋第565章 啓程回去第134章 兵丁打了朱棣第504章 殞命第59章 版權問題第595章 寶船第260章 逼寧王第123章 朱高煦的幫忙第122章 秦光遠舅父第417章 競價成功第32章 秦光遠被釋放第488章 出大事了第520章 奉天殿告狀第237章 南下開拔第273章 廣昌歸附第362章 徐增壽的報信第136章 燕使進京第145章 去見方孝孺第389章 當面質問第262章 鬆亭關起事第314章 兩軍會戰第516章 旨意第269章 宏偉藍圖第485章 合作與道歉第319章 襲擊糧船第89章 朱允炆的轉變第188章 二城歸附第279章 重新開拔第169章 拿下九門第305章 被困王府第460章 趙耀祖被綁第433章 進戶部第462章 幕後之人第381章 即位成功第225章 夏元吉的勸告第388章 事情敗露第289章 招降書第482章 培養隨從第73章 當街鬥毆第148章 葛誠的書信第96章 去東臨山第591章 遷都第158章 不屈的氣節第449章 求情之人第178章 布兵第205章 主動出資第486章 陰謀第550章 臭味相投第501章 國子監第362章 徐增壽的報信第138章 朱棣瘋了第104章 專走皇道第99章 朱棣的任務第505章 上達天聽第22章 朱棣的邀請第531章 被綁架第208章 安營紮寨第288章 進逼濟南第456章 查明第94章 張昺其人第441章 執行軍紀第300章 拿下滄州第84章 壞事傳千里第106章 朱棣重病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