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

這個時候王楓要想打敗李自成,不但要發展自己的力量,還要藉助外力,把整個山西周圍的力量都集中起來纔有機會跟李自成決戰。於是王楓爲了壯大力量早日跟李自成決戰,他一邊利用五省總督的身份下命令讓太原王楓的部隊紛紛靠攏過來,另外王楓也開始利用錢財在山西境內開始招兵買馬擴大自己的實力。

不得不說現在如今的大明朝境內由於連年的乾旱導致許多的農民都顆粒無收,這就是李自成他們起義的時候有那麼多人跟隨的原因。想想也是,這些農民由於連年災害本身莊稼都顆粒無收,而官府和地主又有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這些農民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紛紛加入到農民軍起義中去的,要不然沒有哪個願意冒着生命危險去參加什麼起義造反的,對於這些農民來說,只要誰讓他們有活下去的希望,可以讓他們不再因爲飢餓而死,他們就願意跟隨着誰,現在朝廷讓他們活不下去了,他們也就只有跟隨李自成他們走上了造反這條路了。

王楓當然深知這方面的原因,可是王楓也無力改變這一現狀,只不過王楓可以利用現在自己的身份多爲百姓做一些事而已。王楓爲了穩定山西的形勢,等自己跟李自成決戰的時候不至於在自己的後方出現什麼狀況,他下令山西各個官府儘量減少對農民的壓迫,對於那些苛捐雜稅能免的則免,同時王楓利用自己帶來的大筆錢財在全省各地進行救助活動。因爲通過王楓在山西的所見所聞,發現這裡的百姓日子過得實在太苦了,大街上隨處可見乞討的人,在這些人當中不僅僅只有那麼老弱病殘者,有的年輕力壯的也因爲沒有飯吃而加入到乞討的行列中去了。看到這樣的情況讓王楓非常的擔憂,現在百姓苦成這個樣子,他們不造反纔怪呢。王楓爲了讓這些百姓稍微過得好一點,馬上拿出大筆的錢購買糧食進行開粥蓬救濟這些人。

其實王楓不知道的是他的這一善舉在民間贏得了多麼良好的民心,本來平常百姓見到的那些當兵的哪個不去欺負百姓,而王楓的部隊由於軍紀好從來沒有侵犯過百姓外,他們還經常去救濟這些百姓,所以正因爲這一點使王楓的部隊在山西有着良好的聲望,這也爲後來王楓的擴軍行動帶來了大大的便利。

王楓帶着五萬精銳來到太原城駐紮下來後,作爲五省總督,每天除了要處理繁多的政務外,還要處理各種軍事方面的問題已經跟各種官員打交道等等。王楓覺得現在自己當的這個五省總督實在是太累了,比起以前那個將軍職位有着天壤之別,以前在京城當官時由於有熟悉的人幫忙,加上又是天子腳下情況並不複雜,天塌了還有皇帝在頂着,所以做起來也很輕鬆的。但是現在王楓是剛剛上任的五省總督,對這裡的情況一無所知,所以每天都要抽出大部分的時間來了解自己治下的各種情況,這就少不了要跟各種官員的接觸,而且現在王楓雖然是五省總督,可是他治下的幾個省比如陝西,四川,湖廣等大部分還在那些農民軍手裡,而王楓目前手裡的實力又弱於他們,要想成爲真正的五省總督還得花費很大的力氣纔可以的。

王楓在臨時設置在太原的總督府呆了一段時間今後,決定出去轉轉想親眼看看外面的情況。自從王楓來到太原後由於忙於各種事務幾乎沒有任何時間出門,現在他對山西的情況幾乎都是通過各地官員的彙報而瞭解的,而王楓也不敢確定他們彙報的是否百分之百準確,所以乘現在稍微有點空餘時間王楓就打算親自到各地去看看情況。

但是現在王楓已經貴爲五省總督了,他要出門的話肯定是動靜非常的大,這樣一來的話就達不到了解真實情況的效果了。爲了看到最真實的情況,王楓就打算微服私訪。

這天,王楓換了身普通的衣服帶着方以智,陳彬和吳國棟等幾個親兵就來到了太原的大街上。這個時候雖然李自成的農民軍已經佔領了陝西全省逼近了太原城,但是看得出現在太原城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亂,也許是王楓的到來增強了大家的信心吧,在太原城裡各行各色的仍然跟往常一樣在忙碌着,大街上也是人來人往的,而那些商家也照常的營業着,一點也看不出大戰前慌亂的樣子。看到這裡,王楓對現在的情況還是很滿意的,認爲只要大家都沒有對防守太原喪失信心,那麼自己勝利的希望就又多了分保障。

再往前走幾步後,前面就是官府設置粥蓬救濟災民的地方了,現在正是吃飯的時間,遠遠看出在粥蓬的前面排着幾條長龍,那些災民正在衙役的指揮下一個個排隊端着碗等待着領取粥來填飽肚子。看到這樣的情

況,王楓心裡還是覺得非常的欣慰,自從上次王楓專門撥出了幾十萬兩銀子用來救濟災民後,相信至少在太原城不會再出現餓死人的情況了,而王楓能做的也只能做到這點了,因爲再往前面陝西已經是在那些農民軍手裡,現在對於那裡的百姓王楓也無法顧及到。

那些排隊領取到一碗粥後便三三兩兩地找了個地方坐下來開始享受起他們的免費午餐了。看到這些人,王楓突然有種想上去跟他們聊聊的舉動,於是王楓便朝着坐得離自己最近的一中年男子走了過去,而此男子正皺着眉頭喝粥,看到王楓走了過來,也許是看到王楓衣着方面氣度不凡,於是急忙停止喝粥跟王楓打了個招呼。

王楓點頭跟那男子打了個招呼後道:“這位大哥是哪裡人士?怎麼流落如此?還有你對官府的這次行動怎麼看?”

那男子拿不準王楓的身份,只有嘆了口氣道:“在下姓馬,本來是陝西人士,自從我們那鬧災荒後又加上李自成的造反,我便逃到了這裡,這位公子你是官府派來巡查的吧?”

王楓點了點頭表示承認他的說話。

也許是看到王楓不像是什麼壞人,那姓馬的男子就把手中的那碗粥直接遞到了王楓的手中,也不說話。王楓疑惑地接過那碗粥後先端詳了下,發現手中的那碗粥非常的稀,稀得幾乎見不着幾粒米,整個一晚哪裡是粥啊,要說是米湯還可以,不死心的王楓又用筷子攪拌了幾下碗裡的粥,最後令他失望的是最終還是沒能發現幾粒米。如此清湯寡水的怎麼能讓這些災民吃飽?想到自己之前下撥的那幾十萬兩銀子,到最後卻出現如此的情況,讓王楓非常的憤怒了,此時王楓可以確定一定是有人貪滅了這筆銀子,想到這裡,王楓就有種殺人的衝動,他沒西哪個到在如此情況下居然還有人能夠寐着良心發國難財。

看到王楓憤怒的樣子,那男子繼續道:“公子不妨嚐嚐碗裡的粥。”

王楓依言端起碗喝了一小口後,馬上就差點沒吐出來,這粥稀點沒話說,連味道都這麼古怪,這粥沒有平時大米皺那種清香味,反倒有種黴味。這個時候王楓可以確定一定是有人用這種發黴了的米來充當好米來煮給災民吃。看到這樣的情況後,王楓連生氣都懶得去生了,這個時候他只想找出到底是哪個在貪墨了那筆救濟款,用如此質量的米粥來應付災民,王楓心裡暗自發誓找出那個人後一定饒不了他,居然爲了發財把主意打到災民頭上了,像這種人殺一千遍也不過分!

王楓壓下心裡的憤怒對他男子道:“依馬大哥看,這樣的情況是普遍的嗎?是不是每天都是這樣的粥?你們怎麼不去向官府反映啊?”

那男子苦笑着道:“是的,除了第一天開蓬的時候稍微好點外,後面的時間都是這樣的情況,我們這樣身份的人哪能見着什麼官員啊,所以想反應情況也沒地方去反映。再說現在朝廷官員哪個不是這樣,有點吃不至於餓死就算萬幸了。不過我聽說目前呆在太原的王將軍還算體恤我們百姓,據說這次開粥蓬也是他的意思,我看公子應該是王將軍部下吧?”

見王楓點了點頭,那男子又繼續道:“還有個情況希望公子跟王將軍反映下,你知道爲什麼城裡的災民這麼少嗎?那是因爲大部分災民被守城的官兵給阻擋在了城外不讓他們進來,他們開設的粥蓬也只是做做樣子僅限於城內,而在城外的災民更加的多。”

王楓在聽馬姓男子反映說城外還有大批的災民進不了城的時候,此時他已經憤怒不起來了,此時他的心情反倒開始平靜了,不用說肯定又是那些腐敗的官員爲了減少對災民糧食的發放,使自己能夠多撈一點黑心錢,居然連像這種發黴的陳米都捨不得發放,在城裡的粥蓬居然只是做做樣子而已。

爲了看個究竟,王楓打算親自前往城外走一趟。在馬姓男子的帶領下,王楓一行人來到太原城門口的時候,發現城門口果然聚集了大量的災民,現在雖然還是在初春,可是天氣還是很寒冷的,但是這些災民卻衣着單薄,而且非常的破爛,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熬過寒冷的夜晚的。他們聽說城裡有免費的粥發放本想進城的時候卻被守城的士兵給攔住了,現在他們只能聚集在城門口,而那些守城的士兵嫌他們就這樣聚集在城門口礙事,都拿着本來是用於對付敵人的武器現在卻用來對準了那些落難的自己的同胞,拼命地把他們往外面趕。

看到這樣的情形,王楓還沒開始發火的時候,旁邊陳彬就想掄着拳頭衝上去教訓那些囂張的守城士兵,幸好被眼快的王楓一把拉住了

。王楓知道現在去教訓他們是沒有用的,而且現在自己人少,又沒帶什麼武器,說不定還會吃虧。再說了光教訓這些下級士兵也沒用的,最主要的還是那些當官的,沒有他們的允許這些士兵也不會這麼做的,如果讓猛子這麼一鬧的話說不定就會打草驚蛇,到時候自己找罪魁禍首就難了。現在畢竟不是衝動的時候,等自己把情況全部查清楚了後再來收拾他們也不遲。

於是王楓他們繼續往前走,越往前走看到的情況越是讓人驚心,因爲越往前走災民數量越多,在這些人中有老人,有小孩,還有殘疾之人,他們神情呆滯地三三兩兩散佈在各處爲尋找點能填飽肚子的東西而奔波着。看到這樣的情形,王楓心裡不禁心酸淚下,這樣的情形居然發生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如果自己能夠早點出來就可以讓他們早一點脫離苦海了。

就在這個時候,王楓突然發現前面的一個樹林旁幾個男人捉住一個小女孩把她按在地上,另外一個男人手持着一把菜刀看架勢要殺那個小女孩。這還了得,在這光天化日下居然還有人膽敢明目張膽地行兇,此時不用王楓的吩咐,一旁的猛子早就竄了過去一腳把那行兇的人踢番在地上,然後再把另外幾個同伴也幾拳打翻在地上。還好這些人看來應該也是被餓得沒什麼力氣,被猛子幾下就搞得躺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了。

王楓急忙趕過去查看那小女孩的情況,幸好沒有受到任何的傷害,不不過是被剛纔的架勢給嚇壞了,此時她被猛子抱在懷裡一動不動地盯着遠方,眼睛裡是空洞無神,看這女孩也只有大概五六歲的樣子,只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遭受這樣的災難,要是王楓他們晚來一步的話,這個年輕的生命就會這樣消失了。

也許是看出王楓怒火中燒的樣子,旁邊一直跟隨着的那姓馬男子嘆了口氣道:“公子覺得很奇怪吧?其實這樣的事每天都會發生,他們不是故意這麼做的,他們也是被逼得沒有辦法,在找不到任何吃的情況下,與其被活活餓死,他們也只有靠這種方式來維持生活!”

“你的意思他們殺這個小女孩不是別的原因,而僅僅是爲了吃肉?他們居然吃人肉?”王楓沒想到以前自己只有在那些故事裡看到的殘酷悲慘情況現在卻真實地發生在自己面前,天啊!居然是吃人肉,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此時王楓在猛一聽聞吃人肉這個詞後,他沒有覺得噁心,也沒有時間去覺得噁心,此時他心裡是一片悲哀,整個人陷入到無盡的悲哀中。

幾個被猛子打爬在地上的男子也急忙爬過來抽泣道:“這位公子,非是我等故意要害人性命,我們都是老實人,現在我們實在是餓得沒辦法才這樣做的啊,現在這方圓幾十裡能吃的都被找着吃了,現在太原城又進不去,我們是實在餓得沒辦法了啊!我們也不想這麼做啊,這個小女孩我們還認識的呢,可惜她的父母前幾天已經被活活地餓死了!”

王楓本想上前去把那幾個欺負小女孩的人大罵幾句,或者上前去暴打一頓,可是現在王楓卻一點這方面的心思都沒有。是啊,人家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的,人都是自私的,連自己都快餓死了,哪裡還顧得了別人的生命,現在要怪就只能怪這個該天的老天和這連年的自然災害。

王楓從陳彬手裡接過那小女孩把她抱在懷裡,用手溫柔地撫摩着她那凌亂的頭髮,而那女孩也許是感受到王楓對她沒有惡意,也不再像剛纔那麼害怕了,只不過她那蒼白的臉色還沒恢復過來。看着這個剛逃過一劫的小女孩,王楓心裡非常的疼,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紀,想這樣的小女孩哪個不是集千寵萬愛於一身的,哪個不是家裡的小公主,享受到家人的百般愛護,而只有在這個時代,這樣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卻差點成爲了別人的食物!這是一個多麼殘酷的事實啊,這是一個多麼殘酷的年代啊!怪不得過內會亂成這個樣子,怪不得像李自成張獻忠他們的起義會一次次失敗而又可以一次次地死灰復燃。在這個連吃的都沒有的時代,在這個人吃人的時代,連自己都快被餓死了,他們還在乎造反的那麼點罪名嗎?

這個時候王楓已經是完全憤怒了,如果不是太原城裡的那幫官員把這些災民阻擋在城外,至少在太原城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慘事了,這些黑心的人爲了自己能夠撈一點錢居然喪盡天良不顧百姓的死活。對於這樣的人,殺他們一萬遍都不過分,此時王楓下定決定一定要把這事查得個說落石出,不管是涉及到誰,到時候一定不能放過他!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此時的王楓是從來沒像這個這麼憤怒過!

(本章完)

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一百七十一章 廣寧戰役(5)第四十九章 東林黨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安大戰(三)第一百章 忽悠多爾袞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上架感言第一百七十一章 廣寧戰役(5)第五章 香扇墜第一百零九章 白蓮教歸順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一十章 西安大戰(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四十八章 崇禎召見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寧戰役(2)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四十六章 白蓮暗使第一百二十章 伏擊第八十三章 訓練計劃第四十四章 邀宴第七章 緣來如此第四十六章 白蓮暗使第一百零六章 紅娘子的復仇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的誘惑第八十三章 訓練計劃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七十五章 初露野心第六十九章 平定國丈之亂第三十五章 羽翼漸豐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一百一十一章西安大戰(二)上架感言第四十六章 白蓮暗使第四十三章 計第一百七十章 廣寧戰役(4)第八十二章 公主出宮第一百七十一章 廣寧戰役(5)第六十七章 與田府聯姻第三十四章 觀音寺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四十八章 崇禎召見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戰第五十章 與太子論朝政第七十四章 需要改制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楓第一百六十四章 廣寧戰後處理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十八章 再死一回第九十章 窩裡反第一百一十章 西安大戰(一)第三十一章 閱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昌大戰第十七章 半路遇劫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來訪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六十一章 開倉放糧災民救第二十四章 誰利用誰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爾沁部的大禮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九十四章 死纏爛打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一百五十五章 聯姻第九十九章 薩滿鳳凰山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一百零六章 紅娘子的復仇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的誘惑第一百零五章 李巖之死第八十四章 刺殺洞明第一百章 忽悠多爾袞第三十七章 國事天下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戰第一百零九章 白蓮教歸順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爾沁部的大禮第一百一十五章 周皇后的交易條件第八章 國丈選妃第五十一章 白蓮教強收徒第九十三章 固守潼關第三十五章 羽翼漸豐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返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