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出征前的準備

王楓收到命令便即可趕往府中,同時下聖旨的太監已經先一步去了王府,瓊雯和小宛已經在府中領旨謝恩等待王楓歸來。

片刻不到的功夫,王楓從宮裡歸來,見此刻府上已經亂作一團,夫人丫鬟都在整理東西,王楓便知道太監已經過來傳過旨意。

瓊雯見王楓回來,便上前問候說道:“老爺今日接到剿匪旨意,不日即將出發,不知老爺可否打算帶我與小宛妹妹同往。”

王楓本無意帶兩位美人同行,本是擔心兩位安全,只是臨行在即,一時間竟說不出告別的話來。

小宛見王楓一時語塞,連忙上前請安,雙手於前彎腰釦首,身姿柔弱,眉目含情,一副捨身取義的模樣,頓頓的說道:“請老爺務必帶上小宛同行,小宛願意爲老爺分憂。”

“瓊雯更是如此,我可以幫老爺看病。”瓊雯又接着說道。

王楓見兩人都如此慷慨激昂,趕忙連連擺手,表示不同意,又深知兩人都是爲自己考慮,這份心意着實讓人感動,於是拉起兩人的手,溫柔的說道:“此刻前往淮南,並不是什麼好差事,如果帶兩位夫人前往,勢必會給兩位帶來危險,還請夫人在家中等候,我定會凱旋歸來。”

聽到此處,小宛心中不免難過,竟暗自落起淚來,想起與王楓的這段時光,確實是十分快活,又想到這一別竟不知何時見面,心中的落寞也是無人能及。

“小宛妹妹不必難過,我們就安心等老爺回來便是。”瓊雯見小宛傷心,便安慰她幾句,其實她自己心中也是難過不安。

王楓接到陳彬和吳國棟的文件去書房議事,瓊雯和小宛兩人又紛紛回自己房間,吩咐丫鬟不必再收拾自己的行李,只管收拾老爺的便是。

“報告將軍,淮南匪事猖獗,淮南縣縣令安風口已經跟匪徒勾結許久,要不要先遣派前行軍兩千,前往縣令府鎮守,待將軍前往後直接駐紮。”陳彬一字一句的稟告,只是王楓並未說話。

王楓的思緒還在思慮淮南匪事上,他想到若直接用強,敵人在暗,我在明,而且對於匪徒到底有多少人馬,根本不得而知,朝廷分派的一萬人馬,若對抗起匪徒來只是寡不敵衆,那就要好好動用策略才行。

“將軍,請問是否要提前派人鎮守。”陳彬繼續問道。

“提議縱然是好,只怕打草驚蛇,既然你也說縣令與匪徒勾結,如果貿然前往,只怕會成爲狼入虎口。”王楓考慮頗多,作爲一軍主帥,不敢有一絲懈怠。

吳國棟向來有勇無謀,他直接主張:“我們就直接帶領一萬人馬殺他們個片甲不留,倒也痛快。”

“更加不可,若是對方人馬遠勝於我們,可不是要遭殃了。”王楓說道。

陳彬思慮一會,對王楓說道:“方公子近來曾去淮南地區辦公,可否找他詢問當地局勢,好當下立盼,如何處理。”

王楓一拍腦門突然想起來,怎麼把他忘了,他最近剛剛從那周圍公差回來,還差點被劫,要不是身邊的侍衛誓死保護,顧及是不可能全身而退的。

“快快招密之入府。”王楓吩咐下去,吳國棟親自前往。

方以智入府與王楓討論政事,復社四公子名不虛傳,溫文爾雅,器宇軒昂,見王楓首先行叩拜之禮,並說道:“微臣叩見淮南大將軍。”

王楓連忙站起親自扶起方以智,並說道:“密之這是作何,今日只是你我見面,這到折煞我了。”

方以智則是懂規矩,識時務,不論何時何地,總恪守禮儀,絕對不會讓他人覺得自己因爲某種關係而享受特殊待遇,雖然跟王楓於是老相識,卻也十分懂禮。

“王將軍此言差矣,自古便有君臣之別,高低之別,而微臣向將軍行禮,則是理所應當的。”方以智繼續說道。

王楓不再推脫,則是讓方以智坐在自己身邊,並遣下人倒茶,自己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樣,看着方以智說道:“密之已經知道,聖上派我做淮南將軍負責此次鎮守土匪之事,聽聞淮南土匪如此猖獗皆是因爲官匪勾結,聽聞密之剛纔附近歸來,不知道是否可有經驗說與在下聽。”

方以智端起面前的茶喝了一口,茶香四溢,果然比府上的龍井強上百倍,不愧是皇上看中的人,自然用的都是好的。想來當初與王楓同時賦閒在家,只靠讀書寫詩作樂,如今他已位列將軍之位,只得感實時事易,在不復往日。

“當日爲兄辦公差從淮南附近回府,路上果然遇見土匪,只靠身邊侍衛誓死保護才得以全身而退。後來多番打聽,這些土匪名義上是燒殺搶奪,其實都是些受苦受災的百姓,連年災旱,民不聊生,若想徹底鎮壓,還得從跟上處理啊。”

方以智所言不虛,大明朝似乎是氣數已盡,連年旱災、水災、蝗災,民不聊生,吃飯都吃不飽,誰還會安

於現狀,自然是個人尋個人的活路去,膽子大的就成了土匪,膽子小的就到各地乞討,已經成了既定的事實。

“只是所謂的傳言,官匪勾結是真的嗎?”王楓繼續問道。

方以智點點頭,然後又搖搖頭,讓王楓看的有些納悶,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還望密之兄多多提點。”王楓說道。

“其實不僅是官匪勾結,似乎是與白蓮教也脫不了干係,他們自是利用鷸蚌相爭的原理坐收漁翁之利。還有一點便是李自成。”方以智說道重點。

王楓不禁一驚,本來只是簡單的剿匪任務,原來這麼多人等着瓜分成果,如此看來,絕不是簡單的剿滅匪徒便了事。若要徹底清除,還要從根源入手,可根據歷史記載,李自成還有兩年便要侵入北京城,如此看來是不太可能能徹底清除。

“對於這位闖王,密之兄是否有何評價。”王楓說道。

“不敢當,不過是個造反匪首,人人得以誅殺。”說起此人,方以智慷慨激昂。

果然是愛國人士,王楓內心敬佩,卻又毫無頭緒,李自成自起義以來,一直得農民擁戴,在加上他本是平民的身份,更是多了一籌砝碼,可如今發現他勾結白蓮教以土匪的身份在商賈之地肆意斂財,若是將這件事泄露出去,或許還能幫助瀕臨滅亡的大明朝,在熬上一段時間。

方以智和王楓在書房暢談國事,殊不知隔牆有耳,一直借住在此化名葉孤紅的女子正在認真聽着,葉孤紅心中不禁感嘆一直想通過王楓找到呂雲亮藏人索地,如今王楓要是走了,自己找人更是無望,必須要重新思考新的方向,而且在王府養傷許久,身體已經康健,不能在繼續耽誤下去了。

不知不覺到了晚飯時間,兩人竟然一直說道天黑,王楓心裡也有些明白,到了駐地該如何對付,只是心中還有些疑惑。

此刻,瓊雯進來回話:“老爺,已經到了晚膳時間,還是先跟方公子一起用晚膳,明日就要出行,也要吃個舒服才行。”

王楓也不由得笑了起來,說來說去,竟然已經一天的時間,於是對瓊雯說道:“上晚膳吧,讓陳彬和吳國棟一起來吃。”

瓊雯點頭退下,然後下人將晚飯一併端了過來,四個男人端坐下,準備用晚膳。

瓊雯和小宛在一旁伺候着,十分有禮有節,知進退,瓊雯將四位倒滿酒杯,陳彬和吳國棟接受瓊雯的倒酒還有些不好意思,陳彬站起來說道:“怎麼能讓夫人倒酒,簡直是僭越了。”

王楓擺擺手,讓陳彬坐下,並對他說道:“此刻不用客氣,隨意一些就好。”陳彬聽王楓命令,坐下繼續吃飯。

王楓舉杯對三人說道:“此次行動還不知道未來是否兇險,還望諸位盡心陪護,他日凱旋定會論功行賞。”

三人同舉杯向王楓說道:“定會忠心輔佐將軍。”

爾後,方以智站起身來對王楓說道:“將軍對微臣所言實在過於看重,微臣只是獻策,並無其他貢獻。”

王楓自知方以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雖說自己已經足夠勇猛,但方以智定會是輔佐我的良將,所以絕既不會輕易讓他走。

“不知密之兄長是否願意同小弟同去,小弟願意跟兄長商量共事。”王楓語氣誠懇的說道。

這着實讓方以智沒有想到,他入王府之前一直以爲只是過來跟王楓閒談淮南地區情況,卻沒想到臨時被委以重任,着實驚到了方以智。

“多謝將軍擡愛,密之恐怕會辜負將軍的美意。”方以智說道。

王楓見方以智有些推辭,覺得可能是自己太過唐突,在飯桌上請人入軍中,似乎是有些不妥,如此人才應當由聖上親自下旨纔好。

於是王楓放下手中的酒杯,青花瓷酒杯與琉璃桃木的桌子輕輕碰撞,有些許清脆的聲音,雙手抱拳於胸前,鄭重其事的說道:“密之兄,是小弟唐突了,小弟這就去請旨,請皇上親自下旨於兄長,親自冊封纔對。”

聽王楓這麼說,方以智連忙擺手,並作揖說道:“微臣不是這個意思,只是微臣覺得才疏學淺,恐怕耽誤了。”

“方公子學富五車,世人皆知,還請公子不要在推辭。”董小宛在一旁溫柔的說道。

此刻幾人紛紛看向小宛,小宛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如果有方公子輔佐我家老爺,必當如虎添翼。”小宛也曾是富家千金,後雖家道中落,卻也是知書達理,此番言論,着實有分寸。

此時,瓊雯也開口了,她走到方以智的面前,倒了一杯酒,並且說道:“奴家雖爲女子,本不該多言,但老爺真心珍惜公子才華,希望公子能接受老爺的一片苦心。”

小宛和瓊雯接連開口,倒是讓方以智覺得受寵若驚,急忙回答說:“多謝兩位夫人看重,微臣本不該一直推辭,同時也

多謝將軍擡愛,只要將軍願意用微臣一天,微臣定當鞠躬盡瘁。”

瓊雯和小宛相視一笑,兩人不在多言,繼續退到後邊,伺候四位用餐。

“明日啓程,陳彬帶領前鋒隊先走,我和方公子與吳國棟帶領後續部隊殿後,沒有特殊安排,就在淮南縣令府見面。”王楓侃侃而談。

“微臣領命。”陳彬和吳國棟異口同聲說道。

晚膳完畢,方以智、陳彬和吳國棟紛紛告退,回家好好睡一覺,準備明日一早出戰,王楓則是去了瓊雯的房間,今日早膳種種還在王楓心中,他心中有疑惑,怕來日自己走了,瓊雯與小宛不睦,於是想來跟瓊雯隨便聊聊。

今日瓊雯並未梳洗,她知道明日老爺將離家,一直讓下人準備行李用品,一直到此刻也未休息,連晚膳時間也是幫老爺照顧客人,簡直是賢妻良母的典範。

王楓走進房間,看見還在忙碌的瓊雯,悄悄的走到他的後面,從背後抱住了她,此時王楓明顯感覺瓊雯的身體顫抖了一下,像驚慌失措的小貓,呆立住,沒有動彈。

“老爺,這麼晚了,還是讓奴家伺候您洗漱睡下吧,明日一早就要啓程走了,今日可要睡個好覺才行。”瓊雯聲音十分溫柔。

“那你告訴我,今天早上爲何與小宛拌嘴。”王楓說道。

此刻瓊雯被王楓溫柔的抱着,但是想起昨日王楓醉酒叫着“小宛”的名字,心裡着實有些不悅,但從小到大,他對自己都很好,確實不該因爲此等小事在讓老爺煩心。

“今日的事是瓊雯的錯。”瓊雯說。

“我只希望你倆相親相愛,我就是走了也安心了。”王楓感慨道。

聽到這裡,瓊雯直接跪在了王楓的面前,低着說請求道:“奴家還有一個請求,請老爺務必答應。”

王楓見瓊雯突然跪地,還以爲是自己冷落了她,急忙要扶起,但瓊雯絲毫不動,一味的跪着,似乎是非常的堅定,絕不妥協,還在繼續的請求道:“老爺一人去這麼遠的地方,我真的不放心,請老爺允許奴家一同前往,作爲醫女伺候在老爺身邊,也讓奴家稍微放心一下。”

“不可。”才聽瓊雯說完,王楓便急着反駁,於是繼續說道:“帶兵打仗的地方,人多嘴雜,怎麼帶着女眷前往,何況你現在又是我的夫人,哪有將軍出軍,將軍夫人陪同的,豈不是落入他人口實。”

王楓的話確實也有道理,但是瓊雯似乎並不死心,繼續說道:“老爺,奴家是田貴妃的義妹,又是皇上御賜的婚姻,衆人都知我精通醫理,若是以醫女身份前往,即便是有人故意,只管回答是爲了隨軍治病救人即可,並無其他不妥啊。”

“好了,此事不要再說了,你在家好好幫我照顧好王府,便是你最大的功勞了。”王楓一句話堵住了瓊雯接下來的所有話。

於是瓊雯只好緘口不言,再也沒有說一個字關於隨軍作戰,只是在一旁默默的服侍王楓睡下,然後自己偷偷的整理行裝,打算明日混入隨軍隊伍。

原來打算偷偷混入隨軍隊伍的人不只是瓊雯一人,此刻葉孤紅也在整理行裝,但是她的目的可不是爲了保護王楓,則是爲了跟淮南地區接頭,既然暫時救不出人,那就先混入軍中,再等待時機便可。

第二天一早,瓊雯伺候王楓穿上軍裝,英姿颯爽,帶上將軍帽,一直到走,她也沒有說一個字關於要跟王楓去從軍,王楓還以爲瓊雯已經聽從自己的話,在家中料理家務。

臨出府前,王楓執着瓊雯和小宛的手對她們深情的說道:“今日一別不知何時再見,望兩位在家裡互相照顧,等待爲夫凱旋歸來。”

此刻小宛已經淚流滿面,用潔白的手帕擦拭眼角的淚水,一邊擦一邊溫柔的說道:“奴家一定在家中等待夫君回來,定會跟夫人和睦相處。”小宛此番話讓王楓吃了定心丸,於是扭過頭看着瓊雯。

瓊雯並沒有太多的表情,則是說道:“老爺放心,我會照顧好這個家和小宛姐姐。”

王楓點點頭,將兩人擁入懷裡,自是十分捨不得,但是吉時已到,於是王楓坐上戰馬,陳彬帶先鋒隊先走,王楓由方以智和吳國棟一左一右兩位保護,王楓回頭看了一眼王府,便騎着馬洋洋灑灑而去。

於是瓊雯也很快的消失了,她只留給小宛一封信,信中寫着:家中一切全部辛苦小宛姐姐,還望姐姐費心,勿念妹妹。簡單幾個字,卻讓小宛一下子失去生命中最親近的兩個人。

與此同時,那位葉孤紅也失蹤了,但是她連隻言片語也沒有留下,就連不見的消息也是過了許久纔有人發現。

小宛淡淡迴應:“走了就走了吧,本就不是王府的人。”然後便自顧自的爲王楓傷心起來,尤其是不知瓊雯下落,想來也不知道如何像王楓交代。

(本章完)

第七十八章 獻策第七十四章 需要改制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五十八章 賑災晚會籌集善款第六十八章 田秀文癡心錯付第八十章 紅娘子的警告第九十七章 盛京風波第六十一章 開倉放糧災民救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安大戰(三)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十九章 存疑第六十七章 與田府聯姻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平陽第七十九章 洞明大師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一章西安大戰(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五十一章 英雄紀念碑第一百四十六章 糜爛的寧遠戰局第四十五章 顧忌第五十八章 賑災晚會籌集善款第五章 香扇墜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十一章 勝敗第一百三十三章 凱旋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五十二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幕演出第九十三章 固守潼關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七十九章 洞明大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皇登基第八十二章 公主出宮第一百零一章 歲月恩仇第一百四十四章 地雷的威力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九十二章 聲名大噪第七十章 夜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一百三十三章 凱旋第四十三章 計第二十六章 酒樓紛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二十四章 誰利用誰第六十八章 田秀文癡心錯付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七十六章 備忘錄第二十五章 春坊開講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七章 緣來如此上架感言第四十一章 勝敗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爾沁部的大禮第七十八章 獻策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一百五十八章 婚禮第一百零六章 紅娘子的復仇第三十九章 安內攘外(下)第六章 復社聚會第九十二章 聲名大噪第八十六章 五里山賭局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爾沁部的大禮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爾沁部的大禮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二十四章 誰利用誰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六章 復社聚會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一百六十九章 廣寧戰役(3)第九十七章 盛京風波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安大戰(三)第十七章 半路遇劫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章 忽悠多爾袞第一百五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一百零二章 欲擒故縱(實際爲九十二章)第九十二章 聲名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