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寧戰役(2)

剛開始的時候王楓還以爲建虜這次是進行試探性攻擊,想來進攻了這麼久沒效果那麼建虜也該撤軍回去休息下了吧,可是事實卻不如王楓所料,現在城下的建虜已經完全瘋了,他們不顧已經連續進攻了兩個多時辰,在那些建虜將領的帶領下仍然瘋狂地向城上進攻着。這個時候有的建虜已經順着雲梯爬到了城上,不過幸運的是畢竟能夠登上城牆的建虜只是少數,他們登上來後對明軍也夠不成不多大的威脅,在城上明軍長矛的攻擊下那些僥倖爬上城牆的建虜身上立刻被刺了幾個窟窿,然後再被明軍扔到城下,馬上就會砸到城下攻城的建虜身上。

這個時候王楓還是低估了皇太極的決心,本以爲他會在如此大的傷亡下選擇放棄攻城了,現在看來皇太極已經瘋了,現在他好象已經完全不顧自己士兵的性命了,好象他今天打算一次性地把廣寧拿下一樣。王楓也大概理解皇太極此時的心情,現在的他就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一樣,現在的形勢是廣寧已經被王楓得到,而得到廣寧的明軍直接威脅到建虜的老巢盛京,這個時候皇太極只有攻下廣寧後纔會使自己的老巢得到安寧,要不然哪天王楓心血來潮拉到部隊到盛京晃悠一下也夠皇太極還受的,而廣寧到盛京的中間又沒有可以防守明軍的地方。現在王楓駐紮在廣寧就猶如一根刺一樣釘在皇太極的心頭,讓皇太極成天都得提心吊膽的,每天都得考慮來自廣寧的威脅。所以現在的情況是皇太極所不想看到了,他爲了解除自己老巢的威脅,不惜動用了幾乎全國的部隊來進攻廣寧就可以看得出。雖然皇太極以前幾次進攻王楓防守的城牆都以失敗而告終,但是那個時候情況不一樣,那個時候皇太極的進攻是爲了開拓疆土,是爲了打開進攻大明的門戶,所以那個時候攻城的決心不是那麼的堅決,而現在皇太極攻城則是爲了自己老巢的安全,現在的情況是必須攻下廣寧城,要不然這場廣寧大戰最終的失敗者將是他皇太極。所以在現在形勢對建虜極其不利的情況下,皇太極仍然沒有放棄,仍然驅使着部隊不要命地輪番對廣寧進行攻擊。

這次王楓得到廣寧看來皇太極着是急紅了眼,這次他不但傾全國之兵力來到廣寧城下,而且第一次進攻廣寧的時候,居然沒有進行試探性攻城,這次皇太極居然不按常理出牌,一上來就驅使部隊不要命地進行輪番攻擊,而且是連續幾個時辰不間歇的攻擊,這是王楓沒想到了,這個時候王楓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皇太極的決心和魄力。

在建虜的瘋狂攻擊下,城上的明軍雖然利用手裡的武器開始大面積地收割建虜的生命,可是也架不住建虜這麼不要命的衝動,隨着建虜攻擊時間的推移,城上守城明軍傷亡開始慢慢地增加着,而這個時候城上明軍對於防守也漸漸地越來越吃力了。由於事先王楓沒料到皇太極會如此的瘋狂,剛開始還以爲皇太極的這次進攻也只是個試探性的攻城,所以王楓在城上安排的部隊力量也不是特別的多,但是現在皇太極表現出的頑強讓王楓吃了一驚,現在城上的明軍由於事先估計不足,在建虜的瘋狂攻擊下漸漸開始出現劣勢。

王楓看到這情況後覺得自己該調整下戰術了,先前以爲這次只是一個練兵活動,所以王楓城上安排的大多都是新兵用來在實際戰爭中鍛鍊的,現在卻成了真正最慘烈的防守戰。看到這情況後,王楓急忙派傳令兵下去再調些部隊上來增加廣寧城的防守力量,因爲現在看樣子建虜在天黑前是不會收手的,光靠現在城上的力量即使能夠守住廣寧城,等天黑下來估計損失也夠嗆的了。

在明軍的生力軍上來後,城上的形勢有所好轉,至少現在明軍的損失開始慢慢減少,而城下的建虜傷亡卻開始增加,因爲這次王楓不但把那些有經驗的老兵派上了城上,而且爲了給建虜一個深刻的教訓,王楓還幾乎把自己的全部家當都拿了出來,什麼大炮啊,大殺器啊,燧發槍啊什麼的,既然這次皇太極決心這麼大,那麼王楓也不會在那麼小氣地把自己的實力都藏起來了,而且王楓也不怕暴露自己的全部實力了,因爲王楓現在最主要的目的是守住自己勝利的果實,不能讓廣寧再次落到皇太極手中,而其次的目的纔是最大限度地打擊建虜。王楓覺得自己只要頂住了皇太極的瘋狂進攻保住了廣寧城,那麼這次廣寧戰役就算自己勝利了,而皇太極遠道而來就是爲了奪取廣寧解除明軍對盛京的威脅,只要廣寧還在明軍手中,那麼王楓隨時就可以對建虜的盛京造成威脅,所以皇太極只要攻不下廣寧,那麼他這次鐵定算失敗了,

損兵折將不說,目的也沒達到。

等時間又過去了一個多時辰後,建虜仍然沒有停歇的意思,這個時候皇太極仍然是源源不斷地派出兵力來圍攻廣寧,當然自從王楓加強了城上的防守力量後,建虜現在是一點都沒佔到便宜,現在明軍仗着佔有地理優勢防守起來簡直是太輕鬆了,至少是現在確實很輕鬆,建虜傷亡要遠遠多於明軍的傷亡。看到城上明軍如此痛快地殺着建虜,連一直呆在王楓身邊負責保護他的猛子看得都眼紅了,這個時候猛子都曾幾次提出想上去過幾把手癮,但每次都被王楓拒絕了,最後不得不在一旁陪着王楓乾瞪眼。

wωω ★тt kдn ★C〇

到天快黑的時候,這個時候建虜已經連續進攻了好幾個時辰了,而由於明軍頑強的防守,現在廣寧仍然牢牢地掌握在明軍手中。看到廣寧城攻不下來了,而且馬上天黑就沒辦法進攻了,無奈的皇太極才命令退兵。

隨着建虜鳴金退兵後,城上的明軍才鬆了口氣,經過建虜如此瘋狂的連續攻擊,雖然城牆沒有丟失,但是大家也累壞了,再這一天裡大家都是在緊張中度過的,大家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爲了應付建虜的連續攻擊,大家在吃飯的時候也只有輪流地匆匆拔幾口,然後又投入到緊張的守城工作中去了。

建虜來得猛,去得也快,在鳴金收兵後,城下的建虜馬上走得乾乾淨淨的,只在地上留下大批大批的屍體,這些都是今天建虜攻城的時候被城上明軍殺死的,他們都是建虜退走的餓時候來不急搬走的。因爲這個時候建虜假如想要把自己同胞屍體運走的話,而且又上明軍的射程範圍之間內,那麼肯定會有更大的傷亡,建虜也許下定決心一定要拿下廣寧城,所以連自己同胞屍體都不顧了。具初步統計,城下建虜屍體大概就有兩萬左右,也就是說今天一天的攻城中,建虜方面光犧牲人員就達到兩萬左右,這還不包括那些受傷的人員,城下那些建虜受傷的人員早就被送了回去。

對於短短的一天之內就損失了這麼多的人員,可見今天的戰爭是多麼的慘烈。而城上的明軍傷亡也不小,等統計出來後其結果還是讓王楓嚇了一跳,在今天的防守戰中,雖然明軍佔盡了優勢,可是仍然有將近一萬的傷亡人數,跟建虜的傷亡人數相比是一比三。看到如此大的傷亡,王楓雖然知道建虜傷亡人數遠遠多於自己方,可心裡仍然覺得很心疼,要知道今天僅僅只是第一天的戰爭傷亡人數就達到了將近一萬,那麼接下來建虜肯定還會源源不段地進行進攻,到時候傷亡人數又將達到多少呢?

在夜幕下除了部分警戒士兵外大部分士兵都休息了的時候,王楓仍然沒有休息,現在王楓一直在思考着接下的戰爭計劃。在今天的戰爭中王楓還是一直佔優勢的,雖然建虜攻擊很猛可是依目前情況來看對廣寧還是造不成多大的威脅的,今天建虜甚至沒幾個能登上城牆的,他們大多隻是在城下進行徒勞進攻而已。雖然情況是這樣的,可是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依靠這情況持續下去的話,人員傷亡仍然是個大問題,王楓方雖然有防守的優勢,可是每天將近一萬的傷亡,對於只有二十來萬兵力的王楓來說還是有點吃不消了。現在王楓一直在思考着怎麼讓皇太極只難而退,讓他打消攻下廣寧的念頭。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建虜沒有再對廣寧發起進攻了,也許是第一天攻城戰結束后皇太極清點損失的時候發現第一天因爲瘋狂進攻而損失了兩萬多人馬,最後的結果卻是沒能攻下廣寧,甚至在建虜進攻過程中只有少數人幸運地登上了牆頭,可是畢竟登上牆頭的只是少部分,他們在強頭上衆多明軍的攻擊下紛紛被趕了下來,他們也最終只在牆頭上游蕩了一回而已。雖然王楓在爲自己第一天將近一萬的損失而心疼,可是王楓也知道對於建虜第一天兩萬多的損失,相信皇太極也更加心疼的,現在建虜的人口基數本來就少,損失了補充起來就比較麻煩。這跟明軍恰恰相反,明軍中最不缺的就是人員,現在明朝漢人人數達到了恐怖的九千多萬,是建虜人口的幾十倍,所以現在的情況是明軍損失得起,而皇太極損失不起。更何況在第一天的進攻中建虜一點都沒佔到便宜,面對佔有地理優勢的明軍建虜辛苦一天沒取得任何戰果。

雖然現在皇太極暫時沒有再發動部隊對廣寧進行攻擊而使王楓鬆了口氣,可是現在王楓仍然不敢掉以輕心,現在建虜雖然沒有什麼行動,但是現在皇太極仍然沒有撤走,建虜大部隊仍然駐紮在城下面,他們隨時可以再發動像第一天那樣的猛烈攻擊。更何況

現在建虜依仗佔有優勢的兵力把整個廣寧城團團包圍住了。

現在王楓心情非常的鬱悶,現在城下的建虜簡直就像牛皮糕搪一樣死死地粘着廣寧城,打又不打,走又不走,建虜二十來萬人就這麼駐紮在城下面。王楓現在又沒絕對的實力可以打開城門跑出去跟皇太極叫板,而只好眼睜睜地看着建虜把自己包圍起來。這個時候王楓倒還是不用擔心廣寧的安全,雖然皇太極把廣寧包圍了,可是現在城裡的糧草武器等儲備還是蠻充裕的,這多虧了前幾天王楓多了個心眼,在攻下廣寧有就想到有可能被建虜長期圍困的可能,於是城裡的糧草除了建虜本來在這裡儲備的一部分繳獲外,王楓還專門從後方調集了大批的糧草送到廣寧,可以說現在廣寧城裡的糧草足夠王楓的十幾萬部隊吃個半年了。

要說被建虜長期圍困王楓是一點都不擔心的,假如建虜就這樣一直圍困下去的話王楓還非常高興的,現在王楓在廣寧裡的糧草充足可以支撐個半年,而建虜則只駐紮在城下,他們的糧草肯定沒有王楓方準備得充分,而且他們的人馬是王楓的兩倍,每天消耗的糧草自然比王楓多得多,所以王楓也不怕皇太極這樣一直跟自己耗下去。現在王楓擔心的是皇太極來陰的,準確來說就是害怕皇太極使用什麼手段來對付自己,歷史上的皇太極可是經常使用卑鄙的手段來打擊明軍的,要不然建虜也不會只靠幾十年前一個小小的部落現在就發展成明朝的勁敵了。只要皇太極一天沒退兵,王楓一天都安不下心來,每天都得提防着建虜。

這幾天由於建虜沒有再主動進攻,現在的廣寧城倒也顯得非常的平靜,王楓在衆將領的簇擁下開始登上牆頭巡視着。看着城下連綿不段的建虜營地王楓恨不得馬上帶部隊下去把他們全部消滅掉,可是王楓心裡也清楚這個是不現實的,也只有在心裡YY下而已。

就在王楓巡視的時候,新投降過來的明協軍頭子真阿格看到王楓心情不好,爲了討好王楓湊過來拍馬屁道:“大帥不用擔心,現在城下的建虜也蹦達不了幾天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帥就可以打敗城下的這些敵人,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直達盛京,末將對盛京非常的熟悉,到時候就帶大帥好好地逛逛。”

王楓本來對這種馬屁不怎麼感冒,可是聽到這個真阿格說到去盛京而且還說對盛京非常的熟悉,心中一動,一個瘋狂的想法開始浮現在腦海裡。以其現在被動地被皇太極這樣圍困在廣寧城裡,倒還不如主動打開這個僵局場面。以前王楓想着的是隻要頂住了建虜的進攻就算勝利了,現在想來雖然沒錯可是也太被動太窩囊了。俗話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自己只要把建虜打疼了,他們自然就會撤回去的。而怎麼個打法也有很大的學問,現在城外聚集了二十來萬的建虜部隊,要王楓帶着城裡的十萬部隊去進攻建虜的二十萬部隊,想想都不可能的。但是假如去開闢另外一個戰場呢?剛纔真阿格的一句話提醒了王楓,那就是打到盛京去,現在皇太極爲了拿來廣寧把全國的精銳部隊都調集過來了,那就意味着現在建虜的老巢盛京的兵力肯定不是那麼的多了,這個時候只要自己帶着精銳的餓部隊神不知鬼不覺地來到盛京,或者運氣好的話把盛京攻下了,那麼皇太極肯定會非常的被動了,那個時候他不想撤軍就不可能了。

想到這個可能性後讓王楓非常的興奮,現在王楓去進攻盛京的條件也有了,以前王楓一直訓練的特種部隊還沒派上過用場呢,這次正好拿他們來試試刀。而且現在王楓手裡還有一批將近兩萬人的明協軍,他們不但死心塌地地跟隨明軍了,而且他們還有個優勢就是對盛京非常的熟悉,他們不但知道盛京的各種佈防情況,而且還清楚去盛京的各種道路和路上建虜的兵力情況,這次行動有了他們後完全可以避開建虜的耳目做好神不知鬼不覺地潛伏到盛京城下。

至於如何避開城下皇太極的耳目把部隊拉出去纔是真正的問題,要知道現在整個廣寧都被建虜團團包圍住了,明軍這麼大的行動肯定瞞不過建虜的,一旦行動的時候被建虜發現了的話那麼這個計劃就算失敗了,到這個時候再去盛京也沒任何意義了,而且還會使皇太極警覺起來,下次就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所以這纔是這次行動的關鍵問題。

王楓在城牆上偶然想到長途奔襲盛京這個方案後很興奮,越想越覺得可操作性非常的高,要是這件事情辦成功了,那麼建虜將會遭受非常嚴重的打擊,這樣也許會迫使皇太極從廣寧退兵了。。

(本章完)

第三十五章 羽翼漸豐第二十七章 池魚之殃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一百七十三章 廣寧戰役(終)第九章 國丈來也第九十章 窩裡反第四十五章 顧忌第六十二章 京中大變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七十九章 洞明大師第六十七章 與田府聯姻第二十五章 春坊開講第九十四章 死纏爛打第八十二章 公主出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詭異的伏擊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安大戰(三)第三十七章 國事天下事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一百五十八章 婚禮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的想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爾沁部的大禮第一百四十六章 糜爛的寧遠戰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廣寧戰役(5)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七十五章 初露野心第八十章 紅娘子的警告第七十八章 獻策第六十一章 開倉放糧災民救第八十章 紅娘子的警告第二十五章 春坊開講第一百一十五章 周皇后的交易條件第四十九章 東林黨第一百四十四章 地雷的威力第八章 國丈選妃第一百六十四章 廣寧戰後處理第六十一章 開倉放糧災民救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一百二十章 伏擊第六十五章 瓊雯夜會方以智第八十六章 五里山賭局第九十章 窩裡反第九十三章 固守潼關第六十九章 平定國丈之亂第十四章 答案揭曉第一百四十八章 寧遠會戰第六十三章 入獄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五十八章 賑災晚會籌集善款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七十八章 獻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熟女莊妃第一百七十章 廣寧戰役(4)第七十八章 獻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八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第九十六章 關外看客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大戰來臨第十八章 再死一回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幕演出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二十二章 臘月三十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一百七十章 廣寧戰役(4)第十章 賣弄本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一百四十一章 熟女莊妃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三十五章 羽翼漸豐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幕演出第八章 國丈選妃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六章 白蓮暗使第五章 香扇墜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九十章 窩裡反第二十九章 炙手可熱第五十六章 陳圓圓終得聖寵第六十四章 休書瓊雯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九十一章 歌舞昇平第一百四十五章 謀義州第五十三章 如此草包第一百四十八章 寧遠會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昌大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安大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