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國舅爺,您沒事吧?

曹佾正在書房裡看着神仙志怪的書籍,聽得呼喊出得書房之門,正看得曹杉臉上的一個鞋印子,開口急問:“你這是怎麼了?”

要說曹佾,還真生得有幾分道骨仙風的模樣,面白如玉,頜下鬍鬚井井有條,走起路來也是帶着一種別樣的瀟灑,真要說起來,曹佾與包拯長得還有幾分相像。

說到這裡,古代許多王朝也有一些好玩的事情,一般情況下,能當大官的人,都是有顏值要求的,特別是宋朝尤爲突出。

北宋徽宗皇帝,更是如此,身邊幾乎沒有一個長得不好看的人,宋徽宗趙佶,甚至會因爲臣子長得好看而親近,長得好的加官進爵都簡單許多。這種風氣,在魏晉南北朝也極爲盛行。

曹佾唯獨對這個小弟愛得極深,極爲護短,哪怕這位弟弟做了再如何惡劣之事,曹佾教訓是教訓,但是往往第一時間就是想着如何幫小弟遮掩。

曹杉一邊抹着鼻子裡流出來的血,一邊說道:“大兄,大兄,這回當真怪不得我,我就是出門去看場相撲,卻被那汝南郡王府的狗欺辱了一頓,大兄你看,你看我這臉,我這鼻子……大兄啊,你一定要爲我做主啊。”

一向寧靜致遠的曹佾,聞言大怒,問道:“打你的人在何處?又是何人指使的?豈有此理。”

曹杉答道:“大兄,都是那趙宗實目中無人,他還以爲自己就是太子了,完全不把咱們曹家放在眼裡,打我的人乃是城外一個破落戶,名喚甘奇。大兄,此番咱們一定要與他們沒完。”

曹佾聽得“趙宗實”的名字,面色一沉,左右踱步幾番。

曹杉見得如此,連忙又道:“欺人太甚啊,欺人太甚,大兄你看,你看看我,這一輩子如何受過如此委屈?”

曹佾看着自己的弟弟,想了想,皺眉答道:“趙宗實,趙宗實,小弟你先尋個大夫治一下傷,我進宮一趟。”

曹杉聽得這話,已然大喜,說道:“大兄,不若我與你一起入宮吧?也讓姐姐看看我這臉上的傷。”

“不必,你先治傷,其他事情我自會分說。”說完曹佾回屋,換上官服,戴好方冠玉帶,往皇城而去。

此時打了人的甘奇,似乎已經把這件事情拋到腦後了,帶着戶籍文書,往城內而去。

開封府官學位於內城外圍,甘奇就是去報考的,之所以這個時候開封府會招人入學,便是因爲大多數學子考得舉人之後,就不會再在官學上課了,只會偶爾會來請教哪位先生學究教授。真正每日認認真真在官學裡進學的,大多還是年輕士子。

如今正是舉人考試之後,舉人們都開始備考會試了,所以官學就會招人入考。

問路幾番,甘奇才找到官學所在,官學的派頭,絲毫不必開封府差多少,門口的大獅子甚至比開封府衙門的還要大。可見宋朝對於教育是何等重視。

其中也有一定的道理,把開封府衙門修得多麼好,並非官員的政績。但是把官學修得氣派非常,這就是政績了。

年輕的士子成羣結隊進出,老學究老教授正襟危坐,朗朗讀書聲清脆入耳。

甘奇又是左右打聽,方纔找到登記之處,尋得一個叫呂頌的老學究,遞上了戶籍文書。

老學究看了看戶籍,擡頭打量了一番甘奇,問道:“汴梁甘奇?可是那個《秋蘭賦》之甘奇?”

甘奇先是下意識搖了一下頭,想了一下,還是點頭應下了:“回稟學究,些許小名,不足掛齒。”

老學究聞言大喜,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口中連連說道:“好,好,進學就好,你也不必如此客氣多禮,老夫呂頌,是這官學的教習,以後進學當勤勉。”

老學究一邊說着,一邊給甘奇登基入冊,又道:“明日,明日就可以來進學了。”

甘奇一聽明日就要來上學,有些詫異,按理說要入官學,還得有一番考試,就算沒有正規考試,也該有一番考教,此時怎麼不用考試了?甘奇也知道自己這是得了便宜,連忙恭敬一禮:“學究容稟,學生家中還有私事未了,近期之內,怕是難以日日來進學,還請學究恕罪。”

若是一般學生如此說,呂頌只怕已經變臉了,心中也會覺得這個學生沒救了,還有什麼事情能比讀書更重要?但是甘奇如此一說,呂頌卻未生氣,反而還是笑道:“無妨無妨,事了再來也可。此番你能入學,便是好事,來年也爲我開封府地界再爭一個進士。”

這就是政績所在了,大宋朝極爲重視教育,爲官一方,若是能把教育水平提升上來,能讓一個地方多中幾個進士,必然會升官。這叫作教化有功。

但自從晉朝以後,南北教育差異開始顯現,到得唐與唐之後,更是差異甚大。說白了,就是南方士子更加有才,往往一屆進士之中,大部分來自南方。到得明朝,甚至出現過北方士子一個未中,進士全都是南方人的景象。明朝的這件事情,還促成了特定時期南北分開考試選人的國家政策,稱之爲南北分榜。

南北教育的差異,在大宋朝已經就開始形成了,江南一地,幾個州府,甚至能出全國一半的進士。這顯然不是因爲南北人智商有差距,而是歷史原因,歷史上的幾件事情,致使南北方讀書人的差距。

一是晉朝的衣冠南渡,西晉末年,元帝司馬睿,爲了躲避戰亂,舉中原幾十萬士族南渡建康(南京),建立東晉,幾乎中原所有文人家族,全部南下遷徙。再就是唐朝安史之亂,又有大量士族往南遷徙,這就是第二次衣冠南渡了。

這就是導致現在北方讀書人不如南方讀書人的原因所在。如今汴梁城雖然是國都所在,但也地處北方,學風上還真比不得江南之地,甚至相去甚遠。

再到後來北宋末年靖康之變,連汴梁城多年從全國各地重新聚集而來的的士族,也幾乎都往南方遷徙了。這一次就更加徹底了,直接導致明朝開國之時,朱元璋登基開考,進士之中,竟然沒有一個北方人,全部都是南方人,這件事情在當時造成了巨大的風波。

也是因爲這些歷史原因,這位開封官學的教習呂頌見得甘奇入學,纔會如此高興,甚至甘奇近期之內不來上學都不在乎,好似甘奇來了,下一屆科舉,開封府本地就有了一個板上釘釘的進士了。

甘奇倒也沒有想到這位老學究如此好說話,還又是一禮:“拜謝呂學究。”

呂頌一臉欣慰上下打量着甘奇,捋着鬍鬚笑道:“無妨的,記得事情處理完畢了,一定來進學,老夫雖然學淺,但是多少也有些見解,定然不會藏私,一定傾囊相授。”

甘奇便也知道在文人圈子裡沽名釣譽,並非都是壞處,帶來的好處也是實打實的,反覆謝過之後,甘奇又道:“束脩之禮,學生來日再奉上。”

束脩,就是拜師禮,這是慣例,拜師總是要交學費的。

未想呂頌竟然連連擺手:“不必不必,你拿去多買些書籍筆墨就是。”

這讓甘奇有些訝異,卻還是說道:“來日再拜學究當面,不敢失禮。”

兩人推讓一番,甘奇出門回家,呂頌竟然一直送到門口。

待得甘奇走了,呂頌高興回頭,還逢人就說:“你可知道剛纔何人來報名了?”

“何人?”

“甘奇,汴梁甘奇,《秋蘭賦》之甘奇。”老學究高興說完,又腳步輕快往裡,見人再說。

片刻時間,整個官學都知道《秋蘭賦》之甘奇來進學了,好似什麼了不得的大事一般。

唯有出門而去的甘奇,好似想起了什麼,自言自語說道:“還想起來了,吳承渥這廝吃我的,學我的,家中那麼有錢,怎麼沒有束脩之禮?”

第三百七十二章 此章內容很多,取不出章節名(一萬多字,超巨大章節)第四百七十七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三百一十九章 包拯躲起來了,王安石升官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甘奇難以形容的腹黑第三十四章 你爲何要做這般傻事?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也有些於心不忍第四百三十七章 亂起第三百九十四章 雷霆萬鈞第一百四十四章 東華門外唱名(五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三章 誒,好兒子第一百二十章 蕾絲花紋第二百零九章 你打劫,我賞景,兩不耽誤。第五十四章 打周侗!第二百八十八章 算不得奇事(第六更)第二百四十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百四十六章 八百搏依阿哈,一千女真鐵甲重騎第一百五十五章 包伯父第一百二十一章 看不真切的官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妥了,可以抓人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心惶惶第四十六章 這他娘也行?第六百零二章 相公,見嗎?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吧,吃完去打仗第一百八十七章 常州知州王安石第七十四章措手不及第三百零七章 這事,做得又不虧。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生,怎麼辦?第四百四十章 亂了亂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吧,吃完去打仗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家門外唱大名(五千多字,算巨大章節嗎?)第五百七十二章 繼續彈第十九章 獅子、老虎、兔子、老王八第十五章 娛樂大宋第四百二十一章 先佔晨暉門,誰也走脫不得第六百零九章 甘相公要舌戰羣儒第二百八十一章 你爲何就這麼不乖呢?第二百一十章 小子,你中計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兩天兩夜的後遺症第三章 大哥是太心善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二百五十二章 狄將軍大義第四百九十四章 甘相公的動員之法第二百九十三章 帝師與帝師的老師第二百四十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百零七章 你就記着今日第三百三十章 名士甘奇,生前鬍子,儒道正統第二百五十五章 虧大發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九十八章 殺了甘奇第五百四十二章 議和,開邊第八十二章 二爺出馬第九十三章 四九,你是個好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鬥爭,鬥爭!(巨大章節,巨大章節)第三百六十六章 人要死,功要搶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家先生來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咚咚咚咚,咚咚第六百一十一章 抗旨不遵第四百九十一章 射中目標的羽箭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宋腦殘界第三百五十八章 牛逼哄哄,閃亮出場第六百零一章 還請陛下罪己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此時有何不敢?第五百二十一章 興許這纔是政治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四百四十四章 兒子,爹來了第四十六章 這他娘也行?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大哥忍你們很久了(六千)第一百二十一章 看不真切的官家第二百三十八章 道堅,你可小心吶,小心!第四百八十七章 讓羽箭飛一會第一百零四章 甘奇,甘道堅第三百九十九章 甘知州又升官了第二百零八章 人傻錢多第九十八章 殺了甘奇第三十二章 兄弟,你開價!第二百二十七章 仁宗的幾十上百個宰相第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百九十四章 甘相公的動員之法第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一十一章 我……我就是傻逼第十八章 你猜得不錯(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二百零三章 偉大的各種家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你的是我大哥甘奇第五百零七章 鳴金!第四百四十七章 經略相公的大局(感謝2019****3348兩萬大賞第二百三十六章 飯桶的用處?第四百七十章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六千,多寫了一些,來晚了)第一百一十章 韓大相公成功發威第四百六十七章 夫戰,勇氣也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陽北邙山第四百零七章 都是良善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甘主事升堂第三百八十六章 下官多謝韓相栽培之恩第二百九十一章 上達天聽第一百五十八章 見過甘先生第三百六十九章 甘道堅,要鬥爭!(四千多字)第五百三十六章 甘奇的軍事預案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都不想活了第五百一十章 洗白白,有好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鼎故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