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

陸詵之想,代表了這個時代許多文人的想法,這一類人其實很容易理解,古今中外什麼時候都不缺,後世稱之爲聖母派。一方面憂國憂民,一方面懦弱不知。

但是社會也還真的不能缺少這一類人,因爲如果一個社會的整體氛圍都是一味鐵血的話,也是一種可怕的事情,需要這一類聖母派思想來對衝鐵血派思想,如此纔是中庸之道。

有時候國家與百姓,是存在一些衝突關係的,比如打仗,就事論事而言,百姓就會有犧牲,有人沒了爸爸,有人沒了丈夫,有人沒了兒子,這是一件悲劇之事。但是不打仗,國家安全環境一直受到威脅,可能會發生更大規模的悲劇。

辯證之下,就當有取捨,有些戰爭需要避免,就需要一派人據理力爭。有些戰爭是必須要打的,就需要另外一派人力排衆議。

此時自然到了甘奇力排衆議的時候了,他看着陸詵,問了一語:“苟且一日,得一時之安,奮勇一番,得幾十年安定,何爲?”

陸詵見得甘奇發話了,心中哪裡還能不懂?卻還是說道:“相公,自古有言,好戰必亡也,此番已然罷戰言和,若是還要去攻,不免有好戰之嫌。”

爭論,從來不是決定事情的手段,甘奇看着陸詵,微微一笑:“陸知府說得對,好戰必亡,如西夏這般好戰之國,窮兵黷武,頻頻犯境挑釁,必亡也。”

小官種愕聞言,連忙接道:“相公所言極是,哈哈……党項便是那好戰之國,必亡也。”

陸詵大急,他要據理力爭了。

甘奇卻是一擡手:“不必多言,此番大軍千里而來,吃喝用度無數,豈能輕易退去?若是此番輕易而退,党項人便以爲我大宋軍將無能,來日更會肆無忌憚,此戰必打,無需多言。”

說完甘奇起身而出,對種愕一招手:“帶我巡延州各營。”

種愕連忙頭前作請帶路。

陸詵卻還喊道:“甘相公,你如此不顧大局,不顧百姓安危,爲了一己之功,非要開兩國大戰,下官一定如實上奏,報陛下知曉。”

甘奇回頭看了一眼陸詵,面色難看至極。如今也是有趣,人人都與他說什麼“大局”,甘奇也有些納悶,到底什麼是大局?

是不是每個人看到的大局都不一樣?

党項不打,必成禍患,這也是甘奇的大局。甘奇收了眼神,懶得管他,只是說道:“韓絳。”

韓絳上前拱手:“下官在。”

“人力物力,錢糧後勤,一應事情,皆付你手,你就在這知府衙門辦差,辦不好提頭來見。”甘奇已然出門。

韓絳拱手:“相公放心,皇命在身,不敢懈怠。”

陸詵看着韓絳,心中哪裡還能不明白?這是奪權之意,一個州府錢糧人手調度,皆是知府之權,來了個京官,把他的權力都給奪走了。

陸詵大喊:“甘相公,你不能越權如此行事。”

甘奇懶得回答,已然在門口上馬。

韓絳卻與陸詵拱手答道:“還請陸知府恕罪,此乃皇命差事,皇命難違。”

隨着甘奇出門的種愕面帶喜色,來了個甘相公,終於讓他有一種放開手腳的感覺,他自然是開懷微笑,一旁的年輕种師道卻忍不住開口:“當真解氣,那陸知府,就不是一個好官,延州三四萬大軍,便是延州城內也有兩萬多人馬,卻被兩萬人圍城不敢出,豈不教党項人笑話?”

種愕立馬回頭瞟了一眼亂講話的种師道。

种師道又尷尬說道:“還好甘相公來了,甘相公一來,便是萬事大吉。”

甘奇看着這叔侄兩,微笑着。

延州軍營,鼓聲起,各處人馬飛快聚集而來,便是這個聚兵的速度,甘奇就滿意非常,時時備戰應戰西北軍,果然不會讓人失望。

不過兩萬多的人馬,還是有些讓甘奇失望,甘奇知道如今大宋禁軍,西北最爲悍勇能打,卻也不知西軍的裝備差成這樣,鐵甲一兩千,其餘皆是皮甲,甚至有些人皮甲都破爛不堪。兵刃不知用了多少年,雖然磨礪得寒光熠熠,卻是許多刀槍都小了幾圈,這不是保養不好,而是用得太久,磨得太多,磨小了。

甘奇有一種悲傷之感,就是這樣一支窮軍隊,一支不斷與黨項人吐蕃人打了這麼多年。

這時代不對勁,總有哪裡不對勁。

到底什麼不對勁?

甘奇有答案,不是國家沒有錢,也不是國家沒有資源。而是這個國家早已喪失了調配資源的能力。東京富成那樣了,江南也富,甚至大名府都富,卻偏偏資源去不了該去的地方。

一個國家組織,連合理調配資源的能力都沒有了,這個組織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國家這個組織,真正唯一的意義就是讓資源去他該去的地方。

就是讓東京的相公們少吃幾頓山珍海味,讓軍隊多幾件保命的鐵甲。這事情說容易也容易,說難,卻又難如登天。

一個個軍將漆黑的臉,上前拜見甘大相公。

甘奇點着頭,每個人都勉勵幾句,然後說道:“各自準備,明早開拔。”

衆多軍將領命,甘奇還得給這些人鼓勁,給這些人做心理建設,辦法也很簡單,甘奇開口:“樞密院命,種愕開邊有功,退敵也有功,擢升延州兵馬副總管,加遊擊將軍。”

種愕聞言大喜,他原本想能官復原職就可以了,此番忽然升官了,將軍頭銜,意外之大喜,連忙大拜:“謝相公恩德。”

“這都是你應該得的。”甘奇答道。

再看滿場衆多軍將,一個個神采奕奕,不爲其他,只爲手腳都放開了,知道朝廷的心意了,知道只要進取,便可升官了。

往後也知道怎麼行事了。

甘奇就是在暗示所有人,幹,只要幹成功了,必有重賞。

西北這些軍將,一個個驍勇善戰,就會幹!

不過還是得有一個有能力的主帥,不能瞎幹。

衆人散去,一個個摩拳擦掌,收拾家當,準備開拔。

甘奇帶七千騎兵而來,加上延州兩萬多兵馬,差不多三萬。延州也有騎兵四千,正兒八經的騎兵。

韓絳開始負責後勤之事,章楶開始參軍在旁。

綏州城內,狄詠見到甘奇,激動不已,幾千人馬,將臺之下隨着狄詠跪地大拜,高呼威武。

隨後開中軍會議,甘奇開始研究各種地圖,也問着在座軍將各種地形道路,以及敵軍大致分佈。

時不我待,會議開完,第二天接着開拔,直撲龍州圍城。

龍州城內,有四萬党項軍,龍州城外,有不到四萬的宋軍,就這麼圍起來了。

龍州党項主將竟然就是年紀輕輕的皇帝李諒祚,這是甘奇沒有想到的,他甚至都不知道這個皇帝的根底。

衆人與甘奇介紹一番,甘奇才知道,這個皇帝竟然只有二十歲,而且是個了不得的人物,一歲就登基繼位了,十三四開始奪權,殺舅父,殺外戚,殺大將,然後大權在握,十三四歲的人能做出這些事情,當真了不得。

這個皇帝也是一個極其好戰的皇帝,時不時就領兵犯境,兩年前還用計把大宋保安軍的主將誘騙出城殺了。

這事情也奇怪,甘奇在東京,竟然完全沒有聽聞過?

敵國皇帝,誘殺我軍大將,在汴梁竟然沒有引起一點風波?

回頭想,兩年前,甘奇在做什麼?在燕雲打仗?如此也能想明白一些,肯定是當時接到消息的朝廷把這個消息給壓下去了,怕與遼國西夏兩線作戰,把這事情給忍了。

這幾年,西北大戰不斷,李諒祚時不時就引兵犯境,朝廷都在忍,難怪陸詵能在延州當知府,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難怪種愕會忍不住進軍綏州,便是太憋屈了,更憋屈的是種愕打了勝仗,還獲罪了。

此番再聽得這事,氣得甘奇破口大罵:“一羣尸位素餐之輩居朝堂,寡廉鮮恥,只顧自己每日有酒有肉,不顧邊軍死活。這般相公,要來何用?”

種愕聞言大驚,連忙說道:“相公慎言,相公慎言。”

甘奇如今,哪裡還怕這些?又道:“西北死人,寫成字,便不過成了一份公文,千里到得東京,那些相公們看了,放桌案一扔,且當是街邊有人毆鬥一般的小事,卻不知西北何其艱難。可笑……”

也是這個道理,幾千裡外的西北,打了一仗,敵人退了。到得東京,不就是小事嗎?特別是最近的東京,又打遼國,又攻燕雲,還要處理功高蓋主的甘奇,哪一件事不大?西北打幾仗而已,這在那些相公看來,都不算事情。

卻不知這就是在縱容党項人更加肆無忌憚,說來就來,燒殺搶掠,說走就走。如陸詵這般的官員,還主動大事化小,主動掩蓋,更讓東京朝廷對西北之事不以爲意。甘奇若不是親自到這裡來了,他也以爲西北一些小打小鬧,只是邊境摩擦而已。

若不是這回種愕犯下了“大錯”,甘奇也不會來,這西夏還不知要囂張成什麼樣。

李諒祚也是聰明,就這麼在大宋境內來來回回,得了一點好處就走,過段時間又來,便也是料定宋人不會真正反擊。

這回甘奇圍了龍州,把李諒祚圍在了龍州城內,興許李諒祚肯定驚訝不已。

攻城之物,沒有,還得打造,西北軍械匠人倒是不缺。

甘奇看着面前這座小城池,怒從中來,開口說道:“此番既然來了,當斷党項之臂膀,從嘉寧軍司往東,有多少城?”

種愕答道:“龍州,洪州,宥州,夏州,石州,鹽州,銀州,大城有七,大鎮二十左右,堡寨幾十,還有北地去興慶府的鐵門關要塞。”

種愕答完,所有人都看着甘奇。

甘奇板着臉說道:“七州之地,皆取之,攻下鐵門關,方纔罷休!”

衆人大驚,因爲甘奇口氣太大了,若是奪得這些地方,党項可就真短了一臂了,鐵門關若是也攻下來,那党項興慶府立馬都在兵鋒之下,要達到這個目的,難如登天,衆人甚至都從來沒有想過。這事一成,西夏就真成了西夏了,只有西。

甘奇不多言,開口:“派人叫陣,罵,用党項話去罵,就罵李諒祚。”

種愕立馬尋人去辦。

二十歲的李諒祚,在國內大權在握,於大宋,來去縱橫,正是天縱之資,甘奇料想他不可能真的躲避不出。

這甚至與性格無關,而是党項人如今早已不把宋人放在眼裡,只要如此,當李諒祚真正得知宋軍兵力情報之時,必然會應戰。

甘奇就大喇喇把兵馬都擺開,也不藏着掖着,就讓党項人好好偵查,偵查個清清楚楚。

此時李諒祚若是不應戰,待得甘奇那五萬威武軍到了戰場,李諒祚更不會應戰。

甘奇就三萬多人,就擺開讓党項人看,甚至還聚兵校閱,讓人家好好數,數個清清楚楚,三萬多人。

懂党項話的人,組織了幾十,龍州城頭,不斷呼喊叫罵着,罵嵬名李氏十八代祖宗。党項皇族,姓嵬名,昔日是唐朝麾下犬馬,立功之後,唐朝賜嵬名姓李,所以有了李元昊。而今嵬名李氏,倒是成了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此時李諒祚若是不應戰,待得甘奇那五萬威武軍到了戰場,李諒祚更不會應戰。甘奇就三萬多人,就擺開讓党項人看,甚至還聚兵校閱,讓人家好好數,數個清清楚楚,三萬多人。

懂党項話的人,組織了幾十,龍州城頭,不斷呼喊叫罵着,罵嵬名李氏十八代祖宗。党項皇族,姓嵬名,昔日是唐朝麾下犬馬,立功之後,唐朝賜嵬名姓李,所以有了李元昊。而今嵬名李氏,倒是成了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懂党項話的人,組織了幾十,龍州城頭,不斷呼喊叫罵着,罵嵬名李氏十八代祖宗。党項皇族,姓嵬名,昔日是唐朝麾下犬馬,立功之後,唐朝賜嵬名姓李,所以有了李元昊。而今嵬名李氏,倒是成了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第四百七十章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六千,多寫了一些,來晚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我不去我不去。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司馬君實與你割袍斷義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宋的未來第四十三章 曾鞏有點老第二章 這個大宋有點亂第一百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第六百零二章 相公,見嗎?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主事的手段(六千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吾願帶吳鉤,匹馬戍邕州第三十一章 跪地求饒也饒不得他第三百三十九章 倒是有些出乎意料第五百九十三章 富相公,去御史臺嗎?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檔,搖頭第二百八十六章 甘先生此番,必然是那案首解元第五百七十六章 必不長久、必不長久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樣的國家,還能好得了?(感謝盟主地球修補匠巨賞!)第二百七十九章 五星級溫泉酒店第二百八十二章 姑娘,姐姐,女人,妻子第三百三十章 名士甘奇,生前鬍子,儒道正統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切開始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王,救命啊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正的簡在帝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任大掌櫃忠義無雙第三百八十八章 甘奇的後手,泉州第六百零三章 恩相,有詐有詐第四百四十三章 誒,好兒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甘奇向來小氣第三百一十六章 王安石可能要崛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道堅,道堅啊,慎言!第二百三十五章 豎子與匹夫,不得好死第四百一十七章 你可真是個小機靈鬼第三百六十一章 基情四射打小三(再謝書友武選清吏司十萬巨賞)第五百三十七章 狄將軍,這是……威武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趙大姐的忽悠第四百四十八章 甘奇有些心累第八十九章 好小夥,前途無量第四百零五章 鐵石心腸,心狠手辣,沒有辦法第五百六十二章 冤枉啊第九十四章 馬發瘟踩了什麼第三百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四十六章 想當初,老子的隊伍纔開張(感謝書友陌白雲山黑土巷萬賞)第二百五十五章 虧大發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威勢無雙,英明聖主第三百一十九章 包拯躲起來了,王安石升官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是道堅高明第十六章 與狄青過不去的歐陽修第四十二章 怕聞甘奇木蘭花第十三章 謝包龍圖教誨第四百六十章 就他媽這場戲最難演第三百九十七章 當官就該是一個高危職業第四百四十九章 契丹大爺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起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萬大軍的枯黃末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六十九章 你想去哪裡?第三百六十八章 考驗甘奇的危機第五百八十三章 身死爲國,榮幸之至!第二百五十一章 比文彥博有本事的韓大相公第三百九十四章 雷霆萬鈞第四百八十三章 亂,大亂第二百零四章 知宗正寺第三百零一章 甘正的人生巔峰第七十六章 喜不自禁第四百零四章 權力的快感第五百四十五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四百三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二十七章 仁宗的幾十上百個宰相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走嘍,高頭大馬去衝陣第四百零三章 大哥就是厲害,動靜這麼大第一百六十九章 還請道堅兄速速解惑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請你吃酒第三百二十章 了無生趣的元夕與悲催的甘奇第二百一十二章 戰場縱橫之野望第九十一章 無曲可唱第三百七十章 剛起來,少年!(四千字章節,不分兩章了)第五百六十六章 錢,公私分明第四百零九章 豬狗之智,不足爲伍。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佑大遼第三百五十章 納稅光榮,偷稅可恥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就召來見一見吧第六百零九章 甘相公要舌戰羣儒第五百八十八章 賊子豈敢!第八十九章 好小夥,前途無量第四百九十九章 鏖戰,向前,烏古魯第五百六十二章 冤枉啊第二百四十三章 何爲家國?老淚縱橫!第一百一十章 韓大相公成功發威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主事的手段(六千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正的簡在帝心第十九章 獅子、老虎、兔子、老王八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掃寰宇第六百零三章 恩相,有詐有詐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二十三章 甘奇,你快出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咱們家聘禮都沒收,這就嫁過去了?第九十五章 哇……嚶嚶嚶第三百一十五章 我的錢,去哪了?(感謝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第三百二十五章 洛陽程頤,可能也要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