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大哥忍你們很久了(六千)

韓家相府之中,韓琦與田況也在等消息,曲子在唱,倒也不顯得急切,大概是知道甘奇此番無論如何也破不了局。

韓琦也覺得,橫豎都是自己要賺了,只待商稅監大事一出,韓琦出面接過商稅之事,然後把商稅之事辦得妥妥當當,功高勞苦,力挽狂瀾,萬事大吉。

皇城司的李明收到消息了,急忙往皇城而去,這邊韓琦,自然也就要收到消息了。

一人滿臉急切進來,大禮拜見,開口就道:“相公,大事不好,商稅監那邊打起來了。”

大事不好?韓琦卻聞言一笑:“哈哈……打起來了?甘奇甘道堅,勇武非常啊,還真就敢下令動手。”

田況聞言也笑:“恭喜韓相!”

韓琦擺擺手,示意要低調。

卻聽那人立馬又道:“相公,不是稅丁與人打起來了,是……是……反正就是那些圍衙之人與其他百姓打起來了。”

“什麼?”韓琦好似沒聽明白。

田況急忙問道:“你此言何意?誰與誰打起來了?百姓與圍衙之人打起來了?胡說八道,百姓豈會動手火併?”

“二位相公,當真是百姓與圍衙之人打起來了,也是圍觀的百姓先動手的,不知爲何,就有許多圍觀百姓往人羣中丟石塊,砸得許多圍衙之人頭破血流,然後就毆鬥而起,接着就成了大規模的火併,此時還正打着呢,打得不可開交,敵我都分不清了。”

兩位震驚不已的相公互相對視一眼,詫異的田況有些結巴:“這……這是怎麼回事啊?”

韓琦眉頭皺起,眼皮連連跳動幾番,手也在空中擺動:“不對,不對不對,定然不是百姓動手了,百姓如何會動手?”

韓琦當了這麼多年的官,豈能不知道汴梁百姓是什麼人羣?又不是吃不飽穿不暖,就算心中有些什麼憤怒,普通的良民百姓也斷然不可能放着好好的日子不過,熱血上頭去主動挑起火併。

韓琦頭前看報紙的時候,看報紙中各種義憤的文章,韓琦也未真正當回事,因爲他知道這文章寫成了花也是沒有用的,汴梁哪怕是滿城皆罵,也絲毫不會影響韓琦謀劃之事。

此時,他絲毫也不會相信真的是義憤填膺的百姓主動挑起火併。

田況也回過神來了,連忙說道:“相公此言有理,定然是甘奇安排的人手,趁亂在其中渾水摸魚。”

韓琦已然站起,嘴角連連抽動,說道:“我得進宮一趟,得快快進宮,速去備車。”

事情又出乎了韓琦的預想,向另外一個方向發展了,甘奇的死局似乎也出現了生機。

此時的韓琦,必須入宮面聖,否則真的就是個竹籃打水了。

此時皇城之中,李明已然出現在了皇帝面前,只待稍稍開口一說。

老皇帝趙禎就已經勃然大怒,開口呵斥:“這個甘道堅,怎麼辦差的?朕百般叮囑與他,他竟然還敢讓麾下軍漢動手打人,豈有此理……”

李明聽得皇帝在罵甘奇,連忙又道:“陛下,火併之事,商稅監並未參與其中。是百姓與那些人火併起來了,事情起因,乃是有許多百姓往那些人投石所致,隨後便有零星毆打,片刻就發展成了大規模的火併。”

“百姓?圍觀熱鬧的百姓與那些商戶之家火併?”趙禎一時之間有些搞不懂。

“正是如此,商稅監衙門裡的人,沒有一人蔘與火併之事,卻是這衙門之外,打成一團,圍觀百姓甚多,人數至少有萬餘,擠得滿滿當當,打得昏天暗地……”

“如此大事,你怎麼還在此處?還不快快帶兵去阻止?若是死傷無數,朕如何對汴梁百姓交代?”趙禎怒而一語。

嚇得李明噗通跪下,立馬答道:“陛下,皇城司早已擊鼓聚兵,臣進宮之時,幾個押官已然帶兵開赴商稅監,不需多久,便能平息此事。”

趙禎聽得這話,稍稍安心,腦中開始思考一些事情,爲何百姓會與商戶打起來?

這個問題的答案,趙禎不免就想到了近些日子的報紙,便又問道:“近來汴梁百姓對商稅之事,都是如何議論的?”

李明直言答道:“回陛下,近來汴梁之百姓,倒是極爲關注商稅之事,不論是樓宇裡,還是瓦舍之內,或是街頭巷尾,到處都是百姓議論之聲,百姓之言,多是憤憤不平。”

“憤憤不平?如何憤憤不平?”

“陛下,百姓是對商戶抗稅之事憤憤不平,究其緣由,主要還是商人多利少稅,而百姓少利而多稅,如此心有不平。”李明答道。

趙禎嘆息一聲:“也難怪如此,那商稅監賬簿之中,一家大商戶一個月的利稅,就抵得上幾千戶一年的利稅了,卻是這些商戶還不願交,竟然聚衆抗稅,教人心中如何能平?”

李明點着頭,皇城司就是皇帝的耳目爪牙,今日李明所言,也是他該說的實話,其中也有幫助甘奇的意思,希望甘奇能安穩渡過此劫。

“罷了,你速速去商稅監,定要把此事穩住,儘量少一些死傷。此事之後,汴梁百姓茶餘飯後所談之言,你皆要造成密報稟上。”趙禎如今,最想知道的是百姓如何想,這纔是趙禎這個皇帝的視角,這大宋能不能千秋萬代,百姓的想法纔是最重要的。

“遵旨!”李明答了一語,出門而去,剛出門,就碰上的匆匆而來的韓琦。

李明見得韓琦,低頭躬身一禮,飛奔而去。

韓琦入得御書房,一躬身,皇帝見得他來,已然開口:“韓相可是也知曉了商稅監的亂事?”

韓琦連忙點頭:“老臣一聽得此事,便急忙入宮而來,陛下,此事蹊蹺啊!”

“蹊蹺?”趙禎疑惑問道。

“陛下,當真蹊蹺,本是一場商戶請命之事,緣何忽然成了火併?定是有人從中挑撥,興許也有人在幕後指使,所以纔有如此一場死傷無數的亂事。”這是韓琦最後的補救,不然就真的前功盡棄。

“嗯,如此說來,倒也是挑撥了,挑撥之人是那甘道堅,若非他那報紙每日斥責抨擊,今日也不會有如此亂事。”趙禎倒是覺得韓琦說得對,挑撥情緒的就是京華時報,不是京華時報每天這麼罵,不是甘奇還派人到處去給百姓讀報,百姓如何會有這麼大的憤怒?

韓琦聞言一愣,皇帝陛下怎麼一語中的?怎麼直接就把幕後黑手給說出來了?

也好,韓琦又道:“陛下聖明,老臣也懷疑是甘奇在背後搗鬼。”

“倒也不能怪甘奇,他只是在報紙裡說出了實話,商戶繳稅之事,朕當初也是贊成的,那報紙文章,其實也說到朕的心坎上了。只是誰也沒有想到百姓會爲了商稅之事如此憤怒,想來這些商戶平常裡,也多不討人歡喜。當先把事情處理好,看看有多少死傷,撫卹之事朝廷當負責,畢竟百姓所爲,也是義憤填膺,心中有一顆爲國之心。”趙禎再一次宅心仁厚。

韓琦聽得這話,知道有些不對勁了。韓琦說甘奇是幕後黑手,是說甘奇派人挑起了百姓火併之事,皇帝說甘奇是那挑撥之人,卻是說甘奇的文章引起了百姓的憤怒。

韓琦連忙又道:“陛下,臣以爲,之所以當場發生火併之事,也是甘奇指使人趁亂挑起來的,那些最先動手之人,定然是甘奇指派之人。否則汴梁城內的良民百姓豈會無端生事?”

趙禎聞言,擡頭看着韓琦,問道:“你是說火併之事是甘奇指使的?”

韓琦點着頭:“臣覺得就是如此。”

“甘奇有這麼大的能耐?能發動幾千人在汴梁城內動手火併?”趙禎覺得韓琦這猜測實在有些天馬行空。

甘奇一介書生,小小年紀,能發動幾千人火併?就算甘奇有這能耐,這麼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本就是一件圍衙之事,甘奇何必把事情弄成一場幾千人的死傷事件?

也是趙禎不知道甘奇此時的危機有多大,趙禎還以爲只是簡單的圍衙請命,他不知道這些圍衙之人已經準備衝擊衙門了,他也不知道韓琦這個幕後黑手就已經策劃好了一場流血衝突。

所以趙禎便覺得韓琦猜測之語是無稽之談,動機實在站不住腳。

韓琦立馬又道:“陛下,甘奇乃是汴梁城少有的豪富,在汴梁城內關係錯綜複雜,三教九流他皆有聯繫,發動一些人動手火併,並非難事。此事乃是甘奇避禍之舉,有此一場火併,圍衙請命之事便也解決了。所以臣以爲此事乃是甘奇指使的。”

百姓與商戶打這一架,商稅之事就解決了?這個思路,趙禎頭前還沒有想到,此時聽得韓琦一說,倒覺得還真是這麼回事。

經過這麼一場百姓與商戶的火併,這些商戶便也知道天下百姓是個什麼態度,豈敢再次聚衆抗稅?

商稅之事,還真就成了!

商稅之事成了,趙禎莫名又有些欣喜,就是汴梁一城,一年就能多出幾百萬貫的度支,趙禎怎麼可能不欣喜?

欣喜之後,又是對死傷百姓的悲傷,當真是個五味雜陳。

卻聽趙禎忽然問了一語:“韓卿,朕想問你一事!”

“臣洗耳恭聽。”韓琦以爲皇帝要問甘奇之事。

卻不想趙禎開口:“韓卿身爲朝廷首相,是否覺得商戶圍衙之事也有蹊蹺?”

這個問題,早已縈繞在趙禎的心中,從未散去。此時開口發問,倒也不是趙禎如何洞察到了什麼,而是趙禎並未往韓琦身上去想。

爲何趙禎沒有往韓琦身上去想?也是動機不足,韓琦身爲首相,有什麼必要去發動全城的商戶對抗商稅監?冗費之事也是韓琦時常掛在口中的問題,韓琦定然也在想辦法解決,商稅之事成了,也是爲韓琦這個首相工作帶來許多便利的。

至於韓琦與甘奇有私人恩怨?趙禎從未想過這個角度,一個朝堂宰相,一個纔剛考上進士的士子,兩人天壤之別,能有什麼恩怨?

韓琦聽得這一問,心中有些發慌,但是面不改色,只答:“陛下,太史公有云,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利益爭奪,便是蹊蹺,山林盜匪爲買路之財,也能提頭去拼,何況一年幾百萬貫之巨資?”

韓琦就是一句話,都是利益原因,沒什麼蹊蹺。

趙禎聽得韓琦這一語,又認認真真嚴肅問道:“韓卿當真如此以爲?”

這話問得韓琦心中更是嘭嘭在跳,但是他還能面不改色,這就是韓琦的厲害之處了。韓琦又道:“陛下,老臣篤定如此。”

韓琦豈能不篤定?若是旁人是那幕後,韓琦當是個模棱兩可的回答。但這件事情關乎他自己,自然就要去篤定了,百般篤定。皇帝趙禎,並非那等陰謀家,既然皇帝開口如此問了韓琦,韓琦便也知道皇帝是信任自己的,也就會信任自己的話語。

“哈哈……篤定如此?韓卿這回興許想錯了一遭,此事必有蹊蹺。朕與韓卿說出此語,便是心中有了分寸,也想讓韓卿去調查一下此事,看看商戶聚衆抗稅之事,背後蹊蹺在何處。”趙禎可不如韓琦那般篤定,他有一些自己的判斷。

韓琦聽到這裡,有些懊惱,但並不那麼心慌了,至少這件事情的調查落在了他手上,那就安穩了。韓琦又問了一語:“陛下,那甘奇之事呢?該如何定奪?”

“此事且等皇城司來複命,看看死傷幾何,該撫卹的,朝廷也不能推諉,到時候看看哪個衙門有錢,便把後事理一理。不過……想來也只有商稅監有錢,到時候還是讓商稅監出錢吧。”趙禎如此說着,這場亂事,最後該如何,得看百姓是什麼觀感。若是滿城百姓依舊對商戶義憤填膺,這件事情就過去了,只剩下撫卹了,撫卹也就是安穩人心。

當然,撫卹也只撫卹百姓,並不撫卹商戶,朝廷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商戶的事情,商戶自己解決,此時的皇帝趙禎,心中對商戶,其實也是百般怨恨的,只是他不表達。

韓琦深深嘆了一口氣,話語說到這裡,竹籃打水一場空了,偷雞不成蝕把米。

韓琦嘆氣,是心中氣憤,也有可惜,還有惱怒。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敗在一個毛頭小子的手裡,花費如此大的力氣,花費如此多的臉面,事情還弄成這樣。

韓琦在許多官員面前都信誓旦旦的承諾了許多東西,此時這朝堂首相的臉面當真是丟光了。

皇帝當面,韓琦唯有忍了又忍,一忍再忍,努力控制着自己的面部表情與情緒。要掀桌子也得回去了再說。

趙禎聽得韓琦嘆氣,以爲韓琦是憂國憂民,鼓勵一語:“韓卿乃是社稷之臣,朕之臂膀,多多勞心勞力!”

“陛下聖恩,老臣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韓琦連忙答着。

商稅監那邊,皇城司的大軍來了,架也打完了,只留下滿地哀嚎怒罵。

該跑的人,早已跑了,比如甘霸,早已跑出城去,回到家中,咧着嘴在笑,還教老母備酒菜,要痛飲一番今日的爽快。

該擡走的人,也擡走了。比如茂哥兒,非要辦大事,如何也不肯走,架打起來了,十四五歲的小身板,終究是掛彩了,疼得嗯嗯哼哼的,卻還要強忍。然後被崔二爺帶着人擡走了。

地上哀嚎怒罵的,便是等着官府來的,一部分是商戶家丁奴僕,還有一部分就是受了無妄之災的百姓。

只待皇城司大軍一來,便有滿頭是血的百姓呼天搶地鳴冤叫屈。

“官差快來呀,就是此人打我,冤枉啊,此人行兇,定不能教他走脫了……”

“胡說,明明是先動手襲擊我等,怎麼就成了我動手打你?”

“官差,這邊,冤枉啊,我乃是頭前買雜貨的李六郎,只是來此看熱鬧的,這廝不分青紅皁白,上前就拿木棒猛擊我的頭顱,你看看,我這滿頭都是血,都是他打的,快快拿住他!他是那商戶的走狗,到此抗法抗稅,還要行兇打人……快來快來……”

皇城司的軍漢們,也不知如何處理,稟報押官,押官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只等去請皇命的李明來再說。所以只吩咐軍漢們驅趕百姓,圍着滿地傷員,當然也派人去請郎中來救命,地上有些人,只怕真的小命不保了。

李明姍姍來遲,沿路那些被驅趕的百姓話語,皆是義憤填膺。

“打得好,這些商戶不知天高地厚,朝廷稅收也敢不繳,還聚衆抗稅,該打。”

“剛纔我是擠不上去,我若擠上去了,當也動手打那些商戶,如此方纔解氣。”

“你就吹,剛纔就屬你跑得快,你若在頭前,只怕早已抱頭鼠竄了。”

“胡說,老子好歹也是一條漢子……”

李明聽着話語,心情倒是極好。

“打得好,看那些商戶還敢不敢抗稅!”

“剛纔那些稅丁爲何不動手?若是那些稅丁動手,早已把那些抗稅之人打得人仰馬翻。”

“嘿嘿……這你就不懂了,若是當官的敢直接下令毆打百姓,可吃不了兜着走,陛下那裡可要吃大罪。”

“着實可恨,他們就是以爲陛下宅心仁厚,若是纔敢如此有恃無恐,幸得頭前有些好漢,看誰還敢小看了咱們這些良民百姓。”

“那石頭扔得是真解氣,我手中是沒有石頭,若是有,也砸他孃的!”

李明一邊走,一邊聽,聽着聽着,聽多了,心中有了一些定奪。

待得李明再趕到現場,看得滿地哀嚎,眉頭也不皺一下。

幾個皇城司的押官勾當,此時都聚在李明身邊,等着李明從皇帝那裡請來的命。

李明牙一咬,說道:“把所有人都粗略審問一下,看都是哪裡來了,商戶來的都記下,普通百姓也記錄個住址姓名。”

“之後呢?”

“之後?”李明把頭低了低,聲音也低了一些:“先都記錄好,待得所有都記錄完了,商戶之人全部帶回衙門大牢,普通百姓讓他們各自歸家。”

衆人面色一變,問道:“當真如此?”

李明點着頭:“放心,如此纔是聖心!”

“如此……就好。”聖心一詞,足以安穩衆人。

李明又說一語:“傷重者先治療,死了的,也帶回去,到時候等家屬來認人,朝廷興許又撫卹。”

“明白了。”

皇城司到場三千人,開始忙碌起來。

商稅監內。

史洪磊再次稟報:“主事,火併已完,皇城司接管了。想來陛下也是知曉了……”

甘奇點着頭:“陛下知曉了也無妨,若是陛下要怪罪我等,早已派人來召了。既然無人來召,那就證明陛下並未怪罪我等。”

史洪磊聞言心中一鬆:“這就好,這就好,陛下聖明,陛下乃是古往今來第一聖明之君。”

“明日,通知所有官員來上值,所有賬房也都到齊,稅丁不準批假。時候差不多了,所有商戶都該繳上個月的稅了,挨家挨戶通知,三日內不拿着發票到商稅監來繳稅者,嚴懲不貸。”甘奇命令已出。

“遵命!”

甘奇交代完這一語,起身出得大堂之門,擡頭看了一眼天空。

千里晴空,萬里雲輕,好一個初夏之日。

邁步,走出商稅監,左右鐵甲稅丁讓出道路,甘奇慢慢走了出去。

滿場傷員,五六百之多。

“哼哼……”甘奇冷笑一聲,擡頭:“周侗,備車,回家!”

一旁的周侗,手一直緊握在刀柄之上,已然握了幾個小時,似乎做好了隨時準備抽刀殺人的準備,此時聽得甘奇之語,那握刀的手掌終於鬆開了,手掌左右皆是汗珠。

此時的周侗,也轉頭看了一眼甘奇。剛纔,門外喊殺震天,周侗自己一直緊張不已,一直緊握刀柄。卻是甘奇,從始至終,都是面不改色,好似內心之中沒有任何波瀾。這一刻的周侗,心中皆是佩服。

回家,就是城中的宅子,對面的成衣店,依舊生意興隆,不知賺了多少達官顯貴家眷的錢財,吳巧兒認認真真開出每一張發票,微笑着送走一位一位貴客。

甘奇就在院子中,坐着一把躺椅,丫鬟備上了茶水點心,西瓜沒有了,只等夏日再有。

從躺椅透過大門望出去,甘奇能看到微笑送客的吳巧兒,也笑着開口唱了一句:“想當初,老子的隊伍纔開張,攏共只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

唱着唱着,甘奇忽然面色嚴肅而起,低沉喃喃一語:“得有人爲這事負責!”

鬧得這麼一出大戲,害得甘奇又躲又藏,還花了臉面與錢財。此事只是暫時告一段落,還沒完!明日就得讓一些人也看看他甘主事的手段。

第三百五十八章 牛逼哄哄,閃亮出場第五百八十八章 賊子豈敢!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一百五十一章 讓甘道堅到中間來第十八章 你猜得不錯(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三十九章 梁山伯與祝英臺第二百八十八章 算不得奇事(第六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還有這種操作?第五百八十七章 甘奇要殺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甘奇要攻心第九十九章 勇夫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甘博士第五百四十三章 甘奇愛女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此章內容很多,取不出章節名(一萬多字,超巨大章節)第三百六十一章 基情四射打小三(再謝書友武選清吏司十萬巨賞)第四百一十六章 快到碗裡來第二十章 小手段而已第四十八章 附庸個毛的風雅第四十七章 世子趙宗漢第一百四十九章 霸氣從哪裡側漏的?第一百零一章 開府門第二百五十二章 狄將軍大義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是個死局第三百四十章 此生再也不考第六十八章 就在衙門之外第五百三十六章 甘奇的軍事預案第三十四章 你爲何要做這般傻事?第二百零七章 甘奇要殺人,要殺許多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下官多謝韓相栽培之恩第二百六十五章 作死的仁宗第四百四十一章 吃,我先吃給你看,這是牛肉第二百五十二章 狄將軍大義第四百七十九章 皇帝與皇帝第一百三十三章 破爛貨第四百一十七章 你可真是個小機靈鬼第三百八十五章 趙宗諤相請第四百七十八章 我要當樞密使,威武軍,萬勝軍第六十三章 贖身第八十二章 二爺出馬第一百二十七章 巧兒成衣第一百四十五章 氣人氣人,氣煞個人第七十六章 喜不自禁第一百九十五章 可否能當個明白鬼?(感謝自酌自飲自逍遙萬賞)第二百四十九章 潭州賣牛騷操作(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任大掌櫃忠義無雙第五百五十九章 高明,醞釀第五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快結束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東山再起,就靠這一遭了第二百零九章 你打劫,我賞景,兩不耽誤。第三十一章 跪地求饒也饒不得他第四百五十五章 小事而已第一百五十六章 包拯這一輩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第五百一十五章 演武大閱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什麼?還有這事?第二百零六章 你不懂,你還小第四十八章 附庸個毛的風雅第三百五十三章 行動總指揮甘奇第三百七十八章 交卷,大事要起(六千二)第四百零九章 豬狗之智,不足爲伍。第三百八十九章 伺候好,伺候好就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讓甘道堅到中間來第一百五十一章 讓甘道堅到中間來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不心善第一百二十三章 太學去搞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東華門外唱名(五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零四章 權力的快感第四百二十章 城門樓子九丈九第五百六十九章 監察天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咱們家聘禮都沒收,這就嫁過去了?第一百九十章 這小姑娘莫不是在與我談戀愛?第五百三十一章 二十党項第四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這都是爲什麼?第三百四十一章 崇政殿說書,差充開封商稅監主事第四十章 我真不是那個意思第一百五十六章 包拯這一輩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好不好,大事不好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五百零二章 皇帝成了皇帝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是道堅高明第二百三十六章 飯桶的用處?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人不知所謂第五百七十七章 衝陣第五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快結束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說不盡的好第三百一十二章 立儲之應對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十三個野人,生的與熟的第三百四十二章 胡老頭的太學博士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請你吃酒第六百零一章 還請陛下罪己第五百四十五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一百二十章 蕾絲花紋第四百四十五章 往前,往前,再往前第二百五十四章 自己人,西瓜第四百六十九章 易攻難守的大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興許這纔是政治第四百二十七章 你說,你好好說,萬不可胡說第二百四十七章 買一百頭,買夠爲止第五百五十二章 妖言惑衆晏幾道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去死諫,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