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每日美食

迴轉市裡的次日,張雲起去了聯盛。

聯盛雖然成立不久,但境況十分熱鬧,用門庭若市來形容也並不爲過,每天都會有一到兩場新品訂貨會,負責講解的工作人員先是把人拖到龍景園罐頭廠實地考察,然後再回到聯盛開訂貨會。

張雲起走進辦公區的時候,特地聘請的講師打雞血的聲音從會議室穿了出來:“下面隆重有請!我們公司的張秋蘭張總上臺爲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公司和市場前景。”

他大姐張秋蘭這人吧,和大哥張雲峰一樣,小時候因爲家裡太窮,初中一畢業就不上了,天天在土裡挖刨,後邊經人介紹嫁到了市裡,也沒有工作,說白了點,就是一普通家庭婦女,不過呢,還算好學,願意努力,吃得了苦,一路跟着他走到今天,算不上什麼商業女強人,但有一說一,變化確實挺大的,能給他分擔不少的事,不容易。

他們老張家人呀,從上到下除了出生晚又因爲生活條件好而越來越嬌氣的張小小,吃苦耐勞的這個基因還是很強大的。

來到自己的辦公室,找李季林來聊了聊。

李季林現在的工作重心都在罐頭生產這一塊,他彙報了很多問題,物流運輸、原料供應、廠區擴建、人員招聘等等,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罐頭廠的生產設備落後問題,他們只有一條70年代的罐裝線,其他選料、去皮、漂洗、罐裝等流程,全靠人工操作,不僅生產速度慢,而且極大提高了人力成本。

其實龍景園罐頭廠生產線落後這個問題一直就存在,已經老生常談了,只不過現在加馬力生產,導致各個車間都在超負荷運轉,弄得工人們實在苦不堪言,但就算是全天二十四小時開工,日產量也只不過12噸。

張雲起想了想,說道:“我看這樣子,你想辦法去了解一下國內一些罐頭廠的情況,看看有沒有要低價處理罐頭生產線的。幾百萬的,咱們沒錢,但可以找銀行貸款買。”

李季林一點就懂,現在國內不少大型罐頭廠因爲市場環境原因,都會遇到龍景園以前的問題,要麼轉型要麼破廠,既然要轉型或者是破廠,那麼原來引進的罐頭生產線自然就失去了使用價值,得賤價處理,如果他們能低價入手,倒是可以緩解生產能力不足的問題。

聽完李季林的工作彙報後,張雲起把推广部經理周林和下面的幾個組長叫過來開會。

他先是瞭解了一下營銷推广部各條線上的工作進展,地推這一塊工作進展很快,推廣線圍繞着商場、菜市場、小飯店、學校這些渠道全面鋪開,通過海量的海報、橫幅、傳單這些營銷成本低廉的方式進行轟炸式硬性宣傳推廣。

紙媒組的推廣也在火熱籌備中,他們聯繫到了《江川日報》,準備做一期“關於江川市政府產權改革,盤活國營企業龍景園罐頭廠的專題報道。”

張雲起覺得這個方向是很好的,因爲上面的領導看了會高興,而且能夠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渠道差了些,《江川日報》雖然是市裡的最大紙媒,但受衆面也只是侷限於市裡,在全省範圍內的影響力遠遠不夠。

這樣想着,張雲起把《湘南日報》的老熟人林詩予的聯繫方式給了紙媒組組長伍佳,讓他聯繫聯繫,看看能不能讓《湘南日報》針對龍景園罐頭廠改制這一條線也做一期專題報道。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把云溪村股份制農作物專業合作社也加進去。這可都是地方上的政績,國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新思路新亮點,往深裡挖,還可以扯出農村產權交易改革的新路徑,總而言之,乾貨不少,領導會高興,龍景園罐頭廠和云溪村合作社也能夠立標杆,拿政策支持。

伍佳卻眼巴巴地看着張雲起:“張總,你看,《江川日報》這邊都對接好了,你什麼時候有空讓他們採訪一下?”

張雲起不喜歡拋頭露面,擺手:“就讓他們採訪李總,李總當了十多年龍景園罐頭廠的廠長,廠子改制前後他都有參與,各個方面都很熟悉,採訪他更合適。”

伍佳聽領導這樣講,就不再說什麼了。

議定好採訪報道的事情,張雲起把話題轉到在電視上打廣告的問題上,聯盛目前在電視廣告上的籌備工作還沒什麼進展,前段時間周林做了一個十幾秒的廣告投放方案,給張雲起斃了,他就沒動了,主要還是投入太大,動輒上百萬,得張雲起親自拍板才行。

張雲起當然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敲了敲桌面,說道:“我看在電視廣告上,我們可以搞一檔美食烹飪類節目。”

周林幾個人沒聽明白,沒接話。

“這個美食節目就是請大廚師上電視教授烹飪技巧。”九十年代國內還沒有飲食烹飪類節目這一說,最早的是九十年代末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天天美食》欄目,他們不明白不奇怪,張雲起點撥道:“就是搞一個廳子,廚師在臺上做菜,旁邊的主持人提問聊天,聊做菜的環節和一些重要配料,下面安排一些羣衆演員扮演的觀衆,用來互動。”

周林聽明白了:“張總,您的意思是我們找廣告公司做一檔美食節目,直接冠名和直入廣告,然後出錢擱電視臺播放?”

張雲起道:“廣告當然得直入,但還是太硬了。”

地推組組長李濤很有點兒不恥下問:“張總,什麼是太硬了?”

張雲起笑了笑,心裡卻想着這個年代的營銷人員的思維實在簡單,大大滴不狡猾,連什麼是軟硬都不知道,要是擱在後世,絕逼進不了UC震驚部的大門:“你們說,廚師做菜是不是都有自己的獨門技巧和配料?”

李濤點頭:“大廚師嘛,肯定有看家的手藝和秘方。要不然同樣一道菜,爲什麼大廚做得好吃,普通人做口味就一般般。”

張雲起繼續引導:“既然你這麼覺得,那麼大多數人是不是也會這麼覺得?”

伍佳接話道:“那是自然,學廚藝嘛,都衝着廚師的獨門手藝和原料配方去的。”

張雲起又問道:“那咱們的龍景園豆豉辣醬不正好可以用作配料嗎?”

一直沒開口的周林一拍腦門,有點兒誇張地說道:“張總,還是您高明吶。觀衆看這個美食節目,畢竟不是衝着廣告來的,而是衝着學做菜來的,如果廚師做的那道菜裡添加了咱們的豆豉辣醬作爲配料,那麼觀衆想學做這道菜,必然會想要買咱們的龍景園豆豉辣醬。”

“就是這麼一回事兒,這個美食節目雖然就是一個廣告,但咱們不是爲了打廣告而打廣告,而是讓觀衆在無形中接受這個廣告,這是什麼?軟性廣告直入。”張雲起有意多點撥幾句,畢竟作爲老闆,他要發號施令定大方向大基調,具體怎麼落實,還得靠這些人:“咱們的地推呢,和這個剛好相反,是硬性廣告,強迫別人看,鋪天蓋地都是我們的傳單和橫幅,他不看也得看,雖然看多了會視覺疲勞,但至少我們的龍景園品牌在他心裡留下了印象,他去商場買罐頭,肯定會優先選擇自己熟悉的品牌。”

“張總,我覺得憑您的這番見解,完全可以給國內的大企業家上營銷課了。”周林倒是很會選擇時機拍馬屁,他笑呵呵地說道:“張總,我有個請求,就是以後還請您多多給我們營銷推广部的同事培訓培訓,讓我們快點跟上您的思路和想法。”

張雲起被吹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周林進聯盛也有一段時間了,他以前也沒發現這傢伙還有這方面的天賦,擺手道:“這個以後再說,這樣,美食節目的廣告方案我來做,你先上省城一趟,找一家廣告公司拍攝節目,還要找一個大廚師,要求呢,就是名氣要大,嘴巴能說,頭銜得多,配合我們拍攝節目,臨時演員廣告公司會有,節目二十分鐘就差不多了,前期先做三十集,每集一道菜,有特色的家常菜,菜的配料裡面必須要有咱們龍景園的豆豉辣醬。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每日美食》,過段時間,我也會上省城一趟。”

******

第六章 競爭對手第三十一章 窮作賤第五十三章 來自江川湖海,囿於晝夜的愛第五十八章 除夕第三十四章 星火第十一章 盛夏的尾巴第二十四章 力行第七章 不會這樣第十三章 正當少年第三十六章 致命一擊第二十章 雨幕第九章 祝你一路順風第三十六章 日盡繁花(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詩予驚鴻第五十章 鞭打快牛第四十章 交鋒第六章 初見第四十九章 結果第七十九章 我養你啊第四十七章 鏡中人第五十九章 鞋子第四十六章 壯語第八十四章 祈禱落幕時第二十二章 顯貴第三十三章 不染(求訂閱!)第六十六章 射到牆上第八章 轟動第二十章 天真無邪第二十章 天真無邪第二十六章 春暖第十一章 王在寫詩第五十二章 家的力量第十一章 王在寫詩第十三章 君早第五十四章 請你吃大白兔第三十四章 星火第二十六章 春暖第六章 天下知第六十二章 就是這樣第十七章 最長情的告白第四十二章 要錢不要臉終章 青空第六十一章 雲走江川第六十五章 孫大聖第四十八章 迎刃而解第三十九章 愛第七十七章 霸主第八章 慫包第四十三章 時間不多第十章 狂瀾第六十六章 射到牆上第三十二章 小芳(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大湘南食言,道歉,28號補上,大家進來看看第四十一章 幸福第四十一章 二八(求訂閱)第七章 不會這樣第二十一章 於心靈深處閃光第二十九章 一碗蛋炒飯第六十四章 真相第十八章 洛神第五十九章 請放過小學生第五十七章 龍鳳第二十八章 奮鬥的年代第五十六章 力量第七十章 脊樑第六十三章 江川路人王第二十八章 夜半光臨第三十五章 所願第六十三章 江川路人王第二十一章 脣齒間的幸福第十七章 探監第五章 我想和你做第三十一章 常敗將軍常掛帥第八章 慫包第六十六章 燈光背後第四十三章 光明的一半在黑暗裡第四十三章 大樹第七章 不會這樣第四十一章 二八(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賤者無敵第二十章 雨幕第六十三章 我叫紀靈第六十七章 對這個世界永葆好奇之心第六十二章 就是這樣第八章 碎光第十章 心有靈犀第十二章 忽然之間第五十八章 新年快樂今晚請假一天,週末一定補上第五十三章 較真的初見第四十三章 大樹第二十三章 藥第四十二章 要錢不要臉第五十五章 愛的卑微第三十三章 把酒溫第三十七章 夠鐵第二十五章 知心人第六十五章 大無畏精神第十四章 來了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