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全球地區代表大會

在參觀完中央科學院的研究成果,以及從羅芸那裡拿到了鶻鷹式戰鬥裝甲後,喬律便回去兌換出了【反物質量產Ⅰ】這一特殊研究項目。

從張斌院長的介紹中,這應該是目前最緊迫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了。

有了【反物質量產Ⅰ】這項技術,流浪地球的反物質產量便從每月4克提升到了每月20克,500%的增長規模已經是相當的驚人,足以緩解一部分反物質產量不足的問題了。

喬律的文明點也一口氣減少到只剩4545點,不足以再兌換出其他任何科技了。

這麼一來,他所需要做的事情也就做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等流浪地球抵達下一個世界了吧。

然而事情並沒有如喬律所願,在他以爲自己可以好好休息了的時候,流浪地球上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雖然說是大事,但其實並不是什麼意外事件,而是一場有聯合政府舉辦的全球地區代表大會。

總所周知,聯合政府最高決策層是常任理事代表組成的常任理事會,但這並非意味着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理事代表了。

不過爲了與常任理事代表區分開來,一般稱這些其他理事代表爲地區代表,例如德意志地區代表,加拿大地區代表,日本地區代表等等。

地區代表沒有一票否決權,平時也不會參與常任理事會的討論當中。

但他們平時也會向常任理事會提交議案,並且會在一年一度的全球地區代表大會中商討流浪地球未來的發展方向。

如果當初常任理事會無法在關於【內驅同化】協議上達成共識,最有可能就是把這項議程放到全球地區代表大會上了。

當然,最好的結果還是不需要這麼做,因爲全球地區代表大會的內容是向全球民衆公開的,這個消息光是泄露出去就有可能引發人類分裂。

而這一次,全球地區代表大會的關鍵議程是——人類是否應該回到地面上生活,並恢復正常經濟活動。

在喬律看來,這樣的問題沒有什麼好選的,既然有條件回到地面上,那人類文明就應該回到地面上發展。

種族特徵掌控自然,引進潘多拉生物改善地球環境,這些都是爲了讓人類文明重返地面所做的準備工作,怎麼能夠在條件成熟的時候繼續縮在地下城裡呢?

地下城狹窄的居住空間,缺乏陽光與新鮮空氣,無一不阻礙着人類文明的發展,怎麼可以放棄回到地面的發展計劃呢?

然而不少地區代表,卻有着與喬律截然不同的想法。

“目前人類文明依然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地球穿越所帶來的危機實在是難以預料。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因此比起回到地面發展,我們更應該保證人類文明的延續。相比之下,地下城無疑是更加安全的居住場所,在面臨各種天災的時候都有很強的抵禦能力。”

這種逃避主義思想最初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在一名地區代表引用實例舉證後被推向了高潮,一口氣主導了大會的整體討論方向。

這名地區代表是這麼說的:“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如果在上一次機械天災中,我們的人民不是生活在地下城而是地面上的話,我們還要承受多大的傷亡?軍隊在大量逃難平民的阻礙下,還有能力保護好行星發動機嗎?”

“我們的文明已經是死裡逃生,應當爲此感到慶幸,並把這個正確的方針延續下去。中國有句古話——存在就是一切,一切爲了存在!生存纔是我們應當最優先考慮的事情,重返地面的方案應該在更加安全條件下才能進行。”

毫無疑問,這樣的意見也是非常具有說服力的。

在穿越之前,人類文明就面臨着生死存亡的危機,在穿越之後,尤其是在不久前的賽博坦之戰中,人類文明又一次面臨着滅頂之災,好不容易依靠飽和式救援撐了過來。

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有許多人不願意放棄更加安全的地下城,回到地面重新發展。

一切都是爲了人類文明的延續,何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實在讓人覺得無法反駁。

在這樣的氛圍下,越來越多的地區代表開始同意這樣的戰略方針。

“如果沒有必要的話,我們實在不應回到地面發展。”

“人類文明在地下一樣可以發展得很好,何必非要回到地面呢?”

“我們已經一度捨棄地面選擇地下作爲人類文明的生存空間了,既然如此就沒有必要改變主意。”

“從流浪地球計劃的制定之初,我們就已經決定了人類要在地下生活2500年。現在才過了還不到一百年,我們就已經忍受不了生活在地下城了嗎?”

······

越來越多附和的聲音出現,大會的主流思潮正在不斷地往這種逃避主義發展。

當然,也有人試圖站出來挽回局面,提出例如可以把地表作爲生活場所,把地下城作爲避難場所使用的理性方案。

但這些都被人類避難過程中可能會引發更大傷亡的理由給駁回了,把35億全部送進地下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避難方案並不能完全解決這些人的顧慮。

在經歷了流浪地球計劃以後,他們心中的信念已經是一切爲了人類文明的延續,而不是一切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了。

在考慮未來的戰略方針上,這些地區代表們理所當日地會趨於保守。

這就與喬律這名穿越者的想法存在較大差距,畢竟他的思想可還是停留在“落後就要捱打,發展纔是硬道理”的時代。

按流浪地球的話來說,那是人類的黃金時代——前太陽時代。

而如今,他們已經是流浪地球計劃逃逸時代的人了,當然會與喬律有着不同的主流思想。

然而喬律卻並不認爲自己就是錯的,生存確實是文明的第一需求沒有錯,但如果只是單純地一心求存,真的能讓人類文明一直延續下去嗎?

存在就是一切,一切爲了存在。

這句話是閻錫山的人生信條,可他所建立的政權,也沒有如他所願地存在到最後。

這麼做真的是對的嗎?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人才招募成果第三百八十二章 最後一擊!第一百六十七章 終局復仇者聯盟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種改造技術第五百一十五章?目標得手第七百一十一章 死神永生第六百九十八章 流浪地球的優勢第三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戰爭第三百七十三章 地獄降臨第五百四十五章 奪船計劃第六百四十章?以太粒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倖存者們第四百三十九章 蟲羣出擊第五百五十八章?巨大收穫第三百七十七章 星靈的弱點第三百八十二章 最後一擊!第一百二十五章 凡人的智慧第三百四十八章 危險將至第三百零四章 欲擒故縱第七百二十章 時光荏苒第五百七十一章 意識覺醒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型納米裝甲第一百四十三章 獨立日第三百零六章 守望先鋒集結第三百四十九章 倖存者們第五百一十六章?帝國步行者第六百二十二章?你們是蟲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真相揭曉第六百零一章 技巧與經驗第三百五十五章 殲星武器第一百九十八章 復仇者小隊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們要去哪個地球?第二百九十五章 生態監測站:南極洲第四百七十一章 納米技術的妙用第三百六十七章 生化兵器調查團第六百零二章 未來的方向第五百五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一百零六章 登陸漫威地球第七百二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五百七十八章 導火索第三章 駕駛技能升級第七百一十一章 死神永生第六十九章 擊毀大力神第四百三十七章 人類反擊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仇者集結第五十章 新科技的應用第一百零八章 年輕的蜘蛛俠第一百七十一章 流浪地球大使館第七百一十二章 系統的選擇第一百七十章 行星發動機傳送塔第五百零六章 返回地球第六十章 特殊建築材料第一百二十六章 愈發嚴峻的局勢第七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戰場第五十章 新科技的應用第六百一十三章?殺出重圍第六百五十九章 量子相對論第四百三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方舟號之威第四百五十二章 真正的危機第六百三十三章?首次勝利第三百七十五章 進攻開始第二百二十八章 測試通過第八十六章 南半球新礦脈第四百三十四章 喬律的計劃第七十八章 你們繼續前進第一百三十章 紐約前線基地第六百四十五章?天體匯聚第三百一十二章 戰火燃起第六十四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章 給歲月以文明!第四百八十四章 另一個月球第三百八十七章 行動計劃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行登陸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立蟲巢第六百三十五章?獵殺智子行動第五百二十九章 南極庭院工程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術分析小組第六百一十五章?面壁計劃第五百九十七章 殺毒程序第四百五十三章 歸零者的邀請第一百三十二章 鐵臂美國隊長第七百一十八章 人類的選擇第六百三十二章 水滴剋星第三百三十章 守望位面結束第一百五十章 人類的可能性第五百九十八章 圓滿落幕第三十一章 大戰將臨第四十七章 中國太陽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一十一章 火種源手套第五十四章 新的主線任務第五百五十八章?巨大收穫第四百八十一章 抵達地堡第一百章 給歲月以文明!第四百九十九章 原力光劍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艦巨炮第三百七十六章 舌尖上的地球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外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