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金比例與十進制

中央科學院馬上對這塊黑色方碑進行了全面的分析與研究,雖然上面的語言並不是現存的任何一種人類語言,但在結構邏輯上卻與象形文字有諸多相似之處。

不少語言學家都不約而同地指出,感覺就像是在解讀文言文一樣,簡短的句子中就包含着龐大的信息量,但最終解讀出來的還是充滿藝術感的詩詞,所以本質上還是一件歷史文物。

其中最具體的信息,就只有人類的生物學信息,具體到可以根據數據來培育出一個人類胚胎。

可是這座方碑落在地球上時,可還是生命誕生之初,人類要在三十億年之後方纔出現,這座方碑是怎麼樣記錄人類的生物學信息的?

這一切都讓人感覺匪夷所思,這座黑色方碑到底是哪裡來的?

說實話,在看到這座方碑的瞬間,喬律就已經大概猜到了這件文物的來歷。毋庸置疑就是系統管理員所提到的,李白文明所收藏的那一件人類文物。

至於其到底是如何最終流落到地球上來的,也許是系統做的好事,就像流浪地球的穿越一樣。

不過精神世界回來之後,系統就再也沒有了響應,就像完全消失了一樣。

所以喬律也無從知曉這座黑色方碑要如何解讀,僅僅只知道來歷還是沒有什麼大用。

科學家們自然是對這座黑色方碑充滿興趣,別的不說,方碑三邊的比例是絕對精確的1:3:9,這一點已經讓人遐想萬千,更不要說上面詩詞的含義了。

丁儀對其當然是十分狂熱的,他知道所謂的絕對精度有多麼困難,所以他知道這不是普通的文物,其科技含量不是一塊石頭這麼簡單。

方碑的材質也都令人驚訝,一般無論什麼東西在地底下埋個幾十億年,早就被侵蝕得不成模樣了,上面刻的字也該被磨平。

可是這座黑色方碑不但上面的字都還清晰可見,甚至就連三條邊的比例都還保持着絕對精確,這樣的技術就讓人望而生畏了。

這麼看似普通的一塊石碑,蘊含着難以想象的鬼斧神工,丁儀當然不會輕易放過。

丁儀的學生兼助手的李一一,也在一旁幫忙進行各項測試。他對於這座方碑就沒有這麼熱衷,認爲這是考古學家該乾的事。

眼下最大的着眼點,就是黑色方碑三條邊的比例,爲什麼要費這麼大功夫,做成絕對精確的1:3:9?

一般情況下,要求絕對精度的東西都是有特殊含義的。比如說國際千克原器,就是利用一個鉑銥合金打造的圓柱體砝碼,來定義一千克的標準重量。哪怕只是少了幾微克,都不能再算是標準。

那麼這座黑色方碑的三條邊比例,要維持這樣精度又是爲了什麼呢?

“會不會是藝術上的黃金比例?例如黃金矩形什麼的。”李一一提出道。

藝術上確實有黃金比例的說法,具體上是(√5-1)/2的無理數,可以約等於0.618:1,就像圓周率一般取3.14一樣。

這一比例被認爲是最具有美感的,所以被大量應用於藝術中。一個長方形的兩邊比例爲0.618:1,就會被稱爲黃金矩形,許多建築師都會按照這一比例來進行設計。

考慮到這座黑色方碑的正面也是一個矩形,上面刻着的又是充滿藝術感的詩詞,由此聯想到黃金比例可謂是理所當然。

畢竟0.618:1只是人類文明的黃金比例,誰也說不準某個外星文明的黃金比例會不會是1:3:9,審美這種東西是很難說的。

丁儀卻搖搖頭說道:“那你知道黃金比例是怎麼來的嗎?”

“黃金分割呀,把一條線段分割爲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之比等於另一部分與這部分之比,其比例與其倒數是一樣的,1.618的倒數是0.618,而1.618:1與1:0.618是一樣的。”

李一一的基礎知識還是非常紮實的,這點問題當然難不倒他。

丁儀教訓道:“所以說你啊,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既然你都知道了黃金比例與數學有關,又怎麼會覺得這就只是一個審美問題?”

黃金比例雖然普遍應用於藝術上,但在根源上還是一個數學方法。

它的出現解決了許多數學問題,例如十等分、五等分圓周、求18度、36度角的正弦、餘弦值等等,絕不是單純的審美問題。

“所謂的美感都必然遵循着某種規律,藝術與數學本就是不可分割的。否則爲什麼每個學畫畫的人都必須要學幾何,你難道連這都不懂嗎?”

李一一被丁儀教訓得擡不起頭來,他還是漫不經心地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那麼老師你認爲,這座方碑是爲了傳遞某種信息,才把比例做得如此精確的嗎?”李一一問道。

丁儀擡頭說道:“最直接的猜測就是,它想告訴我們某些東西的比例是1:3:9,可能會是某種公式,這樣可就意味着太多了。”

例如從衰變的鈾到裂變式原子彈,再到太陽的核聚變,再到物質和反物質的湮滅,都遵循着一條簡短的公式:E=mc2。

假如這真是某種公式,其作用可能大到難以想象。正如上面所說的黃金比例在數學上有多種用途一樣,簡單的比例也有可能成爲改變一切的契機。

此時,負責解讀方碑上詩歌的語言學家也獲得了一個重大發現,那就是但凡涉及到數字,詩歌所使用的都是十進制。

可不要將其視爲理所當然,人類普遍使用十進制,只不過是絕大多數人生來就有10根手指,這樣一個生物學事實的結果。

正如孩子往往從數手指頭開始學習數學一樣,最初的數學也是這麼誕生的。實際上,在古代世界獨立開發的有文字的記數體系中,除了巴比倫文明的楔形數字爲60進制,瑪雅數字爲20進制外,幾乎全部爲十進制。

人類將其視爲理所當然,但是對於外星文明來說就並非如此,假如一個外星種族有8根手指,就更有可能傾向於8進制,對於十進制反而會看不慣。

這一點也早已得到證實,賽博坦文明直接使用的是二進制,三體文明普遍採用十一進制,歌者文明更是離譜的三十六進制,可能與它們生長的不是手指而是觸手有關。

所以並不能認爲十進制就是理所應當的,結合方碑上記錄的人類生物學信息,當然也包括有十根手指這一重點,其他人也開始逐漸接近這座黑色方碑背後的真相了。

第六百二十章?攔截水滴第七百零八章 歌者文明的危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形勢突變第六百三十六章?量子領域的原理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況慘烈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開殺戒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逼近第四百五十六章 再度出發第一百九十一章 歷代病毒集合第三百七十七章 星靈的弱點第二百五十章 六級怪獸第二百二十一章 超級爆炸第五百九十章 錫安大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死亡沙暴第四百零九章 行星發動機:新星衝擊第三百三十三章 聯合政府的行動第五十九章 緊張的初次接觸第一百一十五章 流浪地球的超級計算機第三百三十六章 初次交鋒第四百二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四章 威震天的最後手段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二塊鑰石碎片第七十章 地球母艦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 初次交鋒第二百零九章 新安布雷拉的終極兵器第四百五十八章 開始傳送第四百八十一章 抵達地堡第二十一章 順利返航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二塊鑰石碎片第七百二十二章 好友重逢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集黑科技第一百一十五章 流浪地球的超級計算機第二十九章 球狀閃電武器第四百二十五章 賈維斯新生第四百八十四章 另一個月球第六十四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異象叢生第五百零一章 絕地歸來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種族特徵第七百一十八章 人類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七章 位面往返傳送門第三百七十二章 毀滅前兆第二百一十八章 環太平洋第八十一章 平凡的英雄第四百四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三百一十六章 黑影現身第三百一十三章 島田雙龍第五百六十七章 神經植入物第七百零八章 歌者文明的危機第八十七章 新任理事代表第三百零四章 欲擒故縱第四十九章 科技傾向性第三百四十一章 被感染的星球第五百五十三章 地球大炮,發射!第三百九十七章 春節十萬響第五百三十九章 盧克·天行者第三百八十九章 流浪地球的上海堡壘第一百二十章 大黃蜂登場第一百七十四章 人才招募成果第六百三十八章?終局之始第十五章 家園樹第五百九十五章 王磊的任務第一百六十一章 艦隊覆沒第五百八十五章 星星之火第四百六十七章 機械生命體的變化第四十四章 流浪地球的變化第三百九十三章 共生體裝甲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集黑科技第六十八章 駕駛擎天柱第六百五十二章 困難重重第六百六十章 技術爆炸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返三體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爾那加世界艦第一百六十六章 清點收穫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外襲擊第三百零四章 欲擒故縱第三十七章 這門炮夠不夠大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能買下整個地球嗎?第一百五十六章 歡迎來到流浪地球第六百六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王磊的任務第二十三章 人類之間的較量第二百四十七章 戰鬥結束第一百三十五章 來自終局的復仇者第六百四十九章 滅世響指第三百七十八章 薩爾那加世界艦第六百七十一章 勝利的決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反客爲主第三百七十六章 艦隊集結第五百四十章 末日審判第二百八十六章 環太平洋世界的變化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球行星要塞第二百零八章 圓滿成功第五百三十八章 死亡沙暴第六百三十二章 水滴剋星第九十五章 流浪地球的屬性第二百零二章 T病毒與基因鎖第六百七十七章 黑暗戰役第七百零三章 深入虎穴第五百六十五章 前往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