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一臣民到國民

(五百二十一)“臣民”到“國民”

中亞地區是英俄兩個老牌帝國的“傳統角逐場”之一,俄國自彼得一世的時代起就一直想把伊朗和阿富汗控制在自己的手裡,以便獲得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而英國爲了阻止俄國染指印度,想方設法要阻止俄國南下的腳步,在俄國逐步向伊朗和阿富汗滲透的同時,爲了阻止阿富汗落入俄國人手中,英國於1839年向阿富汗發起了軍事進攻(別忘了還有1840年的鴉片戰爭),結果於1842年全軍覆沒。英國在1878年向阿富汗再次發起進攻,又碰得頭破血流,遭到了全面失敗,不得不逃離了這個他們稱之爲“捕鼠器”的夢魘之地。

阿富汗人民的兩次抗英戰爭在沒有任何外援(沙俄曾經答應過阿富汗統治者在英國入侵阿富汗時給予援助,但實際上根本沒有任何動作)的情況下全都大獲全勝,可以所大長了亞非拉人民的志氣,而相比之下,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中全都遭到了慘敗,反差爲什麼會這麼大,應該是值得中國人民深思的。

阿富汗抗英戰爭是維護民族獨立,捍衛國家主權的正義戰爭。而在戰爭當中,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居然一次又一次地被一個弱小落後的國家所擊敗,這在世界戰爭史上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反思當時英國殖民者在世界各地到處得手,而在阿富汗卻碰得頭破血流,這不能不給中國人民以歷史的啓迪。

熟知戰史的孫綱知道,在後世,世界超級大國蘇聯繼承沙俄時代的衣鉢,也發動了入侵阿富汗的戰爭,結果最後陷入戰爭泥沼當中不能自拔,竟然導致自身解體的命運。

所以當海聞鵬提出來了類似的“建議”之後,孫綱立刻表示了贊同,並且乾脆授權他和任厚澤及陳志堅等人制定一個秘密的行動計劃,把英國和俄國的注意力從新疆地區轉移出去!

既然阿富汗對英國和俄國來說。都是一個“泥沼”,那就想辦法讓他們都跳進去好了!

戰爭對交戰雙方來說,不是騎士在灑滿鮮花的決鬥場上彬彬有禮地打交手仗。而是要通過一切手段,使用一切方法來打擊對手,中國和俄國的暗中較量,其實在蒙古剿匪戰役打響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但孫綱現在還不知道地是,這三個傢伙將來掀起的滔天巨浪,將完全超出他的想象!

海聞鵬的到來,也提醒了他另外一件事。

一個在外闖蕩半生的浪子。在擁有了財富和地位(這小子有一個意大利男爵的封號)之後,仍然念念不忘爲祖國出力效死,這樣的愛國情操,足以讓國內的好多飽讀聖賢書地“正人君子”汗顏!

這些接受了西方先進思想文化的海外精英的民族意識,要比中國本土居民強烈得多!

衆所周知,任何強國要想以武力征服一個生命力旺盛,民族意識強烈。富於反抗精神的民族。都是註定要失敗的。

而中國本土居民在這方面,不但不如阿富汗。同日本相比之下,也是差得很遠。

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是一個“民族——國家——國民”三位一體的綜合。三者構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強化地關係,現代民族國家地“國民”除了應具備健康的體魄外。還應該具備健全地精神。

而現在的中國,這兩方面恰恰是一個“軟肋”。

梁啓超樑大才子就曾經撰寫了大量文章來探討中國地國民性情問題。而且他還和孫綱等人當面討論過,他批評中國人缺乏民族主義精神、獨立自由意志和公共精神,認爲這些缺點是中國向現代民族國家過渡的障礙。孫文、黃興以及譚延愷等人也都發表過類似地見解。他們和一些精英人士都認爲,國民素質關係到國家民族的強盛,而現代國民地塑造由兩個部分構成,一個是國民身體之塑造、一個是國民精神之塑造。

梁啓超和孫綱在閒談時,就曾經不止一次的向孫綱提出來過,孫綱現在僅僅出於加強武備維護國家安全的目的,過多的注意於實業方面,而忽略了中國國民自身內在的問題,這其實是十分危險的。

梁啓超認爲,“我民之性情習慣,尚文好利,乏道義公德,上下交欺,除一己之私不知有他”,對他們大多數人來說,“愛國”是一件和他們無關痛癢的事,象甲午戰爭期間中國出現大量爲日本人服務的“漢奸”,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和這個中國人特有的“國民性情”有關。\

梁啓超曾經批評孫綱說:“這強國不是你敬茗一個人的事,也不是我梁啓超一個人的事,而是這全中國千千萬萬的同胞共同的事,而現在的情況是,只有你自己和我們這些同志,加上李執政張香帥他們和一干有識之士在努力,如果咱們這些人哪一天都不在了的話,這個國家還是會退到原來的老路上去,現在縱能興盛一時,將來仍然不免於敗亡。”

梁啓超的話當時可以說給了孫綱相當大的震動。

梁啓超和孫文都認爲,因爲中國處於封建社會太久了的關係,中國民衆現在還沒有從“臣民”意識當中掙脫出來,轉變成近代國家的人民所必須有的“國民”意識,因而國家民族意識遠不如海外華人強烈,現在中國只是在依靠少數精英的力量推動前進,而一旦當這些精英們都不在了的時候,對中國來說,只能意味着下一次的沉淪!

梁啓超還指出,由於中國自宋以來“崇文抑武,提倡理學,直至今日,以致民益文弱。夫我民自孩提以至成人之間,此中十年之頃,爲體魄與腦筋發達之時代。俗師腐儒,乃授以仁義禮智、三綱五常之高義,強以龜行黿步之禮節,或讀以靡靡無謂之辭章,不數年,遂使英穎之青年,化爲八十老翁,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其受病最深者,愈爲世所推崇。且復將其遺毒來者,代代相承,無有已時。民益弱而國愈衰,至泰西諸國雄起,而中國不能當,實崇文抑武之害也”。

梁啓超曾經專門撰文倡導中國的“尚武精神”,在梁啓超看來,日本這一次能夠戰勝俄國收回了九州島全地,即是因爲日本國民“尚武”精神(“武士道”精神?)的緣故。

梁啓超說,提倡“尚武”精神的最終目的其實是要達到“全民皆兵”的狀態,他希望通過國民身體、精神與生活方式“軍事化”的形式,能夠重振中國的競爭能力,使中國擺脫亡國的現實危險。

孫文也說,在當今“戰爭最劇之世界”,唯有“尚武”精神才能使中國於列強環伺之時真正強大起來。提倡“尚武”精神不但可以抵禦外辱,而且也是建立現代國家的必備條件之

現在的中國,好不容易有了喘息之機,培養中國人民的國民意識和尚武精神,其重要性並不亞於加強海陸軍。

這兩者,其實也是相輔相成的。

孫綱爲了不讓海陸軍後繼乏人,在華夏共和國成立之後,特別注意加強了爲海陸軍培養和儲備人才的各類專業軍事學校的建立,並在北京大學等重要學府提倡軍事化教育,在短時間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現在看來,這些還是很不夠的。

必須想辦法,讓國民意識從上到下儘快的形成!

現在國家剛剛贏來了難得的短暫和平,而守舊思想就已經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了,象前些日子那幫向李鴻章“乞賜舉人”的老頭,就很具有代表性。

李鴻章這頭老狐狸當然明白這幫人是什麼意思,表面上是要功名,實際上是想要求在新的華夏共和國恢復舊的科舉制度,他當然知道這裡面的“花樣”,因此來了一個“太極推手”,愣是把這事給推了。

李鴻章接見了這幫老頭,溫言勉慰一番之後,老狐狸說,“舉人爲君王賞賚之權,鴻章本爲前朝一學士,忝爲執政,行此特賞,似有不妥”,委婉地回絕了這一要求。

對於老頭們想恢復科舉的要求,老狐狸也給了答覆,“科舉之制,爲歷朝相沿,至今已歷千載,因已不合於當世,前朝大行皇帝即有全廢之意,如今爲共和之制,國家取士,已有招聘選拔之定製,恐難擅改,且復千年舊制,理所不宜。”也是沒有答應。

但爲了不讓民間認爲新政府“雍塞言路”聽不進反對意見,李鴻章也給了這些老頭們一些“甜頭”,防止他們回家後亂嚼舌頭,給新政府造成不利的影響。

李鴻章的辦法是,以華夏共和國政府的名義,給這些老頭們每人都發了一枚“文曲寶星”勳章(專門獎勵學術方面有傑出成就的勳章),以及蓋有華夏共和國國璽的“榮譽證書”!

七百八十四神出鬼沒的馬卡洛夫艦隊一千二百六十三統帥的決斷七十七終於批准了九百二十九航空機槍和火箭五十八天上掉金子的滋味一千一百六十二新的發端一千三百二十鏖戰北非二百一十八去印度女皇那裡訪問五百六十烏蘇里江上的連中三元一千一百五十八離間計三百六十八黑貓船長餘波爾八百零二落幕二百六十四龍鄉號入役八百七十四密謀八百三十五全三聯裝方案一千零九十遠征美國四百七十八來自蝦夷的麻煩一千零四十一血火日德蘭轉向西北四百二十二來摸底的提爾皮茨三百五十九來而不往非禮也五百六十九可怕的中國人七百零五又想到了新辦法一百九十一外患平內憂起四百零八國歌一千零三十二妖僧和雄傑四百九十九海戰演習總結二百九十四關於戊戌政變真相的遐想四百七十四用艦炮給孩子放響聽五百零七海軍大閱的影響一百四十七接連出擊九百一十九火島八百一十原來如此六百五十五宣戰一千零二十八送行九百七十四德國人的新希望七百八十七分割和橫切四百七十二在旅順見到的稀客一千二百三十戰五百一十三處變不亂九百七十四德國人的新希望三百六十六讓人當槍使了五百八十三戰爭的好處和權力空白一千二百五十三海軍上將們的譁變四百五十四奔馳中國版一千三百五十六雛鷹一百八十六會拐彎的魚雷二百六十六加強自己的力量出世五百一十一不欲敦煌成遺恨一千三百六十二最後的副王一百四十九隨機登陸非人道武器試驗一千三百七十九暗渡陳倉的美國人一千零二十五復仇心切的俄國人六百五十四最後通牒一千四百零九遠古遺蹟七百二十三霧中纏鬥二百四十七秘密備忘錄二百二十六不是瓜分勝似瓜分一千三百八十四目標的選擇四百零四阿根廷人的反潛作戰九百五十三繞擊七百六十馬大爺的自沉艦一千三百六十八另類會師一千零一十八新構想一千零一十三保加利亞的反水五百零八開始新的蝴蝶效應三十二又有潛艇了八百六十公主抱一千三百七十六海空大決戰八百九十二意外會面四百一十五紅髮美女來訪四百三十五原來是勸告六百八十九來自德國的關注七百零二堅守一百九十四思想覺醒一百七十老馬的暈鞭五百一十一不欲敦煌成遺恨五百四十毀滅性的伏擊六百二十對着幹二百二十一一封家書九百零五龍權出世一百七十八多打炮少流血八十九差一點掉了腦袋一千三百七十七對攻三百五十七鋼鐵巨龍的咆哮六百一十七軍械專家的分析一千二百三十七鐵血太平洋二七百三十三德國人眼中的雙城子會戰上三百二十四北洋政府共和版一千三百二十八腹黑男孫綱八百五十六無畏艦時代的來臨一百一十三馬不停蹄四百五十六工業革命在中國出現的條件六百三十不該忘記的歷史七百三十二和烏里揚諾夫先生的談話一千三百四十九抓到一條大魚九百一十史司的技術驗證艦方案六十一老實交待一百五十一絕不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