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秒殺

說真的,全國平均百分之三十九的排片量,不少了!

旺達給了你百分之十的排片量也已經很給面子了。

目前的電影市場,一部影片上片時能達到40%就已經非常高了。

馮曉剛這三個字本身的品牌效應足以讓很多影院和院線在還沒有看片時就把排片安排在30%甚至40%,這都是能夠理解的。

但從上座率來看,《我不是潘金蓮》並沒有想象的那樣高,首映當天,該片的上座率也只是在23%左右,旺達百分之十左右的排片足以消化這樣的上座率的。

畢竟這個影片是賺錢的,所以在個人恩怨面前,院線的利益纔是最重要的,所以排片多少跟商業判斷和地區差異的關係更大一些。

從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潘金蓮》的排片是最好的。

但現在市場整體不熱,所以沒有哪一部影片能做到一家獨大,市場還是主打多片種,多類型影片一起上映。而《潘金蓮》這部影片由於題材所限,受衆羣是有侷限性的,所以上座率沒有上去也是正常現象,畢竟這不是一部全民愛看的標準馮氏喜劇。

真心不明白全國39.4%的排片量,還有什麼臉說被打壓。

很多影片能有10.9%的排片量都在家偷笑了。

當初爲了《我不是潘金蓮》的票房,馮導向廣電訴求,希望減少競爭對手的同期上映。

當然,這件事的真僞無從考證,但是原定11月18日與《我不是潘金蓮》同日上線的“哈利·波特”衍生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延期一週至11月25日上映。

甚至,馮導還想着讓《摸金校尉》也延期上映。

可惜,沈臨沒有鳥他。

說白了,沈臨這次之所以選擇十一月上映《摸金校尉》,爲的就是正面pk馮曉剛!

……

截至11月20日,《我不是潘金蓮》上映三天,首周票房累計1.84億。

根據貓眼數據,首映日拿下6997.7萬,週六、週日分別獲得7542.9萬、3695萬票房。

在上座率、排片率、票房佔比方面,《我不是潘金蓮》首週末表現較週五略有下降,但依舊穩坐檔期內的頭把交椅。

除了週日,因爲週日《摸金校尉》公映!

首日拿下2.6億的票房成績,直接把上映三天的《我不是潘金蓮》秒殺了!

馮曉剛喊話大王總後,旺達在排片方面並沒有調整,反倒是參與保底發行的耀萊則在排片上給予不遺餘力的支持。

沒錯了,《我不是潘金蓮》五億保底發行!

從這個層面來說,馮導本身對《潘金蓮》就不是很看好!

也不曉得耀萊哪來的信心這麼不遺餘力支持一部文藝片!

對呀,《我不是潘金蓮》本身就不是一部具備票房大賣因素的商業片,它是文藝片。

馮曉剛當然知道自己的做法肯定會引來很多人的反感,但他又不得不如此!

去年11月,馮導創辦的東陽美拉公司被華藝收購——10.5億人民幣換70%股權(估值15億)。

但蹊蹺之處在於,註冊資金僅爲500萬的東陽美拉公司,被收購時僅成立2個月,估值溢價30倍,很明顯,華藝方面就是出高價收買了馮曉剛這枚ip!

但是!在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時,馮曉剛於協議中保證每年創造1億元以上利潤,且逐年遞增15%。

若馮導沒有完成當年承諾利潤的話,就要在華藝發佈年報的30個工作日內,自掏腰包將未完成的業績補足…

然而2016年上半年,美拉傳媒的淨利潤只有3535萬,與既定的目標相距甚遠,眼看年關將至,就算高雅如馮導,也得完成kpi啊。這也難怪,看到旺達的排片不如預期,不惜裝弱勢女子與王主席撒嬌了。

王建林日理萬機,哪有時間搭理馮曉剛。

於是小王總出面,直接懟上了馮曉剛,直言您這部《我不是潘金蓮》咱們旺達方面不看好,誰會跟錢過不去,您電影要是牛逼,咱們肯定眼巴巴就往上湊!

不少吃瓜羣衆紛紛列舉了馮導電影上映時候的各種怪現象:《1942》上映的時候,《少年派》的imx排片被擠的只剩百分之十不到;《潘金蓮》上映了,《神奇動物在哪裡》移檔一週,《薩利機長》則徹底推遲到了下個月!

如果不是沈臨底子厚,再加上一早宣佈了《摸金校尉》定檔11月20號,估摸着,《摸金校尉》也得推遲上映!

‘建議《我不是潘金蓮》上映期內全國所有院線只放映這一部電影,要不就是欺負中國導演,欺負中國電影!’

……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未成曲調先有對罵。一撕一扯,讓競爭顯像,讓對賭現身,也折射出票房迷思。同樣是懇請票房,方厲爲《百鳥朝鳳》一跪支持者衆,大抵情懷不同、高下有別。電影宣發早不是“桃李不言”,但永遠是“味道說話”。好導演的戰場在攝影棚,不妨少些口炮,多些口碑。”

11月20號當晚,《摸金校尉》票房出爐,首映當天,《摸金校尉》以全國百分之三十三的排片量直接豪取2.6億的票房成績,不僅秒殺了《我不是潘金蓮》,沈臨還順便轉發了《民人日報》有關《我不是潘金蓮》的炒作模式!

說實在的,圈內對於馮曉剛這件事的看法褒貶不一。

最普遍的說法:‘國內電影偏文藝題材的作品中,這樣的排片已經是好得不能再好了,足以看到宣發團隊的用心和小剛導演的號召力!’

王曉帥的《闖入者》首日排片量不足百分之一,他當然也抱怨了,可惜雖然這兩人名字中間都帶了‘曉’,但人氣還有號召力不可同日而語。

《我不是潘金蓮》上映兩天,票房破1.4億,旺達方面出的通稿全都是‘好口碑贏得好票房’或者‘旺達不給《潘金蓮》排片,卻也抵擋不了好電影帶來的影響力!’‘旺達百分之十的排片卻拿到了百分之三十的票房,《我不是潘金蓮》到底應不應該增加排片量?’

牛逼纔剛剛吹出去,《摸金校尉》來了。

上映首日,全國的排片量跟《我不是潘金蓮》基本持平,但是創造的票房確實後者的接近十倍!

第八十六章 我們不認識沈臨第五章 妥了第十一章 一地雞毛第三十三章 姜聞、葛大爺的點評第三十章 自信滿滿第一百三十三章 《長城》首映(第六更)第十五章 營銷對決第一百二十二章 專訪第六十六章 爽文?第一百零三章 談古論今第十章 票房預測?第三十五章 沈臨與《中國合夥人》第五十五章 奇葩說第一百三十九章 採訪第六十三章 意外的消息第一百一十二章 寶國大帝第一百二十章 確定加盟第四十章 回國第六十七章 現場演唱第九十九章 偶像小趙第二十四章 補拍鏡頭第一百二十八章 現場連線第六十八章 碰面第八十九章 新聞發佈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排第六十六章 爽文?第八十五章 緋聞風暴第九章 幺蛾子第一百零六章 大蜜蜜與《小時代》第七十三章 自己的電影我都沒這麼上心!第二十八章 嗯,你們要的第四十九章 鏗鏘三人行第十九章 挖角第一百零九章 One Night(下)第七十七章 頒獎第十八章 張藝山和吳三石第十二章 鱉鱉第一百零八章 One Night(中)第八十六章 馬漂亮第四十章 很突然的電話第三十章 自信滿滿第二十二章 第一集上線(第八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日常第十五章 宣傳策略女神的演技——網上搜的,我沒那麼大本事!第七十四章 眼紅的第六十六章 寡姐!第十二章 笑場第十六章 風波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國第三十八章 搞事情啊!第七十五章 拍攝日常第四十章 很突然的電話第三十六章 滾出界第一人第二十章 試拍(第六更)第六十八章 秀恩愛第六十一章 一通電話第六十九章 全新人模式第七十七章 9分?第五十章 《小時代》上映第八十四章 有人的地方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人第九十一章 九月第六章 劇本獎第一百一十章 《卡羅爾》在北美第三十二章 盛世娛樂第九十九章 訪談(下)第二十二章 《臨行》好萊塢頒獎季(上)第五十二章 沈臨的迴應第八章 馬棟第十七章 什麼人都有!第四十五章 八千萬?第七十九章 首日成績第六十一章 天王第三十九章 不太公平的競爭第九十六章 應酬第二十四章 酒會第九十六章 正式開拍第六十三章 角色安排第一百四十五章 思思第八十六章 我們不認識沈臨第三十章 亂象第七十三章 最佳影片第五十五章 下跪事件第八章 載譽歸來第八十章 穩定的可怕第一百一十八章 煙花第六十四章 《刺金時代》第九章 包子的‘心機’第六十九章 全新人模式第二十章 意外走紅第九十九章 胡戈、楊蜜算番外吧第七十章 略顯尷尬第七十五章 拍攝日常第三十四章 泰然處之?第八章 馬棟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王總第五十六章 論戰第八十九章 新聞發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