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優勢與劣勢

這四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小時代》四姐妹了。

這部電影,對她們四位加成都很大。

郭採吉算是收穫很大的,因爲這個角色本身在小說裡就是比較出彩,比較讓人羨慕的。她自己演繹得比較符合形象。

謝依霖說過了;

郭碧婷也是因此結識了一大幫內地明星,那時候她也是那種沒啥名氣的。

陽冪在這個電影裡收穫了一番票房十多億,更重要的是《小時代1》在13年就已經收穫了接近5億票房。

...

《小時代》,算是大名鼎鼎的作品。

還沒開播就已經被罵翻天,作品裡的三觀表達的其實存在非常大的問題。

比如:

爲人詬病的是裡面的金錢觀念,郭導把拜金這件事情,寫得非常光明正大,甚至把這個作爲正常的事情描述。

而且整本書充斥着一種郭導式的憂傷啊,故事啊,浮誇啊。

說白了,這一本郭導按照中二少年的幻想和自己的幻想,寫出來的一部魔都高層上流社會的生活。

但這就像你發在PP空間裡的說說,會看你幾年前中二時期的狀態,你會覺得很羞恥。

當時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小時代》就是這麼一部作品,存在很大的缺陷,甚至隨着他的受衆一年年長大,像PP空間裡中二時代的說說:你知道那些說說無病呻吟,三觀不成熟的東西,非常理所當然的被成熟的人丟棄。

但現在,還是有有不少人是沒有丟棄的:

《小時代3.0刺金時代》小說,2011年12月1日出版。

...

之前就已經講過,演員需要作品累積,資歷票房排位之類。

路澤目前的資歷,國內電影電視劇也就這麼多,很多都是內定好了的,各方資本人脈角力之後,纔拿到的。

不要以19年的眼光看待12年,至少現在講的還是資歷,講的還是資本。

資本在任何時代都是行得通的,但是12年資歷纔是演員的通行證,人氣就是個屁。

不然張凡爲什麼拿到好資源,也只能期待地等着?也就還是小導演看不上,大導演一般看資歷。

現在可不是經歷過流量時代,餘威尚存的19年,現在國內小生都根本沒出頭。

可振東當時多火?有一番實績《那些年》加上彎彎資本力捧,他都只能到《小時代》這個地步。

路澤在電影圈完全新人,也就只有郭導敢拿他當男主了。

除開某部我改掉的劇,肯定不能寫,那就只有這個選擇了。

但從個人選擇上來就是這樣。

除非路澤是花半年一年準備一部電影,加上發專輯,然後這本書50萬字完結,改名叫《從演員歌手到出名》。

難不成你想要路澤過幾年之後,纔去演《三生三世十里拉麪》?

新人時期拍這些,也是沒得選。

加上流量捱罵太正常了,演爛電影是黑歷史,但不能洗白?不存在的。有書友說《小時代》要是需要奧斯卡來洗白,那也太看得起它了。

只要你後續不是一直拍這種片子,那就不算大問題。

畢竟試問多少當紅明星沒拍過爛片?甚至不少老戲骨也拍過,因爲名氣不大,沒人扒出來罷了。

...

按照慣例,講了壞處,就要講講好處。

有人說這種電影還不如不要,錯,以下展示一組數據,你就知道爲什麼《小時代》算是開啓了電影流量明星的時代。

說一說路澤重生前,2013華國內地票房年度總排行前二十,有8部是國產的。

無疑多數是華語影壇傳統的模式:大導演,或者成名已久的演員扛票房。

比如排行第一的《西遊降魔篇》,導演:周星星/郭子健,主演:文章/舒其/黃博強強聯合票房12.4億。投資1.13億,宣發1.2億,開拍兩年後上映。

比如背靠大導的《神都龍王》,導演徐導,6億,耗資2億多,開拍一年多後上映,可以說大導+新演員但沒得賺。

再比如《小時代》異軍突起。

首當導演,演員除了陽冪可振東這兩個資歷不算深的演員,其他演員都沒啥知名度。

第一部投資2350萬,郭導靠炒作省了不少宣發,然後票房4.88億。更別說是套拍,第二部被罵成狗也是2.9億。套拍兩部,拍攝週期不足80天,4個月後上映。

哪一個更賺?

如果一部電影沒有宣發,製作方大概拿到票房的34%左右,如果有宣發,那麼製作方拿到的票房分賬更少。

這裡簡單按照按製作成本三倍回本,加上宣發來看。《西遊降魔篇》就算花了2.3億賺7.8億,《小時代1/2》套拍投資4500萬,就算宣發能有五千萬?也賺差不多5億。

...

更重要的是,這是新人演員第一次扛起這麼高的票房。

陽冪11年《宮》走紅,可振東11年《那些年》走紅,其餘查無此人。

然後加上郭導的IP,罵聲不斷中,國內新人演員團隊加上被罵成狗的IP,大賺特賺。

接下來時隔兩月上映的《小時代2》,按理來說《小時代1》已經上映了,都說是爛片,但依舊2.9億大賺特賺。

這不僅僅是實打實的票房實績,更是圈內對明星的認可:歸根結底是圈子內選人,給錢,最後纔來賺觀衆的錢,所以這對陽冪加成很大。

然後她一個電視劇演員出身,直接就能和超哥合作《分手大師》。可惜她結婚生子,確實也給她事業減緩了。

可振東不用說了,還是那句話,他倒下以後國內小生纔出頭。

...

最後《小時代》的出現,不得不讓人懷疑是不是市場變了?

高人氣明星,沒有資歷也可以賺錢吧;大IP,也是可以很值錢的。

這就開啓了流量和IP時代。

然後一分析,郭導《小時代》上映前期吃大頭,然後下映,耗費的資源也少,影院也願意拍片這些。

影院排片是很重要的。

多少人爲了這個撕比,很多電影還在爭排片,上座率不高,慢慢熬的時候,《小時代》已經變成了短期內高排片高上座,短期內吃完紅利下檔,最後院線也是高回報。

所以你看,爲什麼流量時代會起來,爲什麼宣發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騙你前幾天進影院撈一筆就走,比如《盜墓公寓》這些。

這就是製作方和院線雙贏,只有你觀衆吃虧,自然會愈演愈烈了。

當然不可能長久,所以觀衆吃透了套路幾年之後流量時代過去,IP也不再是神話了。

不過那時候,流量可是吃了華國電影多少資源?路澤不求別的,只求自己能快速崛起,然後纔有的選。

他並不背靠任何資本,公司裡他也算不上影視大咖。

你要路澤按影壇規矩一年一年熬資歷的話,別說很憋屈。

就說我不是睡覺會變白,路澤也不是褚青,讀者更不是看到標題都自帶原諒的《文藝時代》,於是作者就真的撲街預定。

...

話說回來,這一部電影,對於國內新人演員給市場建立信心,起到了一個開頭的作用。

然後14年就說前十:

又是《分手大師》被罵慘,票房6.5億排行第十,《爸爸去哪兒》6.8億排行第九,在它們之上的三部國產片無疑都是大導演+知名資深演員的組合。

可是投資呢?投資回報呢?

路澤當然不可能一直演這些高票房高酬勞,但是不是好作品的電影,所以後續洗白自然是安排了。

就像章紫衣,三重門事件那是多麼大的影響,《一代宗師》照樣起飛。

第七十五章 觀影第一百九十一章 位置互換第五十二章 歸來第六百二十章 鄭智正確這件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點評第二十六章 剪輯遊戲第四百七十四章 演員的誕生第二百三十七章 導演的關注第二百一十三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二百零六章 意外的合作第三百八十五章 “病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爭奪戰第七百零三章 發佈會第一百八十九章 重逢第二百三十四章 拒絕緋聞第六百七十章 影院賣藝第七百零五章 這一代年輕演員第四百三十六章 交流會第一百七十九章 吉米雞毛秀第六百二十七章 客串第十九章 偶遇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對這世界的改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聚餐第三百七十五章 爆炸新聞預定第四百八十五章 董越來訪第五百九十一章 拍攝開始第二百三十一章 羅賓·西克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幕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選角色第四百四十一章 退出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有點虎頭蛇尾第六十章 時尚圈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二百七十三章 完全不夠用的經費第三百一十章 第一個影帝第六百六十七章 我太難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嘮叨的路澤第六十四章 合作第一百九十三章 呆萌第三十章 第五期播出第四百四十章 薅女朋友羊毛第五百零五章 盛會(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百花獎第一百二十八章 合作愉快第三百五十三章 有熟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點評第四百七十九章 對戲第四十七章 Snake第五百九十六章 洗牌第六百四十八章 電影節的胃口第二百四十九章 臨場應變第四百七十四章 演員的誕生第一百一十七章 《華國最強音》錄製第五百三十六章 因爲他值得第二百四十四章 客串第九十章 短視第五十四章 影響第六百一十三章 意動第五百八十六章 嚮往的生活(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年終總結第三百一十章 第一個影帝第十章 搞定第一百零六章 開機第四十九章 絕境突破第三百零九章 風評漸佳第四百三十二章 應該會拿獎吧?第七十七章 嘉賓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吧的幻想第八十七章 首日票房(求收藏)第四百八十六張 戛納電影節第五十一章 回國第二百二十章 路澤的夢想第六百九十五章 佛山第三百零三章 自作聰明第三百一十四章 熱吧進組(爲肥迪萬賞加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造型太帥怎麼辦第一百四十章 Taylor與Lucas第四百二十八章 粉絲第四百六十一章 演唱會的準備第三百七十四章 豪宅第一百零二章 商談第三百六十七章 迴歸生活第三百二十四章 分組第五百六十八章 陳導的支持第一百八十六章 決定第三百章 話語權第九十三章 喜歡第二百八十七章 路澤快來救場啊第一百五十一章 Macklemore的感謝第四百九十五章 華國之夜第四百一十九章 第一場戲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雅圖第一百二十七章 初見黴黴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年第六百七十二章 燙手的電視劇第二百八十七章 路澤快來救場啊第五百八十章 過年第四百一十二章 反派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期一起錄吧第一百五十七章 達米恩·查澤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