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五境四境

李蟬寫下“我回來了”四個字,放開了筆,

筆卻仍豎着,筆毫在紙上寫出一行字。

“穿着更夫的衣服還受了傷,怎麼像是被人追殺回來的。”

李蟬捉筆,把自己的遭遇寫了下來。他與筆君交流已久,只用潦草的筆畫就能讓對方明白含義,寫起來也就十分迅速。

筆君答道:“二十年前的一件事,現在卻被捅出來。那人既然能一劍輕易殺了濮水府君,就能輕易把它砍個稀爛,卻恰到好處留下了那位神女,讓這神女吃掉濮水府君,生出妖胎,這不是巧合。這一劍,把襄北崔家以人飼妖的事劈了出來,還劈到了李昭玄面前,有點意思。”

李蟬看完,把紙右移了三分,寫道:“有人要對付崔家。”

李蟬放開筆,筆君寫道:“以人飼妖之事,可大可小,襄北崔家對頭太多,不過能請到修行者出手,還敢對付崔家的,就只有一手之數了。你倒是抽身及時,李昭玄沒人敢動,你可沒有龍氣護體。”

李蟬寫道:“沈青藤爲何要李昭玄監察此案?鶴衣御史代天子巡視道州,李昭玄想必是以學生的身份,跟隨沈青藤遊歷。但沈青藤要歷練李昭玄,也不至於要他捲進門閥之爭,除非,是天子授意。不過,這倒與我無關了。”

李蟬還沒放筆,筆君卻自行寫道:“不一定與你無關。”

李蟬愣了一下,只見筆君寫道:“李昭玄雖是皇子,卻是要進青雀宮修道的,不幹政事,這件事就算捅到他面前,也不是他能管的。殺濮水府君的那人,不會因爲李昭玄來玄都而出這一劍。除非,他確保此事能落入天子眼裡。”

那人也不可能料得李昭玄會被沈青藤派來監察此案,李蟬想了想,寫道:“難道皇帝要來玄都?”

筆君寫道:“君臨天下,若致太平,必封太山,禪度朔。”

李蟬緊緊盯着度朔二字。

度朔山是桃都山的古稱。

所謂封禪,封是祭天,禪是祭地。

天門在太山,地門在桃都。

自古以來,人皇治理出太平盛世,必於太山祭天,報羣神之功,於桃都山祭地,消衆鬼之怨。

而上溯百年,妖魔亂世,西岐失守,大庸國君已有百餘年不曾祭祀桃都山。

可如今大庸雖得太平,西岐卻未收復,皇帝要祭祀桃都山,就得率滿朝文武去國西行八百里,這可是古未有之的事。

李蟬卻沒去想可不可能,抓過筆迅速寫道:“皇帝要禪桃都山,滿朝文武隨行,按禮法,欽天監監正也在隨行之列!”

筆君道:“多半如此。”

李蟬呼吸有些急促,他閉上眼,天井、西屋和廚房裡衆妖嘰嘰喳喳的吵鬧着,入窗的晨風有些冰冷。

他深吸一口氣,平靜下來,再睜眼時,筆君已移開話題。

“天子西巡,不是你能接近的。還是說說你怎麼被青雀宮趕下來的吧。”

李蟬捉筆寫道:“既然筆君生而知天下事,猜猜看?”

筆君寫道:“青雀宮規矩不少,卻不至於輕易趕人,但只是讓神吒司把你押進牢獄,處罰不重。要麼,是你數次不服管教,或闌入禁地,或偷學真法,卻未成功。”

李蟬笑了笑,寫道:“厲害厲害,猜對了一半。”

筆君寫道:“去青雀宮待了兩年,你總歸學到了點什麼。”

李蟬頓了頓,寫道:“學到了一點皮毛,所以還想再聽聽筆君對修行的見解。”

筆君寫道:“也好,我再跟你說一說,什麼是修行。”

寫到這裡,一張麻紙上已密密麻麻。

李蟬拿起麻紙,戴燭默契地把頭伸過來。

冠上燭火一觸,霎時就把麻紙燒成灰燼,落在桌邊。

李蟬隨手抽了一張麻紙,又鋪在桌上。

筆君一動,筆毫劃過,瘦勁的字跡飛速鋪滿紙面。

“所謂修行,佛門曰修持,道門曰修道,儒門曰修身,三教百家,諸聖之言,一言以蔽之,‘天人’而已。”

“三教百家派系冗雜,單論道門,道統完善的派系就有多種。不過道用雖雜,其體如一,大庸立國之時,乾元學宮便整理三千道藏,劃分出五個境界,天下道門修行者皆以此爲綱。”

“這五境由低到高,是見境、種境、知境、化境、道境。”

“若要做出解釋,可將這五境看作是見道、種道、知道、入道、成道。”

“所謂見道,就是能見到天地間萬物生化流轉之機,《道綱》謂之盜機,古煉氣士謂之元氣,或謂之炁,或謂之道力,都異名同源。能感受到天地元氣,就是見道了。”

“世間衆生都在見道初境,可惜幾乎所有人畢其一生都無法再進一步。”

“種道也可作求道。見道後方能種道。種道,便是修行者見到天地元氣運轉之機後,依據其中規律,窺見天道。如此便能撥動,以至於操控天地元氣,修本命劍器、修術、修符、凝鍊陰神,諸派各有不同。”

“知道,是將所種之道完全掌握運用了。”

“至於入道,已身入道中,調用天地元氣不拘定式,逍遙無所待,乘風御氣,已是神仙中人。”

“至於成道,道境,就不是能述諸文字語言的了。”

“道門有見境、種境、知境、化境、道境五境。”

“佛門修行不以這五境劃分,有苦、集、滅、道四境,道理卻也大體相同。”

“苦境能見世間諸苦,便對應道門的見境。”

“集境能知世間諸苦之因,對應道門的種境及知境兩境。”

“滅境能滅世間諸苦,對應道門的化境。”

“至於道境,兩教同名,意義也相近。但成道者各不相同,不然也不至於有佛道之分了。”

“道門五境,短短十字,一境之差卻有云泥之別。”

“你上青雀宮兩年,可有了勘破見境的契機?”

窗外沒那麼黑了,天邊漸有了一絲魚肚白。李蟬看着筆君寫的文字,時而沉思,時而恍然。

最後見到那句疑問,他提筆回了兩個字。

“有了。”

一百零五:接應十:有女通靈一百三十七:入畫一百四十二:大賢、大盜十四:桃枝西去五十二:登門一百一十八:現身一百三十五:玄明觀第186章 三十五:邀約一百:季夷三:送劍七十五:一夜魚龍舞(九)第195章 四十四:畫像三十九:貓戲燭第198章 四十七:觀棋九十五:紅衣七十七:燈樹千光照三十二:移神定質十四:桃枝西去第218章 六十七:對策二十三:雉奴第218章 六十七:對策九:眼底丹青四十五:山神五:鴉千歲第258章 一百零六:遊奕使第189章 三十八:墨海十:公道四十七:魑魅魍魎第213章 六十二:春試卷末總結八十一:喉神四十一:離魂八:街市一百四十九:見衆生十三:河底五十:開張第181章 三十:贄禮第213章 六十二:春試二十三:驚鴻二十五:眉間青(二)十三:清濁第182章 三十一:桃都第180章 二十九:畫鬼第202章 五十一:送棋六十七:一夜魚龍舞(一)七十:一夜魚龍舞(四)二十七:眉間青(四)一百二十一:認主二十二:鬼園二十:真傳法門第193章 四十二:拾遺第257章 一百零五:妖書第182章 三十一:桃都一百三十:歸家一百二十一:認主第202章 五十一:送棋八十二:天象(中)四十:一闕第216章 六十五:雜文 策問五十七:磨鏡春閒看落花(五)七十八:尸陀林第182章 三十一:桃都第201章 五十:觀星第206章 五十五:學宮八十四:修簪五十五:磨鏡春時看落花(三)一百三十五:玄明觀六十二:求畫七十七:尋書(五)六:玄都驛內第239章 八十八:珠囊第251章 九十九:鵠血二十一:妖怪吃什麼七十三:一夜魚龍舞(七)五十六:磨鏡春閒看落花(四)十八:黑白一百四十二:大賢、大盜五十四:磨鏡春時看落花(二)一百四十八:出遊第250章 九十八:又是一年秋七十二:一夜魚龍舞(六)四十九:公道一百四十九:見衆生第216章 六十五:雜文 策問一百三十八:銅鏡第175章 二十四:消息一百一十五:叛道第187章 三十六:贈墨第239章 八十八:珠囊七十八:尸陀林十三:河底第179章 二十八:雪衣娘八十:刺客之道一百四十一:指點一百三十三:夜遊神一百:季夷第177章 二十六:雅集七十五:尋書(三)第214章 六十三: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