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世界格局

普魯士的想法是,既然把法國人得罪了,那就再得罪得嚴重一些,然後讓惱羞成怒的法國人向自己宣戰。只要開打起來,俄羅斯和大英帝國都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當威廉二世提出要拉攏西班牙的時候,俾斯麥開口道:“要拉攏西班牙,我們還是需要先解決另外一個後顧之憂!那就是奧地利!”

與其提心吊膽的過日子,不如把話題挑明瞭,直接開戰,還有贏的希望,也比整天提心吊膽好。

俾斯麥的辦法是先對奧地利下手,有了俄羅斯的支持,普魯士就沒有後顧之憂,可以放開手打奧地利,擊敗奧地利之後,獲得了統一德意志的先決條件,這時候再拉攏西班牙,在法國的背後埋下釘子。

“對付奧地利,我們必須速戰速決,否則戰爭拖延下去,法國人若是給搞些什麼事情的話,我們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的惡劣局面!”威廉二世擔心的說道。

俾斯麥冷笑一聲:“我相信,我們只要兩個月的時間,就能解決奧地利!”

奧地利的軍隊武器裝備十分落後,普魯士軍隊已經全部換上後裝槍了,配上手搖式機槍,一些精銳部隊已經使用上彈倉式步槍,甚至使用上水冷式重機槍和迫擊炮,普魯士軍隊的克虜伯大炮,更是先進的後裝炮,而奧地利軍隊,大部分用的還是前裝槍,只有少量的精銳部隊使用單發後裝步槍,幾乎沒有機槍。

所以說,俾斯麥有把握在兩個月之內迅速擊敗奧地利。

也就在歐洲大陸再次陷入戰爭陰影的時候,遙遠的北美大陸上,戰火還在繼續燃燒。

美國內戰,已經變成了一場世界列強的新式武器試驗場,無論是英國、法國兩大老牌列強,還是蘭芳和普魯士兩個新興列強,都把最新式的武器,甚至是自己都還沒有正式列裝部隊的武器,都拉出來,投入到北美大陸上!

華人起義軍的目的,是幫助墨西哥奪回之前他們被美國人掠奪走的土地,雖然華人沒有打算在北美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在華人和日本人的協助下發展強大起來的墨西哥帝國,今後就是一個黃種人佔了大多數的美洲國家,等到以後推翻了帝制,再次建立墨西哥共和國的時候,黃種人就能通過選舉投票,獲得政治地位。

陳新元還有其他的計劃,就是大規模的移民,往南美洲移民,地廣人稀的南美洲,爲何後來一直無法出現一個地區性的強國?就是因爲南美洲的人口太少了。

這時候,清國內部的太平天國已經被平定,根據蘭芳同大清的條約,太平軍俘虜全部被送到蘭芳,由蘭芳把俘虜送出海外。每一名俘虜,都是由蘭芳出銀子向大清購買,以一名俘虜兩塊銀元的價格購買。

結果這就導致了,原本在太平天國控制區生活的一些平民,也被清兵抓來,當成俘虜賣給蘭芳。

而陳新元對人口是來者不拒,無論大清賣出多少人口,他都照單全收,全部給購買下來。到了最後,清國足足賣掉了近一億的人口!

人口對於陳新元來講,不是負擔,而是財富。這些人除了一部分送去美國和墨西哥,其餘的將會送去大洋洲、南美洲。那些地廣人稀的地方需要人來開發,當地人口少,這就給了華人機會,相信勤勞勇敢的華人,去了那些地方,一樣可以很好的生活下來。真實歷史上,二十世紀的時候,華人在南美洲都發了財。而在十九世紀的時候,太平軍俘虜在南美洲,還參加了起義,推翻了殖民統治,幫助當地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

至於說地球上的資源不夠了?那就向外太空移民!真到了華人(包括日、朝等東亞人口)人口突破了二十五億的時候,人類文明也應該進入到向外太空擴張的地步了。

不過那都是遙遠未來的事情了,目前大清國內部又發生了一起叛亂。

“有國外勢力支持我們西北的叛亂分子,希望蘭芳皇帝陛下能給我們大清支持。我們兩國是叔侄關係,我們的太后陛下是您的大姨子,您是我們皇帝陛下的姨丈,又是大伯,希望您能夠爲我們大清提供幫助。”清國派遣了翁同龢出使蘭芳。

“既然是叛亂,我們肯定要支持大清國。可是我有個問題弄不明白,你們通過販賣人口,不是都從我們這裡獲得了兩億白銀了?怎麼還會沒有錢購買新式武器呢?”陳新元對此很不理解。

大清國只有南方的李鴻章在搞洋務運動,花了些錢購買武器彈藥,購買機器設備,修建鐵路,陳新元還把定遠號和鎮遠號鐵甲艦都賣給了大清國。可是大清國的北方朝廷,卻幾乎沒有購買武器。

“朝廷開銷太大了,老佛爺造園子,就花了不少錢。”翁同龢紅着臉回答道。

慈禧太后還是和原本歷史上一樣奢侈腐化,這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啊!陳新元只能感嘆,畢竟大清南方有曾國藩、李鴻章支撐着,北方是和平久了,慈禧太后不搞建設,反而花錢修建頤和園,把大量的錢財花費到給自己過奢侈的生活之中去。雖然大清國的北方也修建鐵路,在蘭芳的幫助下,大清修建了從盛京(瀋陽)到北京的鐵路,不過這條鐵路的目的不是爲了經濟發展,而是爲了方便慈禧太后和皇族回關外去祭祖、掃墓所用,這簡直就是一條旅遊專用線。

大清還向蘭芳購買了兩列豪華專列,專列簡直就是活動的宮殿,而且鋼板十分厚實,基本上是按照裝甲列車的鋼板打造的。雖然說爲了採光良好,沒有搞成全封閉式的,那個年代也沒有防彈玻璃,但是在玻璃窗的位置上,有可以拉起來的防彈鋼板。車內全部鋪設了奢華的紅色羊毛地毯,走進車內,就和進入鐵軌上移動的宮殿差不多。

另外,慈禧太后還購買了一艘豪華郵輪,這艘懸掛着大龍旗的豪華郵輪排水量10298噸級,船長150米,上下八層樓,船上設施應有盡有,而且安裝了大型中央空調。

這艘名爲大清皇宮號的豪華郵輪被送到大清之後,慈禧太后非常喜歡這艘船,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她就帶着同治小皇帝和宮內的大小太監宮女,來到這艘船上避暑,舒適的中央空調,在炎熱的夏季,船上的溫度十分涼爽。

每到夏季,慈禧太后上了船,把船當成宮殿,這艘船大部分時候都是停靠在天津塘沽碼頭上,有時候慈禧太后心血來潮,下令開船,在渤海灣內逛幾圈,但是再往外海走,她就不敢了。

風平浪靜的渤海灣內,萬噸級巨輪航行十分平穩,和陸地上一樣。

雖然說,慈禧太后把錢都花費到了奢侈腐化上,可是該幫忙的還是得幫忙,畢竟她是自己的大姨子。

陳新元回答道:“完全沒問題!我們可以向你們提供武器,派遣軍事顧問協助你們。當然了,平定西北的叛亂,主要還是要依靠你們大清自己的軍隊。”

蘭芳向大清提供了一萬支毛瑟彈倉式步槍,120挺水冷式重機槍,1000支左輪手槍,20門75毫米山炮,40門82毫米迫擊炮,80門60毫米迫擊炮等先進武器,並派遣了左宗棠、張之洞和羅澤南去當軍事顧問。陪同軍事顧問一起去的,還有兩個警衛營的兵力。

大清把這些武器彈藥裝備給了一個鎮的新軍,由多隆阿帶隊,前往西北平叛。除了多隆阿的這個新軍之外,另外還有裝備單髮式步槍甚至裝備前裝槍的五萬老式軍隊。

多隆阿雖然是滿人,但他卻是平定叛亂的民族英雄,這一點是得到陳新元肯定的。

左宗棠等人跟隨清軍進入了西北,所過之處,映入眼簾的是赤地千里,沿途過去的村莊全被叛軍毀了,遍地都是白骨,那些大部分都是慘遭殺害的無辜百姓。

多隆阿的新軍進入陝西的時候,之前抵達西北平叛的勝保卻被叛軍打得一敗塗地,就連勝保自己都被叛軍殺了。

同州城下,多隆阿的平定叛亂之戰拉開了帷幕。但是清軍並沒有採取出擊的辦法,而是以守爲攻,等着叛軍來進攻。

“叛軍士氣正旺,只要我們以守爲攻,佈置機槍陣地,把他們引入到交叉火力覆蓋範圍內,就能極大程度上消滅叛軍!等到叛軍吃了虧,我們再主動發起進攻!”左宗棠提議道。

多隆阿的清軍騎兵,也是一支新式的騎兵,裝備了蘭芳提供的溫徹斯特步槍和毛瑟手槍。

而這個時候,外藩蒙古也選擇了同蘭芳聯姻,不少蒙古人也加入了平叛的軍隊之中,只是外藩蒙古的編制,不屬於清軍編制,陳新元爲外藩蒙古提供了不少槍支彈藥。

“叛軍來了!”前面巡弋的斥候騎兵發回了消息。

“做好戰鬥準備!”多隆阿下了命令。

左宗棠拿起望遠鏡,從望遠鏡中可以看到,成羣結隊的叛將密密麻麻,鋪天蓋地的向清軍的陣地壓了過來。

雙方距離只剩下100米的時候,清軍開槍了,不過開火的都是雷正綰和曹正忠的老式清軍,使用的還是前裝步槍。

“砰砰砰”槍聲響起,叛軍倒下了一批。

僅僅憑藉着前裝槍,在戰壕裡以散兵射擊的方式,根本就不可能阻攔得住叛軍的進攻。很快,叛軍就衝了上來。

“快走啊!”

“叛軍來了!”

老式清軍亂哄哄的,轉身就跑。

“殺!”見到清軍戰敗,叛軍頓時士氣大振,吶喊着向清軍陣地撲了上去。叛軍也開槍射擊了,不少正在逃命的清兵背後中彈倒下。

“沉住氣,不要隨便開火!等候命令!”多隆阿下令道。

第312章 慈禧新軍(下)第225章 葉赫那拉第31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中)第97章 真僞蘭芳軍第38章 清軍來襲第170章 連續賣國第127章 蘭芳經濟發展第88章 法國之行第59章 白銀滾滾來第225章 太平軍北伐(五)第409章 建立中非帝國(四)第67章 達姆兵工廠第480章 中非強國第73章 運河還是鐵路第396章 三國和談第271章 肖柏出使日本第163章 海澄公(上)第368章 支持俄國第298章 華工起義(5)第274章 米艦來日第222章 太平軍北伐(二)第168章 黃家滿門忠烈(上)第408章 建立中非帝國(三)第448章 裝甲車(五)第497章 老羅斯福的戰略計劃第433章 艦載機(七)第288章 俘虜阮知方第221章 太平軍北伐(一)第479章 布爾人和祖魯人(下)第126章 開辦上海分行第289章 勸降和捕奴第214章 第一次自殺第280章 太平洋上的爭奪第140章 烽煙遍地(四)第466章 敵後特種戰(一)第174章 太平軍攻長沙(四)第379章 空襲(四)第134章 天地會廣東起義(上)第391章 實驗飛機(三)第472章 敵後特種戰(七)第326章 蓋茨堡戰役(5)第4章 魚腥草第296章 華工起義(3)第277章 擊沉米艦(上)第282章 駐守鎮南關第311章 慈禧新軍(中)第42章 清軍登陸第105章 登陸爪哇島第249章 蒸汽輪機第400章 聯盟國統一(四)第95章 蘭芳大戰前夕第397章 聯盟國統一(一)第33章 遠航歐洲第360章 裝甲列車(三)第75章 *和後裝槍第251章 美國威脅論(上)第72章 就叫洪宣嬌吧第350章 戰還是和第28章 擒獲總兵官第89章 東方革命者第50章 婆羅洲天地會第281章 法軍侵越第266章 印度之戰(2)第49章 爪哇王家來人第5章 三級戰列艦第47章 甕中捉鱉(中)第183章 鹿兒島之戰(下)第475章第212章 三湘學子(下)第185章 前往江戶第355章 敵後破襲戰(上)第71章 南曾母練兵第488章 英布戰爭(七)第276章 神風特攻船第309章 多國干涉軍第417章 新式防空炮彈第180章 長毛戰湘軍(上)第77章 鐵匠克虜伯第46章 甕中捉鱉(上)第450章 裝甲車(七)第129章 金田起義第49章 爪哇王家來人第355章 敵後破襲戰(上)第200章 福州之戰(四)第33章 遠航歐洲第251章 美國威脅論(上)第264章 加冕印度女皇第121章 洪教主的發展第111章 回國之旅第246章 水冷式機槍第276章 神風特攻船第178章 對日第一槍第307章 南北戰爭爆發第40章 珠江口海戰(中)第397章 聯盟國統一(一)第152章 解永安之圍(上)第362章 內燃機(上)第492章 南非游擊隊(二)第184章 薩摩藩認慫第448章 裝甲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