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慈禧新軍(中)

對於慈安太后的勸告,慈禧太后只是笑了笑。她相信那些人被放回來之前,無論是妹妹還是陳新元,肯定都向他們交代過,什麼事情可以幹,什麼事情不能幹,尤其是背主求榮的事情絕對不能幹。

就衝着那些人被俘了那麼多年,都沒有向蘭芳投降,就說明了他們都是一羣漢子。既然是一羣好漢子,那就不會被八大臣拉攏,把槍口對準了對他們有恩的慈禧太后。

但慈禧太后還是說道:“姐姐,我們找個人出宮一趟,代表我們迎接我八旗勇士歸來。”

“這樣最好了,我們自己不方便出宮,就找個可靠的人出去吧。”

“小安子!”慈禧喊了聲。

“喳!”安德海跑到慈禧跟前跪在地上打了個千,“奴才在,請主子吩咐。”

這時候的慈禧太后還不是老佛爺,只是安德海的主子。真實歷史上的慈禧太后是到了同治皇帝死後,她扶起了光緒小皇帝,繼續垂簾聽政的時候才真正成爲太后老佛爺。

很多電視劇裡,導演們讓太監們把所有清朝的太后都稱之爲老佛爺,這個是錯誤的,清朝的太后老佛爺只有兩個: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而且是直到了光緒年間纔有了老佛爺這個稱號。只是慈安太后這個“老佛爺”沒當幾年,就莫名其妙的死了。所以老佛爺就成爲慈禧太后的專稱。事實上,在清軍入關之後,只有皇帝被人稱爲老佛爺,只是後來沒有人用這個稱呼了,一直到了慈禧太后的時候,才重新用了老佛爺。

慈禧太后道:“小安子,你代替哀家和大太后姐姐,跑一趟天津,迎接我們的八旗勇士回京!”

“喳!”安德海知道這是個立大功的好機會,連忙打了個千,磕了幾個頭,便退了下去。

北京豐臺馬家堡火車站,也就是今天的永定門火車站,北京南站附近,候車室內早已擠滿了人,八旗兵的家屬們焦急的在火車站裡面等候,等着開往天津的火車發車。

目前大清國的鐵路線,除了北京到天津到唐山的京津唐鐵路之外,還有京邯鐵路,是北京到邯鄲的鐵路,這兩條鐵路都是蘭芳修建的。而南方淮軍和湘軍控制的地盤上,隨着淮軍把太平軍驅趕出了蘇州城,李鴻章修建了淞滬鐵路、蘇滬鐵路和滬杭鐵路,曾國藩則修建了武漢到長沙的鐵路線,同蘭芳修建的廣州到長沙的鐵路在長沙接軌,形成了目前大清國最長的一條鐵路線:武廣鐵路。

大清還在策劃修建從邯鄲到漢口的鐵路,從天津到浦口的鐵路,只是因爲沒有錢,這些鐵路目前還只是留在紙面上。

而蘭芳控制下的兩廣,除了修建了通往長沙的武廣鐵路之外,還修建了廣三鐵路,廣州到三水的鐵路,衡州到南寧的湘桂鐵路,還有南寧到憑祥的鐵路,積極同安南的鐵路接軌。在臺灣省,修建了臺灣東西環鐵路,但是臺灣的鐵路卻是米軌鐵路,因爲臺灣地形複雜,多山,在這個年代的技術條件下,修建米軌鐵路,無疑是最節省資金的辦法。

“開始檢票了!”站在檢票口的一名洋人工作人員喊道。

京津唐鐵路雖然是大清國的鐵路,但是鐵路上的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是洋人,火車司機也是洋人,不過正在培訓中國司機。

若不是六親王力排衆議,這條鐵路根本就無法完工。京城內的一些皇族認爲,鐵路破壞龍脈,不許洋人把鐵路修到北京去。但是六親王卻認爲,大清應該和國際接軌了,要搞大規模洋務運動才能救國,於是就答應了蘭芳和英國的條件。

京津唐鐵路是蘭芳和英國合建的鐵路,陳新元和維多利亞女王各佔了40%的股份,剩下的20%的股份是大清自己的富商入的股。

一列咖啡色的客車停在站臺上,前面蒸汽機車正緩緩倒退過來,掛上火車。

通過檢票口的旗人們紛紛奔向火車,按照車廂號,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從北京到天津,這個年代的火車需要運行四個多小時的時間,畢竟火車的運行時速也就只有40公里左右,中間還要停站,跑完126公里的路程需要四個小時。

沒有人注意到,這列火車的尾部掛了一節特別的車廂,有好奇的旅客靠近車尾,立即就被人驅趕開來了。

那節車廂,是一節專列車廂,車廂內有廚房、餐廳、會議室、軟臥包間。此時肅順正坐在餐廳內,看着窗外的站臺。

“你是什麼人?”車廂門口的衛兵攔住了一名年輕人。

“大膽!你們敢攔咱家!”那名年輕人從腰間摸出一塊腰牌。

“原來是安公公,奴才們有眼不識泰山。”門口的衛兵連忙放行。

安德海帶着十多名貼身侍衛,登上了這節專列。

“肅順大人,哈哈,我也去天津,借你的車一坐。”安德海走到肅順的對面,毫不客氣的在座位上坐下來。

肅順的幾名戈什哈手握着刀把,怒視安德海。

安德海冷笑一聲:“肅順大人好大的官威啊,砸家好害怕。”

“住手!全部退下!安公公又不是什麼外人!”肅順轉頭對那些戈什哈大喊道。

安德海也對那些皇宮侍衛喊道:“都退下!”

餐廳裡面只剩下安德海和肅順兩人,肅順冷冷看着安德海:“安公公,今天是什麼風把你吹來了?”

“我大清勇士歸來,東西皇太后不便出宮迎接,我們當奴才的,自然要替太后娘娘們跑一趟。”安德海皮笑肉不笑的回答道。

肅順心裡暗罵:這個死閹人!沒想到慈禧太后自己不便出宮,卻派了個死閹人去天津!但肅順嘴裡卻說:“那就還請安公公回去告訴太后娘娘,說奴才感激太后愛戴我大清勇士。”

“嗚——”蒸汽機車汽笛一聲長鳴,牽引着列車開始緩緩的啓動,火車逐漸加速,當最後一節車廂離開站臺的時候,速度已經提升上來了。安德海看着車窗外面飛速倒退的風景,感嘆一聲:“這火車跑起來真快啊!原本從京城到天津,要一天半的時間,現在一個上午就到了。這洋人的東西,還真是好東西。”

“是的,洋人的東西確實好,否則大清也不會被洋人擊敗了,更不會被洋人扶植的海寇蘭芳擊敗了!”肅順道。

比起其他的大清官員,肅順更恨蘭芳,因爲蘭芳不僅擊敗過大清,而且還在這個關鍵時刻,把一批被俘的旗人釋放回來,而且是以聖母皇太后的名義,把他們放回來的!這明顯是擺明了態度,支持慈禧太后了!

安德海道:“現在的蘭芳和我們大清,可是兄弟之國,哦不,錯了,先帝駕崩了,我們聖母皇太后的妹妹又是蘭芳皇妃,這樣蘭芳的輩分比我們大清還高,是叔叔之國。兩國一家親,肅順大人何必如此心懷怨恨呢?”

“哼!”肅順冷哼一聲,不再說話。

火車在鐵路線上疾馳,外面的風景快速的倒退而過,鐵路線同馬車行走的官道平行,不時超過了官道上行駛的馬車。不過肅順這時候根本沒有心思欣賞外面美好的風景,自從安德海上了車的那一刻開始,他的好心情都被破壞殆盡了!肅順是要拉攏那些回來的旗人的,誰知道慈禧太后的動作一點不慢,馬上就派出了安德海!

經過了一個上午的旅行,火車抵達了天津塘沽火車站。

旅客們下了火車,迫不及待的往碼頭方向趕去。

塘沽的海河還算比較深,而且爲了修建天津港,蘭芳同大清有協議,對海河航道進行了挖掘,5000噸級以下的軍艦商船可以進入海河,更大的船當然就進不了。不過運送八旗新軍回來的輪船都是不超過5000噸級的輪船,可以直接進入海河碼頭停靠。

不久之後,隨着汽笛一聲長鳴,第一艘輪船駛入海河,緩緩向塘沽客運碼頭方向駛來。

看到輪船的身影,碼頭上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後面的人們還踮起腳尖,伸長脖子遠眺河面,只見一艘船體黑色,上層建築白色的輪船映入人們眼簾中,這艘輪船逐漸靠近,靠近了碼頭。

輪船抵近碼頭,船上的水手們紛紛拋下纜繩,岸上的碼頭工人接過纜繩,把船栓好。輪船緩緩靠上碼頭,錨鏈落了下來,鐵錨扎入水中。輪船終於停穩了,舷側的舷梯放了下來。

幾名船上的工作人員先下了船,隨後,船艙內排着長隊的八旗新軍士兵就一個接一個排着整齊的隊形,走下了輪船。

“兒子啊!你可終於回來了!娘好想你啊!”一名婦人見到一名頭戴藍灰色大蓋帽,身穿藍灰色軍裝的八旗兵走下車,連忙迎了上去。

“琪兒,我的琪兒!”一名婦人向第二個下船的八旗新軍撲了上去。

船上的八旗新軍陸陸續續下了船,碼頭上,這些八旗新軍士兵同他們的親人們抱成一團,痛哭流涕。

“琪兒,你哥哥福康呢?他怎麼沒有跟你一起回來?”那麼婦人抱住兒子問道。

“額娘,哥哥加入蘭芳軍了,去了美利堅,說要給我們中國人打下一片廣闊的天地。他說我們旗人也是中國人,要爲全天下的中國人開疆拓土。”

“去美利堅?是和洋人打仗啊?洋人多厲害啊!”那婦人連連責怪道,“你怎麼不勸勸你哥?”

“額娘,孩兒勸不住他。其實洋人也不可怕,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兩個肩膀頂着一顆腦袋,捱上一槍會死,被砍一刀也會死。”

肅順想要說話,卻根本插不上嘴,碼頭上到處都是親人久別重逢的場面。

這時候,有八旗新軍士兵說道:“額娘,孩兒這次能夠回來,都要感謝聖母皇太后,若不是太后娘娘,孩兒可能也會被送去美利堅打仗了。”

“對對!我們要感謝太后娘娘的大恩大德!”一名婦人說道。

安德海抓住時機上前,對那些八旗新軍官兵們說道:“太后娘娘派了咱家來慰問你們這些大清勇士!你們能回來就好了!我們大清需要你們這些精銳的勇士!”

幾名官兵聽到一名太監的聲音,連忙跪下:“請問這位公公是?”

“咱家安德海,是聖母皇太后身邊的人,咱家代表太后娘娘慰問大家。”

“太后娘娘讓我們回家同家人團聚,又讓安公公來看大家,太后娘娘的大恩大德我們千萬不能忘記了!”又人拉開嗓門大喊道。

肅順臉色鐵青,他知道自己又輸了一招。看這些八旗新軍官兵,只見他們武器精良,每個人都揹着一杆新式洋槍,腰間掛着手榴彈,一些軍官的腰間還插着西洋快槍,而且這些人,每個人都是皮膚黝黑,體格強健,一看就知道是精銳士兵!這樣的士兵,十個人打一千個京營那些老爺兵估計不成問題。

“各位弟兄們,安靜一下!”肅順拉開嗓門大吼道,“我是顧命大臣,戶部尚書,侍衛內大臣肅順!”

八旗新軍官兵聽到是肅順,都安靜了下來。

肅順拉開嗓門道:“各位八旗的勇士們,我代表大清天子,代表先皇,來迎接各位回京了!”

可是肅順的講話卻沒有安德海講話那樣有轟動效應,八旗新軍對他只是不冷不熱的。

八旗新軍們在他們的領頭軍官帶領下,排着整齊的隊形,往火車站走去。他們將不會和他們的親人乘坐同一列火車,而是有專門的專列來接他們。

對於這些八旗新軍的到來,軍機處早有安排,打算把這支精銳部隊收編到自己麾下。但是八大臣忘記了,還有一個重要人物:六親王。

此時的六親王,正在紫禁城內,同慈安和慈禧兩位太后密談。

“蘭芳釋放的八旗新軍回京了,奴才去看過他們,他們可是真正的精銳啊!清一色的洋槍,而且都是快槍!”六親王說道。他想起這些士兵回到京城之後,被軍機處安排去西郊進行軍事演習的那種場面。

軍事演習的時候,演習的一千多名八旗新軍步槍齊射,一千多支快槍,打出了一萬支前裝槍的效果!更絕的是,這些八旗新軍還有快炮和一種射速和閃電意義的連珠快槍!那種快槍被軍機處稱之爲格林炮!

“噠噠噠”格林炮吐出了一條條火舌,一千米外的靶子轉眼之間就被打得粉碎!

接着,又是山炮射擊演習,一門門75毫米山炮昂起炮口,炮彈呼嘯而出。打完炮彈的炮手立即打開炮閂,又是一發新的炮彈裝填進去,然後繼續開火,射速非常快,令人震驚。

第224章 八里橋之戰(五)第173章 太平軍攻長沙(三)第481章 英祖戰爭第289章 勸降和捕奴第134章 天地會廣東起義(上)第27章 海盜打水師(下)第135章 天地會廣東起義(中)第102章 抵達英吉利第53章 鐵絲網溝壑第339章 破交戰(一)第107章 巴達維亞之戰(中)第344章 糧食爭奪戰(二)第346章 糧食爭奪戰(四)第309章 多國干涉軍第344章 糧食爭奪戰(二)第14章 鑫源堂藥房第311章 慈禧新軍(中)第210章 太平軍水戰(下)第72章 就叫洪宣嬌吧第194章 驅逐長毛第102章 大獲全勝(下)第31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中)第355章 敵後破襲戰(上)第475章第188章 向日本出口武器第453章 巴拿馬運河(中)第471章 敵後特種戰(六)第251章 美國威脅論(上)第248章 參觀造船廠第406章 建立中非帝國(一)第2章 硝酸甘油片第334章 費城血戰(一)第60章 耆英再簽約第304章 美軍戰俘第133章 勇敢的八旗第182章 鹿兒島之戰(上)第140章 烽煙遍地(四)第21章 分工合作第83章 南海保衛戰(中)第111章 回國之旅第6章 登陸戰(上)第188章 向日本出口武器第295章 華工起義(2)第29章 鉅額贖金第301章 反聯邦聯盟第211章 三湘學子(上)第277章 擊沉米艦(上)第399章 聯盟國統一(三)第92章 新兵石達開第150章 攻心爲上(上)第104章 英國子爵第246章 水冷式機槍第50章 婆羅洲天地會第224章 八里橋之戰(五)第12章 招了一個小弟第211章 三湘學子(上)第92章 新兵石達開第6章 登陸戰(上)第393章 實驗飛機(五)第196章 國有制農場第413章 法軍瘋狂進攻第362章 內燃機(上)第486章 英布戰爭(五)第38章 清軍來襲第240章 阿帕奇戰士第401章 聯盟國統一(五)第26章 海盜打水師(中)第426章 普法戰爭結束第491章 南非游擊隊(一)第479章 布爾人和祖魯人(下)第408章 建立中非帝國(三)第324章 蓋茨堡戰役(3)第485章 英布戰爭(四)第383章 紐約海戰(二)第201章 福州之戰(五)第316章 墨西哥軍隊第83章 南海保衛戰(中)第385章 紐約海戰(四)第102章 抵達英吉利第309章 多國干涉軍第203章 搶佔湖南第458章 坦克(四)第26章 海盜打水師(中)第434章 艦載機(八)第98章 劉羅首戰第294章 華工起義(1)第68章 落第洪秀才第164章 海澄公(下)第230章 大沽口之戰第6章 登陸戰(上)第74章 抵達普魯士第406章 建立中非帝國(一)第317章 華人狙擊手第21章 分工合作第45章 煮熟的鴨子第265章 印度之戰(1)第412章 法軍熱氣球第370章 世界格局第146章 永安防禦戰第497章 老羅斯福的戰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