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水冷式機槍

德國,萊茵集團毛瑟槍械公司試驗場。

“噠噠噠”一個架在小炮架上的,一根槍管吐出一條火舌,金屬護盾後面,一條彈鏈正在往左邊槍機裡面迅速縮短,滾燙的金屬彈殼從另外一邊下雨一樣掉在地上。

陳新元鬆開機槍扳機,重機槍停止了射擊。

前面的報靶員小跑步回來:“十個槍靶子全部打爛了!”

“真厲害啊!”訪問團的所有人都張大了嘴巴。

蘇三娘走上前去,蹲在這挺機槍跟前,打量了半天,想要看出什麼名堂。機槍這種新式武器她是知道的,目前蘭芳軍裝備的機槍是一種多管手搖式機槍,但這挺機槍她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機槍不需要人手去搖動,只要先拉一下槍栓,把第一發子彈推上槍膛,壓縮槍機彈簧,然後在後面以雙手大拇指壓下扳機,彈簧推動擊針撞擊彈殼尾部的底火,第一發子彈就發射出去,後面就不需要管了,只要大拇指壓住扳機不放,就能看到彈簧連續伸縮,擊針不斷的撞擊底火,與此同時,槍機裡面一個供彈機器不斷的吞噬彈鏈,打完子彈的子彈殼就從另外一邊自動拋了出去。

“這槍的射速真快,一分鐘怕有五六百發吧?”蘇三娘看了半天之後問道。

保羅·毛瑟得意的笑着道:“這位姑娘眼光還真準,這挺機槍,每分鐘可以發射六百發子彈,平均一秒鐘十發!”

“哇!太厲害了!”站在邊上的肖柏大叫起來。

蘭芳軍目前用的手搖式機槍,每分鐘的射速只有200發,而且使用很不方便,機槍射速要在搖動手柄的同時,還要瞄準目標,那種感覺就有些像幾百年前火門槍時代,一手拿着槍瞄準目標,另一隻手還要拿着火繩往火門裡面捅一樣,很不方便,也不容易瞄準。而現在這挺機槍,只要壓下扳機就能自動發射,手指不鬆開扳機,子彈就能一直打出去,從理論上來講,只要有一名副射手在邊上供彈,還有人不斷提着水桶過來換水,這挺機槍就能無休止的發射。

當然那是理論,槍管也是有壽命的,就算是不斷的提供冷水進行冷卻,不斷的供彈,槍管壽命到了,也不能發射了。

陳新元看着這挺機槍,只見機槍的體積還是太大了,僅僅是機槍下面的炮架,就和一門一磅炮的炮架差不多大,需要兩個人推着機槍,或者是用戰馬牽引。

更奇特的是,機槍炮車和其他的火炮一樣,都配備了一輛彈藥車,在行軍狀態的時候,炮車和彈藥車連接在一起,變成一輛四輪車,由戰馬牽引着跑動。這樣的設計,還是延續了當年火炮炮車的設計。

“這種機槍看來也是編入炮兵,而不是步兵了。”陳新元看着炮車,皺起眉頭。

“是啊,如此威力的武器,自然算炮兵了,而不能編入步兵。”保羅·毛瑟點了點頭道。當年陳新元在德國見到他的時候,他還是一名十多歲的少年,現在的他已經是一名英俊的年輕人了,這挺機槍,就是保羅·毛瑟同克虜伯,以及一批德國槍炮專家共同研製成功的。

陳新元搖了搖頭:“重機槍射程遠不如現在的後裝炮啊,把重機槍編入炮兵,讓他們和大炮對射?明顯不是大炮的對手。但是重機槍是一種對付步兵和騎兵的最好武器,我們用它是用來對付對方步兵和騎兵的,而不是對付炮兵的,應該編入步兵和騎兵的編制。”

目前陳新元的蘭芳軍,手搖式機槍編入的是炮兵編制,那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爲手搖式六管機槍體積太大了,拿掉了炮架就很難機動,如此龐大的機槍,只能算成是炮兵,而不能編入步兵和騎兵。但是這種自動機槍的誕生,就應該編入步兵和騎兵之中,而不是編入炮兵。

“對對!”保羅·毛瑟想了下連忙贊同道,“還是陳先生說得有道理,這種武器,確實應該編入步兵和騎兵之中,而不是編入炮兵。”

“其實我覺得,機槍的炮架可以拿掉了,換成三腳架,由四個人擡着機動。移動到發射陣位之後,把機槍架在地上就能發射了,這樣使用起來豈不是更加方便?因爲這種炮架式的機槍,在山地尤其不方便,另外體積太大了,架在陣地上很容易暴露目標,成爲對手炮兵的活靶子,所以取消了炮架效果更好。”

保羅·毛瑟愣了下,突然哈哈大笑:“好辦法!我們是可以用這個辦法。”

兩天之後,陳新元再次去看毛瑟公司改進過的水冷式機槍,發現這挺機槍的炮架和炮車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三腳架,但是機槍前方仍然有一個護盾,使得這挺機槍看起來怪模怪樣的。

“都取消炮架和炮車了,怎麼還保留了護盾?”在陳新元的印象中,除了老毛子的重機槍之外,其他國家的重機槍都不應該有護盾,除非是未來的車載式重機槍,架在吉普車上的那種,其他的機槍都是很簡潔的,根本沒有護盾。

“有護盾可以保護機槍射手啊。”保羅·毛瑟回答道。

陳新元搖了搖頭:“護盾其實也沒多大用途,機槍射程比步槍遠,一般的步槍手很難靠近。而對機槍威脅最大的是火炮了,在大炮面前,護盾又有何用?增加了護盾,增加了好幾十斤重量,擡着機槍跑步,步兵的負擔也加重了,所以護盾可以取消了。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方式的重機槍,可以保留護盾。”

接着陳新元就在一張紙張上畫了一張圖,那種圖片是他在後世的時候見過的俄式重機槍,重機槍帶有一股輪架,但是機槍輪架比炮架要小得多了,這樣就減小了機槍的體積,使得對手火炮難以攻擊機槍陣地。真因爲是採取輪架式的槍架,所以前面保留了護盾。

輪架式重機槍的重量可是沉重多了,三腳架式重機槍,在沒有注入冷卻水的情況下,重機槍的重量爲40公斤左右,而一挺輪架式重機槍,加上架子,重量達到了100過公斤,重量翻了倍都不止。但是在平原地形,這種重機槍牽引起來更加方便,而且前面的護盾也能保護機槍手,使得對方狙擊手難以攻擊機槍射手。

只是輪架式重機槍不適合在山區使用,在平原卻是一種很好的武器。

保羅·毛瑟點了點頭道:“這兩種重機槍都可以生產,分別提供給不同的部隊使用。在山地丘陵作戰的部隊,使用三腳架式重機槍,在平原的部隊,使用輪架式重機槍,譬如說俄羅斯,他們就最需要這些輪架式重機槍。”

陳新元心中暗道:看來俄式重機槍又回到了歷史上的情況了,仍然使用輪架式重機槍,不過老毛子就喜歡這樣的武器,粗苯的,耐用的,簡單粗暴。而輪架式重機槍,明顯不適合亞洲使用,也不適合美國南北戰爭中的使用。以後賣給美國人的,還是三腳架式重機槍,美國人騎兵多,三腳架式重機槍可以放在馬背上駝運,對美國人來講最適合了。

自動武器的出現,令陳新元對毛瑟公司的表現十分滿意。

接着陳新元又說道:“保羅·毛瑟先生,我在想,機槍還是太重了,我們能否製造出小一點的自動武器?譬如說比步槍重一點的輕機槍,比步槍還輕的全自動手槍?”

“可以,我們也正在這方面的研製。只是要造輕機槍,槍管散熱的問題要如何解決?”保羅·毛瑟回答道。

“輕機槍採取可更換的槍管吧,在槍管上面安裝一個提把,一拉就能把槍管拉出,換上新的槍管,打熱了就換。還有,輕機槍不方便採取彈鏈供彈,就採取彈匣供彈的方式吧。”

後來,三年後,毛瑟公司生產的一批新式手槍運到蘭芳,陳新元才發現,運來的居然是一批駁殼槍!有半自動的,也有全自動的。他感嘆了一句:“其實我三年前想要的是*啊!只是沒有*這個概念,結果給了我一批駁殼槍。”

不過駁殼槍和輕機槍都是後來的事情了,陳新元目前比較關心的還是水冷式重機槍何時能夠投產的問題。

水冷式重機槍雖然已經問世,但是槍管壽命目前還無法保證,而且水冷式重機槍很難更換槍管,要更換槍管,只能把整個水冷套筒拆開,才能更換槍管,因此這種機槍的槍管需要用優質鋼材生產,以保證槍管壽命能長久。這種機槍一旦在作戰的時候槍管損壞了,就只能把機槍送下陣地去換槍管。

至於步槍方面,保羅·毛瑟很擔心的對陳新元說了一件事:“陳先生,我們原以爲,我們的步槍已經非常先進了,可是我可以給您看一件東西。”

說完,保羅·毛瑟讓工人去取來一支步槍。

陳新元一看就知道了,那是美國造的溫徹斯特步槍。只見保羅·毛瑟端起步槍,瞄準100米外的靶子,扣動一下扳機,又一壓步槍,一個子彈殼飛出去,緊接着再次扣動扳機,再一壓步槍,又一顆子彈殼飛出去,然後再扣動扳機,轉眼之間,八發子彈就全部射出去了。

“陳先生,您看,這是美國人的步槍,比我們的步槍射速快得多了!所以我覺得,我們的步槍是不是已經落後了?”保羅·毛瑟把溫徹斯特步槍遞給陳新元,“現在美國市場上,我們的步槍銷路差了。本來幾年前,我們的步槍剛剛進入美國市場的時候,深受歡迎,每一批步槍運到美國,都銷售一空。可是現在,我們的槍賣不出去了。”

陳新元當然知道槓桿式步槍的致命缺點,爲何一戰以後,槓桿式步槍就幾乎不見蹤影了?就是因爲有致命缺點。於是他說道:“毛瑟先生,您放心好了,這種美國人造的步槍,可能會風光一時,可是畢竟不是主流產品。在今後,還是我們這種步槍佔了國際市場!他們的槓桿式步槍,不能使用尖頭彈,註定了威力就不能和我們的步槍相比。而且是邊緣底火,可靠性也差。別看這種槍射速快,一旦卡殼了,處理起來可比我們的麻煩多了。我們的步槍卡殼了,一拉槍栓就把臭彈退掉了!他們的步槍卡殼了,那可麻煩了。”

第162章 天地會攻福建第7章 登陸戰(下)第85章 普魯士子爵第392章 實驗飛機(四)第123章 工業制氨技術第272章 日本新軍第305章 裡應外合第79章 西門子第412章 法軍熱氣球第62章 計取帕納裡克第165章 登陸廈門第351章 慘烈巷戰(一)第57章 洋藥救命第419章 普軍渡河第61章 納土納羣島第137章 烽煙遍地(一)第354章 慘烈巷戰(四)第244章 華工船第27章 海盜打水師(下)第312章 慈禧新軍(下)第171章 太平軍攻長沙(一)第203章 搶佔湖南第35章 抵達新加坡第211章 三湘學子(上)第56章 天堂和地獄第323章 蓋茨堡戰役(2)第208章 天國東征或北伐第213章 偷襲湖口第318章 矮個子墨西哥兵第102章 抵達英吉利第221章 太平軍北伐(一)第304章 美軍戰俘第203章 搶佔湖南第467章 敵後特種戰(二)第381章 空襲(六)第461章 英國阿富汗(二)第201章 福州之戰(五)第460章 英國阿富汗(一)第358章 裝甲列車(一)第337章 費城血戰(四)第454章 巴拿馬運河(下)第382章 紐約海戰(一)第97章 真僞蘭芳軍第236章 載垣談判第427章 艦載機(一)第492章 南非游擊隊(二)第31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中)第151章 攻心爲上(下)第156章 同盟會和封爵第346章 糧食爭奪戰(四)第156章 同盟會和封爵第183章 鹿兒島之戰(下)第301章 反聯邦聯盟第280章 太平洋上的爭奪第449章 裝甲車(六)第68章 落第洪秀才第56章 天堂和地獄第341章 破交戰(三)第492章 南非游擊隊(二)第104章 英國子爵第391章 實驗飛機(三)第328章 蓋茨堡戰役(7)第122章 煉油工業課第185章 前往江戶第377章 空襲(二)第371章 多隆阿平叛第266章 印度之戰(2)第94章 金礦防禦戰第269章 印度之戰(5)第225章 太平軍北伐(五)第496章 聖雄甘地第44章 必須合成氨第52章 盾車和炮彈第103章 維多利亞女王第425章 普法停戰協議第222章 太平軍北伐(二)第107章 巴達維亞之戰(中)第31章 奪島之戰第174章 太平軍攻長沙(四)第302章 襲擾美軍第371章 多隆阿平叛第372章 經濟殖民第188章 向日本出口武器第113章 婆羅洲兵工廠第20章 蘇三娘來了第107章 巴達維亞之戰(中)第78章 毛瑟兄弟第454章 巴拿馬運河(下)第463章 英國阿富汗(四)第455章 坦克(一)第135章 天地會廣東起義(中)第281章 法軍侵越第162章 天地會攻福建第12章 招了一個小弟第160章 桂林之戰(下)第367章 波蘭問題第436章 造艦競爭第9章 排隊槍斃第411章 法軍首攻受挫第265章 印度之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