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拜會劉公(一)

2天之後,徐傑,張佩綸和鄧世昌一行如期來到了劉銘傳的官邸。隨後徐傑等人恭敬的遞上拜帖站在門外等候。

“濟世,你今天好正式啊。”張佩綸笑着說道。

“呵呵。”徐傑只是淡淡的一笑。並不作答。在徐傑心裡,如果僅從個人感情來說,徐傑更加敬重這位守臺灣建臺灣的臺灣首任巡撫對自己心中敬仰人物,徐傑自然是十分重視,專門穿了一身正裝,而除了代表北洋帶來的銀兩武器等物,徐傑還專門搜刮了自己和維托裡奧等人從歐洲帶來的各種物品。原因無它,民族英雄嗎,尊敬是必須的!!

對於自己的上司,現在的直隸總督,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派來的這個三人“代表團”的目的,劉銘傳不是十分清楚,但是就這3人身份而言,一個是李鴻章新收的門生,據在臺灣的洋人說還是意大利著名的艦船設計師,並和維托裡奧庫尼伯蒂等人把新式戰艦賣到北洋,這見識和能力肯定不一般。另一個是和自己曾經一起抗法的張佩綸,雖說張佩綸打敗了,但是其中難言之隱老劉還是知道的。更何況現在人家是老上司的女婿,於情於理自己都不該怠慢。至於鄧世昌嗎?劉銘傳還真是不感冒。Y的丁汝昌都曾經在自己手下幹過,這個比老丁低了至少2級的副將自然入不了老劉的法眼。

三人被請到客廳後,閒雜人等退去,4人分賓主落座。張幼樵先代表老李表示對老劉的慰問,隨後又敘舊拉近2人的關係,在活躍了半個多小時的氣氛後,張幼樵覺得火候差不多了,於是便把李鴻章的親筆信交由劉銘傳。

一封不長的信,老劉竟然用了20多分鐘,看着老劉多變的臉色,徐傑和張佩綸都有些擔心,老李信上的內容,別人不知道,徐傑和張佩綸可是相當清楚的。別的不說,就單純必要的時候要求臺灣與北洋方面在銀兩方面“互相接濟“就夠讓老劉惱火的了,別人不知道,老劉還能不知道李鴻章的斂財手段?就拿買定鎮來說吧。歷史上有這樣的記載,

定遠艦加價140.9萬兩,鎮遠艦艦價142.48萬兩,加上各項雜支、回國路費,共支銀3399240兩,因爲挪用福建、南洋經費僅敷購買一艦。李鴻章提出撥用“淮南北鹽商議捐報效銀100萬兩”又稱“各省撥借輪船招商局官款,擬於該局運漕水腳項下分年扣還,計每年應撥還銀35萬餘兩,在各省多屬閒款,其繳還多少有無,無關緊要。應請酌提招商局三屆還款100萬兩,抵作訂造鐵甲之需”。所謂“鹽商議捐報效銀”,歷來是明火執仗的勒索,至於挪用招商局歸還各地官款,更是榨取地方財政。說到底,李鴻章卻不費吹灰之力,籌得購買鐵甲艦364萬兩鉅款,並最終把這兩艦納入北洋囊中。(以上資料出自北洋水師網站)

而更讓徐傑張佩綸等人想不到的是,老劉又把當年本來打算撥給臺澎的致遠,經遠,靖遠,來遠4艦讓老李鼓搗到北洋這件事情給想起來了。(歷史事實,確實這4條船是打算給臺澎的,說不定最後指揮權還會落到老劉手裡)再一聯想北洋此次巡防颱灣來的正是這4條戰艦中的致遠!老劉就覺得一股無明業火騰的就起來。直接把李鴻章的親筆信扔到了一邊憤怒的吼道:“李中堂算計都算到了淮系老人頭上了啊。即使當年張樹生來指掌北洋,也不過如此吧?他李鴻章把原本用於首尾臺澎的4條快船都調到他的北洋,還不知足?還想讓我臺灣爲他擴軍買單嗎?休想!!”就這樣,老劉罵着,而徐傑等人聽着,直到半個小時後,劉銘傳罵累了,徐傑才準備開口。

“劉大人,晚輩能否問幾個問題嗎?”徐傑恭敬的問道。

“呃,有話快說,本大人還有事去做。”劉銘傳頗爲不耐煩的說道。

“李中堂是否有負於大人?”徐傑問道。

“呃,除了這件事,還沒有。”劉銘傳雖然在氣頭上,但是就他的品性而言,還不至於睜着眼說瞎話,畢竟無論是當年銘軍的興起還是他防守臺灣,老李都給與了很大的幫助。

“我北洋現在有幾艘主力戰艦?”徐傑繼續問道。

“加上福州船政局建造的龍威,應該是8艘,你這個李門弟子應該比我清楚。”劉銘傳沒好氣的說道。

“那就好說了。李大人未曾對不住大人,那大人何必說李中堂算計淮系老人呢,當年張樹生所爲,劉大人應該知道吧?是誰先發難的?”徐傑平靜的問道。

當年張樹生妄圖取而代之的事劉銘傳自然知道,所以劉銘傳也不說啥,只是等徐傑的下文。

“至於戰艦,劉大人既然知道北洋現在算上剛剛加入北洋的龍威也不過8艘,如若致遠,靖遠,經遠,來遠4艦去了臺澎,哪北洋艦隊還能叫北洋艦隊嗎?僅僅只有4艘巡海快船的臺澎難道真可以抵禦外敵嗎?您是經歷過抗法戰爭的,不難想吧?”徐傑繼續以一種平靜的語氣說道,而這平靜中所包含的是不容否定的事實。

“他北洋乃朝廷精製之師,有朝廷養着,他北洋缺銀子,與我臺灣何干?”劉銘傳依然怨氣依然很重,但是那股怒火已經逐漸消散了。誠然,這位後生說的沒錯,張樹生之事確實怪他自己,而李鴻章用盡心機籌建北洋也不是爲了他一己之私。不能說沒有私心,但是出發點還是好的。連當年的南洋沈大人爲了儘快成立一軍,也同意了先集中起來辦北洋的提案,更何況,老劉也知道,即使這4條船到了臺灣,他老劉也養不起,而且僅僅4條戰艦也沒什麼大用。倒不如集中起來給某一支艦隊。

щщщ ★тт kan ★¢ o

“哪劉大人認爲朝廷每年給的銀子能夠嗎?”徐傑繼續問道。

“我一個臺灣巡撫怎知他北洋銀子夠不夠?他北洋銀子不夠,就可以來勒索我們這些舊部了嗎?一聽徐傑說道北洋經費不夠,劉銘傳臉色頓時又紫了。

“這北洋銀子是否夠用確實與劉大人沒什麼關係。”徐傑平靜的說道。“但是劉大人,您能說北洋艦隊與大清海防與臺灣安危無關嗎?”話鋒一轉,徐傑高聲說道。

大家支持一下吧,推薦和收藏又不費事啊~~

第909章 驚變第1466章 看不見的鋒線第559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444章 落幕第1277章 虎、豹!第1522章 坐不住了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381章 聖納澤爾之殤第1123章 新的階段第1164章 帝國鐵馬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977章 準備第745章 明爭暗鬥第147章 新船計劃第667章 苦戰第70章 絕路第1445章 暗流涌動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587章 清醒者第1351章 血與火2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927章 亞眠上空的死神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1241章 戰後總結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1286章 華夏的努力第838章 磨刀霍霍的美國第1258章 鏖戰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730章 印度洋不好混啊第1147章 泥潭第882章 應對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360章 主力碰撞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416章 混戰第1137章 極限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482章 突擊團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367章 最後的準備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204章 大計劃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536章 海陸齊進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820章 準備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904章 交換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442章 合圍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532章 超限戰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62章 談判桌外的合作第491章 折中第1004章 初戰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15章 來自西班牙的客人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868章 拼命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1537章 攤牌1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1527章 生存還是毀滅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484章 突破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421章 異變第1252章 來日方長2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296章 互相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