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意大利的選擇

在徐傑的那個位面上,1915年,協約國最終答應了意大利領土要求,1915年4月26日,在倫敦,英法俄意四國秘密簽約,意大利加入協約國後可以再戰後獲得提羅爾南部、特倫蒂諾、的裡雅斯特、伊斯特利亞、達爾馬提亞以及小亞細亞的部分領土。於是本來和德奧一夥的意大利爲了利益最終和協約國走到了一起。

這樣做對不對呢?如果從意大利的利益來看,這樣做不但是正確的,簡直可以稱爲高明!一方面獲得了實際的利益,同時也選擇對了勝利的一方,雖然作爲小弟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但是多少可以分一杯羹!這對於實力有限的意大利來說絕對是個不錯的辦法!

不過這個勝利取得的有點懸,1戰的德國是相對而言最強大的時候,奧匈帝國實力不如俄國。土耳其也就是在達達尼爾海峽爭奪戰中火了一把。實際上就是英法意三國羣毆德國一家!就這樣,德國基本上和這幾個國家打了個平手,在1917年的時候英國政府高官甚至都表示過願意以回到開戰前的各國邊境作爲和談前提。如果不是英法超大規模的殖民地支持,恐怕最後贏的就是德國。

當然了意大利這種牆頭草的舉動在2戰中也發揮了大作用,在盟軍登陸意大利後,意大利政府迅速踢掉墨索里尼轉而對德國人選擇,最終居然也算落得一個不錯的結局,以至於在徐傑那個位面上有人說意大利的這種政策也是一種戰略戰術!或者乾脆稱爲投降的藝術!

但是現在呢?歷史的航船在徐傑這隻蝴蝶的翅膀下正在駛向了一個未知的方向。在戰略上,德國已經決定了以攻擊沙俄爲主,西線防禦爲主的戰略。同時擁有了裝甲部隊。而且在海軍建設問題上,一支完全針對大艦隊的公海艦隊已經開始,而且步伐如此之大。讓世界驚歎。這兩點都會對歷史的走向產生很大影響,但是最大的影響在於俄國比歷史上更加虛弱!

當一個國家開始全面虛弱下來的時候,是任何浮華和僞裝都無法掩蓋的,即使是意大利人也已經意識到曾經的歐洲壓路機已經變成了昨日黃花!在第一次華俄戰爭中,集中了全部精銳的俄國遠東艦隊被華夏海軍打成了一支存在艦隊。多年積攢的艦隊和官兵損失慘重。而陸軍更加不濟。不但沒能從華夏取得寸土,反而失去了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要知道,當年的華夏根本不是一個國家,說實話只不過是以北洋爲主的一個藩鎮罷了!

如果說在軍事上的失敗導致俄國實力大損顏面掃地的話,那麼因此導致的經濟上的損耗和國內的民變則是從根本上開始動搖了俄國統治的根基!勞師遠征幾十萬的軍隊和後勤人員的損耗已經將俄國人本來就不富裕的國庫掏了個乾淨,而戰爭失敗和因爲戰爭而增加的勞役讓本已經激化的社會矛盾再一次處於爆發的邊緣!如果不是法國人的貸款在關鍵時刻補充了俄國的國庫,如果不是俄國人還想在遠東撈回面子,恐怕俄國沙皇就要一直爲本國的內政頭痛了!

打仗自身本事是一個問題,但是同時,你也要選擇好隊友!徐傑那個年代有一句話叫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般的隊友!很顯然。意大利本身實力一般。所以選擇勝利的一方就是關鍵。而就在這個時候。德國駐意大利大使向意大利人透露了以下幾點消息。

第一,在未來的第二次華俄戰爭中,華夏共和國和德國將盡最大努力削弱俄國。希望意大利能提供幫助。第二,德國暗示意大利。德意志帝國可能會施壓讓奧匈帝國接受意大利的領土要求,而在事成之後,意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可能會更大!而德國也將全力支持意大利重新獲得阿比西尼亞和巴爾幹半島的部分領土!而第三點就是德國無意同英法長期交戰,在處理掉俄國後,就會同英法和談!

不得不說這些內容很對意大利人的胃口,第一點還沒什麼,在大戰之前削弱一個重要敵人是必須做的,有一句話叫不找死就不會死,既然俄國人非要找死。那就送他一程好了!第二點很對意大利人的胃口,自己拼死拼活的打不就是爲了利益嗎?既然德國人表示自己有領土可以獲得,那就太好了。至於最後一點則是給意大利人一個保證,戰爭不會持續太長時間,而且不會和英法搞的太僵!言下之意就是意大利虛弱的國力也不會陷入到持久戰的消耗中。

嗯。這樣很不錯,不用冒太大的風險,也不會消耗太多的國力,就能獲得足夠多的利益,至於說德國人是否說話算數,是否真的會按照上述的戰略實施,意大利人開始還有些懷疑,但是很快就相信了德國人,原因很簡單。首先連德國和奧匈帝國都沒有打算打垮大英帝國和法國,這就是說一旦德國人反悔,自己可以立即宣佈推出戰爭甚至倒戈都可以,可以想象法國人和英國人會很歡迎自己。

而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經過意大利國防部的反覆推演,意大利的一衆高層認爲這樣做對德國來說也是利益最大化的戰略,打仗是爲利益不是爲了殺人!更不是和對手玩同歸於盡!所以意大利人認爲德國人有足夠的利益這樣去做!

而最後一點則是意大利人對於自己實力的自信,當然這種自信不是建立在國力優勢和陸軍方面的,意大利的國力估計在所有參戰列強中是最次的,陸軍更別說了。唯一讓意大利人感到自己有些存在感的,能體現意大利列強身份的就是那支意大利皇家海軍了!

論規模,現在的意大利皇家海軍並不大,但是所有戰艦都是精銳之選,裝甲巡洋艦是3艘pisa型裝甲巡洋艦和一艘加里波第型巡洋艦爲主。此外還有多艘熱(百度)那亞型穹甲巡洋艦。而戰列艦編隊則是4艘但丁級戰列艦,雖然說規模不大,但是再地中海絕對算得上一支精銳力量!

而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意大利人並沒有真正發力,相對於徐傑那個位面的歷史,意大利賣出了更多的戰艦和軍火,而且因爲和華夏的商貿往來,意大利的經濟實力比原來要強很多,而新造的戰艦噸位卻保持了一個和歷史相比略低的狀態,這就意味着,意大利政府有更多的資金可以用於生產新式戰艦!

而意大利政府也確實這樣做的,意大利人決定了在未來4年中,意大利海軍當局至少要服役3到4艘無畏型戰列艦!這樣一來,意大利人就有4艘準無畏和4艘無畏型戰列艦,而這僅僅是第一批!再加上意大利海軍的戰艦都是同華夏共同設計的,其性能和質量經過了3次大海戰的考驗,足夠讓人信服,其實際戰鬥力讓任何一方都不懷疑!

也許這支艦隊和歷史上大英帝國強大的大艦隊和德國公海艦隊相比都遠遠不如,但是別忘了,意大利這個地方實在太好了,遠離北海主戰場,但是同時又死死的掐住了地中海這個至關重要的航運通道!在大英帝國大艦隊無法抽身的情況下,意大利皇家海軍再加上奧匈帝國海軍將對法國海軍形成優勢!而且因爲地理問題,東地中海將成爲意大利海軍的後院,即使英國人掌控蘇伊士運河又能如何?大量的物資和人員依然無法通過地中海運輸!

也就是說,意大利人能否打敗法國海軍不確定,但是隻要保證不敗,地中海這條航運通道英法就是用不了的!地中海用不了怎麼辦?從東南亞和南亞次大陸以及東非和大洋洲的物資和兵員必須斜跨整個印度洋然後繞過非洲之角後,在走過整個大西洋進入歐洲,航線遠了幾千海里!就算是大英帝國和法國再nb,這樣巨大的消耗也是會令兩個戰時的巨人虛脫的,所以意大利對自己的地位十分看重是有道理的!

所以德國拉攏意大利也是有原因的,意大利的艦隊決定的不僅僅是地中海的局勢,更是決定了整個2戰戰局!壓制了法國,就代表切斷了協約國一條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時德國和意大利在非洲的殖民地資源就可以運過來,雖說不多,但是有總比沒有強!爲了保證地中海法國沿海的安全,英國大艦隊必須做出迴應,這就意味着大艦隊必須分兵,而分兵後的大艦隊面對德國公海艦隊的優勢就會被削弱!而這樣一來,德國艦隊的機會就來了!而一旦英法同意和談,那麼德國就可以安心消化從俄國人那裡獲得的勝利果實!

所以說意大利人打算和德奧站在一次!不過意大利人就是意大利人,在牆頭草這方面世界上罕有能相比的,意大利政府在表示會和德國人聯手的同時,還暗中決定了在開戰之初保持中立的的地位,一方面看看雙方能否給出更大的籌碼,另外一方面則是看看事情是不是真的能像德國總參謀部推演的那樣那麼順利!

第1486章 裝甲啓示錄(3)第351章 伏擊戰第163章 豐島海戰(三)第253章 炮轟橫須賀第354章 謀劃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157章 陸軍戰備會議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72章 後勤問題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331章 楊用霖的決斷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23章 準備第35章 初步合作意向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830章 大出血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第938章 接戰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718章 戰前準備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966章 陷阱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1336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4第676章 四打六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674章 突圍第979章 被騙了?第354章 謀劃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126章 反間諜!!第217章 戰前準備第72章 後勤問題第1102章 謀劃第1234章 戴高樂的擔憂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611章 潛艇戰與反潛第1140章 敗退第859章 撤退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876章 波羅的海戰雲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1136章 大戲開場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1217章 快速機羣3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1522章 坐不住了第900章 明白了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367章 最後的準備第1321章 放棄第1500章 不爲己甚第1538章 攤牌2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384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738章 最後的戰鬥第739章 南線會戰第1439章 大西洋啓示錄4第386章 慈禧的應對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307章 大戰略第1332章 血火藍天2第509章 工人問題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501章 簽約第665章 膠着的戰局第708章 崩潰第534章 步入成熟的華夏海軍第1134章 進攻開始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883章 失控第484章 突破第776章 前來摸底的傑里科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724章 全面進攻第355章 破局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製成功第795章 英國人的補救措施第200章 快速艦隊的搏殺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989章 餘響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1505章 大棋局第1464章 行動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160章 北洋大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