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沒事?”許氏見容月藥也不肯吃,便有些擔心。
你說剛暈過呢,臉色也不好,居然還不肯吃藥,還有,你馬上要上花轎了好麼!!
“娘,我真沒事!!”
容月說完,還就地跳了幾下,證明自己啥事也沒有,挺健康的。
屋子裡還有錢氏和鄭老二,她也不能和許氏講明話,難道說,娘,我剛纔是扮暈的……
許氏命人給容月端來了飯菜,讓她吃了點,便道,“快些吃點,到了晚上,可就不能再碰了,一直要到明天,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吃得消,要麼我多準備些糖塊給你?”
一般出嫁前,就會嘴裡含塊的,代表將來的生活甜甜蜜蜜。
在許氏看來,多含點,多吃點,不是更加甜蜜?
前世的時候,容月也特別愛吃糖,所以,長得比較胖。
後來年紀大了,懂事了,便不吃了。
小的時候多吃,是年紀小自控能力弱。
現在她的身體裡畢竟是個大人心,所以,基本不吃糖。
真有糖了,也是丟給花正傑,花正棟吃。
這也是小的時候,幾人願意親近她的另一個緣故。
容月想了想也好,便答應多拿幾塊糖,不吃東西了,吃點糖,不容易餓。
畢竟,成親是件超負荷的運動,沒半點體力,哪吃得消。
相比較容月,香果公主回了理藩院就比較倒黴了。
本來,皇帝的聖壽一過,理藩院的人也好,禮部的人也好,就能鬆一口氣了。
偏偏國公爺搞出了這麼一樁事來。
他們是高興又不高興。
高興的是,以後糧響能發得準時了,不會再拿些有用沒用的來湊數了。
皇帝到年底的時候,都要向戶部支銀子,更何況是一些沒實權的官員了。
倘若海運一搞,到時候不僅皇帝能內庫存足,戶部銀子也會充實,他們的糧響自然是不用愁了。
不高興的是,南洋的那些大爺大姐們還得招呼他們。
他們別的也不怕,就怕這些大爺大姐的,在京城搞出些事。
不過,現在還好,由於要搞南洋的貿易,所以,那些使者倒還好些
,個個都想讓天朝去他們哪兒建立賣貨點,所以,態度那叫一個親切。
可公主和王子們可就不一樣了。
一種呢是想嫁過來,一種呢是想把京城的好姑娘娶走。
無論是哪一種,對於理藩院的官員或者禮部的官員來說,都是不爽的。
因爲,倘若真成親,到時候,皇帝肯定是撒手掌櫃,到時候,還得他們去談,去辦。
這不是多了件事嘛!!
你說往簡了辦吧,別說人家王子公主不答應,哪怕是京城的王公貴族也不答應啊!!
你說他們顏面何存呢?
可倘若往奢侈了辦吧,他們也沒地兒支銀子啊!!
更何況,事情做得越多,越容易出錯,你說誰樂意操辦那些吃力不討好,南洋王子公主的婚事啊!!
而現在,那位香果公主居然去未來的國公夫人孃家去鬧事……
還把人家國公夫人推傷了……
你說哪有這麼不要臉的公主的啊!!
看人家長得人模人樣的,挺像江南水鄉的姑娘似的,居然如此刁蠻!!
你說那國公夫人就算曾經在民間再如何,現在,人家也是皇帝親賜給國公爺的,那是聖旨,那是不可違背的!!
哪是你能上門欺負的?
你把咱天朝的皇帝放哪兒了??
那鄭家可是最最好說話的了,居然把人家的家主給惹毛,你說這公主有多刁蠻啊!!
理藩院和禮部的人,終於找到發泄口了。
於是,衆口爍金,到了晚上,整個京城的王公貴族基本都傳遍了。
其實原先的三位公主裡,香果公主算是行情最好的。
一方面是她漢語還行,另一方面自然也是長得不錯。
那時候,有幾個王公家是打算,要麼找那種二房或者三房的嫡子娶了那位。
一來是皇帝哪兒能交待了,二來,也是親家,到時候,能幫得上忙。
三來,真有啥問題,到時候直接把他們踢出家門就成。
反正也不是長房嫡孫,只要挑個品相不差些的,到時候多給些家產就行。
公主的陪嫁也不會少,又不用像正經的天朝公主這樣貢着
。
到時候,公主在府裡,自家子孫跟着出使南洋,賺錢的機會也是大大的。
可現在,理藩院傳出這種風聲來。
說實話,倘若是私下,大家會覺得還沒啥,畢竟人家本來就是蠻夷嘛,雖然長得挺像江南姑娘的,可底子裡是蠻夷不是?
咱能接受。
可現在,京城應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人家香果公主居然巴着想嫁國公爺,還爲了嫁國公爺,把人家沒過門的媳婦推傷了。
雖然內宅婦人手裡,手裡基本都是有人命的,只不過,那都是私下的,沒有在明面上的。
大家也都要那臉皮兒,任何時候,敞開了說,任何的陰暗手段都是見不得人的。
雖然大家不知道具體的事是哪樣,不過,哪家的貴婦還願意娶這樣的女子進門啊!!
倘若是天朝的公主,迫於宮裡的威力沒辦法。
畢竟要給皇帝太后面子。
可現在,只是南洋的,誰還樂意娶啊??
這麼好的藉口不用娶南洋公主了,王公貴族們都叫一個使勁的傳着,反正也不就咱一家在傳。
容月第二天天都沒亮,就被許氏和錢氏,還有張嬤嬤給拉了起來,先是梳了個百子千孫頭髻,這個梳頭髮的,是鄭老二特地去找來的全福之人。
所謂全福之人就是自己的父母,公婆都健在,子女雙全的。
這種人在鄰居之間特別的吃香,因爲只要有喜慶的事,大傢伙都樂意去找她。
而鄭老二請來的這位,福氣更加好。
她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包括她男人的祖輩,也全都在。
最重要的是,她進門五年就生了兩個兒子,今年是進門的第十年,已加了一兒一女。
而且四個孩子都十分的健康,健壯。
長子和次子都還進了蒙學,據說常得先生誇獎。
這在外人看來,這福氣不要太好!!
所以,這位梳頭的婦人,只要到了下半年,找她的人基本就是大排長龍。
鄭老二也是花了大筆的銀子,才把她請來的。
“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