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春回大地

一場一場雨下下來,大旱徹底緩解,滿安丘的井裡都溢出了水。

知縣李帆以鹽易米在全縣推廣開來,連帶着青州其餘幾縣也都紛紛效法,百姓稱讚李知縣,連巡撫巡按都前來安丘,專程誇獎了李帆,準備上書朝廷,讓其餘大旱地方,也能以此法自救。

李知縣立時聲名鵲起,他也坦言是受到本地一小兒啓發,這事不用高矮生說,齊魯大地上有的是說書人,開始他們的演繹。

李帆又嘉獎了啓發他的人一次,只是他不曉得是崔稚,仍舊以爲是魏銘。他讓苗先生前來綠亭村,贈了魏銘一套文房四寶,一套啓蒙書籍。

崔稚翻了翻這套啓蒙書,似《三字經》、《千字文》這種常見的,就不說了,還有一本《龍文鞭影》,魏銘告訴她,這書主要是講一些人物典故,多是二十四史中的人物。

“李知縣這是盼你成龍啊!他是不知道,你本來就是龍!”崔稚翹着二郎腿道。

魏銘着實怔了一下,見她嬉笑態度,還不自知,嚴肅道:“這樣的話,再不要亂說。”

崔稚這才意識到,觸了封建君主的逆鱗了,趕忙捂了嘴,半晌才道:“我一定注意,不給你惹事。”

她縮着腦袋的小樣,也是好笑的緊,魏銘想繃着臉嚇唬嚇唬她,都繃不下去了。

“罷了。”他道,將書收了放到了崔稚牀邊。

“咦?你不要?”崔稚問了一句,又想了起來,“對哦,你不需要。”

魏銘伸手點了點書,笑看她一眼,“你需要。”

他轉身走了,崔稚在他背後朝她擠眉弄眼。

苗品過來送東西給魏銘的時候,當然要看望一下“高矮生”。他只當崔稚講書講的這麼好,還以爲她也上過學,啓過蒙,甚至還偷偷問她,父祖可是抄沒流放的官員。

也只有官宦之家,才能把六七歲的女孩教得這般口齒伶俐、出口成章。

他高看崔稚一眼,同崔稚說話自然不一般,拿出夫子本事引經據典地說話,差點把崔稚說懵了,要不是魏銘救場,崔稚就要露餡了。

她哪裡知道那許多典故,大路邊的說說也就罷了,苗先生給她玩深層次的,她當然要趴了,她滿腦子只有段子和現代梗!

崔稚抱起那本《龍文鞭影》翻看,嘴裡喊着小乙,“小乙呀,要不要和姐姐一起識字呀?”

小乙纔不到三歲,識什麼字,玩纔是要緊呀!哪裡似她,芯子裡二十好幾的人了,繁體字一半都認不清!

小乙大聲回答:“不要!”

屋裡的崔稚長長嘆了口氣,又求她:“要麼!要麼!”

“不要!”

院子裡,樹蔭下,魏銘笑出了聲。

*

朝廷下發賑災糧,縣裡能以鹽易米,人們又趁着夏秋幾月風調雨順,搶種了晚高粱。

永平十年的山東大地,百姓比以往災害饑荒年份,都過得從容許多。

魏家的房子翻新,把一側的菜地也括了進去,院子一下寬敞了起來。魏銘和崔稚親自敲定了格局,竟蓋出一座小小三進院。

進門前院一間房,留給魏銘,他說到底是個成年男人,再與三個女眷混居實在不合適。

原本菜園子和部分院子合在一起,與前院拉了一道牆側分兩邊,開了月亮門和花窗,裡間正房一間,田氏帶着小乙住,東廂房一間,崔稚住。前院和內院後邊,留出一道退步,長長地建了一間竈房,開了後門,又在竈房旁邊挖了個兩尺見方水塘,等着有魚苗,便養幾條魚進去。

魏銘講究實用,崔稚強調美觀,田氏注重生活,小乙要玩。

外院花窗下,留了個種石榴樹的地方,石榴樹下還挖了一小片花圃;內院花窗下,崔稚請溫家人做了一個小秋千,小秋千旁放了一塊大石,正是傷了她腳的那一塊,從地裡挖出來一看,竟刻着五個大字——泰山石敢當;田氏在院子空地開了小片菜園種了蒜和蔥;小乙滿院子亂竄,小步子邁得又穩又快,咯咯地留下一串小母雞笑。

小院冬日裡還平平無奇,村人來看稀罕景的,都道也就那樣。

待到永平十一年二月,春回大地,草長鶯飛,魏家小院一下子成了女大十八變的小姑娘,俊俏起來。

苗先生第二次來時大吃一驚,“請了誰人造的園?當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這次苗先生來魏家,是李知縣又想起了治下這位堪稱神通的小兒,特特讓苗先生來,勸魏銘前去縣社學讀書。或許李知縣從魏銘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童年,總是惦記着魏銘能走向正途。

“縣社學雖然離家遠,但先生教的好,同窗也都學的好,你去縣裡總比自己在家苦讀來得快。”苗先生道,“縣尊已經在着手恢復安丘社學了,但是兩年饑荒虧空的厲害,進學的少,教書的也少,現在多少人想進縣社學,你可抓緊些,好生讀個兩三年,考個秀才出身,拿了廩膳生的名額,家裡體面又輕省,多好。”

苗先生還以爲他不願意,魏銘連道先生放心,“學生正準備往禮房報名縣試,只是本縣在學的廩生尚未覓到。”

一人若想考得秀才身份,需要經過縣試、府試、道試三道童子試,才能得生員,也就是秀才出身。

縣試三年兩次,一般就在二月,由本縣知縣做考官。

李知縣已經在一月出示了試期,今歲縣試爲二月廿四,考生要提前到縣衙禮房報名,本人情況與祖輩三代都要寫明不說,還要尋本縣在學廩生作保,保證考生本人不會出現冒籍、頂替等狀況。

原本魏銘還擔心自己身在孝中,雖然只是童試,但細究起來也是違規。沒想到因爲饑荒災年的原因,能獲考試之資的人甚少,各地都明裡暗裡鼓勵考試,畢竟童子試不是鄉試那等大試,考也無妨。

魏銘上一世已經爲父母守制滿三載,今生祭拜了考妣,安心應試。

至於在學廩生,魏銘本想通過溫傳尋這麼一人,但現有苗先生在此,他就不需要繞這麼一大圈了,直接讓苗先生替他尋,豈不便利?

苗先生倒沒在意這個,訝然問,“你纔讀社學兩年,就要去應縣試?”說着,又想到魏銘不是一般孩童,“看來你有把握了,有幾成?”

魏銘笑笑,謙虛道:“六七成吧。”

他這麼謙虛,苗先生一點沒聽出來,“今歲進學人少,若有六七成把握,多半是成了的!你真行?”

言罷,又覺得還是多給孩子些激勵的好,遂拍了拍魏銘的肩,“沒事,成與不成,多歷練一回總是好的,你才十一歲,有的是機會!”

第127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17章 人設起作用了第150章 苦肉計第193章 白日做夢第319章 罵人不揭短(7更!)第415章 魏大人的期待第458章 跑腿送信第341章 託付第5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426章 不得發作第323章 失手第339章 經年月不知悔改第347章 錯認第298章 衝散第202章 運道第162章 疼嗎第19章 諸葛再世第332章 年輕人不要頭禿第3章 逃不過的真香定律第13章 奇怪的木子第365章 這羣人太不簡單第194章 好久不見第76章 撞上大魔王(6更,求訂閱!)第299章 安置第161章 抱着狗的小丫頭第458章 跑腿送信第305章 三位姑娘第479章 下獄第207章 夜市第48章 再無異議第492章 過年第175章 一輩子不嫁人第194章 好久不見第69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38章 崔小丫突見生意門第60章 六個優第385章 討價還價第201章 邀酒大會第310章 作惡第393章 鄉試的關節第419章 猶豫第289章 投其所好第492章 過年第417章 四兩撥千斤第409章 他的玩味第241章 魏大人幫幫忙第184章 說服第73章 府試案首第396章 前世孟家第415章 魏大人的期待第474章 回合第110章 狎妓的案首第236章 女子讀書(爲殊華打賞加更)第469章 進京第292章 羣力第98章 連陰雨第202章 運道第253章 大放厥詞第120章 這樣女人有何用第527章 驚險第100章 待客之道第235章 竹院的秘密第255章 風生水起第229章 都是表哥第340章 論往事無人再提第238章 小六小七第210章 曹操俯身第487章 反抗第237章 她好玩第35章 天不怕地不怕第330章 小妾第289章 投其所好第246章 你怎麼知道第420章 大是非第18章 人性的統一與對立第369章 外公第40章 滅他威風第69章 苟富貴,勿相忘第416章 耐心提點第334章 誰是豎子第269章 製造破綻第147章 一波三折第206章 陪跑第325章 不能成親第306章 不成親的原因第368章 走失的孩子第144章 是他!就是他!第268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115章 當街訓斥第220章 不可能第445章 再套路第470章 朝堂派系第384章 貢院第61章 祥瑞可不是好當的第109章 黃大仙的迷惑第408章 熱鍋螞蟻(150月票加更)第41章 故事裡的人第133章 她的字第249章 大禮第242章 魏大人他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