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爲難事

一”剛子華確實是比較着急。去年上面醞釀對省部級進壬引。賞則時候,周子華也清楚自己再上一個臺階進政治局他也上不去,當時不進則退本是真實的寫照,當時本來是準備動他。讓他到京城部委工作,實際上等於是降格了,實際上就是提前退居二線了,但是在高層的博弈當中他終於涉險過關,繼續呆在四河,但是這個位置人家也是緊緊盯着的,所以他也不敢掉以輕心。

周子華也清楚。這兩年企業改制是雷聲大,雨點由於一個是涉及到企業原有職工的問題不好解決,還有一個就是企業的債權人主要也就是銀行的貸款問題,在改制中遇到的阻力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改制的工作進展非常緩慢,而且這事在全省操作起來難度就比隨周那個偏遠的地方大很多了,方方面面前要協調,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一番溝通協調,今年下來就很難推開,周子華思索着,曾思濤講的這個辦法雖然不失爲一個給企業解套的好辦法,但是銀行總是吃虧了的。他作爲省委書記。必須要把握全局,平衡各方的利益,但是在條件成熟的地市還是可以考慮,逐步推開,早走一步早好。

周子華沉吟了好一會才說道:“國有企業改制是改革的一個大難點,總理論這是個地雷陣,確實是個雷區。但是就是雷再多,這個地雷陣也得趟過去,只要多想辦法,多調查研究。這方面的工作還是可以克服的。這方面的工作早着手準備,總要比晚着手準備好。思濤你在工作中還是充分動了腦子的;。

周子華威嚴中帶着一些親切,曾思濤也沒有覺得面對省委書記有多緊張。周子華始終沒有提到週五顧的事情,曾思濤在週五顧的事情上總覺得還是有點對不住周子華,他也希望利用自己知道的一些東西,給周子華一些建議。現在南方的洪水纔開始擡頭,還不是很明顯。長江生全流域性的大洪水在接下來的六月底和七月才升級。接下來長江流域的很多省份的主要工作就是抗洪,南方忙於抗災,會進一步加大凹完成的難度,作爲沒有受到洪水肆虐的省份。如果還完不成任務,周子華也好。葛寶峰也好,到時候更不好向上面交代。正是這個時候洪水還沒有真正拉響抗洪的警報,四河還有機會找上面爭取一些項目。只是這話曾思濤不知道怎麼說,畢竟現在洪水還沒那麼猛。他怎麼能知道將來會那麼猛?這個不好說清楚啊。

周子華見曾思濤欲言又止的樣子。笑着說道:“有什麼話不好開口?只管講,今天咱們言者無罪,什麼都可以談談

曾思濤點點頭說道:“那我就大膽的談一談經濟展的問題,要在短時間拉動經濟增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大投資力度,這是啓動經濟最快的突破口。但是一定要汲取以往投資一哄而起、亂上項目的慘痛教元。中央再三告誡要加強項目可行性研究,擴大投資要立足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經濟關係的理順,絕對不搞重複建設,不搞新的加工項目。要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並且中央一再強調誰也不能強迫銀行貸款,不能增加新的不良債務、增加新的金融風險。

所以從銀行貸款這個。難度實在是太大了一點。但是財政部行的增國債轉貸到地方的錢這個可以多爭取啊,我們四河自古就有道難行,難於上青天,要修的路很多,中央財批了三個大的交通項目。可以再努力爭取兩到三個。還有四河的水力資源非常豐富,電站也可以多修一點

周子華嘆了口氣,曾思濤見他真是有些心焦,同時也是在他面前很放鬆的樣子,心裡多少有些奇怪,只是周子華又開始講話,曾思濤也趕緊集中注意力聽着,周子華說道:“這個省裡不是沒想辦法,寶峰省長當初想要修八條路,兩個大中型水電站。首發但是在財政部那裡一下就斃掉了一多半,同時中央也一再強調,要防止另一種傾向生,即避免經濟再度過熱。積極的財政政策是針對亞洲金融危機負面影響和我國內需不足而採取的一項短期政策措施。要求增國債轉貸到地方的錢一定要歸還。這借的中央的錢得還啊,這件事中央領導讓寶峰省長立下軍令狀的。四河的財政收支如何。中央有數,財政部心裡也有數

“中央的目的是要各級政府和財政做到心中有數。配合有關部門認真落實項目,加強對國債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遏制住了借債盲目建設的投資衝動。”南方的洪水還極有可能加劇,很可能整個南方水系都有大爪:口河下面的犬部分省份都要抗洪那都是經濟過餉受到這個影響,國家經濟增長會進一步受到影響。只要建設的理由充分,上面也會考慮的,至於財政部那裡,省裡也可以把還貸的任務分擔一些下去,再和財政部協商一下還貸的時間間題。可以考慮爭取一下,機會還是有的。這個”這個纔是要早動手,等其他省回過神來。估計就沒四河的份了”

曾思濤覺得就是在洪水還只是若隱若現。上面既擔憂,但洪水還沒有來真來時候就要。效果會更好,至於能不能還上錢。到時候再說。

九八年的洪水,曾思濤是記憶猶新。作爲上游的四河省,由於幾十年來森林砍伐過度,森林覆蓋面積太低。導致每年從上游攜帶下來數以億噸計的土砂順着長江順流而下。由於年復一年的土砂淤積,長江中下游的河牀從多年前開始就已高出了地面。成爲又一條“懸河。”所以到時候不但沒機會要到錢,還會成爲罪魁禍,被學者專家口誅筆伐,批判得體無完膚,最後由中央和省級財政出錢進行退耕還林。而大洪水是從南方折騰到北方。全國二十九個省市受災,這受災面積和損失實在實是大了,等抗完洪,中央財政資金肯定是要用到災區重建,再去找上面要錢也更沒有機會了。

周子華看着曾思濤,看得曾思濤心裡有些毛:“那可不是小數字。找財政部借錢。省裡財政還要出錢。這省裡財政花了,哪有資金還財政部,到時候可是要數真金白銀給財政部的

。四河也是在展的,財政收入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好的,這部分其實也不多,像公路可以逐步收費還貸,只是週轉一下。財政資金的調配上再科學一點就行了

“哦,寶峰省長也還是一直惦記着這個,覺得機會難得,但是又怕還不上財政部的錢,到時候麻煩就大了。”

曾思濤卻是知道葛寶峰和財政部的姜部長不怎麼對付,姜部長曾經公開批評四河是上繳中央財政的稅收等拖拖拉拉。找財政部要錢是比誰都積極,並且只要涉及到還錢的,都是拖了又拖,典型的債多不愁的角色。屬於老賴一類,信譽不好。四河的很多項目都卡在財政部那裡。要想過財政部那一關確實得想辦法。

至於想什麼辦法就不用他操心了,隨周眼下的局面,這段時間省裡也不會讓他去協助跑項目的,他只是提建議,至於領導用不用他的建議。那是領導們的事情了。

曾思濤點點頭:“要資金的人多,僧多粥少,難度確實也不小

周子華也覺得難度不他和葛寶峰兩個人雖然有些小矛盾,但是存大原則上還是一致的,在很多工作上互相都還是支持的,只是要錢這事比較麻煩,他最多就是敲敲邊鼓,更要要操心的是葛寶峰。

周子華要操心的是幹部問題,這也很讓他撓頭,新任總理下定決心要對政府機構進行改革,在人代會上已經獲得通過,中央政府機構中不裁減的有十五全部、委。新組建的有四全部、委。更名的有三全部、委。改革後組成部門由原有的四十個減少到二十九個。人員要精簡百分之四十七,這麼大的裁減力度,這裡面部級副部級的不說,廳級處級那是一大把一大把的,有人曾戲稱部委是:廳級幹部一走廊,處級幹部一禮堂,科級幹部一操場,機構確實比較臃腫,人浮於事的現象很嚴重。拆廟趕和尚,但是這些和尚總要有個去處。分流方案正式出臺後,臨退休的退休,除了一些分流到京城的企事業單位外,大多數年輕人由上面特批去讀研究生,給幾年的時間緩衝一下,有門路希望到下面省市的,這樣的事情上面當然是歡迎。只要你有能力自己聯繫到單位,原單位一律放行,所以也有不少副廳正處的紛紛到省市部門任職。周子華在京城部委工作過不少時間。在京城的故交下屬的也有不少求上門來。有人竟然在他痛哭流涕,弄得他也很有些頭疼,既然上面前那麼大的力度,下面省市以及還有縣市一級遲早也是要動的,省直機關的這些人一個個也是心裡直打鼓,都希望到下面地市你。再精簡也精簡不到書記副書記。市長副市長頭上,隨周雖然偏遠一點。但走了解到隨周空出來的位置不少,願意去的人一大把。所以找上他門來的人就更多,其他省裡的領導那裡也同樣如此,一時間隨周倒成了個香餑餑了。

所以隨周的人事安排有些讓他頭疼。

凌旯還有一更

第3章 不屬黨管,就按企業的規矩辦第2章 運籌第40章 爲人父是一種莫大的幸福第10章 章 終出手第37章 攻與守(二)第3章 山鄉上任第23章 我一般不陰人第62章 權色交易第47章 酒會上的怪異第30章 直搗黃龍(二)第16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90章 資金翻番第56章 賠罪第81章 坐享其成第11章 出巡第27章 宣華醉酒第16章 立足第53章 不翹尾巴第16章 色誘的代價(三)第45章 招商引資第13章 深意第1章 履新第9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二)第40章 股票認購證第121章 組織談話第23章 好事第54章 不堪入目第66章 吳大華的失落第83章 車上韻事第52章 懵懂的一秘第33章 吃了不嘴軟第5章 秘書風波第56章 賠罪第39章 槍聲再起第47章 格局大小第15章 山重水複第72章 抱錯人了第114章 易江莫的兩難選擇第18章 別拿代理市長不當市長(四)第45章 批評第36章 爲難事第41章 到位第52章 誰給誰點顏色第114章 借勢而爲第4章 收水費的第1章 履新第18章 誰是誰的獵物(二)第38章 攻與守(三)第四十一章第83章 暗度陳倉第81章 坐享其成第8章 高校結盟第81章 黑是紅的天敵第59章 有點意思第87章 翹尾巴就打下去第17章 山呼海嘯送戰友第97章 相邀第70章 撕開口子第115章 搞得過火了一點第102章 大女小男第88章 安撫與謀第63章 出刀第103章 女領導就是比她專業第53章 僥倖真的是會害人的第66章 吳大華的失落第26章 選秘書第106章 出國考察第88章 聲色犬馬第73章 縱情宣泄第13章 深意第2章 選人第57章 第一次會議第66章 機構改革的波瀾第74章 倒春寒第1章 楔子第23章 絕地反擊第71章 不要招惹我第28章 火燒紀委調查組第3章 破冰第74章 企業考察第42章 春到暖人間第92章 搞散一對算一對?!第87章 普江南升職第33章 吃了不嘴軟第74章 企業考察第57章 超級無敵三賤客第13章 打也是技術活第11章 艱難的決定第41章 “拜碼頭”第58章 原來是個野蠻人第46章 風滿樓(三)第68章 曾書記成第3章 歸心第6章 壞人?第39章 喜事連連(二)第72章 聽其言,觀其行第2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73章 想要雙雙飛第3章 春節第53章 太不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