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水泥廠的風波(2)

當天夜裡,徐少傑回到了淮揚市的家裡,當他和張小玉在吹着電扇,看着電視的時候,張世奎已經開始已經開始應付第一批次的“上訪者”了。

張世奎知道,徐少傑也是怕麻煩,徐少傑是主要領導,不能也不應該沉湎到諸多的具體事情中間去,主要領導主要是決策,比如建水泥廠、蔬菜大棚,都是徐少傑拍板,具體的籌辦過程,徐少傑很少參與,遇到具體辦事人員無法解決的問題,徐少傑就出面了,一旦拿出了方案之後,徐少傑馬上退居二線,不再過問具體事情。

張世奎暗自將徐少傑和劉志華進行了比較,兩人的風格有很大的不同,徐少傑是抓大放小,抓住了主要方向,一般不干涉具體過程,大都是看事情的結果,所以,管事的人手裡有權,有自主權,一定會盡心盡力去做事情,就說蔬菜大棚的事情,胡德義整天泡在花冠村,徐少傑落實了建大棚的資金之後,將所有事情交給了胡德義,包括所有的開支事宜,包括建大棚的地方、僱用人管理大棚等,再說水泥廠籌建的事宜,徐少傑解決了貸款問題,根本就沒有過問具體的事情,會議上做出佈置安排之後,就不關心了。乍看起來,徐少傑似乎是有些放任自流的意思,其實不然,徐少傑抓住了主線,總是能夠很巧妙的引導着大家跟着他的思路走,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領導藝術,是真正的領導方式。再看劉志華,差了就不是一個檔次了,什麼都想着管,什麼都捏的死死的,不相信下面,分配工作任務的時候,不考慮到下面的困難,一律採用強行措施,辦不好就是粗暴對待,劉志華落到這樣的結局,有些咎由自取的味道。

張世奎感覺到,跟着徐少傑,能夠學到不少東西,到底是名牌大學生,淮揚市委辦公室派下來的幹部,水平高,見識廣,張世奎想到了自己,是區長,區長當然要面對具體的工作,可將來如果做了書記,學習的榜樣,就是徐少傑。

不過張世奎來不及總結,晚上,得到了準確消息的董桂花和劉沐就到區公所的寢室,找到了他。

董桂花是女同志,衆所周知,女同志本來就有優勢,加上玉林鄉現在的地位不同了,在玉都區是鼎鼎有名,所以,董桂花的大嗓門讓張世奎有些發懵,劉沐不同,文文靜靜的,兩人的性別似乎倒了,張世奎不聽就知道兩人來的目的,12個村,可只有8個指標,兩個照顧鄉政府的指標,自然不會分下去的。

張世奎早就跟着徐少傑學到了一些辦法,此刻,田立新、趙德立都在他的寢室裡面,衆人一起給董桂花和劉沐解釋,這是區委會定下的事情,衆人當然不會擡出徐少傑,總之是集體研究決定的。董桂花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她表示,堅決支持區委的決定,可萬事都有例外啊,玉林鄉的情況特殊,應該照顧,劉沐在一邊不緊不慢的補充,弄得張世奎、田立新和趙德立面面相覷,張世奎實在沒轍了,最後詢問,玉林鄉存在多大的困難,董桂花倒也知趣,表示增加兩個指標就夠了,玉林鄉知道區委區公所也是有具體困難的。

張世奎沒有表態,趙德立已經記下了董桂花的要求,張世奎表示,這些問題,最後統一研究,不過,10個指標,三天內必須完成,否則,一切都是免談。

董桂花和劉沐離開之後,張世奎要求田立新和趙德立,這三天時間,統一辦公,秤不離砣、砣不離秤,具體的統計情況,讓宋濤去辦理,水泥廠的管理人員,安排具體任務,做一些登記的事宜。

晚上,張世奎跑到了財政所,財政所有客房,張世奎想着好好睡一覺,早上起來之後,精神飽滿的辦公。

早上,張世奎出現在區公所院子裡的時候,傻眼了,區公所沒有通知開會,鄉政府的書記和鄉長全部到區公所來了,看樣子都是趕早的,還有不少的站所負責人,張世奎安排食堂煮麪條,大家總是要吃早餐的,令張世奎沒有想到的是,食堂裡的師傅,也悄聲請張世奎關照考慮,吃麪條的時候,張世奎開始摳腦袋了,躲是躲不過的,必須要解決問題,指標只有那麼多,想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

吃完早餐之後,張世奎想到了辦法,區直單位的負責人暫時在大會議室等候,鄉黨委書記和鄉長到小會議室,一個一個解釋,耽誤時間,索性一起解釋,如果有具體困難的,到時候再說。徐少傑上任幾個月時間,開了一些會,玉都區的會風有所轉變,所以,這些書記和鄉長也就大膽發表意見了,總之一個情況,指標少了,還要求解決指標,趙德立最先解釋,接着是田立新,最後是張世奎,區公所裡面幾乎沒有什麼班子成員,都去落實自己的兩個指標了。鄉政府的領導,對區委研究的意見都表示支持,沒有人質疑區委區公所領導,相反,有人提出,徐書記和張區長沒有分配指標,有些不公正,經過了接近兩個小時的交談,鄉政府的領導提出了各自的困難之後,迅速回去了,畢竟,時間不多,現有的10個指標,要迅速落實,要將人直接送到水泥廠。

接下來是區直單位負責人,也就是張世奎最爲頭疼的問題,16個指標,平均一個單位不到一個指標,當然張世奎在頭天夜裡就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了,難度很大,張世奎大概考慮了一個方案,在會議室裡面,和田立新、趙德立仔細進行了磋商,方案不是很完美,聊勝於無。

再次開始的會議,難度陡然增大,幾乎所有的區直單位負責人都來了,大家的要求,至少一個單位一個指標,這當然沒有可能性,聽了大家的要求之後,張世奎親自解釋,這次,張世奎很嚴肅,要求區直單位體諒區公所的困難,指標重點針對的是農民,剩下的指標,經過區委會的討論,已經形成統一意見,不可能變更了,所以,有什麼困難,大家一起克服,接下來,張世奎說出了自己和田學貴、趙德立商議的意見。

張世奎說出來意見之後,會議室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中,張世奎也知道這樣有些不公平,他主要是從工作關聯的角度出發,一切都是爲了有利於開展工作,一些平時強勢的部門,都有指標,一些無關緊要的站所,反而沒有指標。要知道,這些強勢的站所,一直都是佔便宜的,看着會場的氣氛,張世奎想了想,要求已經分到指標的站所負責人立刻回去落實,沒有分配到指標的站所負責人留下來。

會議室的人少了很多,分配到指標的站所負責人,當然高興,這個指標,就是他們自己說了算的,誰都有需要照顧的親戚朋友的。

張世奎想了一會之後,給剩下的站所負責人留下了希望,區公所知道他們的具體情況,將再次研究,看看從哪個方面來想辦法。這些站所負責人怏怏不樂離開了區公所。

張世奎感覺到很累,但是,還有一個大麻煩,區公所內部的指標,這也是一個敏感問題,可現在不能耽誤,時間要求很緊,必須要馬上落實,否則其他地方的人都到位了,區公所落後了,可不是好事情。

水泥廠傳來消息,請區委領導去看看,水泥廠附近的農戶,問題基本解決了,一共招募了27人,其中有一戶,家庭特別困難,破例招募了兩人,請領導去審覈。張世奎無奈,只好要田立新到水泥廠,那邊必須有一個領導了,人員正在逐步到位,沒有人主事,可是不行的,區公所,只剩下了張世奎和趙德立。

區公所裡面的幹部,歷來都是有一些優越感的,特別是在辦公室、組織人事辦公室、紀檢辦公室等工作的幹部,大都是從基層上來的,甚至不願意到下面去擔任鄉黨委書記,這些幹部,或多或少有一些資歷,或者是與領導有一定的關係,他們的作息時間,和市裡機關幹部是一樣的,除了收稅的時候,或者是菸葉收購的時候,一般都是在機關上班的,有些幹部,長期在領導身邊工作,當然是有一定的感情的,所以徐少傑考慮到了這個因素,爲機關留下了20個指標。可機關裡面幹部的地位是不一樣的,最牛的是辦公室和組織人事辦公室的,其次是紀檢辦公室、綜治辦公室等,至於團委婦聯,就是弱勢了,

機關裡面的幹部職工,加上食堂裡面的師傅,剛好是20人,張世奎明白,徐少傑的意思,一定是每個機關幹部一個指標,可是張世奎有顧慮,以前就有過這樣的糾紛,辦公室工作確實辛苦一些,團委婦聯的,一年到頭沒有什麼事情,在落實微薄的福利的時候,機關裡面堅決要求進行評比,人本來就不多,還要評出一二三等,偏偏劉志華支持這樣的做法。

會議開始之前,張世奎心裡已經有底了。

“水泥廠招工的事情,已經傳開了,不是什麼秘密了,很多人知道,機關裡面分配了20個招工指標,今天我想說一下個人的意見,我們區公所的幹部職工,曾經有過一些不愉快的爭執,可是徐書記擔任書記以後,大家可以感受到機關的變化,我不否認,機關工作,有些重要一些,有些相對清閒一些,但這是分工不同造成的,徐書記多次說到了,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就是說到我們區公所機關的,我們的分工,不可能向市委市政府那樣明確,我們的具體工作任務,也是不相同的,很多時候,需要突擊,需要加班,所以,我希望今後的爭議儘量消失,今天,我不想說太多了,區委區公所研究的意見是明確的,我和田書記、趙廠長商議過了,機關工作人員每人一個指標,沒有什麼高下之分,我有一個要求,機關幹部職工,代表了機關形象,必須更好執行區委區公所的決定,考慮到大家工作的特殊性,相互之間的工作適當擠一擠,分批次回家,算上幾天,還有三天時間,人員必須到位,具體的要求,剛纔趙廠長已經說了,我不重複,如果三天之內人員不能到位,不管是誰,指標一律作廢,好了,散會吧。”

一天下來,張世奎筋疲力盡,落實招工指標,看起來風光無限的事情,落實起來,竟然如此的困難,張世奎不禁想到了劉志華,如果是劉志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劉志華會將指標看作自家所有的,採用恩賜的方式,給一些自己親近的人一些指標,自己會決定大部分進入水泥廠,根本不會出現開會的事情,更不會因爲指標分配的問題,向下面做解釋。張世奎感覺到了奇怪,儘管自己很累,可是心情愉快,無論怎麼說,可以面對全區的幹部職工,甚至是農戶,可以理直氣壯。

第三天的下午,張世奎趕到了水泥廠,160人,一個不少,全部在水泥廠裡面集中了,有些早就來了,儘管住宿條件和生活條件很艱苦,可是,所有被招募的工人,都是精神抖擻,眼神裡面,充滿了驕傲。

張世奎、田立新和趙德立分別講話了,他們的講話都很簡單,最爲重要的是馬工的講話,馬工從技術要求方面做了說明,這些人要參加爲期10天的培訓,接下來就要開始上班,培訓的要求非常嚴格,馬工的講話很嚴厲,提出了諸多的具體要求。

徐少傑沒有參加這次的會議,直接產生的效果是,水泥廠的工人,都認爲張世奎是真正的負責人,儘管張世奎一再強調是徐書記領導的水泥廠的招工。

張世奎很是感慨,一般來說,這樣的會議,主要領導都是要參加的,起碼是一種權威的表現,也是一種臉面,可是徐少傑沒有參加,徐少傑曾經說過,張世奎是水泥廠籌建工作的負責人,所以,在公開露面的場合,無論是簡單的事情、複雜的應對,徐少傑都沒有露面,全部是張世奎出面處理的,徐少傑嚴格遵守了自己設立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徐少傑經常強調的。

張世奎捫心自問,他還做不到,跟着劉志華的時間長了,很多的觀念,一時間還糾正不過來,需要時間,張世奎在工作中,不斷反省,比如說這次的招工,張世奎和田立新、趙德立等人,常常在一起商議,衆人共同來決定某一件事情,好處是很明顯的,避免了不少的失誤和頭腦發熱的情況,減少了糾紛。

第805章 專題會上立威(1)第286章 部門利益第709章 塵埃落定(2)第318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第546章 整頓作風的麻煩事(1)第145章 黃海濤的意思第300章 統一觀點第881章 馬留良的意見(2)第892章 人心不可測(3)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597章 謠言和污衊(1)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第879章 不一樣的意見第146章 暫停的調整第332章 有關考察的安排第59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590章 說情者第74章 把握時機第385章 侯義兵之死(2)第882章 各有各的想法(1)第346章 意味深長的談話第637章 追查到底(2)第24章 憤怒的情緒(2)第482章 談話第396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2)第259章 小風暴第159章 沙隆縣的調整第908章 粉墨登場(2)第725章 家人(3)第117章 視察(3)第78章 工作佈置第578章 命案(2)第137章 陳登祥的轉變第422章 艱難的適應第111章 年關(1)第717章 義無反顧第152章 有恃無恐第376章 奇怪的養生之道第403章 審計風暴(5)第570章 必須處理好的關係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343章 遲到的調整第822章 謝志偉的臭棋(3)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432章 白長林的教誨第135章 陳目標的麻煩(2)第379章 集權與強權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2)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895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2)第844章 風波驟起(3)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756章 徐少傑的建議(5)第634章 確定秘書第585章 鬥智鬥勇(2)第742章 心腹的心思第127章 面見陳登祥第1章 父親的囑託第698章 故伎重演(1)第145章 黃海濤的意思第163章 不算是衣錦還鄉第271章 第一刀第881章 馬留良的意見(2)第207章 第一次絕唱(1)第784章 痛苦的反思第899章 接二連三的事情(2)第731章 徐樹昆的視察(3)第145章 黃海濤的意思第718章 班子到位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358章 溫情第680章 毒計(1)第444章 驚人的交代(1)第304章 特殊的理解第899章 接二連三的事情(2)第177章 應對的辦法第688章 推進(1)第813章 山雨欲來(5)第239章 譚玲莉的升遷第307章 忙亂(2)第806章 專題會上立威(2)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863章 獨撐局面第567章 高層的同盟第913章 往事悠悠第867章 撥雲見日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9章 未來價值取向第506章 夢非夢(2)第102章 籃球比賽第59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75章 通俗的用人辦法第561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3)第375章 省委黨校的學習第856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1)第764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3)第37章 社會實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