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

通過了第一個意見之後,大家安靜下來,看着徐少傑,他們知道,徐少傑還有建議,而且,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建議。

“西林市的城市發展目標,我認真看過了,有一個總的提法,就是將西林市打造成爲國際化的大都市,這個提法很誘人啊,誰都想着我們的城市,成爲全球關注的焦點,說起西林市,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看看紐約倫敦等大都市,誰不知道啊。”

衆人的臉上一片肅穆,包括簡正波都沒有說話,將西林市打造成爲國際化的大都市,這是市委提出來的,也是省委同意的,從徐少傑的語氣來看,似乎是反對這樣做的,誰都擔心,徐少傑這樣說,會不會引發一些問題。

“西方有一句名言,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也知道,萬里長城也不是一天壘起來的,很多時候,我們忘記了實際情況,難以踏踏實實的埋頭苦幹,卻提出來一些宏偉的、甚至是遙不可及的目標,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浮躁。”

“浮躁是當前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心態,以前,因爲浮躁,曾經個我們社會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現在,我們的經濟有所發展了,於是,不少人頭腦就開始發熱了,開始出現浮躁的心理了,不客氣的說,如果任由這種心態蔓延,勢必對我們的社會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作爲政府機關,應該正確的引導,讓大家剋制浮躁,千萬不能助長這樣的風氣,可惜的是,我們有些領導幹部,沒有拜託好大喜功、貪大求洋的心態,試想一下,如果政府在明確工作思路的同時,也出現了浮躁的心理,會造成多麼巨大的損失。”

徐少傑的話語已經非常嚴厲了,這些話語,指向的不僅僅是下面的幹部,甚至對省委和市委的領導都提出來了批評。

“我們要求將西林市打造成爲國際化的大都是,那好,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是國際化的大都市,有着怎麼樣的標準。”

“建設國際化的大都市,並不是建設幾座摩天大樓就可以大功告成的,目前國際上對什麼是國際化大都市沒有公認的定義,但是,有關專家還是給出了一定的標準。”

“總體說起來,有八條標準,一是成爲區域中心,對本國以及世界某一區域的經濟有一定的調控能力,說的不客氣一些,至少要有所謂的證券中心、交易中心等等,二是成爲人才中心,能夠吸引大量的國際國內的人才,還有大量的國際移民,三是成爲國際會展中心,每年至少舉辦150次以上的的國際性會議,四是有部分的國際組織在這個城市裡面,不管是設立總部還是設立辦事處,五是城市有完善的服務體系,服務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和比重在70%以上,六是能夠成爲國際創業中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冒險家的樂園,七是能夠成爲國際文化傳媒中心,八是城市被譽爲文明之都。”

“同志們,大家想一想,就我們國家來說,能夠達到這八個標準的,有幾個城市,就連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城市,都不敢說自己不需要努力了,我們西林市是什麼樣的條件,財政收入是什麼水平,我們如果去盲目的建設什麼國際化的大都市,會是什麼樣的後果。”

“西林市要發展,發展纔是硬道理,求快和求發展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願,作爲這座城市的建設者和決策者,我們的心情,比羣衆更加迫切,但怎麼樣做好,是需要我們認真考慮的,我認爲,我們必須要從實際出發,踏踏實實,從大處着眼,從小事做起,拒絕浮躁,真真正正的建設好西林市。”

“西林市的發展目標在哪裡,或者說我們下一步建設的目標在哪裡,其實我們以前提出來過,我看,西林市定位的目標,應該是成爲中南地區城市的龍頭,這方面,我們有着先天的優勢,無論是城市的規模、實力,還是我們的人文,做到這一點,都是有希望的,所以,我們確定的目標,就應該是輻射中南地區,至於說建設國際化的大都市,我看,暫時還是不考慮,我們需要實實在在的、可以達到的奮鬥目標。”

會議室裡面很安靜,大家都在思考徐少傑說出來的話語。徐少傑說的是實話,是大實話,這些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可以前爲什麼沒有人說,大概是因爲,上級領導好高騖遠,提出來的奮鬥目標震耳發聵,下面的人不會輕易反對的,誰都不願意和領導唱對臺戲,就說建設國際化的大都市,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還有50年,反正口號年年都可以提,是奮鬥目標嘛,能不能達到,那就是看實際情況了。

簡正波的思考是最多的,他是常務副市長,是徐少傑的左膀右臂,在平時的工作中,也是主管財貿工作的,徐少傑上任以後,兩人交換意見的時候不多,簡正波對徐少傑的作風不是太瞭解,但是,這次徐少傑提出來了工作思路之後,簡正波的態度明確了,徐少傑是一個有思想、踏踏實實做事情的領導,不要看徐少傑年輕,但不會頭腦發熱,思考問題的時候,比那些資格老、年紀大的領導更加實在。

簡正波認真思考了一下,發言了。

“我完全贊成徐省長的觀點,做事不貪大,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做事情,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也是不需要過分強調的,西林市打造國際化的大都市,這個奮鬥目標,已經提出來好幾年了,我們也一直按照這個目標去奮鬥,不過,我們到底還有多大的距離,我們就知道埋頭工作,平時是很少思考的,剛剛徐省長提出來的八條標準,我們也是知道的,對比這個標準,我們需要多少年去奮鬥,就是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又能夠有多少哥國際化的大都市,他們經過了多少年的奮鬥。改革開放馬上就是30年了,西林市發展的速度是很快的,但我們要認清西林市的實際情況。”

“我承認,在明確西林市城市發展思路的時候,我存在頭腦發熱的情況,也是想着儘快將西林市發展好、建設好,可我們確實忽略了,制定了一個暫時達不到的目標,對我們來說,是不切實際的,對西林市的人民羣衆來說,是不負責任的。”

“徐省長提出的將西林市打造成爲中南地區城市龍頭,這個目標,是我們實際工作中所遵循的目標,我們的眼光,一直都是集中在中南地區的,和北京、上海都城市比較,我們的差距太大,沒有什麼可比性,無論是從政治、人文、經濟、環境等,都沒有可比性,但是,在中南地區就不同了,我們確實有優勢。”

“我建議,將我們的一些城市建設的目標,做一次全面的調整,實事求是的調整,包括我們城市建設的各項具體目標,我們不要盯着國際上的大都市,不要想着做到最大,我們的財力是有限的,錢要用到關鍵的地方,要實實在在發揮效益,徐省長說得好,我們花的是納稅人的錢,如果我們隨意浪費了,如果我們的決策失誤,造成了重大損失了,我們就是犯罪,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認識。”

徐少傑看了看簡正波,笑着點點頭。

所有的副市長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到這個時候,大家才明白,徐少傑爲什麼會如此的重視這次的市長辦公會,市政府所有的副秘書長以及相關單位的負責人都參加了。

接下來,徐少傑要求財政局、計劃局、城建局等單位的負責人都表態了。

孟耀飛也參加了會議,因爲孟耀飛是公安局局長,會上,孟耀飛沒有發言,但是,孟耀飛的內心,是有了驚濤駭浪的,他根本想不到,徐少傑會提出來這樣的觀點,孟耀飛本能的覺得有些不對,但提不出來反對的意見。

市長辦公會足足召開一天的時間,當然,按照徐少傑的要求,市政府的工作實施細則,需要進行全面的修訂,所以,徐少傑要求,辦公廳要迅速進行修改,在一個星期內,拿出來其實可行的方案,下一次的政府常務會研究,形成真正的決議。

散會之後,孟耀飛迅速聯繫譚常軒。

譚常軒在辦公室走來走去,孟耀飛已經詳細彙報了市長辦公會的所有情況,剛開始,譚常軒還是帶着微笑的神情聽着彙報,但聽着聽着,譚常軒就坐不住了,開始在辦公室裡面走動了,後來,甚至點燃了香菸。

譚常軒知道,徐少傑說的是有道理的,按照這樣的思路開展西林市的建設,是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的,但是,譚常軒不會看表面的情況,徐少傑提出來的這些思路,和譚常軒所贊成的發展思路,是有着明顯的衝突的,建設國際化的大都市已經大力引進和發展高精尖的產業,都是譚常軒提出來的,西林市的幹部職工都是知道的,大家也習慣了這樣的提法,在平時的工作中,都是這樣要求的。誰知道,徐少傑到了西林市,在剛剛上任的時間裡,就否決了這兩個提法,特別是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問題,屬於全盤否定了。

譚常軒有些不能夠容忍。

市委是領導核心,西林市的發展規劃,需要得到譚常軒的認可,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可以根據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做出來一定的調整,有些時候,是不必要完全依照市委的要求去做的,畢竟徐少傑也是市委第一副書記,在一定的程度上,是能夠代表市委表態的,所以說,直接或者是公開的否決徐少傑的提議,是不大合適的,何況,徐少傑說的是很有道理的。

譚常軒想到了省委,想到了省委書記盧雲峰,將西林市打造成爲國際化的大都市,盧雲峰也是贊成的,而且是大力支持的,徐少傑忽然提出來否定這樣的提法,應該不是盧雲峰的意思,如果說將這樣的意見反饋到盧雲峰那裡,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譚常軒看了看正在等候的孟耀飛,欲言又止,讓孟耀飛去彙報,顯然不行,看來只能是自己親自去彙報了,但自己需要有材料,有不說話的東西擺在面前,纔好說的。

“譚書記,我是不贊成徐省長這樣的意見的,確定工作的目標,就是要超前一些,我們工作的目標低了,必然影響到城市今後的發展,西林市在國內的影響力和地位都是不容小覷的,完全有能力建設國際化的大都市,如果我們總是看着眼前,制定一些能夠輕易就達到的目標,時間長了,必然影響到城市的競爭力啊。”

譚常軒看了看孟耀飛,孟耀飛說的這些,有一定的道理。

“嗯,你這樣的思考,還是不錯的,關鍵是看我們是怎麼認識西林市的,西林市將來定位的目標在什麼地方,通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徐省長剛剛上任,在對西林市情況不是很熟悉的前提下,提出來這樣的思路,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這需要我們去引導,政府是做實際工作的,要有迎難而上的信心和勇氣,不能認爲定的目標高 ,就有畏懼的心理。”

孟耀飛離開辦公室以後,譚常軒陷入了沉思中間,剛剛孟耀飛給他提供了彙報的思路,不管怎麼說,這一次,譚常軒是計劃直接給盧雲峰彙報的,當然,在彙報之前,還要等到徐少傑的彙報,徐少傑做出來這樣的調整,一定是要給自己彙報的,譚常軒需要考慮,怎麼樣和徐少傑交流意見,怎麼樣能夠讓徐少傑放棄自身的想法,按照市委常委會確定的思路去執行,這纔是最爲關鍵的。

千里長堤,毀於蟻穴,譚常軒必須要防患於未然,徐少傑剛剛上任,就做出來了一些動作,這樣的情況,對譚常軒是很不利的,如果任由徐少傑這樣發展下去,譚常軒想到了,兩人之間發生正面衝突就是必然了。

譚常軒不怵徐少傑,畢竟在西林市,徐少傑的影響和實力,和自己沒有可比性,但是,譚常軒必須要擔心盧雲峰,如果說讓徐少傑慢慢掌握了主動權,加上盧雲峰的幫助,那麼,自己今後的日子,就有些難過了。

譚常軒再一次的感覺到煩悶,看來這個徐少傑還是真的是有能力的,譚常軒想到了劉宏,劉宏和徐少傑是同學,劉宏的所有遭遇,譚常軒已經清楚了,自己賞識的幹部,最終落得身陷囹圄,譚常軒不舒服,可劉宏和徐少傑比較起來,在認識上和能力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譚常軒打起了精神,一定不能讓徐少傑囂張了。

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262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2)第731章 徐樹昆的視察(3)第612章 市長的人選第421章 孫勇的堅決第605章 崩潰(5)第396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2)第620章 中央黨校學習第195章 不一般的嫉妒第743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346章 意味深長的談話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280章 老幹部座談會(2)第572章 香港考察(2)第733章 抉擇(2)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548章 兩路引發的騷動第207章 第一次絕唱(1)第845章 風波驟起(4)第488章 面對親情(1)第714章 決不姑息(1)第486章 淡定第561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3)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389章 馬蜂窩第183章 暗鬥(1)第5章 義氣第539章 導火線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297章 舌戰羣賢第103章 大棚蔬菜的碩果第795章 解除隱患第294章 特殊的彙報第46章 再遇唐婉柔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765章 用人思路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390章 路在何方第836章 張勳的彙報(2)第776章 頻繁的拜訪(3)第764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3)第858章 何謂奸商第911章 大動作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230章 鄭文斌的心思第311章 各方態度第341章 調整的奧妙第254章 意想不到的機會第365章 菸廠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227章 譚玲莉如願第317章 惡化的事態第26章 丁原書記第604章 崩潰(4)第534章 難得的機會(2)第804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5)第845章 風波驟起(4)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第640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668章 宣傳的誤區(2)第709章 塵埃落定(2)第59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577章 命案(1)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890章 人心不可測(1)第3章 吃得苦中苦第653章 改高高在上爲下訪第902章 牽一髮動全身(1)第640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607章 我們的信心(2)第694章 絕佳計謀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第560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2)第96章 手機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655章 風波起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7章 大學校園第254章 意想不到的機會第603章 崩潰(3)第115章 視察(1)第793章 不是容易的事情第603章 崩潰(3)第232章 插手工程第485章 上任(3)第812章 山雨欲來(4)第16章 堅持自己的看法第703章 生死較量(4)第812章 山雨欲來(4)第730章 徐樹昆的視察(2)第384章 侯義兵之死(1)第120章 面對**(2)第629章 秘書的考慮第79章 起步第876章 特殊考覈第178章 侯義坤的選擇(1)第200章 不一樣的春節(2)第384章 侯義兵之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