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審計風暴(5)

一個多月時間過去了,棉紡廠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一切都很平靜,郭曉波送錢的事情,徐少傑對誰都沒有說,徐少傑曾經暗暗戒備,預防出現什麼特殊的情況,想不到風平浪靜,徐少傑後來明白了,現在,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當然不會有什麼事情出現,郭曉波一定是仔細考慮過的,不會貿然出手,徐少傑不禁有些佩服郭曉波了。

樑超和馮成芳之間的關係,竟然發生了質的變化,自從樑超受傷之後,馮成芳每天清早起牀,到大街上去購買新鮮的豬肝,早上就做好了豬肝湯,給樑超補身體,一直到樑超的傷口癒合,接着,馮成芳時不時做飯,叫樑超到她的寢室去吃飯,馮成芳已經回到棉紡廠住宿了,每天晚上,樑超很晚才離開,徐少傑安排的任務,他一直牢牢記着,兩人接觸的時間多了,樑超對馮成芳的看法徹底改變了,馮成芳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子。樑超不會在乎馮成芳的身份的,雖然說馮成芳很有可能沒有工作了。

馮成芳一直很忌諱自己的身份,所以,從來不主動說到談朋友的事情,樑超在男女的事情上,比較木訥,也不會說,還是楊晨從中間發現了蹊蹺,在一次中午吃飯的時候,點破了其中的關係,於是,所有參與清產覈資工作的幹部,都知道了這個情況,大家取笑兩人的時候,樑超並沒有反駁,知道了樑超想法的馮成芳當然高興了,從那以後,棉紡廠裡面,經常看見兩人在一起,或者是在辦公室裡面,或者是在辦公樓外面。

棉紡廠的不少人也知道這件事情了,都感慨馮成芳的運氣太好了,居然能夠找到公安局的幹警做男朋友,不少人看見馮成芳,表示祝賀,言語中也透露出來嫉妒。

徐少傑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感覺到好笑,想不到,要樑超保護馮成芳,居然就給樑超找到了女朋友,這當然是好事情,徐少傑找到了樑超,問了樑超,得到了樑超肯定的回答,一次樑超和馮成芳在一起的時候,徐少傑向他們表示了祝賀。

雷紅武內心的震驚,無法用言語表達了,想不到在審計的過程中,發現瞭如此衆多的問題,大概是棉紡廠沒有做什麼準備,或者是對問題無所謂。審計工作快要結束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雷紅武要求參與審計工作的幹部,嚴格保密,誰泄露消息,就處理誰,如果引發了嚴重的後果,甚至考慮開除。

雷紅武的第一反應,是準備給常務副市長賀一鳴彙報,因爲賀一鳴是分管審計的市政府領導。但雷紅武很快否定了自己的這個想法,領導小組早就有紀律規定,自己這樣做了,很有可能第一個撞在了槍口上,馬上就可以出審計報告了,但雷紅武不敢出,這個審計報告出來了,雷紅武不知道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雷紅武最後終於做出了決定,單獨給徐少傑做出彙報,出不出審計報告,就看徐少傑是什麼意見。

“徐市長,棉紡廠的審計工作,基本結束了,從目前審計的情況看,問題是非常嚴重的,所以,我單獨給您彙報,目前我們還沒有決定,是否出臺審計報告,我們在審計的過程中,一共發現了很多問題,當然,都是主要問題,一些細節的地方,我暫時不彙報。”

“我們的審計,是從1988年的賬目開始的,一直到目前爲止,主要就是郭曉波擔任廠黨委書記和廠長期間的賬目,雖然我做了好幾年審計局的領導了,但是,發現這樣的問題,我還是感覺到觸目驚心的。”

“有關棉紡廠的現狀,我們進行了歸納,棉紡廠停止生產的原因,客觀上還是有不少因素的,第一,全國紡織行業全面滑坡,特別是絲綢製品在國際市場滯銷,出口配額限制,國內市場又疲軟,造成企業無米下鍋沒活幹,這種全國性的因素,對大型的棉紡企業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很多的大型棉紡企業,都停產甚至是破產了,二是國家宏觀調控,銀根緊縮,銀行壓貸,資金回籠又困難,三角債增多,使棉紡廠出現市場和資金兩難,一段時間之後,形成惡性循環,迫使企業處在停產半停產狀態,在這樣的停止生產的過程中,棉紡廠更是無法收回貨款,處境越來越惡劣,三是棉紡廠的機器設備陳舊不堪,產品檔次低,花色品種少,沒有叫得響品牌,生產成本高於同行,產品市場競爭力脆弱,因爲產品沒有銷路,不敢引進高質量的生產線,指使企業慢慢失去了競爭力,在計劃經濟時期可以維持,但進入市場經濟了,不能適應社會的變化,自然被淘汰,四是企業負擔偏重,全廠共5000職工,在職職工3200多人,離退休幹部職工接近兩千人,他們工資和醫藥費總額佔全廠工資福利支出的50%,等於三個人幹活掙的錢要養兩個人,所以幹不如不幹、不幹不如搗蛋的思想很是盛行,職工沒有積極性,以至於後來停產的時候,竟然有很多的職工表示支持,說大家都是大鍋飯,現在不幹事情了,都一個樣子了,五是改革力度沒有到位。棉紡廠也實行過改革的試點,先是實行股份制,動員全廠幹部職工參股,可由於職工太窮,拿不出股本,股份制便黃了,不過我認爲,幸虧沒有成功,如果股份制成功了,按照棉紡廠的管理模式,早虧得一乾二淨,估計現在的職工,要將廠領導班子生吃了,接下來棉紡廠把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模式搬進廠內,分車間搞承包,情況很糟糕,企業又有一個通病,即包盈不包虧,賺了是承包人的,買別墅買轎車包二奶,虧了是國家的,承包人是很囂張的,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廟窮和尚富,甚至把國有企業變成比私營還要私營,國有資產大量流失,企業哪經得起拆騰。所以,有了這些客觀因素,棉紡廠已經難以維持了。”

徐少傑眯起了眼睛,這些情況,他在相關的報告中或者是材料中間,從來沒有看見過,難道說以前的領導什麼都不知道嗎,這應該不可能吧。

“還有就是主觀問題,當然,我都是依據事實說話的。”

“我個人認爲,棉紡廠的班子存在腐敗問題,前面的情況,我就不說了,就從1993年開始說起,關於資金的情況,我們已經徹底摸清楚了,這期間,我們甚至有幹部到南方去調查合適情況了。1993年,銀行貸款2500萬給棉紡廠,當年虧損800萬,也就是說,1993年總的虧損數額,是3300萬元,具體的財務附表,我們都複印了,我們仔細分析過,其中有接近1000萬元的虧損,沒有查到明確的出處,1994年,銀行貸款1500萬,市財政爲了扶持棉紡廠,也拿出無息貸款500萬,一共是2000萬元,結果當年虧損600萬,也就是說,1994年總的虧損額是2600萬元,1995年,棉紡廠臨近倒閉,市委市政府花錢買穩定,協調各家銀行再次貸款1000萬,結果當年再虧800萬,也就是說,1995年總的虧損爲1800萬元,賬目顯示,全部爲生產性虧損,從1993年到1995年,三年時間,棉紡廠獲取的資金是5500萬元,也只用了三年時間,5500萬元蒸發了,還在賬目上擺下了2200萬元的虧損,算到一起,就是7700萬元了。”

“1996年,棉紡廠停產,職工每月發150元生活費,離退休幹部職工工資每月按半個月標準發放,考慮絲織廠是個無底洞,三年時間,虧損太多,銀行停止貸款。包袱開始轉移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頭上,下半年開始,棉紡廠給市政府和工業局寫了報告,請求處理機器設備,用以維持幹部職工的基本生活費,就這樣,不少的機器設備,以低價賣出,有些機器設備的價格,甚至比不上廢鐵的價格。1997年上半年,市外貿公司爲棉紡廠攬到了一筆加工十萬條被面的業務,爲了支持棉紡廠作最後一次掙扎。市財政拿出500萬元的無息貸款,作爲流動資金幫助棉紡廠恢復生產。機器僅轉兩個月就停了,其結果是應收款增加了300萬,市政府等於把錢扔進了別人的腰包,貨款爲什麼沒有收回來,賬目上沒有特別的說明,也無人過問,1998年春節臨近的時候,爲了過一個安穩年,市財政又從吃飯財政中拿出100萬發給棉紡廠的企業職工,黨政機關幹部不發一分獎金,去年,市財政再次拿出了200萬元,用於維持棉紡廠幹部職工的生活費。目前,清產覈資工作基本結束,棉紡廠的廠房、土地及無形資產評估價值4200萬元,債權900萬元,欠銀行貸款5000萬元,欠市財政無息貸款800萬元,職工生活費已經有三個月沒有發放了,三個月計190萬元。”

“也就是說,從1993到1998年,六年時間,棉紡廠虧損8980萬元,每年虧損1500萬元左右,即使對於一家大型國有企業來說,這也已是天文數字了。”

“還有更爲嚴重的事情,1994年,棉紡廠爲穩定中層幹部和技術骨幹,養住企業人才,瞞着職工向市裡提出了廠內辦廠的要求,得到工業局同意後,在深圳成立了棉紡品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工商註冊後,由郭曉波制定的一個女人擔任公司總經理、一級法人代表,據說和郭曉波有着非同一般的關係,公司投資500萬元,名爲廠級領導、中層幹部和工程師以上的股份制公司,實際上作爲該公司股東的股份佔有者們沒有出一分股資,而是從棉紡廠一次性划過去公司開辦費500萬,1995年上半年,在絲織廠頻臨倒閉的艱難時刻,又划走300萬,我們派人專門去做了調查,這家名爲股份實爲國有的皮包公司,披着合法的外衣,實際上成爲把國有資產轉入個人腰包的中轉站,既沒有上交廠裡一分錢利潤,也沒有付給廠裡一分錢利息。所有的開支都拿到廠財務科報銷。”

“1995年,棉紡廠從企業流動資金中抽出200萬元,開辦所謂的娛樂城,集餐廳、卡拉OK、舞廳、室內高爾夫球、桑拿、按摩、茶室、棋牌於一體,吃。喝、玩、樂、娛齊全,打着合理安置本廠人才資源的口號,由女職工自願報名,到娛樂城做服務員。這些女工除廠裡發給工資外,還有頗爲可觀的小費收入,很多的女工們對娛樂城充滿嚮往。據我們瞭解,一些窮怕了的女工在燈紅酒綠輕歌漫舞中經不住金錢引誘走上了賣淫道路。廠班子成員到娛樂城就像皇帝一樣被女職工伺俸着,要你喝酒就喝酒,要你跳舞就跳舞,要你笑你就笑,要你上牀就上牀,稍有不聽話的,就讓你走路。200萬投資和廠裡每年花到娛樂城的上百萬接待費,廠裡沒有得到一分紅利和一分利息,稅收又借特困企業給減免了。這些年,在市場滑坡、企業經營困難、職工生活費和離退休幹部職工工資難以保障的前提下,娛樂城的生意,依舊火爆,基於這樣的原因,棉紡廠前面,髮廊充斥,一些離開娛樂城的女職工,依靠着做皮肉生意發財。”

“棉紡廠自1989年以來,就沒有建職工宿舍,而廠裡卻在1996年初,企業處於已經停產的情況下,拿出300萬元,建了八幢小別墅。名義上是接待用房,實際上沒接待過一個客戶,小別墅建好廠領導就住上了。還有廠領導的小車,都是高檔轎車,這些轎車,目前都歸廠領導私人使用,每月的油費實報實銷,每年的汽油費,開支就達到了幾十萬元啊。”

徐少傑聽的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這些事情是真的,雷紅武一直沒有彙報過,本來以爲審計工作繁忙,徐少傑也就沒有過問,想不到,居然是這樣的情況,徐少傑感覺到頭皮發麻,如此喪心病狂,棉紡廠的班子在幹些什麼,郭曉波以爲自己是什麼人,有中央領導關照嗎,從目前的情況看,根本不需要查證了,紀委、檢察院和公安局可以根據審計材料提供的情況,直接進行調查了,一定能夠從中間調查出來問題的。

雷紅武看見徐少傑好半天沒有說話,也知道,徐少傑一定是受到震撼了,雷紅武可以理解,自己掌握這些情況的時候,也是一再覈實,生怕弄錯了,當然,在彙報的過程中,因爲情緒激動,說話的時候,帶有一些的感情色彩,這不算什麼稀奇的。

“徐市長,我已經彙報完了,這是彙報材料。”

徐少傑點點頭,顯得很是疲憊。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我考慮一下。”

徐少傑感覺到了強烈的不安,這種感覺來自什麼地方,徐少傑說不清楚,他彷彿看見了一個巨大的黑洞,黑洞裡面,隱藏着巨大的危險,如今,審計的初稿在他的手上,如何處理,就在他的一念之間,如果放一馬,審計局是非常會處理審計報告的,文字上的花樣,審計幹部已經熟悉了,如果要求嚴查,將會掀起多大的波瀾,徐少傑不知道。

徐少傑想到了郎世福的話語,應該說,棉紡廠資金最大的問題,在1993年到1995年,如果換個說法,變成了生產線虧損,也就沒有多大的事情了。

第371章 招商引資的思路第503章 過路費第6章 工地視察第287章 黃思軍的考慮第53章 劉沐的憤怒(2)第437章 信訪接待日(3)第423章 蛻變(1)第494章 特殊的客人(2)第307章 忙亂(2)第410章 不一般的恐嚇第123章 市委辦公室副主任第110章 高調與低調第584章 鬥智鬥勇(1)第605章 崩潰(5)762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1第620章 中央黨校學習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18章 家裡的安排(1)第539章 導火線第305章 金點子第59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672章 冰災(1)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270章 下鄉(2)第78章 工作佈置第599章 對策第634章 確定秘書第902章 牽一髮動全身(1)第737章 調整的風波(2)第650章 爲官做主還是爲民做主(3)第864章 歐陽雲濤的心裡話第513章 心思不可琢磨(2)第371章 招商引資的思路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75章 通俗的用人辦法第810章 山雨欲來(2)第243章 省長視察(3)第712章 演講(2)第553章 震怒(2)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214章 再見徐老第269章 下鄉(1)第488章 面對親情(1)第469章 丁原的及時教誨第402章 審計風暴(4)第532章 猖狂者空間有限第913章 往事悠悠第421章 孫勇的堅決第417章 審時需度勢第735章 抉擇(4)第16章 堅持自己的看法第8章 舞會經歷第347章 處理的分歧(1)第874章 印象第208章 第一次絕唱(2)三百五十三章 市委的搬遷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561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3)第36章 社會實踐(1)第301章 市委的意見第609章 絕不到中紀委工作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408章 工作佈置第563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5)第576章 意外的招商(3)第887章 當斷則斷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813章 山雨欲來(5)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832章 見微知着(3)第165章 小伎倆第247章 反腐倡廉會議第480章 背後的故事第84章 你情我願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490章 秘書的問題第589章 薛明貴的掙扎第100章 不出所料第609章 絕不到中紀委工作第316章 突如其來的上訪第633章 第一次的分歧第725章 家人(3)第98章 孫勇的現狀第588章 驚弓之鳥第445章 驚人的交代(2)第511章 賢內助第464章 處心積慮第317章 惡化的事態第586章 鬥智鬥勇(3)第170章 沙隆縣的勢力第231章 任務分歧第411章 背後的佈置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519章 觀念的統一第318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第810章 山雨欲來(2)第914章 預料中的調整第520章 德陽市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