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帽子太大了

徐少傑進入譚常軒的辦公室的時候,感覺到了一絲絲的不對,具體是什麼地方感覺不好,徐少傑說不上來,自從在內參上面發表文章之後,徐少傑很少到譚常軒的辦公室來,一般的工作都是在電話裡面聯繫,兩人的交集不多,很多的時候,都是在召開常委會的時候碰頭,書記辦公會已經很少召開了。(,,

曾靜跟在徐少傑的旁邊,大概是很少看見徐少傑到市委來了,曾靜從窗戶裡面看見徐少傑的轎車到市委來了之後,主動下樓去迎接徐少傑。曾靜是女同志,平時總是表現的文文靜靜的,長相的確是不錯的,看着有一種攝人心魄的成熟美,曾靜的老公是西林大學的老師,平時都是以鑽研學問爲主的,到目前爲止,曾靜都沒有生孩子,具體是什麼原因,徐少傑不清楚。不過,徐少傑聽見過傳聞,非常隱秘的傳聞,說是譚常軒和曾靜之間的關係很親密,至於親密到什麼樣的程度,自己去想象。

徐少傑是不相信這樣的傳聞的,譚常軒沒有這樣的蠢,就是想着玩女人,也要儘量遠一些的,至少是與工作上沒有直接聯繫的,如果譚常軒和曾靜之間有着曖昧關係了,那市委的工作怎麼開展啊,市委秘書長是市委書記的情人,這樣的消息要是泄露出去了,譚常軒早就離開西林市了,所以,徐少傑認爲這是有人故意杜撰出來的故事。

曾靜的身上有着一股香味,說起來,曾靜也就比徐少傑大兩歲,剛好40歲,女人到了這個年紀,難以抵抗年齡的摧殘,但曾靜有着很大的不同,看上去就是三十出頭,一舉一動都顯得有吸引力,但絕不是輕浮的表現,而是體現出來高雅。

這股香味薰得徐少傑有些難受,徐少傑甚至感覺到了,曾靜在和自己說話的時候,有意無意都在往自己這邊靠,曾靜是市委常委、市委秘書只,徐少傑當然不會有什麼其他的猜想,以爲是自己的感覺出了問題。在應付着和曾靜說了幾句話之後,徐少傑終於到了譚常軒辦公室的外面。

譚常軒的秘書已經在外面等候了,徐少傑進入譚常軒的辦公室,不需要請示,也不需要等候,所以,秘書幫着開門,徐少傑擡起頭進去了。

進去之後,徐少傑忽然想到了,今天接受到的待遇很不一般啊,曾靜陪着從樓下走上來,而且在市委辦公樓的門口等候着,譚常軒的秘書幫着來開門,似乎是專門在迎接自己到市委來,又似乎是知道自己要來找譚常軒彙報工作。

徐少傑努力排除自己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因爲譚常軒已經從裡面辦公室走出來,徐少傑連忙走上前去,和譚常軒握手。譚常軒的手很飄忽,徐少傑感覺不到和譚常軒握手了,譚常軒這樣的態度,令徐少傑感覺到不滿意,可又無法說出來,譚常軒和徐少傑握手的時候,臉上帶着公式化的微笑,這種微笑,徐少傑見到過,參加一些大會的時候,譚常軒常常帶着這種公式化的微笑和衆人握手。

徐少傑在沙發上坐下來的時候,已經平靜了,今天到市委來,本來就是做好的爭執的準備的,如果不是因爲事情重大,徐少傑也不會到譚常軒的辦公室來,可招投標的事情,是大事情,僅僅憑着市政府常務會做出來決定,就想着要在西林市貫徹執行,是不可能的,市委常委會必須要研究,因爲所有的領導小組的文件,都是市委發文件的,市政府可不能推翻市委的決定,只能是做出來合理化的建議,要求改正有問題的決定。

“譚書記,我來彙報一下有關招投標的事情,市政府召開了常務會,專題研究了招投標的事情。。。”

徐少傑開門見山,沒有什麼囉嗦的,直接開始彙報工作了,彙報的內容,和市政府常務會上面研究的意見一模一樣,都是從糾正以前不合適的決定的地方出發的,道理講的很清楚,理由也是非常明確的。期間,徐少傑用餘光注意了譚常軒的表情,譚常軒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這不是什麼好現象。

徐少傑用了半個小時,彙報完了招投標的事情,譚常軒一直都在仔細聽着,沒有說一句話,但譚常軒也沒有做任何的記錄,徐少傑彙報完畢之後,眼睛有些不自覺的眯起來了,譚常軒的做法過分了一些,市長來和市委書記商議重要的工作,市委書記居然一個字都不記錄,要麼譚常軒的腦袋是超級電腦,要麼譚常軒對徐少傑彙報的工作,根本就不在意,或者沒有準備進行相關的討論。在官場上,這是一種非常不尊重人的做法,就是上訪的人來反映情況了,身爲領導也要記錄一下的,一方面平息上訪人的怒氣,一方面表示對上訪人的尊重和對上訪事件的重視。

“徐省長,你突然提到了招投標的事情,我感覺到有些突然,是不是徐省長髮現了什麼問題,或者是有什麼不好的情況出現了。”

徐少傑有些無語,譚常軒在轉移話題,根本就沒有想到從招投標本身的要求和相關的制度出發來討論,而是要求瞭解,徐少傑爲什麼會研究招投標的事情,這一刻,徐少傑忽然明白了,很多的事情,譚常軒可能都知道,包括麗晶會所的事情,包括孫健波暗中調查麗晶會所的事情,甚至包括以前在恩明縣發生的事情。

“譚書記,沒有什麼特殊的理由,就是因爲招投標領導小組的設立,以及在實際工作中間的操作,有些與制度不符合的地方,所以提出來研究一下,爭取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間,予以改進。”

“徐省長,我看暫時沒有這麼必要 ,一年之計在於春,現在正是各項工作上馬的時候,是一年之中最爲忙碌和最爲關鍵的時候,我們需要把精力集中在具體的工作中,徐省長指出來的招投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實實在在的,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慢慢予以改進,看看什麼時候合適了,在常委會上面進行研究。”

“譚書記,我認爲不合適,既然我們發現了問題,就要及時的解決問題,馬書記是紀委書記,應該是站在宏觀的高度,監督招投標的整個過程,可直接參與到招投標的具體事物中間了,監督的力度就不好說了,當然,前些年的工作一直都開展很好,可我們的工作,要堅持以制度來管人,以制度來管事,這纔是合適的。”

譚常軒沒有立即回答,臉色變得有些嚴肅了。

“徐省長,我正準備就招投標的事情,和你交換一下看法的,當然,我的說法也不一定完全正確,我是想到了一些事情,和你交換意見的。”

徐少傑看着譚常軒,目光中沒有絲毫的迴避。

“招投標領導小組是市委研究決定的,其工作職責同樣是市委確定的,我們都清楚,市委做出來了決定之後,所有幹部職工都要執行,當然,我們不能說市委做出來的所有決定都是完全正確的,也可能有不合適的地方,這就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間發現問題、改正錯誤,以利於工作更好的開展,這是簡單的組織程序問題。”

“就說你今天彙報的事情,關於招投標工作中間存在的瑕疵,以及下一步改進的辦法,不管這些意見怎麼樣,我們暫且放到一邊,我們來說說你採取的辦法,你在發現了招投標工作中間出現的問題之後,馬上召開了市政府常務會進行研究,在做出來了決定以後,到市委來彙報,給我的感覺就是,市委必須要容易市政府常務會研究的意見,當然,這有可能是我理解的失誤。”

“我的意見是很明確的,在我們發現問題以後,需要首先向市委彙報,市委研究之後,明確錯誤的地方,明確改進的意見,接下來,市政府召開相關的會議,落實市委研究的意見,最終按照正確的意見開展工作。”

“徐省長,不知道我的這些理解,是不是有不對的地方,針對這次的招投標的工作,我就是這些看法,所以,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和徐省長討論具體的工作,我想,我們還是首先統一一下相關的認識吧。”

譚常軒的語氣是不疾不徐的,但是,言語中間透露出來的意思,卻非常明確了,就是要求徐少傑必須要聽從指揮,那種排斥市委領導的做法,肯定是行不通的,而且徐少傑還想到了,這次的談話,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直接到省委省政府去了。

徐少傑早就做好了準備,也估計到了所有的情況。

“譚書記,說到認識的問題,我的確有很多的感觸,想着和譚書記交換一下看法,既然今天的機會很好,我就直接發表個人的看法了。”

“市委市政府的職責,不可避免有交叉的地方,也就是說,市委是領導核心,是決策機構,市政府按照市委做出來的決策去開展工作,市委也必須要參與到一些具體工作之中去,無論是從加強領導的角度出發,還是有利於工作開展的角度。”

“但是,我們能夠因爲這樣的原因,就要求市政府處於從屬的地位,一切都按照市委的要求去工作,甚至在涉及到市政府本職工作的時候,也請市委領導做主嗎,這肯定是不合適的,到任何的地方去說,都是不合適的。”

“我曾經說過責權利要求統一的問題,是在常委會上面提出來的,很遺憾,我的意見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今天,我就可以公開的說了,西林市存在一定的問題,市政府的本職工作,似乎不能正常的發揮,說白了,政府應有的權力是沒有的,責任是明確的,哪怕不是政府做出來的決定,不是政府決定的事情,出現了問題,依舊是政府的責任,譚書記,這樣的帽子太大了,政府帶不起。”

“就說招投標的事情,從中央到地方,都知道這是政府的工作,具體負責的是政府的分管副市長和財政等相關的部門,紀委監察局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監督,防止出現暗箱操作等情況,可現實的情況是什麼,紀委不僅僅是監督,還參與了整個發標的過程,而且掌握標底,我想問一問,政府在其中的職責是什麼。”

“有些臨時性的工作,比如說抗洪救災,這種帶有特殊性質的情況,市委做出來決定,全面統籌協調工作,做出具體的安排部署,甚至是全面的決策,這是完全可行的,也是應該這樣做的,非常時期有非常手段,可政府的日常工作,是不是也應該這樣做。”

“此類的例子在西林市是不少的,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至於譚書記說到的組織程序問題,和我剛纔說的事情結合起來,我的理解是,政府的具體工作,市委在研究的過程中,做出來宏觀的要求就可以了,比如說招投標的工作,市委一定是要求做到公開公正透明,杜絕暗箱操作,杜絕腐敗,至於說具體的工作怎麼開展,那是政府去研究的事情,基於這樣的認識,政府召開了常務會,對招投標的工作進行了研究,譚書記,我剛纔彙報的全部都是具體的工作,也就是具體的操作事宜。”

“如果譚書記依舊堅持市委決定所有的事情,政府依照市委的決定,被動執行就可以了,甚至是維持以前的決定,比如說招投標,比如說資金使用的審批等事宜,那麼,市政府也只能是按照市委的決定執行,可我作爲市政府的主要負責人,就會想市委和上級領導機關提出來意見建議了,今後簽訂相關的責任狀、追究相關的責任的時候,直接追究具體負責工作的領導同志,既然負起責任了,就要承擔後果。”

“我的意見很明確,在其位謀其職,政府應該負責做好的事情,一定按照市委的要求做好,應該政府自己做出來決定的事情,政府做出來決定,市委常委儘量研究宏觀的決策,在重大的問題上面做出來決定。”

“我的意見說完了,請譚書記考慮一下。”

徐少傑說完之後,自顧自掏出香菸點燃了,譚常軒的臉色已經很不好看了,徐少傑一點都不在乎,既然到了這一步了,就沒有什麼遮遮掩掩的,遲早是有這一天的。

“好了,徐省長,我們保留各自的看法,關於招投標的事情,下一次召開常委會的時候,進行研究,不過,在沒有研究之前,我不希望看見先斬後奏的情況出現。”

“譚書記,你放心,我服從市委的決定。”

第139章 淮安市的工作重點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648章 爲官做主還是爲民做主(1)第21章 登門拜訪第811章 山雨欲來(3)第76章 許雲飛的精明第176章 沙隆縣的第一縣委常委會第890章 人心不可測(1)第271章 第一刀第250章 當爸爸了第256章 熱血(1)第572章 香港考察(2)第487章 人心第180章 算計和反算計第499章 視察第231章 任務分歧第666章 現實的壓力第76章 許雲飛的精明第96章 手機第899章 接二連三的事情(2)第600章 重手第887章 有理由的拒絕第500章 寒心的對比(1)第36章 社會實踐(1)第39章 社會實踐(4)第216章 幹部的選擇第537章 令人惱火的車禍第774章 繁忙的拜訪(1)第511章 賢內助第459章 傳聞和影響第454章 特殊的辯論第323章 跑官第431章 陳目標的喜悅第455章 教育盲區第511章 賢內助第669章 宣傳的誤區(3)第53章 劉沐的憤怒(2)第268章 陳目標的精闢理論第737章 調整的風波(2)第141章 丁原的果斷第679章 放線釣魚第370章 抗洪搶險表彰大會第498章 宣傳的誤區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535章 難得的機會(3)第395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1)第439章 抓現行(2)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488章 面對親情(1)第602章 崩潰(2)第567章 高層的同盟第625章 中組部的考覈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104章 丁原視察花冠村第547章 整頓作風的麻煩事(2)第74章 把握時機第349章 處理的分歧(3)第266章 上任第69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60章 整頓村務第171章 沙隆縣的老大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538章 幹部作風第58章 有證據了第341章 調整的奧妙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384章 侯義兵之死(1)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第84章 你情我願第849章 重大調整(1)第570章 必須處理好的關係第539章 導火線第318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第678章 權力尋租第588章 驚弓之鳥第203章 出其不意(1)第744章 食堂的遭遇第538章 幹部作風第48章 一擼到底(2)762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1第823章 徐老的遺言第757章 徐少傑的建議(6)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507章 項目的奧妙(1)第558章 幹部的調整第326章 春節的預計第886章 紛至沓來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913章 往事悠悠第218章 隱痛(2)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2)第412章 黃志華的麻煩(1)三百五十三章 市委的搬遷第31章 大三的騷動第42章 留校?第198章 囂張的拜年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