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辦法

徐少傑對盧華江的看法,說不清楚好壞,如今這世界上,想着人人都是那麼純潔,都是那麼大公無私,明顯是不現實的,就說盧華江,依靠着盧雲凱的關係做生意,這種情況比比皆是,不是什麼稀奇事情,相反,那種不利用關係做生意的人,還會受到大家的譏笑,這是社會的實際情況。但徐少傑有自己的原則,盧華江做生意可以,何況,盧華江在財政局,也就是普通幹部,如今,上面沒有提出來普通公務員不準做生意的要求,盧華江做生意,遵循生意場上的原則,就可以了,不要想着有什麼特權,或者是想其他的歪辦法,那樣做,徐少傑就要出面干預了。

徐少傑想到了張紹才,前兩天,張紹才已經打來了電話,詢問高速公路和鐵路修建的事宜,徐少傑告訴了張紹才,暫時不要想着這些事情,淮揚市的工程夠多了,如今還在進行城市建設,工程越來越多,就不要想着到德陽市來了。誰知道,張紹才根本不是想到工程建設的事情,而是想到了水泥廠的事情,修建高速公路,需要大量的水泥,如果能夠從這方面想到辦法,不失爲好事情。

德陽市有水泥廠,只不過規模和效益都不是很好,徐少傑已經想到了,在德陽市全面鋪開企業改制,德陽市沒有多少的大企業,改制的難度不會很大,遠沒有淮揚市那樣的麻煩,推行了企業改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甩掉包袱,迅速開始招商引資工作,否則,政府拖着負擔,還是很麻煩的。企業改制說起來殘酷,但是,這一步必須要邁出去的。

張紹才的話語,提醒了徐少傑,招商引資,第一家就可以考慮德陽市水泥廠,馬上要有大型工程了,趁着這個機會,壯大水泥廠的實力,外面的商人,也是願意投資的,而且水泥廠的改制,也可以採取這樣的辦法,從外面引進大商人,解決水泥廠職工的工作問題,這樣做,可以將麻煩減少到最小,政府做的工作,就是和水泥廠一起,爭取到項目使用水泥廠生產出來的水泥,相信這不是很爲難的事情。

徐少傑不想張紹纔來投資,攤子鋪的太大不是好事情,主要是徐少傑清楚張紹才的能力,張紹纔不是那種有高水平和大氣的老闆,自身的能力還是存在侷限的,徐少傑建議了好幾次了,要張紹才引進一些大學生,讓這些高水平的人才來管理企業,可張紹才就是有些信不過他人,總是願意自己操勞,從這方面,徐少傑感覺到了,張紹纔不是做大企業的人才,最好還是在淮揚市老老實實做事情,不要想着做什麼垮地區的企業。

盧華江在馮桂雅的面前吃了閉門羹,當然不會善罷甘休,既然馮桂雅直接說到了吳天宇,盧華江就準備直接找吳天宇。盧華江還是有信心的,以前就熟悉吳天宇。

盧華江選擇了直接到吳天宇的家裡去拜訪,他在家裡密切注意着吳天宇是否回家了,盧雲凱到省城上班以後,母親也過去了,盧華江住在父親以前住的房子裡面,在這裡居住,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知道市委的許多領導的行蹤。

看見轎車進來,到吳天宇居住單元的樓下停了,吳天宇從轎車裡下來,往樓上走去,盧華江迅速出門了,直接去拜訪吳天宇。

盧華江的來訪,令吳天宇感覺到驚奇,吳天宇對盧華江一直不是很感冒,當然,這種情緒,平時是不會顯露出來的,盧雲凱在德陽市擔任市委書記期間,盧華江做生意,吳天宇就感覺到不合適,這樣的做法,老百姓會怎麼看,但盧華江的做法,沒有違背什麼原則,吳天宇也說不出來什麼,加之盧雲凱的關係,吳天宇更是不會開口。盧雲凱在德陽市工作期間,吳天宇這個市委副書記,以前分管農業,後來分管經濟,一直都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盧雲凱的手伸得很長,政府的事情也要做主,安排佈置工作,都是以自己的意志爲轉移,身爲市委副書記,吳天宇考慮到了影響,也就按照盧雲凱的要求做事情,所以,德陽市政局一直都是顯得很平穩,但這種平穩的代價,就是德陽市的經濟,長期處於不發達的境地,吳天宇爲此也有些自責,可盧雲凱的權威已經慢慢形成,誰都撼不動了。

徐少傑到德陽市來,出任市委書記以後,吳天宇也是擔心的,德陽市出於這樣的情況,一個年輕人來出任市委書記,難道有什麼好的辦法嗎,按照常規,徐少傑瞭解情況,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接着熟悉所有的情況,等到一年的時間過去,徐少傑估計也會被德陽市的困難拖得膽戰心驚,更不要說開展什麼工作了,嚴格說,德陽市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徐少傑今後是會逐步接觸到的。

徐少傑的舉措,令吳天宇看到了希望,特別是這次的北京之行,令吳天宇特別感觸,每天都給徐少傑打電話,徐少傑表現出來的信任,吳天宇是能夠感受到的。吳天宇是想做事情的領導,多年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也做了一些事情,但大氣候如此,吳天宇也無能無力,現在,吳天宇相信,徐少傑是真正想做事情的,德陽市如同被唔得嚴嚴實實的樹苗,已經開始破除外面那一層的包裹,見到了陽光,得到了養分,要開始茁壯成長了。在這樣的特殊時刻,吳天宇是堅決支持徐少傑的。

吳天宇已經下定了決心,擁護徐少傑的領導,在任何的事情上,都支持徐少傑的決定。這次陪着工作組到下面的縣市去,吳天宇盡心盡力,時時刻刻陪同,工作組做事情是很辛苦的,在大山裡面穿梭,在沒有人跡的地方開路,吳天宇親自陪着,到每一處地方,同時關心工作組的生活,令工作組的幹部非常感動。今天,工作組回到德陽市調整,明天將再次出發,吳天宇也是回來拿一些換洗的衣服,一會還要到徐少傑的家裡去彙報和交流工作的,想不到盧華江這個時候來拜訪了。

“吳叔叔,您好,我來拜訪您了。”

“哦,是盧老闆啊,請坐,我剛剛從下面回來。”

“吳叔叔工作真的好辛苦啊,德陽市修建高速公路和鐵路,全市人民都不會忘記您的。”

吳天宇內心哂笑,盧華江這樣一個年輕人,從來沒有在官場上博弈過,以爲跟着老頭子瞭解一些官場上的情況,就以爲什麼都知道了,這樣的話,哪裡是你盧華江應該說出來的,你代表的是商人,代表不了人民,如果是徐少傑說出來這樣的話,吳天宇會百感交集,盧華江說出來這樣的話,吳天宇只是感覺到噁心。

“盧老闆,有什麼事情嗎?”

“吳叔叔,您是知道的,我現在正在從事建築行業,這次,德陽市能夠爭取到高速公路和鐵路的項目,我是由衷高興的,本地的很多企業也是非常高興的,我想着,能不能代表本地的企業,對調查組的領導表示感謝,想到了這一層,我今天專門來拜訪您,您是指揮部的領導,是我的長輩,我就想着來求您了。”

吳天宇看了看盧華江,不得不說,盧華江還是比較會說的,這些年在商海里面拼搏,多少學到了一些本事,明明是爲了企業的利益,爲了以後能夠拿到工程,還說的這樣冠冕堂皇,讓人不好反駁。

“盧老闆,你說的事情,我知道了,我當然希望本地的企業能夠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但工作組到德陽市來,主要的目的是勘測線路,具體的工程,他們是不會過問的,所以說,你還是想辦法壯大企業的實力,將來有機會爭取到工程。工作組的事情很多,也難以抽出來時間,今後,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我考慮幫助你介紹一下,不僅僅是你,還有本地的很多企業,我是分管經濟的,希望德陽市的企業生意越做越大啊。”

在吳天宇的面前,盧華江是不敢顯露出來不高興的,以前也許可以,但現在不行了。盧華江強忍住內心的不舒服,繼續開口說話了,就是達不到目的,也要從中間起一些壞作用,盧華江早就想到了馮桂雅,趁着這個機會,好好黑一把馮桂雅。

“吳叔叔,對不起了,我還真的是不知道啊,昨天我找到了馮主任,專門說到了這件事情,馮桂雅說工作組的權力很大,還說是您直接管着這件事情,好多縣市的領導,都是依靠着您引薦,才見到工作組的領導,我信以爲真了,所以今天才來找您的,我和幾個企業的朋友,也是這麼說的,您看,我真是不該亂說的,明天我去給這些朋友解釋。”

“哦,我知道了。”

洗澡之後,吳天宇很快找到了徐少傑,不過不是在家裡,而是在辦公室,這些天,拜訪的人很多,徐少傑只能是抽出晚上的時間,到辦公室批閱相關的文件,年底了,檢查本來就很多,徐少傑不願意耽誤工作。

彙報了一段時間的工作之後,吳天宇說到了盧華江來找的事情,順便也說到了馮桂雅的事情,吳天宇以爲,盧華江是不會撒謊的,畢竟,馮桂雅前不久還是做生意的,兩人之間一定是有着什麼聯繫的,馮桂雅說不定在這個時候,願意給盧華江幫忙,做了好事情,總是有回報的,今天盧華江上門,就帶來了一些好煙好酒,吳天宇沒有拒絕,以前給盧雲凱也送了,不少,就算是收回來的利息。

吳天宇彙報的過程中,徐少傑一直沒有說話,從目前吳天宇的表現看,已經是完全支持徐少傑的工作了,今天的彙報就可以看出來,盧華江拜訪的事情,吳天宇完全可以不說的,儘管徐少傑分析,盧華江會直接去找吳天宇的。徐少傑吃驚的是盧華江最後說出來的事情,明顯就是給馮桂雅潑髒水,這樣的報復心理,令徐少傑反感,看來盧華江是狂妄慣了,以前做生意,可能是順風順水的,沒有遭遇挫折,背後有着支撐,以至於在環境變化之後,不知道跟着轉變。

徐少傑不好直接給吳天宇解釋,公開爲馮桂雅說話,總是不好的,但必要的提醒是一定要有的,想好了之後,徐少傑開口說話了。

“老吳,盧華江的事情,你處理的很好,做生意,我們強調儘量公平,盧華江這樣的身份,做生意本來就不合適,在老百姓中間的影響很不好,身爲領導幹部子女,應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你是分管經濟工作的,今後,這方面要多注意一下,盧華江做生意我們不能反對,但他一定要在政策範圍內做生意,想着依靠這樣那樣的關係,是肯定不行的。”

“說到馮桂雅的事情,你不是反映說馮桂雅的表現不錯嗎,怎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盧華江的話語也有一些毛病啊,既然是馮桂雅告訴他這些事情的,馮桂雅爲什麼不直接找到高處長啊,何必要通過你這裡拐彎啊,馮桂雅告訴了高處長,接着給你彙報,也是可以處理的很好啊,盧華江告訴了自己的一些朋友,這些企業老闆的脾氣,你是知道的,還不是想盡辦法找到你啊,怎麼會就是盧華江來拜訪啊。”

吳天宇點點頭,稍微沉思一下,就明白了。

“盧華江這個小王八蛋,跟着老頭子不學好的,盡學到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老吳,德陽市的情況複雜,你是很清楚的,領導幹部的子女做生意,本來就是不正常的情況,如果能夠遵紀守法,能夠爲本地財政做出大的貢獻,我們是歡迎的,也是大力支持的,可盧華江的企業,據我瞭解,好像沒有上繳什麼稅收,這裡面的情況,就更加耐人尋味了,所以,我對盧華江的話語表示懷疑。當然,我們對幹部也要加強管理,如果真的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了,要批評教育。”

“好的,我知道了,徐書記,這次你多爭取到了一個縣市的指標,大家都很高興啊,德陽市的10個縣市,有6個縣市能夠通火車,5個縣市通高速,這可真是了不起的項目啊。”

“呵呵,老吳,你後面的工作,壓力是非常大的,可不要小看啊,首先就要涉及到徵地補償的工作,還有火車站的建設,我聽說,很多人在打聽火車站修建的地址,準備開始在附近購買土地了,這些情況,我們都要注意啊,所以,指揮部的幹部,一定要做到令行禁止,千萬不要有其他的想法,我的考慮,你是一直負責指揮部的全面工作的,政府下一步的重要工作,就是招商引資。”

第11章 張紹才的豪爽和顏玉環的心細第165章 小伎倆第346章 意味深長的談話第274章 惱人的開發區第551章 哭訴第453章 潛規則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573章 香港考察(3)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81章 見證腐敗(2)第863章 獨撐局面第297章 舌戰羣賢第868章 專心致志第744章 食堂的遭遇第360章 聽話聽落音第915章 一個傳奇第167章 微服私訪第844章 風波驟起(3)第112章 年關(2)第32章 徐蘭的志願第913章 往事悠悠第130章 英雄救美?(2)第131章 英雄救美?(3)第740章 低調上任第266章 上任第899章 接二連三的事情(2)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826章 龍劍烽的動作(2)第458章 糊塗和精明第179章 侯義坤的選擇(2)第768章 大病救助(3)第287章 黃思軍的考慮第725章 家人(3)第640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318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第20章 劉宏的辦法第637章 追查到底(2)第223章 口號要落實第501章 寒心的對比(2)第290章 顧雪潔的心思第483章 上任(1)第426章 案件的終結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765章 用人思路第13章 立碑第247章 反腐倡廉會議第32章 徐蘭的志願第499章 視察第36章 社會實踐(1)第204章 出其不意(2)第268章 陳目標的精闢理論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348章 處理的分歧(2)第336章 不一般的手腕第411章 背後的佈置第321章 辦法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657章 少見的快速調整第288章 武聖軍的態度第201章 山雨欲來(1)第364章 唐文俊的分析第383章 田家家族第474章 圈內圈外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783章 當頭棒喝第556章 白長林的再次教誨第314章 正式協議第803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4)第278章 老幹部的怒火(3)第856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1)第743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872章 盧雲峰的變化第845章 風波驟起(4)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855章 考察團第834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2)第664章 童言無忌第532章 猖狂者空間有限第425章 蛻變(3)第278章 老幹部的怒火(3)第712章 演講(2)第300章 統一觀點有關宦海無聲閱讀的幾點說明必看第13章 立碑第252章 設套第746章 視察工作(1)第856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1)第377章 黨校畢業論文第874章 印象第718章 班子到位第79章 起步第320章 分歧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630章 是禍躲不過第431章 陳目標的喜悅第662章 出乎預料第461章 峰迴路轉(1)第47章 一擼到底(1)第499章 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