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突如其來的上訪

徐少傑坐在房間裡面,臉色陰沉,不停吸着煙,馬愛華坐在沙發上,面無表情,錢大志坐在另一邊,沒有說話,孫華一直站着,不停看着幾個領導,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孫主任,說說你們知道的所有情況。”

“好的,今天上午剛剛上班的時候,市委大院的門就被人圍上了,辦公室的同志和信訪辦的幹部去了解情況,原來是農場的農工,做了一會的工作之後,農工散去了,我們以爲沒有什麼事情了,誰知道,到了10點鐘的時候,來的人更多了,還打着橫幅,好像是組織有序的樣子,橫幅上面寫着標語,什麼我們要吃飯,什麼共產黨的市委賣了祖宗的土地,要霸佔農場的土地,什麼市委市政府不管農工的死活等等,這次的上訪,不僅僅是農工了,還有市裡一些已經無法維持的企業職工,市委辦公室和信訪辦的幹部進行了勸阻,可是作用不大,他們坐在市委的大門上,明確說了,就是要讓市委市政府的領導無法上班,也無法下班,很多的人衝進了食堂裡面,能夠吃的東西都吃了,公安局的幹警也來了,可是人太多了,只能是做工作,我提出來了,上訪的人員有什麼要求,可以派出代表,到會議室去交談,可他們總是嚷嚷,說自己就代表自己,不能代表他人,我注意了,有幾個鬧得很兇的年輕人,準備採取措施的,譚書記不同意,認爲這樣會激化矛盾。”

錢大志接着開口了。

“市委市政府已經是一團糟了,根本不能夠安心上班了,不少的上訪人員進入了辦公室,坐着就不走了,也不做出什麼過激的行爲,其中有市裡部分企業的職工,上訪人員說了,要求市長出面接待,要求市長給說法。”

徐少傑的眉頭始終沒有舒展。

“老馬,淮揚市的人大會,還有半個月就要召開了,這個時候,出現這樣大的上訪事情,不是好現象啊。”

馬愛華狠狠的扔掉了手裡的香菸。

“我們現在就是在考慮這些問題啊,淮安市的經濟不發展,說什麼都沒有用的,現在,全市有100餘家國有、二輕企業,職工接近2萬人,正常生產和按時發工資的不到三分之一,半停產和半停薪的企業佔到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一的企業,完全停產了,根本發不出工資,效益好的企業,也就是菸廠和化肥廠,照目前的局勢發展下去,化肥廠也危險了,生產出來的化肥,價格高,遠遠趕不上外地的化肥,要不是市政府對外地化肥的限制,只怕化肥廠早就垮了,可這種限制也維持不到多長的時間了,現在已經是市場經濟了,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了,職工的思想根本沒有轉變,還在留戀計劃經濟,認爲企業是國家的,國家就要養活他們,沒有飯吃理所當然要找政府,要找我這個市長,現在,通海集團公司在淮安市投資了,他們聽見風聲了,政府有錢了,這個時候,就要找到政府了,要分錢啊,要生活啊,他們說我是老百姓選出來的,是老百姓的市長,是老百姓的父母官,老百姓的死活都不關心了,還要我這個市長幹什麼啊。”

馬愛華的心裡有氣,經過了這些日子,馬愛華總算是明白一些蹊蹺了,就是有人在故意找麻煩,上次老幹部圍觀的事情,馬愛華就引起了警覺,現在,矛頭對準他這個市長了,馬愛華實在不明白,有些人到底想幹什麼。

“老錢,農場農工的安置工作,開展的情況怎麼樣了?”

“還是老樣子,農工的要求太高,提出的要求過於幼稚,要求和機關幹部享受同樣的福利待遇,這是不可能的,不過,鬧的也就是那麼幾個人,這幾個人,今天也出現在了上訪的人羣裡面,我估計這些人是骨幹。”

徐少傑終於下定了決心,這樣的事情,躲是躲不過去的,必須要想到好的辦法,該做工作的做工作,該強制的就要強制。

“好了,意見大家都清楚了,不管這些上訪者是什麼樣的心態,他們已經影響到了我們正常的辦公,武書記和郎市長已經打了好幾次的電話了,譚書記和周市長也去彙報了好幾次了,我們去見見他們,難不成他們會吃了我們。”

馬愛華馬上開口說話了。

“徐書記,你暫時不要出面,還是我出面去接待他們,既然他們點名要見我,我出面,你全盤指揮,我們還有緩衝的餘地,我和他們談崩了,你可以出面收拾殘局,錢書記也不要參加了,孫主任和我一起去參加,剛纔劉娟部長打電話了,她正在和上訪人員接觸交談,不簡單啊,一個女同志,哼,不知道有些人知道了,怎麼想,一直都看不到人,也不知道有什麼工作,這樣忙。”

徐少傑沒有說話,馬愛華明顯是有所指的,事情發生後,餘懷祥和李鶴慶一直沒有露面,不知道在幹些什麼,徐少傑也沒有和他們聯繫。

錢大志和孫華都同意馬愛華的意見,徐少傑不再堅持,馬愛華說的還是有道理的,兩人同時出面,如果談崩了,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有時候,必須要有人唱紅臉,有人唱白臉,這是技巧。

馬愛華帶着孫華離開了,房間裡面就剩下了徐少傑和錢大志。

“徐書記,我感覺我們市委班子裡面出現問題了。”

“老錢,你爲什麼這麼說,有什麼依據嗎?”

“我只是感覺,在機關工作了這麼多年,見到的事情太多了,徐書記,你想,我們剛到淮安市的時候,老幹部就來質詢,這次,通海集團公司到淮安市來投資了,淮安市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發生改變了,老幹部來了,職工來上訪了,這一切的目的是什麼,有人想着你早點離開淮安市,不想你得到這份功勞,進而我們整個班子都會被否定,如果說淮安市不能夠維持正常的秩序了,上級唯一的考慮,就是調整班子,這樣的手法,我見多了。”

“老錢,你說的都是實際情況,可是,還是有問題啊,我們在明處,人家在暗處,再說了,我們沒有掌握任何的證據,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啊。”

“徐書記,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等着你掌握了所有的情況,恐怕菜早就涼了,再說了,這樣的事情,不可能拿到確鑿的證據的,既然對手玩陰的,我們也就如法炮製,我覺得可以這樣做,我們的目的是想着建設好淮安市。”

“老錢,你懷疑誰?”

錢大志頓了頓。

“譚健、餘懷祥和李鶴慶,特別是餘懷祥,原因我就不說了,其中的過程,我們都是知道的,我們在前面努力工作,背後總是有人搗亂,長此以往,我們也會被拖垮的。”

“老錢,譚健、餘懷祥和李鶴慶,都是淮揚市委管理的幹部,而且,他們都是武書記推薦到淮安市來任職的,沒有那麼簡單啊,我們現在只是懷疑他們有問題,卻沒有實際的證據,你也說了,這樣的事情,很不好掌握證據,如果我們稍有不慎,會更加被動的。”

“徐書記,我也想過了,可老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啊,幹部還沒有開始調整,城市建設剛剛鋪開,這樣的關鍵時刻,如果我們不能有所行動,不知道還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如果真的出了大事情,後悔來不及啊。”

“老錢,班子成員是不可能萬衆一心的,這只是我們的幻想,總是有一些麻煩的,你說的有道理,如果不採取一定的措施,我們的工作會越來越被動的,我看這樣,一方面,今年不是有反腐標兵的名額嗎,市委到時候研究一下,就上報餘懷祥吧,另外,從現在開始,你佈置人,不必要的時候,進行攝像,只要出現了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就明確要求公安局處理。”

錢大志有些吃驚,但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臉上露出了微笑。

“好的,這件事情我來負責,餘懷祥工作兢兢業業,也應該得到這個榮譽了,本來就是紀委書記,大家不會有什麼意見的。”

馬愛華頭疼不已,會議室裡面的20多個代表,有的是火氣沖天,有的是哭哭啼啼,說出來的話誰聽着都憋氣和寒心,什麼上有老人要贍養下有子女要上學,沒有工資沒有收入,只能喝西北風,不能飽肚,一年吃不上一回肉,有時到菜市場撿爛菜,撿不到爛菜時就喝鹽巴稀湯,遇上頭痛冷熱也硬挺着不敢上醫院。有的人說政府領導整天風風光光,吃香的喝辣的,一頓飯頂上他們大半年的生活,爲什麼不關心一下他們,這樣的腐敗現象,一定要狠狠的批評,要嚴肅查處,所有人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來要求救濟金解決溫飽。

馬愛華經歷過風浪,當然不會被嚇到,更不會被忽悠,他明白,如果沒有通海集團公司到淮安市投資的事情,也就不會有這樣的上訪。等到所有人都說過之後,馬愛華不慌不忙開口說話了,市長說話,還是有威嚴的,會議室裡面迅速安靜了。

馬愛華首先對大家的處境表示同情,市委市政府正在想盡辦法解決這些事情,要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發展經濟,只有城市發展了,財政富裕了,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市委市政府引進資金,也就是想着發展淮安市的經濟,市裡下決心抓好城市建設,最終的目的也就是使淮安市的經濟儘快發展,省委省政府和淮揚市委市政府把淮安市作爲城市建設的試點來抓,也是希望淮安市能夠帶頭髮展經濟,如果這樣的舉措不能夠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那麼,淮安市今後的發展就沒有什麼希望。說到最後,馬愛華話鋒一轉,語氣很嚴厲了,如果說有誰想着趁這樣的機會搗亂,破壞淮安市穩定的局勢,市委市政府一定不會客氣,做任何的事情,都要講道理,居家過日子的人都知道,無理寸步難行,市委市政府正在展開調查,今後的城市建設,會創造出一批就業的機會,市委市政府會統籌考慮,有些想着在中間鬧事的人,市委市政府也是掌握了部分情況的,如果再次出現這樣的事情了,市委市政府絕對不會手軟,一定會嚴肅處理。至於大家說到的腐敗問題,只要有證據了,大可以到紀委去舉報,紀委一定能夠嚴肅處理的。

馬愛華說完之後,會議室裡面很安靜,馬愛華離開了之後,職工代表陸陸續續出來了,有些人直接離開了,什麼都沒有說,有些人傳達了馬愛華市長的講話,來上訪的人,骨幹不是很多,大部分的人看見時間差不多了,到了中午了,要回家去吃飯了,也就失去了繼續圍在市委的興趣,有些職工其實是明白的,這樣做,可能有效果,也可能沒有什麼效果,想着馬上分錢,那是幼稚的想法。

上訪的人慢慢散開了,到了中午的時候,已經沒有幾個人在市委大院裡面了,不過,市委的門口是一片狼藉,門衛開始收拾門口的垃圾,有些標語是用報紙寫的,門衛拿着這些報紙,到垃圾池附近,一把火點燃了。

“徐書記,農工和職工來上訪,顯然是有人精心準備的,提出的意見很單一,就是要求解決生活困難問題,部分人提到了腐敗的問題,馬市長做了工作之後,大部分的職工和農工都散去了,還有少部分堅持着,不過已經成不了氣候了,我們發現了幾個組織者,上訪人員準備離開的時候,這些人竄來竄去做工作,不過這些人很聰明,看見大勢已去,也跟着離開了,我建議,是不是對這些人採取措施,否則,他們在下面,還會繼續做工作的,會對我們造成不小的影響。”

徐少傑搖搖頭,否決了孫華的建議。

“不管是農工還是職工來上訪,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有我們的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也有大形勢的原因,所以,我們不能僅僅考慮到如何平息事態,還要考慮到如何解決問題,職工和農工的生活困難,是實際情況,如果他們僅僅是來反映問題,我們就採取了措施,會形成很不好的影響,還是多做一做工作,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是會明白道理的,對於那些想着高破壞的人,或者是居心不良的人,我們掌握了充分的證據之後,才能夠採取措施,這方面,我們要格外謹慎.。

———————————————————————————————

第607章 我們的信心(2)第36章 社會實踐(1)第509章 意外的客人第489章 面對親情(2)第62章 劉志華的辦法第30章 一鳴驚人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214章 再見徐老第385章 侯義兵之死(2)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482章 談話第183章 暗鬥(1)第223章 口號要落實第139章 淮安市的工作重點第821章 謝志偉的臭棋(2)第217章 隱痛(1)第371章 招商引資的思路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第518章 交心談心第730章 徐樹昆的視察(2)第21章 登門拜訪第100章 不出所料第323章 跑官第322章 革命化的春節第662章 出乎預料第332章 有關考察的安排第879章 不一樣的意見第109章 工作職責第268章 陳目標的精闢理論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760章 事與願違(2)第18章 家裡的安排(1)第406章 令人震驚第295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1)第887章 當斷則斷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27章 哥哥的終身大事第341章 調整的奧妙第677章 知己知彼第614章 年底的福利第506章 夢非夢(2)第550章 地盤論(2)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52章 劉沐的憤怒(1)第405章 娛樂城之行(2)第163章 不算是衣錦還鄉第245章 不準拆借資金第901章 奇怪的告狀信(2)第318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第816章 老調重彈(3)第843章 風波驟起(2)第658章 領悟第874章 印象第134章 陳目標的麻煩(1)第857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2)第133章 精明的李鶴慶第51章 鄉政府的情況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722章 尷尬的聽證會(3)第524章 實際困難第568章 兩路開工第5章 義氣第392章 臨時的人事調整第474章 圈內圈外第135章 陳目標的麻煩(2)第354章 抗洪搶險(1)第703章 生死較量(4)第742章 心腹的心思第414章 決心已定第227章 譚玲莉如願第252章 設套第686章 需要鐵的證據第412章 黃志華的麻煩(1)第789章 吃癟(1)第102章 籃球比賽第383章 田家家族第520章 德陽市的反響第613章 市長的配備第220章 風雲突變(2)第904章 牽一髮動全身(3)第578章 命案(2)第351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2)第393章 談話第155章 北京之行(2)第118章 政府工作報告第132章 微妙的局面第106章 座談會第412章 黃志華的麻煩(1)第756章 徐少傑的建議(5)第577章 命案(1)第258章 匠心獨具第394章 市政府常務會第213章 非凡的姐弟情第8章 舞會經歷第728章 家人(6)第521章 在商言商第492章 鄒文滔的驚詫第719章 信陽公司集資案第401章 審計風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