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問責風暴

黃睿不得不驚!

蕭宸如今是什麼地位?華共中央最年輕的政治局委員,手‘操’吏部大權,按照近二三十年的慣例,以蕭宸如此巨大的年齡優勢,下屆進入常委基本上已是鐵板釘釘的事,甚至極有可能下屆就要成就“儲君”地位!

蕭宸如此身份,卻親自打電話給他黃睿,這在外人看來,固然是他黃睿極大的榮寵,可回過頭來說,又何嘗不是他肩頭沉甸甸的壓力?

黃睿跟隨蕭宸,足有幾年光景,他深知蕭宸爲人爲官的特點,蕭宸御下,外寬內緊。作爲他的下級,只要該做的事情做得無甚差錯,分內的好處絕對一分不會少,甚至還有額外驚喜;但若是事情辦得不能讓他滿意,則他處理起來,可也是乾脆利落得很。黃睿經常想,這可能與蕭書記——黃睿習慣稱蕭宸爲書記——當年是學法律的有關。法理至平至公,嚴明無垢,而蕭書記久歷官場,爲人早已外圓內方,平時看似風雅高致、圓融通達,實則他心中自有一份節‘操’爲其底線,若貿然觸之,必遭嚴懲。

什麼事能讓蕭書記直接打電話過來?這是黃睿如今心裡最沒底的事,朗柳的情況,黃睿心裡清楚得很,看似一片大好,實則危機四伏,他更知道蕭宸目光高絕,朗柳內情,蕭書記定然‘洞’若觀火。以蕭書記的習慣,他這個電話,絕對不會是打來表揚他黃睿對朗柳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什麼貢獻,更不可能是來拉家常,十有八九,是朗柳出了什麼紕漏,蕭書記打電話來批評他,順便也可能指點一二。

黃睿在這短短兩三秒的時間裡,心思卻轉得極多,但他手底下可沒慢,最後看了一眼那手機上被隱藏起來的號碼而只顯示出一個極少人認識的熟悉短碼的時候,黃睿深吸一口氣,按下接通鍵,用小心翼翼卻又極力維持自然的聲音問:“蕭……書記?”

黃睿這一聲書記,有保持舊日情誼的意思,不過也不算叫錯,蕭宸如今可也是中央書記處書記,這聲“書記”絕對沒有問題。

“黃睿啊,睡下了?”蕭宸的語氣很平靜,甚至有些平淡,黃睿聽不出任何情緒,但卻似乎能感覺出蕭宸語氣中透‘露’出的那一絲淡淡的關懷。

不知爲何,心中一熱,剛剛還有些緊張的心,不自覺地放下了不少,但嘴上還是解釋道:“還沒呢,正在開常委擴大會議……書記,您有什麼指示?”

蕭宸那邊就笑了:“也在開會呢?呵,我也才散會……沒什麼指示,只是剛纔看到一篇博文,跟朗柳有關的,提到朗柳目前的一些情況,就打個電話給你,算是求證一下。”

黃睿剛剛放下的心又緊了一緊,問道:“書記垂問,我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蕭宸又笑了一笑,似乎沒什麼生氣的意思,不輕不重地說:“是這麼回事……”

全國人大會議終於開完,新一屆華夏最高領導層全面就位,毋庸置疑的,薛遠嵐當選國家主席、國家軍委主席;餘爭勝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許岸秋當選政務院總理;張崇河當選全國政協主席;王海闊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五,擔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主任,因此並未擔任其他職務;李元焯當選國家副主席;王鳳鳴當選政務院副總理(副總理排名第一);加上已經擔任中紀委書記的侯東往和政法委書記的孟存石,這一屆的九大常委已經全部就位,本兼各職盡數加身。

至於其他變動,倒也不必細說,蕭宸身兼各職均屬黨內職務,因此這些任職變動與他“關係不大”,‘露’面也就不多,這倒也符合中組部部長曆來的特‘色’。

另外有件事需要補述一句的,則是侯東往去年十月正式擔任中紀委書記以後,辭去東川市委書記,東川市長陸雲來接任東川市委書記,被選入中央政治局,成爲政治局內年齡優勢僅次於蕭宸的“少壯派”,政治前途頗被外界看好,不少外媒以及外國的“華夏問題專家”認爲其很有可能成爲下一代華夏新領導層的重要成員,按照華夏近年慣例來看,其出任總理的可能‘性’相當大。

不少分析家認爲:蕭宸是最有機會問鼎華共中央總書記寶座的政治局年輕派,但如果陸雲來出任總理,則華夏第六代領導集體之中,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將遭到進一步削弱,華夏屆時將全面進入“凡人政治”時代,即便蕭宸擁有其祖父、伯父留下的巨大人脈,也難以改變這一事實。而同時,這些分析家幾乎無一例外的認爲:以蕭宸從政這二十年的經歷和作爲來看,很難相信他能忍受彼時“弱勢”之現狀,若果然如此,則華夏最高領導層內部的矛盾可能凸現,甚至出現白熱化……

外面如何分析,蕭宸自然有所瞭解,但事實上,他如今根本不怎麼關心那些外國媒體以及分析家甚至是外國政fǔ智囊團的看法。到了他如今的位置,關注這些東西,根本沒有多大的意義。

蕭宸如今正在醞釀一件大事,此事若成,不敢說能令華夏官場一掃頹風,至少也能注入一陣清風,而且是這一陣風,絕非吹過就算完事,只要能真正辦成,這清風,可以一直吹下去。

在其位,謀其政。蕭宸‘玉’要推動的,正是人事制度的改革。

蕭宸要做的這件改革,其實也並非什麼創新,要按照華夏的特‘色’說法來講,真真正正是“深化改革”。而深化改革的具體項目,則是黨政官員問責制。

原來華夏是黨紀政紀處分,官員犯事了才追究。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着事故增加,華夏引進了政fǔ管理模式,逐步開始關注問責。過去,官員權力很大,但出事以後不直接承擔責任,除非他觸犯黨紀國法,出了問題了,才按黨紀政紀追究。而問責,則是即便你不觸犯黨紀國法,但是你的責任範圍之內,職務範圍之內,出了問題也要承擔責任。

世元2013年5月7日,華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長蕭宸,在瀟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正鋒,省委副書記姜少城,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鄭之鵬,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長林成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何立東等省委領導的陪同下,前往瀟南省朗柳市調研深化黨政領導幹部問責制度改革等項目。朗柳市委書記黃睿、市長韓東等市領導陪同調研。

蕭宸在調研中說:朗柳市近來推行的黨政領導幹部問責制度改革卓有成效。這項改革,是站在以人爲本的高度,以鄭南巡、蕭飛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爲指導的一次改革。蕭宸強調:吏治清,則黨政清;黨政清,則天下安。

省委書記李正鋒向蕭宸介紹,瀟南省委、省政fǔ日前已經作出決定,將在全省範圍內推廣朗柳市掀起的“責任風暴”、實施“治庸計劃”、優化發展環境的經驗,將治庸問責覆蓋到每一個層次、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幹部。

李正鋒表示:從當前的現狀來看,‘精’神之庸、能力之庸、責任之庸的“三庸”現象,不負責、不盡責、不擔當的“三不”問題,仍在全省少數地區和機關幹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正值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構建中部崛起戰略支點的瀟南,容不下這些有礙發展的懶庸散軟現象。前進的瀟南需要非常之人,圖強的瀟南需要非常之舉。全省全方位實施“治庸計劃”,掀起“責任風暴”,正是非常時期的一個非常之舉。

蕭宸部長對此表示讚賞,並強調:落實這個非常之舉關鍵在於重典問責。他說:“治理幹部隊伍中存在的‘庸、懶、散、軟’問題,‘只打雷不下雨’不行,光靠‘和風細雨’式的說服教育也解決不了問題,必須‘颳大風’、‘打大雷’、‘下大雨’,在嚴格問責、嚴肅追責上動真格、夠力度。”

在隨後召開的中組部工作會議上,蕭宸就此次調研中所觀所思,提出了問責治庸的三字原則:快、嚴、重。

蕭宸說:“重典問責首先要‘快’字當頭,做到快查快處。對懶庸散軟等不良現象和問題,必須‘敢治、狠治、大治、重治’,非治不可。遲不得,緩不得,拖不得,慢不得。否則,就會有負於黨和人民的重託,愧對人民的厚望。治庸問責不僅要在全國展開,各地治庸風暴小組,更要不負羣衆的期盼,肩負起這一歷史重任,第一時間清查懶庸散軟現象,第一時間出重拳、下猛‘藥’整治。如此還不夠,還要第一時間通過媒體、政務公開等形式,對外公佈查處情況,讓懶庸散軟的幹部沒有‘斡旋’、‘溝通’的餘地,避免‘夜長夢多’成爲治庸風暴的絆腳石。同時,對於治庸風暴引起的謠言和不實消息,也要第一時間澄清,對治庸風暴的理解產生的誤差,也要第一時間糾正。

重典問責還要‘嚴’字當頭,做到嚴懲嚴打。懲而不打不行,那樣只打雷不下雨,不僅治不了庸,反而助長庸氣高漲。治庸之初,不排除一些懷有僥倖心理的幹部,以行探風向、以身試輕重。對於這些苗頭‘性’現象,絕不能睜隻眼、閉隻眼,得過且過,必須‘嚴’字當頭、重典整治。只有眼裡容不下半粒沙子,提高違法違規成本,才能讓懶庸散軟者望而生畏,才能從根本上剷除懶庸散軟繁衍的土壤,快速走出懶庸散軟的行政生態困境,步入勤政廉政的睛空,形成‘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機關文化,提高行政效能。

重典問責更要‘重’字當頭,做到重問重責。快速、便捷爲人民服務,是各級政fǔ義不容辭的責任。無論那個崗位、那個幹部,都是責任主體。懶庸散軟者有男‘女’、老少、資歷深淺之分,沒有背景、關係、貢獻大小之別。恭候違者的,只有利劍。而且,對於一個崗位、一個幹部出現的懶庸散軟問題,不僅要問其責,而且還要對‘一把手’進行追責。‘一把手’有不可推卸的連帶責任。也許,有人懷疑,這種‘連坐’制度有可能助長相互包庇。但如果我們加大對治庸問責工作的監督力度,充分發揮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紀檢監察和組織部‘門’的內部監督、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以及社會羣衆監督的作用,這種包庇將無處藏身。如此拔起蘿蔔帶起泥地重問重責,‘治庸風暴’纔有威懾力。”

一時之間,媒體、網絡叫好聲一片,民間對“治庸尚書”的好感蹭蹭蹭地往上漲,但也有人不以爲然,認爲風氣的扭轉,豈是如此容易?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官吏體系的風氣,蕭宸此舉,雖然好心,未免魯莽。更有人爲蕭宸捏了一把汗……

蕭宸對此種種,恍如不聞!

第13章 執法之難第110 不是時候第69章 “吳王”第40章 總書記江東行第78章 **,激變第151章 又是一年第45章 紈絝VS紈絝(一)第22章 夜色(中)第31章 扶貧幫困(上)第51章 葉成材(上)第47章 最終審判第142章 村霸第14章 兩個臭皮匠第26章 軍委副主席第74章 後嶽定淵時代第12章 書記碰頭會第36章 同一副腔調第1章 上鉤第58章 不能碰怎麼抓第25章 有風卻無浪第30章 愛心和希望(中)第62章 莊子的啓示第4章 危機中的華夏第44章 遠東“公關”(上)第67章 地震與江東第113章 買房第63章 拉鉤第25章 逆鱗(下)第28章 林磊入局第23章 新瀾集團第15章 100週年第77章 進展和突變第51章 意外的火災第22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6章 癥結第27章 風捲塵沙起第34章 買車風波(下)第113章 新的動向(下)第23章 會面芝加哥第6章 尚書之威第15章 會後區委的變化第53章 常委會(上)第26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61章 迷幻嬌娃第126章 初識章市長第133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下)第136 鬧婚宴第61章 蕭書記耍流氓第12章 趙志剛第53章 常委會(下)第62章 抗洪搶險(五)第54章 江東兩會第12章 公則民服(下)第53章 卒子吃將軍?第35章 小太子和兩會第6章 經委之行(中)第72章 陰雲密佈第15章 深入第26章 遠東皮總第88章 心要讓你聽見第33章 五年第73章 慈善拍賣第58章 嶽小蓮第10章 語馨借錢(一)第138章 反蕭集團第一彈第57章 如此隱情第75章 再回吳城第33章 五年第109章 鷹派酒會(下)第139章 建黨節和生日第35章 吳城風波起(一)第16章 徐書記第1章 蕭老住院第85章 臨時常委會(下)第51章 意外的火災第83章 小衝突,大問題(中)第120章 蕭宸被抓第30章 收購蘋果公司第84章 滿城盡是外國車第11章 遠東的難題第107章 失敗的砍價第39章 白龍魚服第39章 過年(上)083章 小衝突大問題下第39章 白龍魚服第105章 花海(上)第53章 常委會(上)第26章 軍委副主席第10章 語馨借錢(四)第43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52章 鋼琴公主(上)第26章 遠東皮總第51章 引薦?第61章 迷幻嬌娃第49章 財政有問題第85章 臨時常委會(上)第50章 瀟南的天第24章 再見第3章 挑選秘書第7章 問責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