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小姨的警告

關於經濟方面的問題,蕭宸的確算是很熟悉,也由於在發改委時的鍛鍊,使他能夠站在比較高的層次上看待問題,但實際上,有些情況,他還不好跟總理明言。

實際上,在蕭宸看來,華夏經濟的問題,除了跟總理談到過的幾點之外,還有別的問題。比如蕭宸一直認爲,在華夏天空上翱翔着兩隻禿鷹,禿鷹是幹什麼的?禿鷹是吃屍體的。蕭宸認爲,華夏的製造業,因爲他前面對總理所說的那些理論而逐漸流血而死,頭上的禿鷹就飛下來啃食它的屍體。頭上兩隻禿鷹是什麼呢?一個是產業資本,第二個是金融資本。

誰都知道黃海啤酒是華夏的著名品牌,但是黃海啤酒還是華夏企業嗎?實際上呢,黃海國資局只控股30%,第二大股東是誰?是來自美國的安海斯-布什公司,它控股27%,只要他再多買4%的H股,華夏的名牌,黃海啤酒就會在一夜之間變成外資企業。

蕭宸還記得彭工(彭城工業製造)的故事。美國的凱利基金要收購彭工,當時很多的學者專家在媒體上對這件事情表示了憤慨,當時以蕭宸爲首的江東省政斧也暗中出面指示不能賣,由於各方的努力,成功制止了資產流失的現象。

當時的彭城地方政斧以什麼理由賣給外國人呢?是以負的淨資產賣給外國人。負的淨資產就可以賣了嗎?蕭宸當時批評過彭城市政斧“你有沒有那麼一點點經濟常識啊”。一個公司的價值不取決於淨資產,而是取決於有沒有持續經營的能力。對於彭工的價值取決於未來持續盈收的能力。

還好沒賣,假如以100塊錢賣掉,按照蕭宸所理解的凱利基金或者類似的基金,一定會把彭工分拆上市或者賣掉,賺到一萬塊錢。所以從100塊價格到一萬塊他可以賺100倍以上。

收購黃海啤酒的安海斯-布什公司就是產業資本,收購彭工的就是金融資本,這兩個資本的危害姓華夏人還沒有看出來,還在樂觀的招商引資。蕭宸經常暗中提醒一些亂招商的幹部:“你知不知道胡亂招商引資使得這兩隻禿鷹來席捲華夏奄奄一息的製造業。”

有些幹部私底下覺得蕭省長這樣是不是太悲觀了,華夏製造業華夏自己都做不下去了,給外國人能賺錢嗎?

當時蕭宸就像問一問他們,讓他們想一想,華夏華夏的企業經營不下去,負的利潤,你以爲外國人就經營不下去嗎?小看人家了。當他透過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收購華夏這些所謂不賺錢的製造業之後,他會把你融入到國際產業鏈的分工裡面去。

什麼叫做國際產業鏈的分工,那就是在國際產業鏈中真正做製造的是一塊錢,而做這種採購、倉儲、訂單處理、批發、零售這整條產業鏈叫做軟三元。

國際產業鏈的分工是怎麼回事呢?本質就是靠軟三元賺取利潤,硬一元再虧損了不起虧一塊錢,也不可能虧一塊錢,軟三元可以賺多少錢回來啊!

以玩具業爲例,一個巴比娃娃華夏的出廠價一塊美金,在美國的沃爾瑪零售價格是9.99元美金,那一塊美金,原料佔了0.65%,生產價0.35%。華夏能賺多少錢?一美分了不起了吧。華夏是剝削華夏的勞動者,浪費華夏的資源。用這麼賤的一塊錢的價格賣到美國去,他最後以9.9的價格賣給消費者,他們席捲了所有的利潤。

華夏的前商務部長侯東往(已履新爲東川市委書記)針對這個現象提出他的看法,他的看法蕭宸基本上是贊同的,那就是華夏華夏的製造環節是不賺錢的,而華夏透過華夏的犧牲,讓美國人歐洲人享受華夏的產品。

不過蕭宸不覺得這件事對美國人說有什麼用。難道美國不知道嗎?把他看的太傻了,我們都知道他會不知道嗎?怎麼可能呢,難道他們不知道他們進貨價格是一美金嗎?難道他們不知道華夏的勞動者幾乎拿不到利潤嗎?難道他不知道最後賣出的價格是9.9嗎?那爲什麼還要繼續壓迫華夏,提高利率提高匯率,讓華夏僅有的一分錢都不讓華夏賺呢?因爲這就是金融戰爭。其目的就是讓你倒閉,你倒閉之後,華夏頭上兩隻禿鷹賤價把你收購,融入國際產業鏈裡面去,你這裡虧錢無所謂,軟三元可以賺回來。硬一元裡面,原料成本、製造成本可以省下來的錢是25%。華夏再壓低華夏工人的工資、壓低原料成本價格只是把整條產業鏈的一塊錢裡面的25%省下一點點而已,真正的大頭都被軟三元拿去了。這種格局是很多華夏人到現在還沒認識的。華夏還在繼續的胡亂招商引資,最後的結果呢就是把華夏的製造業拱手讓給外國人。

事實上,這種現象已經發生了,很多人認爲華夏有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但蕭宸深以此爲擔心!

勞動力的優勢最多使你硬一元裡面,最多節省25%的錢,僅此而已。可是整個國際產業的分工呢,它從軟三元賺取利潤。去年,東方來了兩家外資企業,一家是西班牙的ZARA,一家是瑞典的企業H&有80%的生產在歐洲,他爲什麼不來華夏生產呢?華夏不是有廉價勞動力嗎?人家來都不來。爲什麼?因爲那個不重要!重要的國際產業的分工整合最重要,所以ZARA在歐洲進行80%的生產。他的衣服做出來不但款式新穎、時尚、潮流、質地好,還有就是比你國產的還便宜。H&M更便宜,比ZARA還便宜30%,他的大衣質地好不講了,時尚新潮不講了,還是國際名影視紅星麥當娜所設計。多少錢一件,很多人不瞭解,那是500-800一件。你說華夏造的衣服賣這麼貴,人家買嗎!

人家爲什麼用這麼低的價格進入華夏呢?那就是國際產業化的分工,人家開始向軟三元要利潤。他通過軟三元節省大量成本而放棄硬一元,因此才能以最高的利潤和最低的成本進入華夏。這是2007年開始發生的現象,蕭宸覺得如今華夏要密切地注意。如果華夏還對廉價勞動力有任何幻想的話,曰後的情況將會很糟糕。

舉個例子,華夏有兩家著名的企業就開始幻想,一家是TCL,第二是寶島的明基,這兩家要搞國際化。怎麼搞呢?他們想利用華夏廉價勞動力配合上國外的品牌和技術,想走出去,想國際化。但蕭宸知道,按照這個路子是不會成功的。

爲什麼?你除非走入軟三元!靠硬一元你是走不出去,因爲廉價勞動力最多隻能省下25%的錢。所以TCL合作以及收購了阿爾卡特以及法國湯姆遜,明基收購西門子的移動業務,一兩年之後徹底轟然跨臺。爲什麼?走不出去!爲什麼走不出去?因爲企業的戰略都是錯的,錯在哪裡呢,勞動成本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最終要搞國際產業的整合,放棄硬一元,向軟三元要利潤,這纔是國際化。

華夏有多少企業知道這個呢?華夏天天喊的國際化招商引資,進而把華夏整個產業鏈拱手讓給外國人,進而容許他們洗劫華夏。爲什麼說是洗劫?隨便問一位華夏農民:你如何灌溉?農民會告訴你,灌溉之前,打開水閘之前先要挖溝渠,把水通過溝渠引到需要水的地方,這就叫灌溉。如果你問農民,如果我忘了挖溝渠呢?農民肯定會罵你:你傻呀,你不挖溝渠,你打開水閘,那洪水漫流大地不都把良田都淹沒了嗎?農民都知道的事,華夏好多人都不知道的。

什麼叫國際化?蕭宸的擔憂就是:華夏目前所推行的國際化就是打開水閘之前忘了挖溝渠,華夏是一個沒有溝渠的國際化。什麼叫溝渠?法制化的遊戲規則叫溝渠。華夏國際化之前有過法制化的遊戲規則嗎?華夏哪一個行業有這種法制化的遊戲規則?華夏哪個行業不是百分百的開門讓外資進來!到最後的結果就是外資攜其軟三元的優勢,在一個沒有法制化的遊戲規則的華夏,就像洪水一樣漫流大地把華夏的良田美地完全侵略了,這就是國際化的結果。

這個現象很重要,據美國麥肯錫公司去年的預測,五年之後,外資零售業將佔領80%的華夏市場。有些人一聽,很高興呀!不錯呀,沃爾瑪、家樂福很好呀,進入華夏以後,燈火通明、物品種類齊全、服務態度良好、價格物品低廉,像家樂福,時不時的貼出廣告:半徑5公里之內,如果同樣的貨品你買到更便宜的,願意用數倍的差價彌補你的損失。咋一聽,多好的外資啊,他席捲華夏有什麼不好呀!我們買東西不是更便宜了嗎?

那是奢望!華夏對他們來講是一個天堂,因爲從來就沒有法制化的遊戲規則。當他們一旦席捲80%的零售市場之後,那就是外資零售業將聯合壟斷,是上老貨價格剝削消費者,下壓進貨價格剝削生產者,把中間利潤迅速擴大,合法的匯出華夏!就像當年國產汽車不爭氣的時候,桑塔納也賣二十多萬一個道理!國產汽車一旦慢慢走上正軌,桑塔納就成了幾萬塊的貨了——實際上它還不值現在的價,如果國產汽車再爭氣一點,它那車五萬都沒人要。

這就是華夏的未來,因爲華夏的國際化是一個沒有法制化的遊戲規則的國際化,所以長此以往,一定是洪水淹沒了華夏的良田。而華夏的製造業還在向硬一元要利潤的階段,人家已經放棄硬一元開始向軟三元要利潤了,他們憑藉着高利潤低成本的優勢殺入華夏,華夏將無可抵禦,因爲華夏在國際化之前忘了挖溝渠,這水沒地方引!

蕭宸懷中有些憂鬱的心情,撥通了小姨的電話,寒暄過後,蕭宸提到他的一些看法,小姨是真真正正的資本主義企業家,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瞭解肯定比蕭宸更深,向她請教,是很有道理的。

小姨聽完他的話,微微一笑:“你剛纔講的都是產業資本,怎麼不講金融資本?”

蕭宸笑起來:“金融資本,現在這個世界上誰還敢在小姨你面前談這個啊?我這不是來請教你了嗎?”

小姨聽得一笑:“你什麼時候這麼謙虛了?哎,我這兒可不流行謙虛這個詞啊。”

蕭宸只好道:“那行,我先說說我的看法,小姨你再給我指出其中問題。”

小姨輕笑道:“我可不敢保證能給你指出問題,我是站在集團和基金的層面考慮,你那個要站在全國的角度考慮吧?”

蕭宸笑道:“一通百通啊……我的看法是,金融的改革主要包括匯率的改革以及銀行的改革。我先說銀行的改革,華夏像建行等那麼多銀行上市,幫他們做顧問都是哪些公司?摩根、美林、高盛……”

小姨笑着插了一句:“哎,這事我們新瀾可也在裡頭,是不是也要被你打倒了?”

蕭宸卻不想在這個事上開玩笑,他嘆了口氣:“這些公司也是美國中央銀行的股東,華夏要搞銀行改革竟然要請美國中央銀行的股東來當華夏的顧問,這是傻呢還是怎麼回事呢!他來顧問的目的是給咱們圖利,還是給美國中央銀行圖利呢?我記得,世界銀行在2000年出了一個研究報告,講的是銀行改革。他們收集了過去全世界250多次銀行危機,他們想瞭解各國銀行如何進行改革,研究結果是這樣顯示的:250多次銀行危機裡面有92次找不到資料,141次各國政斧包括美國在內都束手無策,3次加強監管,14次放鬆監管。也就是說90%的案例裡面各國政斧束手無策,因此這篇文章的結論很有意思,它說:全世界的織組包括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以及各大銀行還有學術界的泰斗,沒有一人知道如何改革銀行。我就奇怪了,既然全世界沒有一個人知道如何改革銀行,你華夏怎麼敢改呢?這麼有創新精神嗎?我看不是。而且顧問都是美國中央銀行的股東做的顧問,因此給的建議呢就是改制、上市。”

蕭宸嘆道:“改制、上市很有意思,從東北一直到嶺南,到任何一個鄉下去都能看到一個建行,它的網點分佈之廣是很多外國人不可想像的。我在發改委的時候,有很多下面的調研員也是建行的客戶,他們跟我說,雖然建設銀行的服務很糟糕,態度也不好,爲什麼他還用建設銀行呢?因爲分行特多,這是它唯一的原因。就算我們政斧完全開放銀行,讓花旗銀行進來,它也沒有能力開那麼多的分行。”

小姨對此表示同意:“不錯,花旗也好、摩根斯坦利也好,甚至包括我們新瀾,去華夏都不會開那麼多網點,太浪費資源。”

蕭宸嘆道:“是啊。”

小姨笑起來:“要開像建設銀行一樣多的分行,那要租下多少樓盤,要投入多少錢去做硬體與軟體的開發,投入多少錢多少時間去做人員的培訓,你知道不知道這麼一趟下沒有幾萬億美金做不到的。所以站在你的敵對立場,我們美國金融機構會怎麼做?我們一定會要求你建設銀行上市,只要你建設銀行上市,我們美國的銀行買了你20%的股份,你所有分行賺的錢我就拿走20%。同時,銀行經營在華夏是壟斷經營,壟斷經營都要牌照費的,建行爲什麼不交牌照費呢?因爲他是國有銀行不需要交牌照費。你上市之後賣給花旗、賣給我們新瀾,華夏爲什麼不收牌照費呢?其實華夏根本不知道要收牌照費!所以外資銀行包括美國銀行等等,可以以最便宜的價格,以不交牌照費的方式大量購買建設銀行的股票,你只要買到20%,所有分行的利潤你都要分20%。你說的這個事情我倒是清楚的,最新結果是什麼?這次因爲美國次級債緣故損失了不少金錢,我們的首席執行官本週很驕傲的說了一句話:華夏在次級債的損失遠遠的小於華夏在建設銀行的投資。我們在建行賺了多少錢呢?賺了1300億!那麼華夏的水平呢?華夏的外匯管理在那位樓先生的管理之下投資美國的黑石,慘敗而歸,這就是水平!美國爲什麼知道這麼做呢,因爲金融戰已經開始了。華夏金融戰的水平和一百五十年前大刀對洋槍的水平差不多。你看看美國銀行和建行的故事,再看看外匯投資基金和黑石公司的故事,一比較下來你就豁然開朗。爲什麼美國要逼迫華夏銀行上市,因上市纔是美國最快收購華夏銀行的捷徑。華夏竟然聽話照辦!小宸,你們華夏那些在經濟單位搞領導的,我真的懷疑他們懂不懂什麼叫經濟?”

蕭宸長嘆一聲,苦笑道:“這還只是一部分,另外的改革叫做匯率的浮動化。我一直反對這種改革,原因在哪裡呢?因爲我們華夏沒有足夠的這方面的人才!我們華夏可能有很多方面的人才,但是在外匯艹作方面,我可以這麼講包括我本人在內,華夏全國13億人口沒有一個真正的專家——留在美國的華裔專家那個不算。我現在很擔心啊,沒有專家怎麼敢開放人民幣浮動?”

事實上,97年的時候,爲何索羅斯阻擊亞洲,造成亞洲金融危機?那就是因爲亞洲資產泡沫化。亞洲當時除了四小龍之外還有四小虎,對於歐美各國嚴重威脅,所以索羅斯開始阻擊泰銖。因爲泰銖剛剛改成浮動匯率,阻擊下來,亞洲各國尤其四小虎再也沒有喘息的機會了。他們也沒放過香港,同時也阻擊香港。香港當時也是資產高估,股市很好,18000點,樓市價格迅速上升,整個資產升值情況下阻擊港幣是最好的,他們同時賣空港幣同時賣空恆生股市期貨,什麼叫賣空?以股票市場爲例,今天向某證券公司借出一張股票以今天的價格50元賣掉,明天股價跌到30元,我再買回來了把股票還給證券公司,就叫賣空。50元賣的,30元買的,一天就賺20元差價。所以賣空的目的就是賭你股票會跌。外匯也是一樣,什麼叫賣空?一樣,向某金融機構借出港幣賣掉,明天跌了再買回來再還給他,意義是一樣的。他們同時賣空港幣同是賣空恆生指數期貨,當時大量賣空港幣,把港幣賣給香港的金融管理局,所以市場上缺少港幣了。因此銀行的拆借利率大幅提高,最高到280%的拆借利率。280%的拆借利率對股票市場會有什麼打擊?就是股價大跌,從18000點跌到了98年的6660點,跌了三分之二的市值。可是國際炒家在事先就大量賣空恆生指數期貨,所以賺了三分之二的市值,到了最後香港全體老百姓買單,因爲股市大跌,樓盤也跟着大跌,若不是華夏中央政斧出面維穩,後果不堪設想,最後索羅斯等人還是席捲一把之後離開了香港,所以當時產生了索羅斯振盪。

在2006年之前,只要恆生指數到了18000點之後,就會大幅波動,叫做索羅斯振盪,當時把香港老百姓給嚇到了,以爲見了鬼了。但現在爲什麼到了三萬點了呢?因爲國內老百姓搞不清楚,鵬城(特區)這邊的股民通過很多方法大量炒港股,就把港股拉上去了。香港老百姓吃過虧,他知道的,國內老百姓沒有吃過虧不知道,搞不清楚!香港還是固定匯率的,是聯繫匯率,他要是浮動匯率那更慘。

那麼,爲什麼在當時那麼嚴厲的亞洲金融風暴之下,華夏能倖免於難呢?華夏底子厚華夏長得帥?都不是,而是當時華夏採取了兩個最傳統最古老的制度,一個是固定匯率,另外一個最重要的是外匯管制,是由於固定匯率及外匯管制,保護了華夏,不是由於華夏能力好,長得帥。

小姨明顯也想到了這一點,說:“華夏現在的確不能開浮動利率。如果敢開,那麼國際炒家要阻擊今天華夏的泡沫,實際上和當初的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香港一樣,到處都是泡沫,股市泡沫、樓市泡沫、通貨膨脹,要阻擊這種泡沫經濟,像席捲香港一樣來席捲華夏的財富,不難的,這種時候不光美國炒家會動,你以爲歐洲的、曰本的,他們就不會動?不可能。那就是像泰國一樣,阻擊浮動匯率,那是最好阻擊的,連聯繫匯率的香港都能阻擊,何況是浮動匯率.而這也是爲什麼美國政斧不斷的逼迫人民幣匯率浮動化的原因。只要配合上浮動匯率,外資自由進出,再加上股指期貨的推出,將使的華夏的金融市場完全暴露於國際炒家的阻擊之下,而這一切華夏基本上都完全具備了。那麼根源問題:華夏有沒有泡沫,有!有沒有通貨膨脹,有!有沒有股指期貨,快了!有沒有浮動匯率,我看華夏正在努力!經過華夏政斧以及華夏老百姓的逐漸努力,我估計在不久的將來華夏一定會給國際炒家一個非常好的阻擊華夏的機會!”

蕭宸聽到這裡,已是一頭冷汗。

()

第12章 公則民服(下)第63章 兩個表彰會第33章 哀民生之多艱(上)第51章 葉成材(下)第71章 小別勝新婚第16章 徐書記第30章 牽連第47章 反國家分裂083章 小衝突大問題下第40章 太湖“公主”(一)第118章 回京第12章 書記碰頭會第132章 太子們(下)第72章 陰雲密佈第5章 給我查!(下)第48章 燕微雨的要求第91章 wisdom公司第020章第54章 模擬行動第105章 花海(下)第84章 滿城盡是外國車第32章 天辰汽車(一)第39章 白龍魚服第12 影院風波(上)第96章 二舅子第29章 避風頭第7章 更好的辦法(上)第16章 常委會前的謀劃第102章 太能享受了第49章 星城之行(上)第20章 水落可曾石出?第23章 會面芝加哥第48章 人民網專訪第59章 淡化處理第8章 投資與視察第59章 淡化處理第70章 不一樣的王文遠第4章 生活秘書第5章 區委食堂第76章 去買下騰訊第17章 第一把火第10章 指點第10章 大學生村官第69章 訪問寶島第86章 視察第13章 空軍說客第47章 毒苗第36章 雷霆(二)第9章 常委會小挫083章 小衝突大問題下第65章 一對一扶貧第149章 被請客第75章 順藤摸瓜第1章 上鉤第104章 死亡飛車下第48章 燕微雨的要求第37章 趁熱打鐵(一)第107章 失敗的砍價第10章 爲林區長辦事第19章 花月夜事件(下)第15章 在中央黨校(中)第77章 委府之爭第33章 哀民生之多艱(下)第42章 黨代會第8章 再遇,專訪第61章 迷幻嬌娃第5章 圈子第43章 軍費問題第111章 兩次會議第16 三個電話第54章 闖勁第38章 蕭氏風格(一)第1章 新的任命第9章 三峽建委副主任第41章 想吃飯?第1章 上鉤第90章 吻第122章 老公真乖第57章 小蓮畢業第35章 這話過了吧?第115章 隱患第19章 焦點訪談第134章 陪同考察第48章 新的任命第112章 統一思想第51章 葉成材(中)第83章 小衝突,大問題(中)第138章 反蕭集團第一彈第65章 醫藥巨鱷第2章 調研瀟南(下)第26章 “神仙打架”了第17章 老總理的擔心第102章 太能享受了第94章 叫你膽子肥第101章 美英之行上第9章 控制第62章 抗洪搶險(三)第33章 哀民生之多艱(中)第46章 禁賭風波(上)第103章 白龍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