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專業隨從

“臭小子,這麼不客氣,竟然敢尿你爹一臉!小心屁股不保啊你!”蕭宸悻悻地把兒子放下來,旁邊那位頗爲年長的保姆連忙伸手接過孩子,強忍着笑抱着小傢伙去換尿片,想到這個被兒子尿了一臉的年輕人就是在東北“大殺四方”,被東北一些幹部私底下稱爲“官屠”的人,這位爲蕭家服務了近三十年的保姆,忍不住露出一絲善意的微笑。其實,就算蕭宸自己,也是這位劉姨看着長大的呢,當時蕭宸纔不過四歲。

“蕭宸,大伯電話!”從房間出來的葉玉靈手裡拿着手機,正做出遞手機的姿勢,忽然一愣:“你這是……?”

“你乖兒子乾的好事,尿了他老子一臉……”蕭宸沒好氣地拿着紙擦了擦手,一邊說:“浴缸裡去幫我放滿水,一會兒我洗一下頭,再去泡泡。”一邊伸手接過電話來。

“喂,大伯?我是小宸。”蕭宸的手上先拿了一張朗柳產的心相印抽紙,包着手機說話。

“小宸,東北那麼大的動作,你之前有沒有考慮清楚?”大伯的語氣有些不悅,沒有半句廢話,直接就進入了主題。大伯的通話信息是經過特殊部門加密的,蕭宸跟他通話可以跟當面對話一樣,無須有什麼顧忌。

“每一個落馬的人,都是罪證確鑿。”蕭宸故意曲解了大伯的意思。

“我知道他們該死,我說的不是這個。”蕭正那邊當然也能猜到蕭宸這是在跟他打馬虎眼了,頓時有些惱火:“他們再該死,你也不該一竿子打死一船人,你看看你這次拉着王昆處理的人……這下子好了,東方的、徽派的,甚至老京派留在祥林的人,全被你這一鍋子燴了——你這是想幹嘛呢?通殺?你還真有霸氣!啊!?”

“東北的情況很複雜,也很嚴重,祥林那裡,我和王書記都覺得有必要快刀斬亂麻……”

“快刀斬亂麻?”蕭正冷哼一聲:“先不說你的刀快不快,別人算亂麻,我都不說了,黃龍市市委書記龔樂貧和市長桂晨東是祝維軍的人,可孫綱正是劉會成的人,劉會成當年是高書記提拔的人,高書記雖然因爲‘姓資姓社’的問題上與當時南巡同志、老爺子還有中央的思路不一致而下去了,可老爺子對高書記還是有些舊情的,高書記最看重的就是劉會成,你把孫綱正拉下去沒關係,可現在怎麼中紀委那邊問我劉會成的事?你現在這是想連劉會成也要一起處理了?那你是不是還想把祝維軍也抹了?膽大包天!”

蕭宸很久沒有聽過嚴厲的訓斥了,尤其是大伯,原本就極少說他的不是,但今天顯然大伯是真的有些怒了,想來蕭宸這一下動作,是把常委班子甚至一批將退未退地老領導都驚動了,爺爺現在基本不問事,大伯頂在第一線,可能也的確受到了不少壓力。

聽見蕭宸不說話,蕭正也擔心自己語氣太重,壓了壓怒氣,沉聲道:“下次有大動作,提前跟我說一聲!”

蕭宸感覺大伯要掛電話了,卻是一急:“大伯!”

“幹什麼?”

“劉會成問題不小,我是真想拿下他,高爺爺那裡我自己去賠罪!”

“哼,本事不小啊,翅膀硬了,要鷹擊長空是吧?那祝維軍你拿不拿啊?”

蕭宸沉默了一下,卻毅然道:“能拿的話,最好是拿了,萬一不好辦,也最好別讓他在祥林了,東北現在是關鍵時期,既然放權給我去做,我希望能得到中央的支持。”

蕭正那邊就沉默了下去,足有幾分鐘,電話裡都只有伯侄二人略顯粗重的呼吸聲。

終於,蕭正開口了,但只有三個字:“知道了。”

新春的中原大地,百花齊放,草木競秀,處處生機盎然。

在中原的各項社會事業蒸蒸日上、全省人民正在奮力實現中原崛起的重要時刻,華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顧挽瀾來到了中原。

在短短一年多個月的時間裡,政務繁忙、日理萬機的總書記再次風塵僕僕地踏上中原的土地,這是對中原人民的極大鼓舞!

4月19日至20日,顧挽瀾和隨行的華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抗,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魏羣,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汪秋興,在中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岸秋,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瑜,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李伯全等陪同下,深入企業車間、田間地頭,同幹部羣衆親切交談,實地考察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蕭宸,作爲在發改委負責中部崛起的主要領導,被中央辦公廳一個電話叫過來全程陪同總書記考察。需要補充說明的一點是:國家發改委設有西北開發司、東北振興司,但沒有‘中部崛起司’,要想了解中部崛起的規劃,在發改委只能直接找蕭宸。

看到中原城鄉面貌一新,企業發展生機勃勃,現代化的新農村富裕文明,人民羣衆幸福康寧,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正在全面展開,到處是一派政通人和、百業興旺的繁榮景象,顧挽瀾總書記非常高興,他欣喜地稱讚中原大地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對中原在經濟建設,農村經濟發展特別是糧食生產,對外開放,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面推進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抓住機遇,開拓進取,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中部崛起的進程中努力實現中原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在促進中部地區崛起中努力走在前列。

崛起於改革大潮成長於市場風雨之中,中原新飛電器有限公司是華夏冰箱、冷櫃、空調等家電的領軍企業,也是華夏最大的綠色環保冰箱生產基地。

19日上午10點45分,顧挽瀾總書記的到來,使新飛每一名員工無比興奮和喜悅。

一件雪白的短袖襯衣,一條米潢色的平布長褲,總書記一身潔淨、樸素的裝束讓人感到特別親切自然。總書記神采奕奕地健步走來,滿面笑容地與大家親切握手。看到有的工人師傅不好意思上前與總書記握手,顧挽瀾主動走上前去,和藹地握住了他們的手。

“跟電視裡一樣,一點都沒變。總書記真的很儒雅,又樸實又親切,一點架子都沒有!”蕭宸走在隊伍裡的位置,基本就在總書記身後,但他耳尖,聽見不遠處一些員工忍不住興奮,有些交頭接耳地表達着自己的感受。

“上半年產量有多少?”一走進新飛偌大的展廳,顧挽瀾就關切地向新飛的老總李庚詢問。

“198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9%,銷售收入28億元,增長28%。”

看到有一款變頻冰箱一天才耗電0.29度時,總書記頗爲驚奇,也非常感興趣地問,“這麼低?這個很好,符合節能的要求。冰箱主要是用電,節能才能夠降低使用成本。”李庚說,“新飛這幾年開發的節能健康產品,都是按照中央建設節約型社會,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來做的,目前新飛的節能技術已經居同行業和國際節能技術的前列。”總書記聽了連連點頭。

“那當前世界冰箱的發展潮流是什麼?”總書記又很感興趣地問。

李庚介紹說,“環保、節能、健康。這也是新飛不斷追求的目標!”

總書記贊同地說,“現在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達不到環保標準,產品就不可能開拓國際市場。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存放食品要衛生,這就要求冰箱要能夠殺菌。”

總書記又關心地問,“農村市場情況怎麼樣?”

“農業稅降低以後,極大地拉動了農村消費,今年冰箱在農村的銷量明顯增長。”

顧挽瀾聽了,朝身後的幾位智囊型隨從分析說,之所以出現農村市場需求旺盛,主要是農民收入增加了,手裡有錢了,改造之後,電力有了保證,電價也下降了,今後農村消費潛力很大。我們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這篇文章要做好。

當然,蕭宸這次也算總書記的智囊型隨從。其實這次來,他頗爲擔心總書記對他有意見,前不久,他蕭主任可是對祥林下了狠手,徽派受損雖然很小,也在江城折了一名市委書記。不過陪總書記出來了才發現,似乎總書記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在機聲隆隆的生產車間,總書記來到了鈑金工李永慶的身邊。一擡頭看到總書記,李永慶激動得臉都紅了。顧挽瀾向李永慶握手問好,並微笑着地問:“你來廠幾年了?”“我是1996年來的!”“哦,那這個廠房剛建好你就來了。”原來剛纔李庚曾向總書記介紹說這個廠房是1996年建起來的,沒想到總書記還真記住了。

“這兩年公司效益還好吧?一個月有多少收入?”“效益不錯,一個月能拿一千五六。”“收入怎麼定的呢?”“跟產量和質量掛鉤,也跟季節有關。”機器轉動的響聲很大,李永慶的聲音顯得有些小,顧挽瀾不時地側耳細聽,生怕聽不到他的話。

在二樓總裝線,顧挽瀾笑着地握住負責質量檢驗工作的李慶林師傅的手詢問:“你都檢查什麼內容?”“冰箱充注前檢查所有不合格項目。”看見李慶林手裡拿着一條毛巾,顧挽瀾又問:“你拿毛巾幹什麼用?擦汗?”李慶林答,“不是,是擦冰箱膽內和門上的髒物用。”顧挽瀾笑着哦了一聲,再次與李慶林握手說,“辛苦了!”

在先進性教育展臺前,顧挽瀾駐足良久、認真觀看,他一邊仔細詢問公司先進性教育開展的有關情況,一邊認真翻看掛在牆上的員工先進性教育心得,看了兩份後,顧挽瀾稱讚說,大家寫得不錯。顧挽瀾還叮囑說,保持員先進性教育工作一定要搞紮實、深入下去,發揮員的先鋒帶頭作用,帶領員工進行現代化建設。

臨行前,顧挽瀾對李庚說:“一流的產品需要有一流的管理,這樣才能創造一流的效益,而最主要的還是要有一流的人才!”

省委書記許岸秋補充說:“有了一流的人才,新飛才能飛得更高啊!”

李庚點頭說:“要愛惜人才,以人爲本,總書記的話,我記住了!”

華蘭公司這家外商投資股份制企業在業內名氣很大,它是國家定點從事生物製品研究開發和生產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血液製品和預防用生物製品的生產和研究,多次創下行業第一。

在企業展廳,公司總經理康寧向顧挽瀾介紹說,人血白蛋白增加血容量,用於治療失血造成的低蛋白血癥、搶救和減少腦壓,總書記聽罷拿起一盒樣品,摘下眼鏡,仔細看起產品說明。當看到人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特異用於破傷風的治療時,總書記馬上很專業地說,以前是用馬抗血清。當聽到介紹公司目前正在研發報批菌疫苗產品,準備投資4億元建設菌疫苗生產基地,爭做國內最好最大的生物製品企業時,顧挽瀾說:“哦,你們還有菌疫苗產品?”並認真觀看樣品,詢問有關技術,然後滿意地點了點頭。但蕭宸卻發現,總書記在聽到他說要爭做國內最好最大的生物製品企業的時候,不經意地看了自己一眼,蕭宸心裡一動,不過也不奇怪,自己跟蘇凝的關係也許總書記不知道,但蘇凝跟新瀾關係極爲密切,新瀾跟自己的關係,總書記卻是完全清楚的,蕭宸猜測,也許總書記以爲天心是自己的企業,蘇凝不過是前臺形象代言人。不過這事不好解釋,也沒法解釋,蕭宸也只能讓總書記誤會了去。

隨後,顧挽瀾穿上白大褂,戴上工作帽,套上工作鞋套,來到車間。由於生產採取了計算機控制,沒有了手工操作,偌大的生產車間整潔有序,寂靜無聲。顧挽瀾先後來到低溫血漿分離車間、巴氏滅活間、包裝車間,詳細瞭解製品的安全性,觀看了全自動包裝的全過程,對企業的自動化生產予以稱讚。顧挽瀾殷殷叮囑企業領導:“要時刻牢記關愛生命,以人爲本,要特別注重建立完善的質量安全保證體系!”臨走前,顧挽瀾還關心地問:“根據你這麼多年的體會,中原企業的投資環境怎樣?”康寧說:“中原越來越重視打造良好的經濟發展和投資環境了,省市領導經常幫助我們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在這裡發展能夠得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們感覺中原的投資環境不比沿海差,中原崛起指日可待。”顧挽瀾臉上泛出笑容。

不顧旅途勞頓,下午2點半,顧挽瀾來到了中原金龍精密銅管集團公司。該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精密銅管生產企業,擁有頗具實力的科研開發創新基地,並以強勢的規模經營躍入國際製冷精密銅管制造前三強,年生產能力22萬噸。當得知全世界精密銅管的年生產能力是150萬噸時,顧挽瀾頓時有些興奮地說:“那你們可是佔了全世界1/7的產量啊!不錯,不錯。”公司董事長李長生自信地向總書記彙報說:再過幾年,生產能力要達到1/5。顧挽瀾高興地說:就是要不斷提高市場競爭意識,你們要盯住目標,繼續做大做強,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自己的位置,同時要加強管理,一定要在企業內部管理上下功夫,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看到一根根錚亮的銅管從現代化的工業生產線生產出來,總書記很感興趣地向李長生詢問了解銅管的生產工藝,特別是抗氧化處理問題。在銅管軋機旁,當了解到冷卻軋管的冷卻水是循環使用後,總書記滿意地點了點頭。

在產品展臺前,顧挽瀾還饒有興致地透過顯微鏡觀察銅管內的齒形螺紋,看了一種,又拿起放大鏡觀察起另一種產品。

總書記對金龍的市場形勢非常關注,聽李長生介紹說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營銷體系,不僅在國內設立了十多個銷售辦事處,而且還大踏步向國際市場邁進,加速國際化進程時,總書記稱讚說:現代化的企業首先是國際化的企業,你們向國際市場拓展的目標是正確的。

聽說金龍集團與華夏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華夏大學、日本岐府大學的28位院士、教授等業界精英密切合作,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技術,擁有專利41項,確保了集團公司在國內外的技術領先地位時,總書記非常興奮,他不住地鼓勵說:“很好,很好!我們一定要依靠自我搞好創新。我們應當高度重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要把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作爲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我們不僅要堅持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還要注重把引進與消化、吸收、創新相結合,創新可以是原始創新,也可以是消化吸收再創新,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企業才能增強核心競爭力,才能在世界經濟的大舞臺上立於不敗之地。”

顧挽瀾對金龍的發展模式非常讚賞,他說:“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要做到你有我優。現在產業趨同化現象嚴重,你搞什麼,我也搞什麼,造成重複建設。金龍走專業化的路子是對的,就是做銅管,沒有跟着別人盲目地多元化。現在國際國內市場這麼大,分工越來越細,一個小產品,只要做強了,有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的空間同樣很大。”

談起企業的自主創新,總書記頗爲興奮,充滿激情。這讓蕭宸想起了上次一位華共元老在自己三十歲的時候送給自己的一幅他親手寫下的字:智者存高遠,高者出雲天。

除了工廠企業,這次顧挽瀾總書記還要考察農村。農民的日子過得怎樣?農村的面貌有沒有變化?羣衆都還有哪些困難?要知道,顧總書記一直都很非常關心“三農”問題。

驅車前往位於新鄉市區西南10公里處的新鄉縣七裡營鎮龍泉村的途中,只見道路兩旁滿眼皆綠,鬱鬱蔥蔥。車入村莊,整潔的街道平坦寬闊,一排排樓房整齊而立,學校、醫院一應俱全,白髮婦孺,怡然自得,一幅和諧富裕文明的景象映入眼簾。

聽說總書記要來村裡看大家,村裡可是像過大節,人人臉上洋溢着幸福自豪的笑容。總書記一下車,村民們立刻報以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掌聲就是民聲,富裕了的農民用掌聲表達着自己的感激之情。總書記親切地向大家問好,並與身邊的村民一一握手致意。“您來了,真好,俺心裡可是喜歡得很哪!”村民段德美緊緊地握着總書記的手,毫不掩飾地向總書記表達她的欣喜之情。

龍泉村的黨員每月15日、30日定期學習,已經堅持了30多年。在村黨員活動室,顧挽瀾觀看了先進性教育及村黨建牆報,村支書樑修昌還向總書記演示了黨員遠程教育系統。當看到電視中播出的錄像節目時,總書記會意地笑了笑說:“噢,是中央黨校的龐正遠教授在講課!”然後總書記又問,是不是連着每家每戶?

來到村圖書室,看到圖書室有那麼多藏書,顧挽瀾忍不住從書架前排走到書架最後一排,然後又一排一排地看着、走着,觀看着書的名稱和類別,徜徉在書的海洋中,是件非常讓人高興的事,總書記的臉上始終掛着笑容,並不時地向正在閱讀的羣衆問好。

緩步走出圖書室,顧挽瀾來到了電腦室,看到,顧挽瀾停在他身旁輕聲問:“小夥子,你在看什麼?”

“看新聞。”孫世傑忙站了起來。

“什麼新聞?”總書記很感興趣。

“東北窩案,昨天新聞我看一下,中央反腐倡廉真是下了大力氣。”

顧挽瀾笑起來,讚許地說:“你瀏覽信息非常快,比看報紙要快!”

“是啊,像我們年輕人看看新聞,瞭解一下時事,心裡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孫世傑坦誠地回答。

顧挽瀾笑着轉過身,指了指蕭宸:“這位是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蕭宸同志,東北窩案就是他揪出來的。”

孫世傑吃了一驚,又有些佩服道:“蕭書記一身正氣,我們年輕人最佩服了,我大學有個同學,是瀟南朗柳的,最佩服他們市長了——那時候蕭書記就是朗柳的市長,我記得清楚。”

蕭宸笑了笑,客氣了兩句套話,這時候可不是他出風頭的時候,要儘量少說話。

總書記也微微有些驚訝,看了蕭宸一眼,不知道在想什麼,然後轉過頭指着電腦屏幕問:“下面是什麼新聞?”孫世傑打開了下一個新聞,是中海油競標購買美國公司,退出競標的事以及有關專家的評論。這時,總書記笑着問:“讓我來看看可以嗎?”只見總書記坐下後,熟練地輕點鼠標,認真瀏覽起來,他一邊看還一邊念着發表評論的專家的名字。移動着滾動條看完這則新聞後,總書記站起來,轉身看不見孫世傑,問道:“小夥子呢?”孫世傑忙從人羣中走向前,顧挽瀾握住他的手微笑着說:“小夥子,耽誤你時間了!”

從二樓電腦室下來之後,看到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的大院內站滿了歡迎的羣衆,顧挽瀾一邊高興地向大家招手,一邊親切地問候:“大家好啊!”“總書記好!”“總書記好!”“總書記辛苦了!”羣衆的問好聲和掌聲此起彼伏。這時,顧挽瀾停在村民段德美面前,與她拉起了家常:“你家有幾口人,承包多少地?”段德美回答說:“五口人,二畝多地。”“五口人二畝地夠種嗎?”“夠,還有半畝是參加高效農業種植的呢!俺老頭、兒子、媳婦,家裡人有三個人都上班。”“在什麼地方上班?”“村裡的紙廠。”“那你幹什麼?”總書記問。“我在家裡看孫女,幹家務!”段德美爽快地笑着回答。總書記風趣地說:“那你在家裡是總管了!”“我在家啥都幹,幹雜活。”總書記又笑起來,幽默地說:“原來你是負責全面工作的啊!”一句話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院內迴盪着陣陣歡聲笑語。總書記一遍又一遍地祝福大家生活幸福。

來到村高效園區,只見一望無際的果樹上,金黃碩大的梨子壓滿了枝頭(大棚中)。樑修昌介紹說,這個園區有果樹1500畝,30多個品種,2000年以前,當時農民種地賠錢,即便有點收入也是很微薄的,村裡決定發展高效農業。今年是第四個年頭,新高梨畝產3000多斤,每畝收入6000元,比傳統農業要增加5~10倍的收入呢。總書記聽了很高興,一邊掂起一個,估摸着它的重量,一邊笑着說:“一個就有半斤多吧!比種糧食收入高!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民增收致富還是要依靠結構調整。”最後這句,卻是對魏羣和蕭宸他們說的了。

19日下午4點左右,顧挽瀾來到朗公廟鎮大泉村的田間地頭。村民史傳芬正在玉米地裡忙活,顧挽瀾沿着一條窄窄的田間小道徑直來到她的身邊,總書記親切地握了握她的手,與她話起了農桑。總書記首先詳細詢問了她家的糧食種植品種、畝產情況以及售糧情況。

“收成很可觀,羣衆很滿意,這都是黨的好政策,社會主義優越。”史傳芬快人快語地說着,然後掰下一個玉米穗,剝開,露出了飽滿的玉米粒,顧挽瀾欣喜地捧起玉米穗,與農戶一起分享豐收在望的喜悅。蕭宸在人羣中瞥了一眼地方上的領導幹部,心中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教人家說話也不會說得“農民”一點,一般農民會說得這麼文縐縐的麼?還社會主義優越都來了。

“中央對農民的優惠政策,你都知道嗎?”

“知道。”

“種糧直補落實了沒有?”

“都落實了。俺是18塊多!一畝地是16塊多,俺是一畝一分多地。”

“既然對中央的政策滿意,希望你們把地種好,多打糧食!”

“家裡生活怎麼樣?有什麼困難嗎?”

“生活可好啦!我們農民的日子好着哩。”

“你有車嗎?”

“有,我有一輛奔馬車,摩托車有兩輛哩。現在俺村每戶都有一到兩輛摩托車呢。”

“你種地都騎摩托車來?”

“是的,幹活都是騎着摩托車過來。快得很。”

“除了種地還乾點啥?”

“在本村企業打工,收入也不錯,真沒想到今天能在自家的玉米地裡親眼見到總書記!謝謝總書記對俺的關心。”史傳芬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從史傳芬家的地裡出來後,顧挽瀾又來到曲水村的一塊水稻田,與正在田裡幹活的村民荊懷方聊了起來。雨後初晴的陽光,格外明亮地照耀着大地,稻田裡的身影,也都鍍上了一層金黃的色彩。總書記看着稻秧,連連稱讚說:“長得多好,真是喜人!”

蕭宸陪在總書記身後,也是一臉笑容,就是不知道有幾分是真的,他自己只是連連想起以前在朗柳的時候,一句用朗柳方言說出來的話,那話這時候讓蕭宸覺得特有韻味:“一臉笑得稀爛!”

總書記一行回京後,中原省立刻召開了省人大工作會議。中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岸秋主持了會議。他強調,要緊緊抓住難得機遇,大力發展優勢產業,着力解決突出問題,積極發揮獨特作用,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促進中原崛起。

代表們踊躍發言,會場氣氛熱烈,許岸秋仔細傾聽大家的發言,並不時拿起筆來認真地記錄着。“報告中關於中原城市羣的論述,總共1000多字,卻13次提到毫都市,我們爲此感到振奮和驕傲。”徐向英代表興奮地說:“尤其是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的毫東新區,是中原城市羣的明珠。它讓我們有了向國人、世人展示的亮點,身爲中原人、毫都人,我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豪。”

當毫都市市長黃文超談到毫都今年將邀請國內外知名的雕塑家進行主題創作,扮靚重點街區,提升城市品位時,許岸秋高興地說:“你們這個想法很好。毫都是華夏八大古都之一,處於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帶,可以遴選出由中原大地滋養的、或者創業於此的傑出人物,精心推出一批名人雕塑。這樣既豐富了城市內涵,突出了城市特色,又宣傳了中原文化,彰顯了毫都作爲中心城市的地位,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在聽取了大家的發言之後,許岸秋髮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十五”期間中原經濟社會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元,糧食總產突破900億斤,全部工業增加值近5000億元。這些歷史性的突破進一步鞏固或確立了中原省經濟大省、農業大省、工業大省的重要地位,註定會載入中原經濟社會發展的史冊,也標誌着中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戰略起點上。

許岸秋指出,“十一五”是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時期。前幾天,顧挽瀾總書記視察中原時,明確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中原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在促進中部地區崛起中發揮更大作用、走在中部地區前列。這對中原來講,要求很高,任務艱鉅,目標宏偉。中原如何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如何在促進中部崛起中發揮更大作用,如何實現走在中部地區前列的目標,許岸秋提出了四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緊緊抓住難得機遇。當前我們面臨着重大的發展機遇。一是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步伐明顯加快,有利於我們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二是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呈加速趨勢,中部地區具有吸納產業轉移的區位、勞動力、資源、能源等諸多優勢;三是中央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部署,從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對中部地區的支持力度;四是國家和中原省確立並實施了一系列重大項目,特別是一些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如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高速鐵路、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設等,都將有力地帶動中部地區發展;五是國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將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向農村,對於中原這樣一個農業大省來說更是難得的機遇;六是中原省加快以毫都爲中心的中原城市羣建設,部署實施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有利於提升毫都的核心增長極作用;七是國家把科技創新作爲國家戰略,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加大對科技的投入,毫都市在這方面有一定的基礎和條件,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可以獲得更快更好的發展。我們一定要適應全球和國家經濟發展的形勢變化,抓住機遇,用好機遇,乘勢而上,實現中原省的跨越式發展,促進中原崛起。

第二,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這裡最重要的是扶強、扶優,爲優勢產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要做大做強現有的傳統優勢產業,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更新改造技術、拉長產業鏈條等有力措施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有市場、有效益的新興產業,促進商貿、金融、交通運輸、文化、旅遊、信息產業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爲一億人口的大省,中原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我們一定要充分發揮優勢,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努力形成優勢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促進中原崛起。

第三,着力解決突出問題。當前,實現跨越式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障礙,比較突出的,一是思想解放不夠,二是體制、機制還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三是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不科學、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我們要下決心、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突出問題,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特別是要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爲中原實現跨越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第四,積極發揮獨特作用。中原區位優勢獨特,綜合經濟優勢明顯,充分利用好這些優勢,就能在中部崛起中更好地發揮聯合貫通作用和輻射帶動作用,在全國發展的戰略格局中佔據更加有利的位置。毫都市要充分發揮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現代商貿中心、交通樞紐的作用,充分發揮排頭兵、領頭羊的作用,進一步增強發展力、輻射力、帶動力、創造力、凝聚力、影響力,在中原崛起的進程中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希望毫都市認清形勢,明確任務,肩負使命,開拓進取,在新起點上有更大的發展,帶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爲中原實現跨越式發展,促進中原崛起做出更大貢獻。

就在許書記在這邊構思崛起的時候,蕭宸在京城又接到電話,這次是政務院辦公廳打來的,告訴他,兩天後陪同文成璽總理調研瀟北瀟南,調研項目還是中部崛起。

蕭宸不禁有些奇了,怎麼忽然之間,總書記和總理在國內視察調研,就都喜歡把自己捎帶上了?這不成了專業隨從了麼?

第57章 如此隱情第40章 總書記江東行第14章 嘉禾華遠案第7章 人事第30章 愛心和希望(下)第125章 內情第135章 發動機廠建廠第42章 任人還得唯親第30章 收購蘋果公司第19章 蕭主任悄悄來第52章 鋼琴公主(上)第11章 吏畏者,廉也第83章 小衝突,大問題(中2)第31章 國和家第144章 兩手治理第10章 語馨借錢(三)第24章 峰迴路轉第7章 初見第8章 整風運動第50章 與李書記談信訪第54章 金元攻勢第147章 質量檢測第5章 圈子第156章 升官在即第9章 懲戒(上)第149章 被請客第9章 這女警真美(下)第2章 正式上任第10章 語馨借錢(四)第16章 徐書記第113章 買房第110 不是時候第79章 燕家父女第67章 意外的堅持第34章 總書記(二)第39章 視察鹿城第24章 再見第6章 遊園插曲第118章 回京第41章 想吃飯?第67章 意外的堅持第10章 校長大會第11章 看電影(上)第76章 開房!(上)第77章 新QQ問世第8章 整風運動第31章 扶貧幫困(中)第73章 堵不如疏第34章 總書記(三)第15章 會後區委的變化第77章 新QQ問世第70章 省部班與蕭委員的提案第29章 菩薩心腸,雷霆手段(一)第13章 空軍說客第60章 新班子首次常委會第139章 建黨節和生日第51章 葉成材(上)第12章 公則民服(上)第8章 投資與視察第13章 燕主任第3章 入主中組部第125章 內情第77章 委府之爭第38章 班底聚會(中)第65章 醫藥巨鱷第15章 在中央黨校(中)第15章 團結第65章 蕭書記看球第83章 小衝突,大問題(上)第41章 血不會白流第4章 兩個電話第8章 同學會面(下)第10章 語馨借錢(三)第119章 初遇第29章 窩案即將爆發第66章 下一步規劃第29章 我偏不生氣第11章 看電影(上)第63章 拉鉤第55章 中央的魄力第38章 還是那個鼎清第80章 2010第11章 革命老區第37章 東北一盤棋第46章 禁賭風波(中)第18章 彭城大火(上)第17章 浴室情濃第101章 美英之行中第81章 人事佈局第7章 問責風暴第107章 失敗的砍價第63章 拉鉤第72章 陰雲密佈第66章 林森的能力第32章 國家副主席第65章 醫藥巨鱷第70章 不一樣的王文遠第14章 交鋒常委會(下)第24章 再見第55章 軍隊跟地方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