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視察

宦海龍騰

清波邊,冬日暖陽下,位身材清癮的老者正坐在 聯訓就毛皮毯子的藤椅上看着報紙,身邊的木質小圓桌上,放着一杯香茗,兀自升騰着熱氣,一股碧螺春的清香幽然飄出。

“何等操切。”老者輕輕一嘆。

老者手中的報紙,被他輕輕放了下來。這是一份瀟南日報,頭版頭條用醒目的黑體字寫着:“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特輯之聚焦朗柳國企股權改革:兩個置換”。

“又怎麼了?”旁邊的老伴兒微微笑着問,說着遞過一粒藥丸:“該吃藥了

老者接過藥丸,旁邊一位三十七八歲的西裝男子遞過一杯水,老者隨意接過,把藥丸放進嘴裡,合水吞了,把水杯遞還給西裝男子,淡淡地道:“你的乖孫兒開始大展鴻圖了。”

老夫人看了那報紙一眼,啞然失笑:“定邦來問策的時候,你不是同意的嗎,怎麼這時候又這麼講?”

“我同意中央搞,沒同意他一個市政府這麼操切。”老者用手指點了點報紙:“中央搞是怎麼搞的?先放風,提出精神,下面進行討論,研究措施,試點進行,觀察效果,再針對各地情況不同給予不同的指導”這麼一步步有計劃、有步驟的來,纔不容易出亂子,不至於多交學費。可是他這兒倒好,成了炮仗,一點就響,這會兒中央的精神剛剛提出來,既沒有經過正反兩方的討論,也沒有研究初步實行的措施,就自己把自己當做試點開始幹起來了。這件事要是一切順利,那也還罷了,算他運氣好,萬一要是出了什麼問題,整出什麼失敗的案例,這就是一次重大的施政污點 ”所以我說,他還是太操切了。”

老夫人就皺了皺眉:“這事兒,很難辦?”

“那得看他應付複雜關係的能力如何。”老者兩手按住扶手就要起身,旁邊的男子立刻扶了他一把,老者站起來,在周圍踱了幾步,沉吟道:“要把這件事情操作好,對他駕歌全局的能力是個很大的考驗。利益的分配,永遠都是最敏感的”王文華那個小滑頭,裝作一副不敢跟小震爭鋒的樣子,看似暫避小震的鋒芒,其實是把最爲難的事情打包丟給了小震。現在小定自己主動接了這個包袱,接下來就是刀尖上跳舞,一個不好,就要落地受傷。你想,這麼一批企業要改產權,要激勵經營者,如何分配股權,這荊情敏感吧?分配少了,沒起到激勵作用,反而讓這些報持了巨大希望的經理人產生心理反差,對小震不滿;可要是分配多了,不僅那些被買斷工齡的職工們肯定心生不滿,就是社會輿論,也可能轉爲對小客不利,覺得是不是他跟那些人合夥侵吞國有資產等等等等

“就是說,整個這件事小就是吃力不討好?”老夫人眉頭大皺。

“呵呵,那倒也不盡然。”老者微微擺手,眼神深邃地看着湖面上清波盪漾,淡淡然道:“倘若他懂得順勢、引勢、造勢,又的確有幾分伯樂之能,也未必不能逆風飛揚,獨樹一幟

“爺爺,奶奶”。一個女聲響起,老者和老夫人一起轉頭,看着走來的女子,微微笑了。

“寧寧今天休息?”老夫人笑着朝走來的蕭寧招了招手,示意她到自己身邊來。

蕭寧走到奶奶身邊,搬把椅子坐下道:“是呀,今天休息呢。”

“小傢伙呢?。奶奶可不會忘記自己的重外孫。

“振宇呀,保姆帶着呢,這小東西太能折騰了,跟個小祖宗似的,我是帶不了啦。”蕭寧無奈道。

“這是什麼話,我那當初帶你爸爸、姑姑他們,怎麼就沒淘氣過?你們就是太寵了!”木老說道。

蕭寧就笑:“我可沒怎麼寵,要怪呀,還得怪張嶽他爸媽,那孫兒瞧得叫一個重,”奶奶,跟你對小震差不多呢。”

木老瞪了她一眼:“什麼叫跟我對小震差不多,我對你就不好了?對宛宛就不好了?。

“不是不好,是不同嘛,帶男孩和帶女孩當然是不同的,爺爺是吧?”蕭寧就開始找爺爺求援了。

蕭老卻不插她們這樣的談話,只是笑了一下,然後轉過話題:“到市紀委這一年多,感覺怎麼樣?”

“挺好的,權夫事少,養老正好。蕭寧微微撇嘴。

“嗯?”蕭老就有些皺眉:“怎麼這麼說?”

“京城連着出了兩檔子事,一段時間裡麪人人自危,這個時候中央也是求穩,自然不會再搞出什麼大動靜。我這個市紀委排名倒數第二的副書記自然閒得慌,跟退休也差不多了蕭寧聳了聳肩。

蕭老就搖搖頭:“我說你們怎麼就恨不得每天都忙得團團轉纔好呢?抓大放抓大放小知道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個人而言當然不是不好,但對國家的效果未必上佳,要充分相信自己選人的眼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把事情的大方向抓好,交給這些你選出來的人去辦就行了。一??再說你一個紀委副書記,我還希引確是沒有那麼多,作可做纔好

蕭寧就呵呵一笑,然後看了看錶。

“還有和??”蕭老的目光很敏銳。

“不是,今天玉靈要來看你們二老呢,結果剛纔路上堵車了。我先到了一步,琢磨着她也該到了蕭寧笑着道。

“哦蕭老點點頭:“這個姑娘還是不錯的

蕭老很少品評一個人,能得他一句“不錯”那就當真是很不錯了。木老就開心起來,眼睛都笑眯了,道:“是好姑娘,寧寧啊,你看宛宛跟那個李雲東到底怎麼樣。她也是時候嫁人了吧?”

蕭寧心裡知道***意思,奶奶心裡還是比較傳統的,蕭宛是蕭震的姐姐,蕭宛這裡還沒嫁人,奶奶就的得還不好讓蕭震結婚,所以現在格外記掛蕭宛的婚事。

“這咋小”我覺得還行吧。”對於蕭宛的態度,蕭寧也有些沒譜。蕭宛跟她不太一樣,有些受所謂的“西化“”覺得婚姻要自由,而且還不願意很早結婚,要多享受享受單身自在的生活。

“李雲東的父親還是不錯的,夠年那麼多香港富豪把財產轉移到英國去,他就一分錢沒動。小蕭老忽然插了一句嘴:“要是李雲東本人品格上沒有什麼問題,就今年把婚結了吧,談談鬧鬧也有幾年了,拖什麼呢?”

蕭寧噎了一噎,微微張了張嘴,卻終於還是沒有說什麼,只是點點頭:“嗯,我回去跟爸爸轉達一下爺爺的意思。”

木老就高興起來,笑眯眯地道:“老頭子這話說得好,都談了這麼久了,也該是開花結果的時候了,不光宛宛耍結了,明年讓小震也結了,那麼好的姑娘,再等下去不是浪費大好時光麼?”

木老這話說得很自然,但蕭宇卻不知道一下子想到了什麼 臉上微微一陣紅,左右看了看,幸好周圍只有爺爺現在的機要秘書楊錦風在,而楊錦風卻是已經走開了一些的。

特護張姨忽然從外面走了進來,身後還跟着一位清秀端莊的年輕女子,正是葉玉靈。

“每天,我們的經銷商們都面臨很多問題,這個客戶要殺價,那個油工要加薪,跟了很久的工程眼看到手又被競爭對手搶走。同樣,我們的企業決策者們每天也都面臨很多問題,新產品推廣受阻,市場竄貨屢禁不止、經銷商欠款這麼久了還沒回收籠。於是乎,我們每天都在做決定,有些決定可以看到,但有些決定,可能是隱藏在我們看不到的背後,我們不接觸時,它不會浮現。但它其實在指引着每位員工每天的行爲。例如,在必要的時候,我們是要走利潤路線,還是要追求營業額的成長,究竟最重要的是完成銷售任務,還是經銷商之間的關係。有些時候爲了換取利潤,而丟失了品牌信用及顧客忠誠度,這就是一個兩難的問題,短期利潤和企業的永續展可以共同並存嗎?”李利偉一邊在前面引路,一邊說着。他的身邊,是下到遠東稀金來實地視察的市委副書記、市長蕭震。

蕭震一邊看着遠東稀金早已不同當年的車間和機器,一邊聽着李利偉看似有些絮叨的話,還不時笑着點頭或者問。

“是的,在決策者做決定時,都會請求旁人的意見、建議。但卻沒有站在更高的個置,用更長的鏡頭看自己所站在的個置。站在高處看,把視野拉長,你會現,眼前的某個顧客要求每桶便宜多少錢,某個油工要拿多少錢回扣、某位員工離職加入競爭對手,這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經銷商在策略方向、渠道耕耘、精細市場和配送服務上。我們究竟應該直走還是饒着走;你也會現,眼前的某個區域時有竄貨、某個經銷商投靠了競爭對手、某個區域市場銷售額呆滯不前,這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企業在營銷戰略、品牌推廣、產品定位、企業文化和基本哲學上。我們究竟應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從李利偉現在的表現、談吐上看,任誰也不能相信他僅僅是一個只有高中文憑的企業高管。而且是十分成功的一個高管。

蕭震又看了看前面的新式設備,問了一下新產品的投放問題,就道:“如果說過去力年建築衛生陶瓷行業成就了太多具有一定膽識和眼光的創業者、成就了太多跳躍式展的中小型企業,那麼,日漸進入“紅海,的陶瓷市場,逼使企業不得不重視企業展戰略的研究。戰略是什麼?戰略是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企業展的綱領性文件,是企業展的藍圖與路徑,爲企業的展制定出明確的展方向。戰略的核心要素包括企業的展目標、市場定個、整體佈局、決策機制等。從營銷學的角度來講,企業的展戰略自上而下,可以分爲企業戰略、營銷戰略和品牌戰略

李利偉的精神一下子就上來了,每一次蕭震跟他談到企業展的問題的時候,其獨到的、具有相當前瞻性的戰略眼光總會讓他和遠東受益匪

。…在蕭定又有開始傳經授道地跡象。他頓時打起精神伴起來。

果然,蕭震一邊往前走去,一邊道:“企業戰略,簡單地講,就是確定企業做什麼和不做什麼,即企業綜合內外部市場環境及其變化,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將資源轉化爲利潤的一種洞察與遠見。事實上,在跟風模仿成風的陶瓷行業,諸多企業的展戰略不夠清晰,戰略雷同的現象異常嚴重。看有企業在全國各大產區佈局做得風生不起,一些企業不顧自身實際,禁不住擴張、遷移,跑馬圈地;一些企業實施多元化經營進入利潤豐厚的房地產行業,不少企業熱血沸騰,生怕錯失良機。腦袋一熱,雄心勃勃地大舉進入房地產領域;看一些企業上市圈錢快展,禁不住眼紅心熱,不顧實際條件,一窩蜂也要趕着上市,重眼前、賺快錢、快展成了評價和指導企業展的主導思想,致使許多企業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自身未來的展方向。甚至有企業不亦樂乎地認爲有那麼多優秀的企業專門研究企業展戰略,緊跟他們的步伐走,就絕對不會錯。孰不知企業的資源稟賦不同、經營思路不同,相同的目標,不一定取得相同的結果

李利偉聽了深有同感,點頭道:“遠東建材能有今天的成績,先也是因爲有當年的戰略思路正確的基礎

蕭震點了點頭,又道:“而營銷戰略是在企業戰略的指導下,確定目標市場、完成定個、商業模式、角色以及方法和程序。在這個營銷爲王的時代,營銷戰略是企業競爭的關鍵所在。可惜的是,陶瓷企業的營銷戰略同樣是高度雷同,經營者奉行實用主義和現實主義。看國內市場空間大、利潤高,紛紛放棄出口優勢掉頭進軍國內市場;看“京東穩。利潤豐厚,不管自己的產品有無競爭優勢,紛紛搶佔市場高地;看某些企業銷售火爆

譬如你們遠東一就不惜重金挖角以照抄對手的運營模式”思想有多遠,企業才能走多遠。跟來跟去的結果,將企業變成了“萬金油。和“大雜恰”雖然一時可以取得某些業績,解決一些問題,但卻始終形不成自己獨立的經營理念與體系,缺乏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最終面臨被市場所淘汰的危機。遠東現在在營銷上是走在市場前列的,今後也需要保持這一優勢。”

李利偉沉穩地點點頭:“我們的營銷團隊,不敢說是華夏最好的建材營銷團隊,至少也是數一數二吧,這一點,我和整個遠東都是有信心的。

蕭震微微笑了起來,讚賞地點點頭:“品牌戰略是你一直在搞的,是指在營銷戰略的指導下,完成品牌定位、品牌規劃、品牌核心價值探求以及品牌藍圖的勾畫,這個你應該比較在行,我就不多說。我就說一個現狀,現在陶瓷行業的品牌數不勝數,幾乎絕大部分品牌都定位中高端,但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又屈指可數,爲行業外普羅大衆所認知的品牌更是鳳毛麟角。多品牌體系的相互內戕、品牌定個的模糊不清、品牌定位的搖擺不定、品牌價值的混亂不堪、品牌文化的牽強附會等一系問題,都嚴重影響着品牌的成長。很多企業把品牌僅僅當做一個獲取經銷商資源的工具與手段,根本無心從市場的角度長遠規劃品牌的展,脫離了品牌本來的內涵。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市場難以培育大品牌、強品牌也就不足爲怪

蕭震看着李利偉,認真地道:“人們常說,企業的展,就是一場馬拉松長跑,不在乎你在起步時跑得多快、領先多少,而是誰能夠跑得最久、跑到最後。然而,在以短期利益爲導向的市場競爭中,在“先生存後展,經營思想的指導下,企業往往過分關注於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放棄了對企業戰略的研究的把控,甚至於認爲企業戰略太過虛無與遙遠,結果是事倍功半,時時陷身於“紅海,的搏殺中,喪失了現“藍海,的機會。而據我所知,與陶瓷強國西班牙、意大利相比,諸多業內人士認爲,華夏企業差在設計、差在品牌、差在國際化的銷售渠道,其實真正的差距在於二者戰略的不同、在於對戰略的預見、應變、創新與堅持不同。遠東要想真正把品牌做大做強,做得可以跟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國的一些大品牌去競爭,還需要花更多的心力,有時候甚至可以參考一下太極,借力打力。

李利偉也認真地點了點頭:“我們會認真研究市長的指示

蕭定微微頜,忽然冷不丁問:“改制以後,你想佔多少股?”

昨天更新的一章,應該是“第餾章,臨時常委會下。”一不小心搞錯了,實在抱歉,但章節名作者不能修改,所以我也沒法子,其實內容是沒有問題的,大家可以放心訂閱。

第61章 湖邊談話第19章 遠東疑雲第7章 求是,唯實(上)第26章 軍委副主席第65章 一對一扶貧第156章 升官在即第23章 以後買給你第90章 吻第45章 各方出手第55章 牽手巴塞羅那第83章 小衝突,大問題(上)第156章 升官在即第46章 禁賭風波(下)第23章 新瀾集團第109章 書記缺席的常委會第21章 高位逃頂第98章 明星(上)第104章 死亡飛車上第30章 牽連第16章 徐書記第17章 兩員干將第82章 林森之歿第29章 中央黨校校長第38章 還是那個鼎清第45章 紈絝VS紈絝(一)第52章 鋼琴公主(中)第125章 內情第141章 忙裡偷閒第7章 非典衆生相第68章 回京賀喜(下)第75章 政治局候補委員第29章 窩案即將爆發第66章 林森的能力第32章 基層見聞(下)第28章 爸爸陪你跑第46章 換將!(下)第67章 意外的堅持第121章 翻手爲雲第39章 過年(上)第49章 星城之行(上)第52章 鋼琴公主(上)第16章 落幕和開幕第81章 人事佈局第30章 愛心和希望(中)第22章 香港迴歸與金融危機第62章 抗洪搶險(一)第101章 美英之行中第123章 工人堵門事件第48章 新的任命第39章 過年(中)第3章 表哥來了第74章 效鄭莊公舊事第36章 雷霆(一)第3章 挑選秘書第31章 婚前,回京第70章 考前“熱身”(下)第90章 想買生產線第40章 興陵喬哥第7章 人事第69章 訪問寶島第22章 夜色(上)第140章 父與子第35章 算你狠!第114章 任重道遠第38章 班底聚會(上)第91章 情聖的說教第25章 漸露第25章 十九大,局常委第78章 政治局會議第88章 情人節(下)第14章 霸氣的紀委書記第64章 無可揣摩的蕭書記第62章 善惡終有報第84章 滿城盡是外國車第95章 考較(下)第4章 看望第48章 在黨校的講話(下)第79章 燕家父女第8章 再遇,專訪第71章 總理來電第21章 高位逃頂第93章 羣體鬥毆第44章 烏雲盡散第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章 權力即責任第114章 黃睿打人第60章 apec財長會議第7章 第一個盟友(下)第39章 過年(中)第33章 電信和醫藥第70章 不一樣的王文遠第101章 美英之行中第80章 華共“十六大”第104章 勸諫第117章 一石千層浪(下)第6章 信心與微服第111章 微雨來京第21章 誰監督黨第6章 信心與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