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奪魁

“聖上明鑑, 學生自是不敢。”

顧雲浩忙穩住自己的心神, 語氣平緩地回道:“學生出身寒微, 雖是有報國之願, 但見識淺薄, 思慮不全, 殿試之文, 已是學生肺腑之言,並不敢有藏掖之事。”

在如此場合,他自然是矢口否認的。

笑話, 即便當初的齊王乃是一個頗有胸襟之人,但現在他已經是華朝的皇帝。

堂堂帝王之尊,他的所思所想, 自然是跟當初爲皇子的時候是不一樣的。

若是被元化帝看出他仍有未盡之言, 說不定便會因此惱怒呢。

畢竟不管是哪一位帝王,都不願下臣在自己面前藏着掖着, 故作高深。

而且, 很明顯這元化帝若是真有心思新政, 那有的事情, 自然自己雖然可以提議, 但內裡之事, 還是須得上位者自己考量纔對。

顧雲浩兩世爲人,特別在這一世,跟隨在老師江程雲的身邊, 顯然更是明瞭這些上位者們的心思。

在這個時代, 即便胸有成竹,亦是不可在上位者面前抓尖賣弄。

更何況,是當着這滿朝文武面前。

勇氣,並不是等於作死!

顧雲浩深以爲一點,即便是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也要謹慎小心,不可張揚。

他的回答,顯然是在元化帝的預料之內。

只見元化帝微微頷首,又道:“爾今次放榜之後,且需好生思量其中之事,待他日再論。”

見着元化帝沒有再細細探問的意思,顧雲浩不由鬆了口氣。

今日只要不再多言此事便好,他日若是私下再言,倒是也無不可。

只是他卻是沒注意到,待元化帝話音一落,方纔那些羨慕眼紅季航之人,此刻也都是一臉羨慕地看着他。

不爲其他,只因剛剛元化帝話中之意,竟是在今次覲見之後,還會再私下召見顧雲浩的樣子。

雖然說,能得皇帝召見,乃是尋常之事。

但這個‘尋常’亦是對於六部大員及內閣閣臣們纔有的待遇,而一般的官員,除了朝會之時,旁的時間是極難得到召見的。

而且,顧雲浩僅僅乃是一個新科貢士,元化帝便出此言,這分明是要留用在京的意思啊。

“是,學生領命。”顧雲浩回思一圈,自然也是曉得了其中的意思,當下亦是心中一喜,再次拜謝道。

見狀,元化帝不再多言其他,只示意他起身。

又隨口再問了這些貢士們幾個問題,便擺了擺手,讓禮部官員引着顧雲浩等人退出殿外。

待這些貢士出了殿門,元化帝不由挑眉看了看立羣臣之首的右相孫惟德。

只見孫惟德此刻眼觀鼻,鼻觀心,竟是跟個佛爺一般,一動不動的端立在那裡。

這個右相果真還是先前一般。

蕭穆言心中又是無奈又是欣慰。

欣慰的是,自太上皇在位之時,不論皇子們奪位之爭有多厲害,這位右相大人一直是不偏不倚,只爲純臣。也正是因着右相孫惟德的堅持,他即位之時,方纔少了那麼許多阻礙。

而無奈的是,即便自己即位了,這位右相仍是一副純臣之態,在朝局之中,雖然孫惟德仍是一力支持自己,但總歸少了幾分君臣之間的默契。

這右相還真是不好把控。

果真不愧是杜允文口中的‘老狐狸’。

不過也無礙,現在能爲自己辦差的,便是得用之人。

蕭穆言又看了一眼立在左側的季閣老,眼中神色一閃。

看來是到了要施恩的時候了……

顧雲浩等人自然是不知曉殿內之事。

他們出了太和殿,便繼續回到原位,恭敬地立在那裡等放榜唱名。

不過一會,殿內元化帝便決定了將前十一名貢士的名次,隨即就見一個禮部官員捧着明黃的聖旨和一折金冊,步出了太和殿。

“吾皇有令,唱名放榜。”

那官員高喝一聲,隨即將那聖旨和金冊都恭敬地奉於立在御階之下的袁振。

袁振乃是本科會試的主考官,此刻自然是由他來唱名的。

而另一側,自有鴻臚寺官員準備好了筆墨以備填榜。

黃榜是早早便預備下的,此刻,三名鴻臚寺官員提筆沾墨,只待唱名開始,便將考生的姓名往那金榜上面書寫。

金榜題名,便是此刻。

袁振往前一步,先是向着殿內拜了三拜,隨即起身面向衆人,打開那聖旨,高聲念道:“元化二年三月十五,禮部右侍郎袁振奏科舉事。今歲吾皇開設恩科,選賢於天下,會試取二百零三名。經複試、殿試,今特由吾皇欽定聖裁其進士出身。今科,第一甲,取士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二甲,取士八十名,賜‘進士出身’,第三甲,取士一百二名,賜‘同進士出身’。”

“吾皇萬歲。”

唸完聖旨,衆人皆是下拜山呼。

再拜了三拜之後,衆人復又起身。

此時,只見袁振將那聖旨雙手遞交給一側的官員,卻是打開那份金冊。

顧雲浩等人自然是知曉金冊之內,便是他們這一科進士的名次,當下都是屏氣凝神,緊張不已。

袁振顯然也是能體會到衆人的急切,也沒有多餘的姿態,直接看着名冊,開始高聲念名。

“元化二年恩科,殿試第一甲第一名 越省 顧雲浩。”

金榜唱名,那是自前往後唸的,因而第一個報出來的名字,便是當科的狀元。

顧雲浩萬沒想到他會得中狀元,此刻只覺腦子‘轟’的一聲,竟是什麼聲音也聽不見了。

他真的中了狀元……

此刻,顧雲浩腦海之中一直迴響着袁振方纔的聲音,只覺整個人都軟綿綿的。

此刻除了袁振那一聲念名之外,更有專門的傳唱官侍立兩側。

待袁振念名之後,傳名官立即跟着唱名道:“元化二年恩科,殿試第一甲第一名 越省 顧雲浩。”

一連三個傳名官唱名。

整個太和殿外,一片肅靜,只聽聞他的名字——顧雲浩三個字,不斷的在這裡迴響。

那種感覺,彷彿是要告訴整個華朝上下,他,顧雲浩,乃是今科狀元!

在三個傳名官唱名之後,顧雲浩也慢慢從那種似幻似真的狀態中清醒過來,強壓住心裡的狂喜,只安靜地立在一旁等着繼續唱名填榜。

這裡,袁振自然是接着往下念。

“元化二年恩科,殿試第一甲第二名 湘省 王金川。”

“元化二年恩科,殿試第一甲第三名 越省 季航。”

聽到季航的名字,顧雲浩亦是心中一喜。

季航是第三名探花!

顧雲浩忍不住往季航那個方向看了一眼,只見自己的那位好友亦是一臉興奮地看了過來。

兩人四目相對,眼中皆是笑意。

他們當初在臨川縣相識,而後又同窗多年,互相都是引爲知己。

而且還共同經歷了陵江書院之變,還一起錯過了順德三十年的春闈,卻在今年一起高中,甚至還一起取中了三鼎甲。

世上還有什麼比着更令人歡喜的呢?

除了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需得傳名官唱名三次之外,二甲、三甲的進士們則是隻唱名一次。

袁振在念了二甲第一名傳臚之名後,便不再往下念,直接由傳臚接過金冊,繼續念名。

這乃是定例,除了三鼎甲之外,其餘進士歷來都是由傳臚唱名的。

因着只唱名一遍,金榜那邊填名也就要跟着加快速度,此時三個填榜官員已經全部上陣,有條不紊地填榜。

待到唱名填榜結束,已經是到了巳正時分。

此刻,隨着唱名結束,那邊金榜填名亦是已經完成。

當下便有官員收好金榜,上前奉與袁振,再由袁振親自捧至太和殿內,請元化帝加蓋‘天子之寶’。

自然,這些是早已經成了定例的事情,一應程序走下來,也費不了多少時間。

每隔一會,便見袁振雙手又捧着那金榜走了出來。

此刻,早已有鴻臚寺的官員在此等候。

袁振將金榜交予鴻臚寺卿,再由鴻臚寺派官員一路在鼓樂御杖導引下,出太和門,再由四十九守衛護送,一路送至朱雀門外張貼。

他們華朝放榜,乃是專門在朱雀門外的左側,專門搭建了掛幫所用的臨時‘龍棚’。

因着這個緣故,朱雀門的左門,便也被稱爲‘龍門’,能金榜題名,貼榜在此的士子,便可謂是真正的‘鯉魚躍龍門’了。

自然,顧雲浩等人是不必再多去想那金榜的。

他們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宣今科進士覲見。”

隨着太和殿內的聲音響起,顧雲浩等人皆是神色一正。

新科進士在換好了進士服之後,是需要向皇帝拜謝隆恩的。

顧雲浩身爲今科狀元,自然是先行半步,帶領一衆新科進士向元化帝謝恩。

自然,這兩百多號人是不可能齊齊進殿謝恩的,因而說是覲見謝恩,實際就是在狀元、榜眼、探花的帶領下,走到殿門外面,俯身叩拜罷了。

“臣顧雲浩,引新科進士,叩謝吾皇隆恩。”顧雲浩拜身下去,高聲拜謝道。

在他的身後,一衆新科進士們亦是隨之叩拜。

“叩謝吾皇!”

第57章:府城講學第183章:老禍害第104章:會試第106章:喜訊第201章:丞相之位(一更)第114章:恩科第25章:同窗第150章:幕僚第4章:打架第156章:所謂‘黨派’第9章:決定第19章:自己的書第58章:書院讀書第22章:一百兩(捉蟲)第186章:背後一刀第168章:季航的邸報第42章:胡知縣的心思(捉蟲)第116章:會元第184章:可進可退第150章:幕僚第141章:開局第22章:一百兩(捉蟲)第199章:皇太子(二更)第192章:天涯(一更)第42章:胡知縣的心思(捉蟲)第202章:權傾朝野(二更)第135章:尚書人選第195章:臨行三策(一更)第22章:一百兩(捉蟲)第89章:榮光第166章:左相的狠第143章:風波第159章:該動手第155章:膽大包天第95章:進京第30章:縣試(捉蟲)第183章:老禍害第194章:爭奪(三更)第103章:開考第44章:院試第154章:難題第108章:相聚第25章:同窗第75章:脊樑(二更)第197章:重返雍京(三更)第202章:權傾朝野(二更)第141章:開局第203章:突來變故(三更)第105章:暈倒第52章第12章:上學第7章:意外第193章:兩封信(二更)第132章:分派第56章:姐弟第119章:閱卷第50章:筵席第156章:所謂‘黨派’第78章:輪流虐狗第142章:舊歲第162章:背鍋俠第61章:初治水患第22章:一百兩(捉蟲)第77章:表妹第147章:帝相之爭第88章:喜報第119章:閱卷第99章:局勢第190章:人非(一更)第79章:桃花運第168章:季航的邸報第162章:背鍋俠第17章:兩年(捉蟲)第173章:徐景之死(二更合一)第135章:尚書人選第40章:拜望大結局:千古一相(二更)第72章:查封(一更)第90章:熱鬧第154章:難題第95章:進京第125章:家第47章:成爲師徒第89章:榮光第118章:殿試第186章:背後一刀第195章:臨行三策(一更)第175章:分散第49章:回村第125章:家第76章:郊遊賽馬第77章:表妹第182章:(已替換)告御狀第99章:局勢第58章:書院讀書第95章:進京第190章:人非(一更)第10章:秋收第16章:考校第75章:脊樑(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