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太子的秘密

皇宮紫薇殿,老宦官馬元禎步履匆匆地走過大殿,他的背略略有些佝僂,走起路來像一隻大蝦米,他手上拿着一隻玉匣,臉上顯得有些無可奈何。

“馬閣老!”

在走過一根大柱時,一名侍衛長低聲叫住他,馬元禎回頭,尖着聲音笑道:“原來是你這隻小猴子,有什麼事嗎?”

侍衛長將一個紙團悄悄塞給他,“這是太子殿下給馬閣老的一點心意,請收下!”

“怎麼好意思呢?太子殿下總是這麼客氣,讓我臉紅啊!”

嘴上客氣,紙團卻滾進了他的袖子,“好了,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侍衛長施一禮,便匆匆走了,馬元禎聳了聳肩膀,他也不看紙團,就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走進皇帝的御書房走廊,一直走到底,幾名守在門口的御醫連忙躬身施禮,“參見馬閣老!”

“嗯!”馬元禎滿意地點點頭,“皇上病情雖然好轉,但咱們不能大意,你們就守在這裡,不準走開。”

“是!我們不敢大意。”

馬元禎走近御書房,只見皇甫玄德正眯着一隻眼,全神貫注靠在龍椅上,用小刀雕刻一尊手掌大的觀音木像,他的氣色看起來不錯,不過他依然站不來,兩隻腿沒有了知覺。

馬元禎笑了起來,“這尊觀音像皇上已經放了好幾年了吧!”

“是啊!本來三年前想送給太后做壽禮,後來忙起來就顧不上了,朕這兩天稍空,又想起它了。”

皇甫玄德有些懷舊地嘆道:“我記得當年還是馬公公教朕木雕,一晃幾十年過去,少年時的情形就彷彿在昨天,可朕已經老了。”

馬元禎也有些傷感,“陛下正當壯年,言老尚早,當保重龍體,有些政務可以放給儲君。”

皇甫玄德看了他一眼,笑道:“是嗎?看來太子又孝敬你了,這回孝敬了什麼?”

馬元禎從袖中摸出紙團,放在御案上,“老奴也不知是什麼?”

皇甫玄德打開紙團,微微笑了,“是蜀州的溫泉莊園,那裡的溫泉可是寶貝,能治百病,朕記得太子向我求了很久,朕才賞他,哎!朕的腿不好,他不孝敬朕,卻送給你,看來,你在他心目中比朕重要。”

馬元禎慌忙道:“陛下,老奴沒有......”

皇甫玄德一擺手,止住了他,“朕只是和你開個玩笑,你不要多心,你對朕的忠心,朕心裡非常明白,朕也只相信你一人,包括自己的兒子,朕都信不過。”

馬元禎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水,小聲道:“老奴伺候陛下幾十年,已經把陛下當做是自己唯一的親人。”

皇甫玄德默默點了點頭,眼中露出感動之色,他見馬元禎手中有隻玉盒,便笑問道:“那是什麼?”

“剛纔老奴去了一趟水瑤宮,淑妃讓老奴把這隻玉盒給陛下。”

皇甫玄德身子微微一震,他接過玉盒,眼中露出了複雜的神色,最後他剋制住了自己,沒有打開玉盒,而將玉盒放在一邊,他曾經發過誓,絕不再碰淑妃。

“公公,說一說朝中之事,朕想知道楚州的情況,皇甫無晉應該上任好幾天了吧!那邊有消息過來嗎?”

“回稟陛下,老奴今天剛剛收到消息,皇甫無晉已經赴任,碼頭上有幾百人去迎接他,江寧府尹,兩名少尹,縣令,大都督府周長史,基本上都去了,很風光。”

“然後呢?他做了什麼?”皇甫玄德又問。

“他教訓了水軍都督府的文官們,逼他們打掃衙門,去拔臺階上的草,聽說又選了一艘巨大的船作爲水軍母艦,目前楚州的報告就是這麼多。”

“江北的江寧軍營,他沒去嗎?”皇甫玄德又饒有興致地問道。

“陛下,老奴估計他也想不到楊少遊不會買他的帳,老奴估計會發生嚴重衝突。”

“朕倒希望他把那個楊少遊宰了,否則他若連一個都尉都收拾不了,朕怎麼還指望他去滅鳳凰會,希望他不要讓朕失望。”

皇甫玄德說着,他的目光又不由自主地落在玉盒上,他終於忍不住輕輕打開了玉盒,頓時一呆,只見玉盒裡放着一絡青絲,用金繩扎着,他顫抖着手拾起青絲,輕輕撫摸着它,淚水從他眼角撲簌簌滾落,“朕的愛妃,你就這麼思念朕嗎?”

他忽然下定決定,從抽屜裡取出一把匕首,將自己頭髮也割掉一束,馬元禎一聲驚呼,“陛下!”

皇甫玄德不理他,他將兩束頭髮打了個結,放進盒內,遞給馬元禎,“你這個給淑妃送去。”

“可是陛下,這結髮的意義....”

“你到底去不去?”

馬元禎無奈,只得接過玉盒轉身出去了,皇甫玄德慢慢靠在椅子上,閉上眼睛,他腦海裡又出現了他和申如意在一起時那些刻骨銘心的日子,那種他一輩子也體會不到的滋味,他不由低聲嘆了口氣。

“陛下!”

一聲低微的呼喚驚醒了他,他立刻醒來,看了左右一眼,“進來!”

只見一條灰影如鬼魅般從窗外飄進,是一個四十餘歲的男子,面目朦朦朧朧,看不清楚。

“那小子的話可靠嗎?”

“陛下,那人的話完全屬實,屬下查到了證據,有十年前開始,南山派每年給太子一百五十萬兩銀子。”

“銀子用到哪裡去了?”皇甫玄德咬牙切齒道。

“屬下昨晚潛進百富錢莊查了記錄,這些銀子應該都秘密流入太子的二十四座莊園內。”

皇甫玄德的拳頭捏得嘎巴直響,“十年,一千五百萬兩銀子,他拿這些銀子去莊園做了什麼?”

他重重哼了一聲,又咬牙低聲道:“你再和孫國士和李國士,你們三人立刻分赴蜀、晉、楚三州,去他的所有莊園秘密調查,朕懷疑,他.....養有私軍,給朕查清楚,到底有多少?”

.........京城上林坊內最大的一座宅子便是敦煌郡王皇甫逸表的府宅,佔地足有四十畝,氣勢宏偉,高牆深院,丫鬟僕婦有上千人,還有一支五百人的護院家丁,王府的奢華和人數衆多,在京城各大王府中也是數一數二。

皇甫逸表中午一覺睡醒,還沉浸在美夢的甘甜之中,他夢見自己又成爲夏王,在靈武郡招兵二十萬,他的五個兒子分掌大軍,連皇甫玄德也向他諂笑行禮。

這個夢是如此清晰,以至於就像真的一樣,皇甫逸表不肯讓自己從夢中醒來,他依然在閉目回味夢中的甘甜。

“祖父!”

門外傳來了皇甫英俊的聲音,“孫兒中午想去百富酒樓吃飯,祖父同意嗎?”

皇甫逸表正慢慢睜開眼睛,笑着點點頭,“去吧!”

皇甫英俊是他已逝次子的兒子,也是他長孫,長得非常像他年輕時候,是皇甫逸表最喜歡的一個孫子,或許是從小寵壞了,長大後橫行無忌,到處惹事生非,兩個月前率繡衣衛衝擊皇甫疆的府邸,被罷免了職務,削職爲民,這件事讓皇甫逸表非常痛心。

削職爲民也就是削去了皇籍,意味着孫子再也沒有封爵的機會,皇甫逸表認爲這是申國舅的陷害,是皇帝處置不公,把所有的罪責都讓孫子來承擔,他心中對申國舅恨之入骨,同時也恨自己父親當年的愚蠢,盲目支持永安皇帝,導致夏王之爵被削,軍權被奪,像涼王支持晉安帝,反而能保留下軍隊。

但這些天孫子突然變得懂事乖巧,使皇甫逸表非常欣慰,同時也對長孫充滿了內疚。

“如果你身上沒有錢,去賬房支一萬兩銀子做零花吧!當男人要大方一點。”

“多謝祖父,上次給孫兒的一萬兩銀子還沒有用完,孫兒用完後再問祖父要。”皇甫英俊回答得非常謙恭乖巧。

“好!真是好孩子。”

皇甫逸表捋須點點頭,“你去吧!”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狂奔的腳步聲,只聽管家驚聲大喊:“老爺,聖旨來了,讓老爺和長孫去接旨!”

皇甫逸表騰地站起來,連聲喊道:“快!快備香案。”

門口的皇甫英俊眼中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他知道是怎麼回事。

.......大門內,皇甫逸錶帶着孫子皇甫英俊以及數十名兒孫恭恭敬敬在香案前跪下,“臣敦煌郡王皇甫逸表接旨!”

宣旨宦官刷地展開聖旨,朗聲讀道:“大寧王朝皇帝詔曰,敦煌郡王皇甫逸表律己恭謙,樂善好施,爲皇族楷模,應予以嘉獎,特加封太子少保,賜金龍頭柺杖一支,爵封其孫皇甫英俊爲廣陵郡公,即刻進宮受官,欽此!”

皇甫逸表又驚又喜,連連磕頭謝恩,“臣謝皇帝聖恩!”

皇甫英俊也心中狂喜,自己押寶押對了,他也被封爲郡公,他連連磕頭,“臣謝皇上聖恩!”

他扶祖父起來,皇甫逸表歡喜得嘴都合不攏,連連拍他肩膀,“好孩子,咱們翻身了。”

宣旨宦官上前把聖旨給他,笑眯眯道:“老王爺,恭喜了,讓令孫儘快成婚,很可能還會加封國公。”

皇甫逸表把宦官拉到一邊,取出一隻珍貴的祖母綠手鐲塞給他,低聲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孫兒怎麼會突然封爲郡公?”

宦官將手鐲笑眯眯收下,低聲道:“聽說是儲君建議皇上,不要讓涼王系一家獨大,蘭陵郡王之孫不是高封了嗎?所以皇上便採納太子的建議,平衡一下皇族,老王爺也是嫡系皇叔,最爲合適。”

皇甫逸表頓時醒悟,孫子被封爲廣陵郡公,那意味着他也要去楚州做官,如果成婚,那孫子應該是夏國公,和當時皇甫無晉一模一樣,只不過自己沒有軍隊,所有要低一級。

‘原來是這麼回事!’他心中暗暗忖道。

宦官又笑道:“請令孫隨我進宮封官。”

“好!我給他交代兩句話,馬上就走。”

他轉身走到皇甫英俊面前,給他整理一下袍服和頭冠,疼愛地囑咐他道:“拜見皇帝的禮節你應該都知道,千萬記住了,皇上不管封你什麼官職,你都要三叩九拜謝恩!”

皇甫英俊感動地對祖父道:“孫兒明白,請祖父放心!”

他走到宮馬前翻身上馬,“祖父,孫兒進宮了,聽孫兒好消息吧!”

他打馬疾奔而去,皇甫逸表望着孫兒英姿勃勃,激動得眼淚都快流出來,自己有後了。

他心中也明白,太子在最關鍵的時刻幫自己,這其實就是在提醒自己,一百五十萬兩銀子不夠了,如果這次順利幹掉齊瑞福,那給他兩百萬兩也無妨。

.......御書房內,皇甫英俊恭恭敬敬給皇甫玄德跪下,行三叩九拜大禮,“臣皇甫英俊參見皇帝陛下,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甫玄德笑眯眯地擺擺手,“皇侄免禮平身。”

皇甫英俊聽皇上叫自己爲皇侄,他眼中一陣酸楚,“多謝陛下!”

他站起身,低下頭垂手站在銀線外,皇甫玄德打量他一眼笑道:“皇侄,朕有點不明白,你爲什麼要舉報自己的祖父,這似乎有點不孝,你先給朕解釋一下。”

皇甫英俊心中早有措辭,他躬身道:“回稟陛下,臣不認爲是不孝,若看着祖父一直執迷不悟,而不糾正他的錯誤,這纔是不孝,臣認爲自己是大義滅親。”

“可他畢竟是你祖父,你這樣會使他獲罪,被削爵流放,你知道嗎?”

皇甫英俊又跪了下來,“臣知道,臣痛苦地考慮過,不告訴陛下,是不忠,可告訴了陛下是不孝,臣到底是選擇忠還是孝,古人云,天地君親師爲五倫,臣尊天敬地,君在親前,自然是君爲重,親爲輕,所以臣選擇了忠於陛下,大義滅親。”

“說得好!”

皇甫玄德誇讚一聲,心中卻暗暗忖道:“此子心黑手狠,連祖父都敢出賣求榮,倒是可以用上一用,讓他去牽制住皇甫無晉。”

他便笑道:“你對朕忠心,朕心裡明白,朕既然封爲你廣陵郡公,就準備讓你去楚州,這樣吧!朕聽說你已和刑部尚書白明凱之女訂婚,你可以先成婚,朕給你加爵夏國公,然後你去楚州出任楚州繡衣衛將軍兼廣陵將軍。”

皇甫英俊激動得砰砰磕頭,“臣謝主隆恩!”

他退了下去,皇甫玄德眼睛眯了起來,眼中閃爍着殺機,自言自語道:‘太子,你不要朕厚待皇甫逸表嗎?朕遂你的願!’

第168章 逼債(上)第38章 貪公釣急魚第67章 牽手第229章 意外之喜第81章 梅花衛江閣老第39章 郡王府事件(中)第14章 運籌帷幄(上)第48章 芝麻雖小也是官第77章 有點損人利己的善事第78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四)第137章 雨夜(下)第140章 潮水退去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87章 樂女求助第58章 初見皇帝第266章 施壓關中(上)第223章 落子何處第186章 意外發現第72章 蘇家的煩惱(中)第256章 魯郡一戰(上)第88章 擦肩而過第71章 蘇家的煩惱(上)第280章 雍京血案第136章 雨夜第200章 鳳凰會內訌(上)第217章 詭夜(一)第25章 皇甫縣公的報復第139章 軍營暫避第32章 朝廷又有烽煙起第57章 認祖歸宗(下)第98章 齊府壽宴(七)第89章 誤會第197章 剿滅白沙會第83章 新橋北頭的競爭(下)第296章 兄妹內訌貼子管理第173章 黃老牙第21章 申國舅的要求第183章 回門第243章 擺個姿態談條件第150章 老家來人第61章 張氏父子第77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三)第17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7章 兄弟夜談第276章 城破(上)第296章 兄妹內訌貼子管理第211章 國士之死第61章 張氏父子第212章 掛羊頭賣狗肉第50章 出頭的椽子先爛第10章 衝出軍營第167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下)第145章 京城來信第270章 爭奪許昌第287章 場內場外的較量(上)第215章 上任楚州大都督第257章 魯郡一戰(下)第209章 宮內宮外第10章 縣令上門第5章 家祖百齡第203章 鳳凰會傳來消息第244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上)第80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六)第88章 擦肩而過第233章 維揚之行(下)第294章 再走一步棋第56章 十兩銀子的鑑定費第170章 逼債(下)第27章 鬥智鬥勇(下)第174章 白衣兵(上)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201章 鳳凰會內訌(下)第14章 黃河上的天羅地網第23章 刺史家宴(下)第79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五)第1章 東海少年郎第45章 頓悟第22章 齊瑞福的危機(上)第134章 成婚(六)第20章 太子的心思第107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205章 火燒戶部司第41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上)第43章 睹書思人第297章 漁翁之利第290章 宮廷政變(上)第124章 碧仙宮(上)第116章 最後的較量(四)第299章 關中大戰(中)第52章 陳氏兄弟第250章 戰爭爆發前夕(二)第4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下)第34章 梅花衛試箭(上)第9章 五叔的心思第15章 危機悄然而至第14章 運籌帷幄(上)第85章 縣勞模第140章 潮水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