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政體改革?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在確定與海族通商後,李唐經過深思熟慮,最後決定派遣范蠡前往東部,主持大局,而接替范蠡工作者,正是初入長安的諸葛亮。

皇旨下達,滿朝皆驚,許多朝臣出聲阻攔。

左相,上承天子,下總百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般而言,只要不犯錯,是不能輕易取代。

要是處理不好,極有可能造成朝廷動盪。

甚至許多朝臣,都在背後議論,讓爲李唐這是要卸磨殺驢。

幸好,不久後傳下的聖旨,化解了這次矛盾。

“皇主令,封范蠡爲東部總管,擁有東部疆域最高行政權,司法權,節制官員等權利,封范蠡爲國公,可以開府,組建幕僚……”

大量實權天降,落在范蠡手中,讓許多替范蠡感到不值的大臣,都閉上嘴巴,眼中閃爍的光芒,變得極其火熱。

外派地方,在人們心中,一直是處罰,貶官,不再重視的象徵,但經過此事,讓他們改變原來的觀念。

總管,開府,組建幕僚……

每個詞彙,都是權利的代表,是衆人羨慕的權柄,是聖眷正濃的象徵。

“皇主,微臣惶恐,懇求收回開府,組建幕僚等權利。”御書房,被人羨慕的范蠡,跪在地面,滿臉惶恐的說道。

身爲左相,與李唐接觸最多的人,也是對大唐政體,熟知最詳細的人,他知道開府,組建幕僚的本質,就是分割君權。

按道理來說,在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大唐國政體中,這種分權制度,是不可能出現的。

一旦產生,要麼是變革,要麼是死亡……

“範愛卿,你先起來!”

李唐無奈,把手中的書卷放下,站起身來,扶起范蠡解釋道:“你所擔憂的事,本皇都知道。”

“本皇前些年,太過於警惕,總想把一切,都抓在手中,但現在才發現,隨着疆域擴大,原有的政體,已經不適合……”

“十萬裡疆域,百萬裡疆域,本皇還有精力管理,但十億裡疆域,將來萬億裡疆域,百萬億裡疆域呢?難道也要本皇親自管理嗎?”

“分權,已經大勢所趨……”

“本皇現在所考慮的,是用官制分權,還是用制度分權!”

“這次東部疆域,要設立通商口岸,關乎國家稅收,本皇需要一個信得過,又有能力的人坐鎮。論資質,論能力,非愛卿莫屬。”

把范蠡扶起來後,李唐走到牆壁邊,看着四幅疆域圖,滿臉振奮。

第一幅,原青宵國疆域圖!

第二幅,一統四大國家疆域圖!

第三幅,佔領祁天候國,驅逐十大皇國疆域圖!

第四幅,也是剛掛上去的地圖,比第三幅疆域範圍,要多上數百倍,是東大陸疆域圖。

范蠡也走上前,看着這些地圖,目光含淚,一寸山河一寸血!

那些熟悉的疆域,都是滿朝上下,經過無數日夜辛苦工作,無數將士血灑疆土,才從敵人手中奪取過來的。

“皇主,何爲官制分權,何爲制度分權?”

看着江山乾坤,范蠡疑惑問道,雖然他內心,已經有所猜測。

“官制分權,就是設置官位,互相監督,達到多權分立,比如在地方設立巡撫,直轄機構。而制度分權,就是改變制度,施行你所熟悉的分封制,在大統一國家下,劃分領土,冊封羣臣。”

李唐說道,面色露出凝重,言語之中,透露說不明白的感情。

作爲帝王,誰願意把手中的權利分出去?

但是分權,勢在必行,否則太遼闊的疆域,根本無法管轄。

這也是前世唐朝設立都護府,元朝設立宣政院,施行省制的原因。

“皇主,微臣建議,施行官制分權!”

范蠡一聽,恍然大悟,急忙解釋原因道:“自古以來,階級分化,產生階級鬥爭。如果施行制度分權,一脈傳承的繼承製度,會大大增加階級分化。”

“如今,大唐國內,剛廢除奴隸制,階級分化不是很明顯,起碼在地位上,創造相對平定的社會環境,無數貧苦百姓,走上仕途……”

“如果實現制度分權,就是在太平時代,埋下定時炸彈,短時間內不會爆炸,但當我們這代人不再掌權,權利過渡後,制度的弊端,將會徹底暴露。”

“說句不好聽的話,朝中文武百官,又有多少人,能承受獨自掌權的誘惑?”

“恐怕過不了多久,我們辛苦打下的江山,剛有苗頭的盛世,就會成爲泡沫,一觸即破,變爲另一個青宵國。”

范蠡說完話,已經跪在地上,他這一番話,看似在否定製度分權,實際也是在否定專權。

這也幸好大唐國風氣開放,否則光他這番話,就足夠被砍無數次頭。

“好了,你先退下,明日收拾行李,前往東部疆域,開府與海族通商……”

李唐被范蠡一番話驚住了,強忍住心中的怒氣,擺手說道,面色有點冷淡。

“遵旨!”

范蠡身軀一顫,緩緩站起身來,退出御書房。

“絕對的權利,會造就絕對腐敗?本皇不信,總有一天,本皇會找出一條建立不朽國都的路,讓李氏皇位,永久傳承……”

李唐眯着眼,堅定的說道,一股寒氣,席捲四方,讓四幅疆域圖結冰,瞬間破碎。

“皇主,莫怪微臣多言,而是微臣想告訴你,制度分權是不能實施。千秋大業,萬世傳承,要做的這一點,是何其困難?除非,你永遠爲君,永遠聖明……”

走到皇宮校場的范蠡,擡頭看着太陽,喃喃自語道。

…………

“陛下,三十餘萬士子,已經關押天獄,刑部尚書上奏,該如何審判?”

斟鄩皇宮,天鏡天統領面色疲憊,但還是一絲不苟的彙報道。

“問朕如何審判?傳令,罷免刑部尚書,誅三族!另外,天獄的罪犯,你們不要動,朕自有安排。”

夏帝冷漠笑道,視刑部尚書一家爲畜生,不管什麼原因,就直接抹殺,這讓跪在地面的天鏡天統領心頭一顫,這可是數萬人啊!

但他不敢反對,只能顫巍巍接旨!

一天後,夏帝進入天獄,站在囚犯中,施展血煞帝道法則,把三十餘萬士子,全部殺害,濃郁血氣,直衝雲霄,遊蕩怨魂,滿天猙笑。

第九百四十六章:大國較量(二)第八十一章:出兵落雲溝第一百二十三章:雙王突破,召喚五將!第八十章:《卒法》第七百九十一章:海域奇景第一百二十九章:欲建學府,國戰交鋒!第七百五十八章:李唐,你終於來了!第五百八十六章:四大屍祖第兩百八十六章:頂級勢力第四百四十四章:殺,救!第九百三十八章:踏入星辰第三百二十二章:迷失的張郎平第九百六十七章:大國較量第六百八十章:毒殺半城第三百一十五章:吞噬氣運第四百零七章:永恆戰車第六百四十五章:真真假假的計謀第六百八十五章:一場亂(二)第五百零六章:五十月後,葬龍升淵!第九百五十四章:大國較量第七百八十八章:諸葛亮論種族關係第一百二十六章:商議,閉關!第八百零六章:生死危機,崑崙鏡出!第七百六十章:千萬夏軍入南大陸第七百一十九章:邋遢老道施法第七百二十八章:斬龍脈(二)第三百七十二章:賢者最強攻擊第六百一十九章:冒險陣會晤第一百二十三章:雙王突破,召喚五將!第七百八十一章:西大陸龍脈第一百六十五章:戰敗之後第六百四十二章:返回第三百七十八章:回到長安第四百四十章:十里外,埋骨坑!第七百八十四章:異族敗北第七百三十四章:夏帝降臨第七百四十八章:暫退第兩百四十一章:離去第兩百四十六章:年關到來第三百三十六章:通靈樹下,通靈花開!第五百三十六章:攘外必先安內(一)第五百八十二章:夏帝的憤怒第八百九十七章:小心眼大道第九百四十七章:大國較量(三)第四百零八章:血狼妖聖戰死第八百一十八章:萬載謀劃第三百零四章:決戰5第九百六十一章:大國較量第九百六十三章:大國較量第四百三十二章:巔峰會談第七百二十七章:斬龍脈第兩百四十九章:大朝會第一百二十二章:氣運獎勵!第六百七十八章:戲耍第三百五十九章:血狼妖聖的野心第五百二十四章:水漫天下第七百七十四章:最後的贏家(改)第八十四章:唐王候第五百零五章:黑袍人顧忌第六百四十三章:出兵第二十二章:三寶救雄將第八百二十八章:可怕的任務第五百七十三章:血海不滅,修羅不死!第六百三十五章:無盡戰亂之變故第八百九十九章:封神榜第四百八十章:彈琴第六百九十四章:四方諸侯(五)第七百四十六章:太古人族後裔第四百零八章:血狼妖聖戰死第一百五十一章:慶功宴,舞驚兩人心!第五百八十六章:六爪氣運金龍第五百一十七章:諸強到來第五百三十章:伯牙明悟第一百四十八章:崩潰的皇國第六十七章:樂平定,紅顏去!第五百三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一百七十章:氣運增幅第十三章:鴻門宴第八百三十章:時間之力第六百一十二章:禍不及家人,流浪萬里!第十一章:一將功成萬骨枯第七百一十三章:碧血丹青第一百五十三章:一場遊戲第七百六十章:千萬夏軍入南大陸第六百八十一章:放下第四百五十七章:葬龍山麓第六百五十六章:出動底蘊第兩百一十二章:王妃背叛第三百七十七章:我的身後,是大唐國!第七百四十九章:妖祖的後悔第四十三章:將對將!第八百三十一章:空間之力第四百二十章:九國審判第五百一十章:祖龍陵墓,天下雲涌!第兩百九十七章:結束第八百五十二章:預言實現第兩百八十九章:池水脫鱗,魚躍龍門!第三百八十八章:神秘通道第一百六十一章:腰斬祭旗,馬蹄北望!第七百二十章:天命宮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