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南民北遷!

在李唐閉關之際,荀彧就騎着獅馬獸,急如星火,趕赴南部四郡!

而南部四郡,就是指最南方的南安郡,以及與它接壤的貴乾,青田,魏東三郡,長寬可達上千公里,居住數百萬百姓。

其中,以青田郡最繁華,人口最多,佔據四郡總人口的一半,其餘各郡人口較少,尤其是邊境南安郡,只有幾十萬人,可謂是地廣人稀!

火急火燎趕到的荀彧,立馬接管四郡守軍,組建三萬人的守軍部隊,隨後召集各縣官吏,頒佈王令,開始遷移百姓。

寧做太平犬,莫作亂離人!

隨着王令傳達,所有百姓都知曉此事,內心沉重,悲痛不已,看着告示,內心想法不一,議論紛紛:

“蒼天啊!大戰又起,可憐我們這些百姓,將變成流民,過着顛肺流離生活!”

“你可別瞎說,王令上寫的清清楚楚,朝廷沒有拋棄我們,要組織大轉移,遷移到其餘郡縣,保證我們不受戰亂侵襲!”

“真的嗎?”

“廢話,我好歹也是讀書人,當然能看懂王令意思!”

“那太好了,我們趕快回去收拾,唐王果然是仁君,戰亂到頭,還想着我們下層百姓!”

“就是,戰亂無情,君王有義,生活在大唐,真是幸運!”

一部分百姓議論紛紛,開始返回家中,收拾行李,去縣府備案,準備遷移。

當然,也有一部分百姓不願意,大聲咆哮,發出心中不滿:

“唐王不是號稱明君嗎?就該派兵,保護我們的安全,在城外,我還有千畝良田,遷移之後,朝廷給補貼嗎?”

“就是,我在南安郡居住豪宅,生活幾十年,死也不會離開這生我,養我的地方!”

“朝廷無能,還要連累我們,可惡至極!”

“…………”

不願意離開的人,紛紛抱怨,出口的話越來越難聽,引起許多人不滿,急忙勸阻道:

“你們休要胡言,唐王派荀彧大人過來,組織我們遷移,就是保護我們,你們還是回家收拾,免得以後追悔莫及!”

“你才胡言呢!我就不走了,死都不會走,你們這羣膽小鬼,趕緊滾吧!”

好心人勸阻,非但沒有起到作用,反而使他們更倔強,一甩衣袖,扭頭就走,讓勸阻的人無語,明白一個道理。

總是有人犯賤,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善意,反而執着追求一些不可能的東西!

接着,在守軍的組織下,南安郡邊境城池雁回城,開始遷移百姓,在城主帶領下,十萬百姓,穿梭在阡陌小道,離開世代居住的城池。

他們將要前往落平郡,一路跋山涉水,預計行程兩個月,跨越一千兩百多裡疆域。

隨着人口遷移,不斷有奏摺彙報,南安郡府,荀彧臉色凝重,仔細查看眼前奏摺的內容:

“南安郡守稟報中郎將,南安郡七層百姓願意遷移,兩層百姓猶豫不斷,一層百姓不願遷移!”

內容讀完,讓他大皺眉頭,大戰在即,居然還有百姓不願意撤離,這不是自找死路嗎?

要知道,這次入侵的可是國家,而不是本國的勢力。

本國勢力,在戰爭的時候,會手下留情,不會大量誤殺百姓,所以原來的青宵國,經歷四分五裂的內戰,死亡的百姓,還沒有軍隊數量多。

但其餘國家入侵,就大大不一樣了,他們爲了勝利,可以使用任何手段,在攻破城池後,經常下達狂歡命令。

何爲狂歡命令?

就是燒殺奸擄,搶掠淫辱,士兵入城,以殺人爲樂,隨處姦淫,搶奪財物,嚴重者會下達屠城命令。

這樣一來,可以放鬆軍隊壓力,提高軍隊士氣,並且可以打壓敵軍的士氣,使敵軍恐嚇,懼怕,想到這裡,荀彧連忙提筆寫道:

“中郎將令,唐王仁義,不會輕易放棄百姓,各縣加緊組織百姓遷移,若有不從,可強制遷移,但有反抗,執迷不悟者,棄之!”

他是朝廷命官,必須着眼大局,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命令下達後,各縣快速執行,最後統計出,有半層左右百姓,不願意離開。

最後,荀彧總結一份奏章,傳到九重之巔,呈現李唐眼中。

看着裡面內容,李唐思索,爲了方便之後戰局,他拿起筆寫道:

“唐王令,凡大唐百姓,必遵循朝廷命令,否則視爲自動放棄大唐子民身份,今後一切,與大唐國無關,戰場上,大唐軍隊,將不承擔保護他們的義務,欽此!”

“唐王令,遷移百姓所至,各郡府打開糧倉,確保生計,與此同時,各郡加緊秋收,放入糧倉,統一分配!”

兩道王令,帝語之言,拯救百萬百姓,解決百姓遷移困難,四郡百姓,開始有序遷移,直到多年後,大唐史書記載道:

“大唐元年秋,祁天候國入侵,唐王仁義,耗費國力,組織百姓遷移,大量南民北遷,共用時半年,在戰爭中,保證大唐人口穩定!”

在百姓遷移的同時,祁天候國的先鋒,率先一步,抵達北雁郡,稍做休整後,就兵發雁回城。

在先鋒將軍帶領下,五萬先鋒軍隊來到燕回城南門,帶着各種攻城器械,虎視眈眈看着城牆,準備攻城。

而燕回城呢?

雖處於邊境,卻只是小城,城中只有三千普通守軍,在大軍包圍下,像羊入虎口!

樹木泛黃,花凋葉落,在秋意中,大軍圍城,給燕回城增加一絲悽切,最後被敵軍先鋒將領命令打斷:

“全軍注意,待本先鋒摧毀城門,就發動進攻!”

說完,他身上武王氣勢爆發,飛向城門,手中長戟靈氣翻滾,發出巨大威力。

“快射箭!”

守城校尉心中一驚,一顆心跌入谷底,對方居然有武王,一人可以鎮壓一國的可怕存在,這該如何抵擋,只好發出垂死掙扎的命令。

“嗖!”

“咻!”

聽見校尉的命令,守軍連忙放箭,上千箭矢飛出,密密麻麻,射向武王先鋒。

“區區飛箭,又不是玄鐵箭,豈能阻攔本先鋒,給我破!”

先鋒將領眼中浮現不屑,靈氣冒出,抵擋箭矢,冒着箭雨,像庭院散步一樣,來到城門口,長戟插入門中,使城門四分五裂!

“衝啊!”

隨後五萬軍隊,齊齊進攻,很快就來到城牆下方。

守城校尉見此,叫來一名年輕士兵,給出一封戰報說道:

“將戰報交給大將軍,就說燕回城校尉張毅,沒有丟常山軍的臉面!”

原來,爲了權利能快速過渡,確保原來青宵國的郡縣不反抗,就派出常山,殺神,瓊明三軍的精銳士兵,任職天下郡縣校尉。

而他張毅,就在其中,一名優秀,忠誠的士兵!

第六百二十章:盟主第九百三十九章:星空大戰第八百三十章:時間之力第四百九十章:上神第五百一十章:祖龍陵墓,天下雲涌!第六百七十章:天降氣運第三百五十九章:血狼妖聖的野心第五十三章:戰爭開始第兩百九十四章:兇猛殺神軍第兩百五十章:立學院第八百零二章:一滴血第三百三十九章:只關注,不作爲!第五百八十一章:各方態度第六百六十八章:一步,兩步……第九百三十四章:金焰噩夢第六百二十四章:無盡亂戰(一)第五十二章:終於出城第六百九十三章:四方諸侯(四)第兩百四十七章:兩國補給第兩百三十章:無聊的趙雲第八十四章:唐王候第三百九十章:血雨淋淋第兩百四十一章:離去第八百八十八章:反攻第三百三十九章:只關注,不作爲!第九百四十七章:大國較量(三)第九百三十二章:金焰皇朝的變化第七十四章:安氏出兵第三百七十九章:引薦滄瀾聖者第七百八十章:軒轅氏黃帝第一百七十八章: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第一百八十一章:趙雲復活(三)第六百七十七章:陰世域守第兩百三十三章:老嬤嬤的出手第兩百四十六章:年關到來第七百八十四章:異族敗北第七百四十四章:殺了第五百二十五章:武賢第兩百三十章:無聊的趙雲第六百二十八章:無盡戰亂(五)第兩百六十五章:血染千里第兩百四十八:此生不悔入大唐第兩百二十二章:丹陣第四百一十八章:創下奇蹟第二十一章:驚險獲勝第一百章:屍橫遍野第四百二十章:九國審判第三百一十二章:殺大元老祖第四百九十一章:糾察司隕落第八百章:亂戰第十三章:鴻門宴第六百五十九章:再戰第六十五章:絕處逢生第六百四十四章:任務模式第九百零一章:朕在,天下安定!第七百零九章:作死的鬼卒第四百九十五章:壯哉第兩百二十三章:軍隊交戰第七百六十五章: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第七百七十一章:五部落的尷尬第六百二十八章:無盡戰亂(五)第三百五十一章:白狼族長死第一百七十九章:復活趙雲(一)第四百五十二章:災難降臨第一百五十二章:聖威如山第八百八十章:再次逆天第六百三十九章:亂來第五百八十八章:菩提王子第六百六十七章:下下下卦第兩百六十五章:血染千里第三百九十二章:氣運之子第八百八十六章:萬年陰謀第七百九十五章:趕赴南大陸第十一章:一將功成萬骨枯第六十三章:紅顏未舊,青絲任在!第三百一十二章:殺大元老祖第一百零六章:鎮壓四方,橫掃八荒!第七百六十四章:人心不穩第兩百五十四章:歡喜過新年第七十六章:人海攻城第八百零八章:被救第兩百八十八章:江湖了斷,七月到來!第六十九章:擴軍第三百三十一章:妖主第七百九十一章:海域奇景第六百五十九章:再戰第九百二十六章:初聞金焰皇朝第四百九十二章:臣服第三百四十八章:圖騰第五百六十一章:賜番號第一百零五章:君至賢,將至強第七百一十六章:妖帝妥協第一百六十三章:埋伏第七百一十章:陰世罷手,李唐出關!第九十一章:血流漂櫓第四百八十九章:得罪城隍第五百九十七章:處罰第八百九十三章:進攻無盡森林第八十六章:人屠白起第七百零四章:帝道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