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

北宋歷仁宗慶曆九年,中國曆皇元元年,皇元是趙信最終確定的年號,輔臣們提出了很多的年號,最終,被趙信確定爲皇元,皇者,帝王也,也寓意着黃種人意思,在趙信目前的理念之中,目前的七大陸,除了太過殘酷的南極大陸,剩下的地方,都是可以被佔據。

農曆六月十二,已經準備了大半年的時間,終於到開始,而後世,屬於黃種人的時代,屬於中國的時代,也從這個時間開啓。

登基大典開始了,龐大的午門廣場,這個龐大的工廠,比後世廣場更大,總佔地面積超過了2平方公里,也就是200公頃,比後世那個最大,快大出了5倍,可是經過了精心的佈置,佈局非常的合理。

此時的午門廣場,是人山人海的,因爲定海軍沒有傳統,遼國的傳統,肯定不可能遵從的,北宋的傳統,也差點意思,就以後世的風格,以演講和遊行來代替。

在午門旁邊的兩個巨大的整個觀禮臺前,北宋使節團被擺在最前面,韓琦和富弼作爲代表,站在最前面,苗妃和福康公主也在其中,不過卻沒有在前列。

作爲北宋的皇貴妃和北宋的長公主,她們不適合堂而皇之的在這裡,卻可以換到裝飾,裝成一個男人,站在人羣之中

畢竟,對於苗妃來說,她不惜一切的代價,就是想要過來,看看趙信的登基大典,只是一些換裝,比如說穿着男裝而已,這個可以接受,並且被衆人簇擁到中間,不那麼的顯眼。

苗妃站在這裡,可是眼神,卻放在了十多米遠,主席臺前面趙信,此時,還沒有身穿明黃色的皇帝服飾,這個經過了數千位織工,歷時數月,才完成的皇帝服飾,既充滿了歷史的感覺,又充斥了的現代的東西,比如說,一些關於機器,關於糧食的花紋,這些是定海軍的基礎。

苗妃見過一次,甚至趙信還專門穿過給她來看,本身看起來,就已經有十七八歲青年的樣子,在穿上這麼一個服裝,顯得特別英武不凡。

苗妃進宮的時候,仁宗已經登基已經好多年了的,她沒有看過的登基,現在,終於看到了。

苗妃的眼睛之中,都是趙信,這是她的兒子,也是整個登基大典的主角,如果可以,她也希望,能夠站在主席臺上面,可惜那時不可能的。

趙信可以承認是北宋的皇子,可是苗妃的到來,哪怕對於所有的高層,都是心知肚明的,卻也不能直接站在全部民衆的面前。

之前,韓琦得到通知,這一個登基大典,並不是在皇宮之中的三大殿進行,是在午門廣場,這讓他非常的奇怪,哪怕是在北宋的午門廣場,也相當的大,控制起來非常的困難,完全沒有辦法舉行大型的儀式,偶爾仁宗皇帝出現在午門,也是天下同歡的,高大的城牆,會隔絕雙方,而且一個歡慶的場景,也不用控制。

可是這是什麼場景,是登基大典,是嚴肅的場景,如果亂糟糟的,如同菜市場的那樣,怎麼來執行典禮。

他們並不是在最初的時候,就進入到整個觀禮臺的,而是大概在8點30分左右,進入到觀禮臺的,聽說,下面的方陣和士兵,最早的時候,在早晨5點的時間,就已經進入到了整個廣場區域了,這都已經3個小時了,可是一個個方陣,還是整整齊齊,幾乎沒有多少喧譁的聲音。

這不是一兩個人,這是超過30萬,看黑壓壓的方陣,韓琦可以清晰的判斷出來,最少也在25萬以上,這麼龐大的人員,這麼的控制力,難不成都是軍人不成,可是就算是軍人,這麼的控制力,也非常的驚人。

一個成立才5年的國家,甚至說大規模的發展,是在佔據了遼國之後,才成立的國家,爲什麼會擁有這麼強大的凝聚力。

要知道,5年前,這些人還是大宋的子民,爲什麼這麼短的時間之中,就變成了定海軍的人,不但給定海軍創造了這麼龐大的利益,還這麼的遵守紀律。

韓琦一個個的方陣看過去,雖然有些遠,可是在望遠鏡的幫助下,他還是可以比較清楚的看到,這些方陣之中,人的狀況,很少的一部分,已經確定是軍人,因爲那種精氣神,完全都不一樣。

可是其他的,就不那麼的確定了,甚至有一部分,完全就不是軍人,他們之所以能夠站的整齊,而且不發出聲音,完全是紀律的約束,這種紀律讓他驚歎。

作爲一個統帥出兵過的,韓琦很清楚紀律對於一個軍隊的作用,把一個農民,變成一個士兵,單純讓他遵守紀律這一點,可能都要用去幾年的時間,甚至有些人,一輩子都別想。

所有的精兵之中,幾乎都是紀律性嚴格到了極點的,如果在戰場上面,能夠聽從命令,衝鋒撤退,無不圓潤無比,那麼這個軍隊就相當的可怕。

連軍隊之中,都很難達到這樣的紀律,更別說的普通人了。

可是這些明顯是普通人的,卻表現除了軍隊的紀律,這是什麼概念,如果不是定海軍才成立幾年,他甚至以爲,這是專門培養出來的。

定海軍的成立就是在他的眼皮底下,滿打滿算,才5年的時間,至於趙信,才幾歲,他在保州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現在又是什麼樣子。

就是這樣,纔可怕,幾年前,在北宋還是一無是處的農民,到了定海軍才這麼長的時間的,就變成了一個精幹的軍人,不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可怕的軍人胚子,定海軍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

如果韓琦真的要就這個問題來詢問趙信的話,趙信還真的會給他回答,工人,本就是最適合轉化爲軍人的工種,從工人革命開始,甚至是19世紀20世紀的大戰,工人都是士兵的首選。

原因很簡單,跟個體勞動的農民不一樣的是,工人天然擁有配合,不遵守紀律的工人,不但不會產生很好的工作效率,反而會因爲不遵守紀律連續的出錯,這樣的工人,會被趕出工廠的。

定海軍的工廠,在普通工廠的基礎上面,更進了一部分,提前就普及了流水線的技術,這個技術看起來很簡單,可是實際上,配合和紀律性相當的強。

在傳送帶上面,按照固定速率前進的機器零件,每一個步驟,要完成也一個機器零件的組裝,對於時間,對於效率,成品度,要求相當的高,一旦一個環節出錯,或者耽誤時間,後面的全部環節,全部都廢掉。

在嚴格紀律的流水線上面下來的工人,紀律,已經成爲刻在骨子裡面的東西,如果當兵的話,也是紀律性很強,是精兵的種子。

這不是後世,這是北宋,民衆們爲了活下去,什麼都願意做,而一張白紙之下,也容易書寫,從一開始,就沒有別的心態,怎麼教的,就怎麼學,最終的效果,就成爲了如同韓琦看到的這樣的,神奇的結果。

這個說穿了,一點都不難,就是普及工廠和流水線,可是幾個結果疊加起來之後,就形成了目前的情況,可怕到爆炸的紀律性,不是一兩個人,而是30萬人。

定海軍見到的神奇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弄不明白的部分就更多了,或許,趙信的身上,真的有天授的神力吧,不然不會有這樣神奇的表現。

北宋的代表團,大概是8點30分入場的,算是比較靠前的,所以可以選擇比較前方的位置,現在差不多有40分鐘的時間了,觀禮臺前面,人員越來越多,已經逐步的把觀禮臺佔滿了。

整個觀禮臺,大概可以容納300人左右,北宋大概是有40個左右的名額,差不多佔據整個觀禮臺的七分之一,韓琦也想知道,跟他們一起站在觀禮臺的到底是什麼人,或許,都是外賓。

中國人的待客態度,客人總要高出一個檔次,哪怕平等的人家,在客人到場的時候,都會高一個待遇的迎接,他們北宋是定海軍最好的夥伴,排在第一,後面,也會有其他的使節。

可是在整個觀禮臺,人都差不多到齊的時候,韓琦這才發現嗎,沒有外國人。

一般使節們在正式的場合,都會穿着帶着他們民族服飾的衣服,這些是北宋這麼多年的傳統,雖然北宋的大型活動之中,經常參與的,多是遼國使臣,西夏使臣,這兩個國家,已經分別的被滅掉了,哪怕是苟延殘喘的元昊,也遠在千里之外,可是偶爾,日本和朝鮮的使臣,也會參加。

這兩個國家都是比較有特點的,也是北宋的芳鄰之一,韓琦記得他們的傳統服飾,可是整個觀禮臺上卻沒有。

難道是在另外一端,用望遠鏡看過去,另外一邊的觀禮臺,也差不多坐滿了,同樣的,這個上面,依然沒有這些服飾。

這就有些奇怪,按照道理說,朝鮮和日本,這些也是整個東亞的大國,在這個時間節點,於情於理也應該通知,相比較而言,似乎他們距離定海軍的距離,還更近一些。

韓琦轉過頭來,問了一下富弼,主要是關於朝鮮和日本的,他似乎沒有注意到,這兩國的使節到達,甚至前幾天,爲了登基而準備的國宴上面,也沒有這兩個國家的出現,他生怕是他疏漏了,沒有看到,問問富弼。

富弼這才注意到這一點,認真的回憶一下,也確定,沒有見過這兩個國家的使節,這讓韓琦迷惑了,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富弼有些疑惑,以爲是不是定海軍沒有邀請,可是很快的,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

日本和朝鮮這兩個國家,跟遼國關係,特別是朝鮮,基本上都是在遼國的勢力範圍之內,長期就在遼國這邊有使節,哪怕是遼國被滅亡了,他們也應該換一個效忠的對象,那麼派人前來定海軍的,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他們沒有來,到底意味着什麼。

是被無視了,連登基大典,或者是國宴都沒有資格參與麼,雖然說,朝鮮和日本,跟北宋不能相比,可是也是一個傳承很久的國家,他們不同於西夏這樣的分封勢力,於情於理,都應該邀請,並且放在相當的位置上面。

定海軍成立的時間不長,官員都相當的年輕,可是他們並不是沒有實力,也不是說什麼都不懂,別的不說,孫吉這麼一個帶御器械,不但要護衛王城的安全,也需要進行一些大型活動的安保佈局,這中間,接待外賓,對於外賓的重視,是絕對比較重視。

哪怕稍稍提醒一下,也必須要邀請外賓,不會只選擇北宋一個的來邀請,而不會忽視其他的幾個國家,萬國來朝,本身就是中央王朝的氣度,無論是漢朝,還是唐朝,甚至連隋朝,都相當的重視,哪怕是一個小國,都比較的重視。

這樣的很不解,如果換成之前就知道,特別是三天前的國宴的時候,還可以彌補,提醒一下定海軍,現在,已經到了典禮上去了,就算是想提醒,也來不及,更別說在這樣的場合,有些事情,真的不方便去說。

兩個人面面相覷,這時候,一個人影從旁邊經過,韓琦只是下意識的隨意一看,居然是孫悅希,在這個節骨眼上,孫悅希出現,那不是瞌睡了,正好給了一個枕頭,他連忙的拉着他。

孫悅希是外交部的副部長他也是作爲代表,被請到了觀禮臺,觀禮臺上面,只有600個名額,哪怕是外交部這樣的重要部委,能夠獲得的名額也有限,一共只有3個。

外交部的位置,是在另外一個觀禮臺上面,孫悅希卻是唯一一個在這邊,因爲跟北宋熟悉的關係,他的位置,就在北宋使節團的旁邊。

找孫悅希詢問起了這個問題,孫悅希還以爲是什麼問題,聽到了這個問題,孫悅希卻不屑的說,他知道日本和朝鮮,可是這兩個國家不用邀請,因爲這兩個國家很快就不復存在了。

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六百一十六章 定海船廠第二十四章 文廟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一百六十四章 追丟了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飯後談資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五十九章 內訌第八百二十四章 房子的問題第八百零二章 兩國命運第七百一十九章 珠江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弓的古怪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