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無用功

這個被稱爲的街道工廠的小廠,真的不算很大,恐怕只有一些手工作坊比這個小,真正大一點的,超過萬人的大型工廠,那個遠不是這個能夠相比的,別說是跟重工業的工廠相比,就算是跟一些大型的輕工業工廠相比,都差的很遠。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接到工廠,只有一兩千人,最多隻有4個車間的小廠,這個廠他的總體面積就不大,很小很小。

一個縫紉機纔多大,充其量也就是的一張桌子那麼大,一個可以容納500人的車間,可能佔地面積只有1500平方米不到的,4個車間,加上空地,1公頃。

這還是到了瀋陽之後,有足夠的土地,可以容納的前提下,更多的土地就是儲備,而不是精打細算。

在定海軍的時候,因爲土地面積不大,總共定海軍才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還要兼顧各種各樣的項目,土地就相當的緊張,除了真正的,沒辦法縮小的重工業之外,大部分的輕工業,都是分佈在工廠大廈之中的。

用七層,甚至是九層的工廠大廈,可以容納大部分的小工廠,當然了,這種曾經在HK大行其道的工廠大廈,後來之所以被淘汰,原因很簡單,用地狹小,沒辦法擴張,就算是有了發展,周圍也沒有可以擴張的地方了。

當時定海軍,因爲每一分土地,都需要精打細算,故而工廠大廈大行其道,可是到了瀋陽,單純瀋陽城的範圍,就有3600平方公里,如果算上週圍的衛星城市,各種工業中心的範圍,整個區域最少有幾萬平方公里,其中適合工業的土地,就有不少,這些土地,就這麼的被挑選出來,不用精打細算,所以工廠都是選擇的一層,只有有需要的前提下,纔會選擇兩層,以保證未來足夠的擴張的可能。

一公頃有多大,15畝地,這個放在一個地塊上面,不算小,可是對於一個工廠來說,太小了,一百米方圓的一個整齊地塊,就是1公頃。

運動員跑百米10秒左右,400米,可能連一分鐘都不到,就算是走路,不超過5分鐘,也可以走完的400米,這樣的地盤,真的稱不上大的。

可是這些,卻給了富弼極大的震撼,2000人的工廠,日產各種的衣物,超過3.5萬件,按照定海軍每件衣服的售價,1200文到2貫之間,也就是說,目前情況之下,這個工廠每天的產值,在7萬貫以上。

一天7萬貫,年化就是接近2000多萬貫,是沒有得到定海軍支持,各種方面沒有提升的北宋的大部分的歲入。

實際上,富弼有些低估了這個工廠的總產值,1200文刀2貫之間,那是工裝,還有普通的衣服,對於這個接到工廠來說,真正賺錢的是成品品牌的服裝,這些低一點的都在5貫左右,高的甚至超過了100貫。

一頭豬的價格,卻只能夠買到一件衣服,這在北宋,算的上是一個天方夜譚的事情,可是在定海軍,真的不是什麼事情。

在平均月工資超過120貫街道工廠,都一個月的工資,就可以買一件最昂貴的衣服,如果換算成高技術的人員,就算是研究人員之中,最爲普通的那種,每個月工資達到八百貫,可以買八件。

工裝和普通的服裝,這只是最基礎的,產值可能在整個街道工廠的產值,不超過30%,也就是說,整個街道工廠的產值,超過了7000萬貫。

這個工廠的廠長,並沒有告訴富弼,告訴富弼的話,富弼肯定嚇呆了過去,整個北宋,整個朝野,花費了巨大的力氣,才讓北宋的財政收入,超過了1億,可是就是一個半街道工廠的產值。

不說北宋,超過億兆的民衆,就算是整個北宋,官僚機構,從上到下,那有多少人,吃官家飯的,幾十萬人這不多吧,幾十萬人,還有數十倍的民衆,最終誕生的合力,也就是這樣。

定海軍可怕的製造能力,在這裡,盡顯無疑,按照孫悅希的說法,這只是一個小廠,真正的上萬人的大廠,他們的效率遠比這個小廠高。

大半天的時間,差不多看完了一個街道工廠,富弼看看天色,也沒有安排其他的活動,而是直接去了,在辦公樓上,手下們出去的差不多了,這段時間之中,富弼趁機讓他們調查定海軍的一切,只有少部分的人員,留在了大樓之中。

一個機器的發明,就可以改變一個產業,200文的價格,真的不算便宜,可是如果算上布的價格來說,也差不多,放在北宋,除非是做衣服自己穿,否則的話,連個工錢都不夠。

利用機器,利用各種的手段,減少了中間環節,或許定海軍的人工真的很高,差不多算下來,平均一個工人的工資的,大概在每個月120貫左右。

可是按照每一個人平均每個月,生產出600件,衣服,也就是說,平均單純到每件衣服,投入的成本,恐怕才幾十文,這個在北宋,也就是繡一個帕子的工錢。

這就是工業化生產的威力,這還是沒有電力,或者是蒸汽機的情況之下,如果有了蒸汽機或者是電力,不用人力推動,這個生產的效率,一定可以在現在的基礎上面,不斷的提升。

從這個工廠之中,富弼似乎感覺到了定海軍的生產力水平,或許,平均到每一個產物上面,所佔據的工費就會低,可是架不住數量多啊,從這個意義上面,定海軍是有能力支撐龐大的工資水平的。

看了這個,富弼明白了,定海軍爲什麼會花費那麼大的力量,用於吸納勞動力上面,原因是這些勞動力,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這或許,就是定海軍強大的根源,富弼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分明在的這個工廠之中,看到了一個分工合作,似乎這個也可以應用到北宋的某些工廠和部門,回去試一試。

富弼不知道的是,他之後的嘗試,一定是要以失敗而告終的,不是說,定海軍的詛咒,而是手,整個流水線和並行工程,這是一個體系,看起來不起眼,實際上,蘊含了很多的專業知識。

就如同後世,大行其道的9000認證一樣,對於不明白其中原理的,不就是廠房乾淨一點,東西擺放的整齊一點,可是這中間蘊含的科學道理,是無數並行專家,用了很長時間研究出來的,可能每一個步驟,節約一兩秒鐘,就會給整體的效率帶來提升,更別說各種生產之中的控制,減少浪費,提升效率,一進一出就高了許多。

定海軍目前實行的,不是後世那種ISO的那麼的複雜,可是其中蘊含科學道理,可不是看看就可以學會的,影響木板的,不是木桶最高的那個木板,而是木桶最低的那個木板。

如果不瞭解整體,不瞭解工業上面的一些東西,貿然的採用,反而會打破原來的節奏,這種情況之下要多次的嘗試,甚至走了無數的彎路之後,這樣才能夠得到的最終的結果。

北宋或許有這樣的聰明人,可是他們就一定可以掌控整體的過程麼,並且,在不熟悉的前提下,他們有沒有那麼大的魄力,承受消耗,在產量和效益降低的前提下,逐步的摸索,最終選擇正確的方法。

本身,看完了這個街道工廠,富弼明白了定海軍爲什麼招募人員,就可以了,得到了這個理由,可是卻有了更多的疑惑,特別是這種所謂的分工協作,讓他看到了,提升北宋實力的機會,也就是更加投入進行了。

對於富弼的要求,孫悅希基本上都可以滿足,他的任務,就是把富弼他們陪好,或許對於別的國家來說,很多看到的東西,關係到國家的實力,必須要保密,可是對於定海軍來說,科技和生產力水平,比起北宋不知道高出多少,更別說還有熱武器這麼一個大殺器,整體的實力達到了19世紀末的英國的水準,而北宋,就算再怎麼的高估,也不會比19世紀末的大清強。

雙方接壤,沒有如同英國那樣,需要繞過大半個地球過來打仗,人力上面是有弱勢,可是3500萬跟上億的人口比起來,差別不算太大,這種情況下,就算是給北宋開掛,北宋也很難打贏的,除非他們可以擁有一個跟趙信異樣的穿越者。

富弼本來以爲,他的要求略微有些無禮,正在考慮,要不要減少一些要求,卻沒有想到,這些要求,都被一一滿足,他當然不會放過,抓住這個機會,好好的看了一下。

接下來的日子之中,富弼過的非常的充實,每天都在孫悅希的帶領下,去觀看瀋陽的一切,包括了工廠,街道,居住區,甚至是政府,

毫不客氣的說,他獲得了很多的收穫,帶來的人員,也分別的行動,按照之前的方法,調查一些基本的物價,本以爲,他們的調查,會遭到定海軍方面的阻攔,可是沒想到,不但沒有遭到阻攔,反而想看什麼,定海軍會光明正大的帶着他們去。

最開始,他們還相對比較的高興,這樣下去,很快就可以完成任務了,他們可以蒐集完足夠的東西,用於判斷定海軍的一些基礎方面的東西,拿着這個東西,來研究定海軍強大的目的,並且把定海軍的基本情報給掌握了,以達到情報收集的目的。

花費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當他們調查了大量的數據,最終彙總的時候,卻發現,整個物價按照比較平滑的曲線,不是沒有波動,是有波動,相對非常的固定。

也就是說,一個月的範圍之中,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爲什麼會這樣,難道說,他們調查的數據是錯誤的,定海軍藉助着這樣的方法,愚昧他麼的。

可是仔細的詢問了這些人收集這些數據的過程,幾乎遍佈到了瀋陽的各個地方,甚至包括了一些路邊小店,在富弼看來,如果定海軍做到這一切,那真的不是一般的麻煩,欺騙他們沒有用。

到底是因爲什麼?富弼百思不得其解,不過在偶爾,詢問的時候,孫悅希居然沒有迴避,直接回答了,定海軍太大了,

他們在遼國收集的時候,遼國纔多大,才幾百萬人口,遼國的都城,才幾十萬人口,稍稍的風吹草動,都會有一些劇烈的波動,可以從中間總結出來。

可是這樣的方法,放在北宋都有些不行,汴梁都超過百萬的人口,加上各地,龐大的土地和人口,會讓這些波動日趨變緩慢,確切的手,這個變化是有,卻必須調查數量龐大的數據,最終得到的結果,需要通過很大的計算,最終計算出來,這個不是這個時代的北宋,甚至是這個時代的定海軍所能夠做出來的計算。

連北宋都是這樣,更別說定海軍,目前瀋陽還沒有徹底的開發完畢,卻已經集中了1200萬的人口,這麼龐大的人口,集中到一個城市之中,這個甚至比

曾經遼國最多的人口都要多了,同時,定海軍的物資非常的豐富,各種東西的準備都非常的充足,想從中間看出來一些東西,很難,就算是有,定海軍稍稍把物資和數據,給對衝一下,就差不多能夠解決問題了。

富弼一陣的木然,他也沒想到,會是這麼的一個結果,一個多月的時間,算是做了無用功了,不過又不能放棄,在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之中,都已經獲得了無數的收穫了,這個時間,放棄,不利於繼續的得學習,情報不能收集了,索性學習了。

孫悅希是搞外交的,偵查和反偵察,是他的拿手好戲,外交部也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在做北宋使節的工作,對於北宋的一些做法,早已經是心知肚明的,只不過沒有點破而已,在這種情況之下,北宋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可是實際上的收穫並不大的,這也是幾個月之後,才被富弼發現的,可是那個時間,距離定海軍的開國大典,已經不遠了,富弼實際上帶隊過來任務,基本上,只是完成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無用功。

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防禦選擇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四百七十二章 破冰船第二百五十二章 韓琦和鐵料第二百八十章 水泥發展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五百七十七章 琉球發展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一百九十章 二星常駐卡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三百三十四章 無奈的堡壘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驅直入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六百九十八章 春節新氣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七百八十四章 輪船的研究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七百八十一章 四星和自助餐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六十七章 化學傷害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安營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