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

實際上,整個行軍的速度不可能那麼的快,雖然保證了每個人一匹馬,卻不能輪換,馬除了託人之外,還會攜帶一些補給,武器,在全速行軍的時候,最多每個時辰的速度,不超過25裡,並且每隔2個時辰會休息一番。

從涿州出發的時候,是清晨,天幾乎還沒有亮的時候,這樣,整個上午,就走完了差不多一半的路程,可是越是靠近折津府的時候,就越是發現,人口明顯的增加。

幽雲十六州,在目前遼國的境內,已經算是比較發達的地方,特別是元昊清理了草原之後,就更加的凸顯出來,經濟發達,人口衆多。

雖然說,遼國和契丹,有遊牧的傳統,可是農耕帶來的收益,也不會放棄,只不過契丹人和其他的部族,他們都不會種田,也不會去學,那麼整個重擔就壓在了北地漢民的身上。

比起遊牧,農耕的容積率更高,單位面積的土地,養活的人口更多,這些北地漢人已經越來越成爲了遼國的支柱,這也是遼國不會放棄幽雲的關鍵。

靠近折津府,這個也就是後世京津平原的位置,本身土地的條件非常的適宜,再加上基礎非常的好,這裡一直都是重要的農業重鎮,在隋末的時候,支撐了河北強豪竇建德,就算是李唐佔據了整個天下,最終征討河北的時候,也吃了大虧,不但李神通被俘,連大名鼎鼎的李世績也因爲父親李蓋被俘而投降。

遼國對於折津府的周圍,也從最開始的默默無聞,到後面的逐步重視,現在折津府的周邊,已經成爲人口稠密,如果不看位置,幾乎跟北宋差不多。

在出兵的時候,狄青還考慮着,一路的保密,爭取能夠在秘密的前提下,抵達折津府,能夠趁亂攻擊城門就最好。

可是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密密麻麻的村落,一個接着一個,如果宋軍一路的殺過去,或許一個兩個不耽誤多少的時間,可是多的前提下,肯定會耽誤時間,說不定,在折津府周邊,就會浪費大量的時間。

在經過了短暫的考慮之後,特別是目前折津府周圍的現狀,狄青決定,直接衝向折津府。

折津府,這是遼國在幽雲最大的城市,也是遼國的四京之一,雖然落入到遼國的手中,超過了百年的時間,可是從澶淵之盟開始,就沒有受到多少的威脅。

可是在漢唐時期,這個是北地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無論是東漢鎮壓東北的遊牧民族和朝鮮,還是隋唐時期,出征朝鮮,這裡都是重要的基地。

很多時候,一個城市,在建立的歷史上面,已經彰顯了他們的地位,這個地位,不但是地理結構決定的,也同樣是歷史決定。

狄青從來都沒有小看折津府,這個目前他最大的一個目標,也是整個北宋,情報機關調查的最多的一個目標,很多的情況都在掌握之中。

從城市的規模上面,折津府的規模,是大於大名府的,底蘊還在,可是缺少了一系列的修繕,最近的依次修繕,要追溯到40多年前的澶淵之盟。

最初宋真宗出兵的時候,對於遼國的壓力是非常大的,當時緊急的調動,修繕了折津府,可是後來,北宋快速的戰敗,這個工程也不了了之,之後,因爲折津府被定爲南京的時候,又重啓修繕,可是防護強度並不是很高,投入的資金也很少。

折津府的老底子,如果經過一系列認真的修繕之後,恐怕是有了炸藥,都未必能夠輕易的拿下,可是現在,遼國疏於修繕,很多地方的城牆都出現了破損,有些甚至還遭到了坍塌。

換成之前,哪怕是目標,北宋也不會調查這些細微的東西,可是經過了改進,情報機關不但得到了大量的資金,還無孔不入的獲得了一系列的情報。

關於折津府坍塌的消息,是通過一個老漢民的聊天,得到了線索,然後通過走訪,特別是親自到了實地,折津府的城防並不嚴密,走到城牆之下,也沒有問題,果然從中間找到了坍塌的痕跡。

遼國對於城防的重視,遠沒有北宋這麼的深入,修繕城牆,也只是在上面加蓋的,甚至沒有使用糯米醬這樣的東西,只是用泥巴來塗抹。

這樣的城牆,對於和平時期,沒有問題,看起來依然很威武和雄壯,可是在戰爭到來的時候,別說是炸藥,就算是投石器,也可以輕鬆的幹掉它。

這樣的隱患,在折津府的城牆上面不止一個,這些都被狄青一一的記載,準備等到攻城的時候使用。

跟涿州比起來,折津府更大,各方面,也更加的完善,密密麻麻的人口,算的上遼國人口最爲稠密的地方,在北宋到達附近的時候,就被遼國發現了。

底層的這些基礎的官吏,吃驚爲什麼,北宋的軍隊,會這個時候,抵達到折津府的周邊,可是出於職責,他們還是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傳遞給了折津府留守。

如果換做幾十年之後,折津府的留守,也就是整個遼國的南院大王,這是跟北院大王相對的高官,可是在這個時代,折津府只是一個留守而已,雖然也是契丹皇族的成員,可是身份上,不是南院大王,低了很多。

第一時間,得到了北宋攻擊的消息,他第一個想法,是聽錯了,北宋時什麼,那是被遼國威逼,幾乎如同小花貓一樣,想要什麼都要什麼的國度,居然會開戰,而且是不宣而戰。

可是如果一個人是騙人,兩個人是,接二連三的消息,並且距離折津府越來越近,那就不是騙人了。

這位留守也算是當機立斷的,立刻派出了近百位信使,派遣駿馬,向着遼國中京報訊,古代比較落後的通訊條件,他在南京,基本上掌握不到中京發生的事情,更不會知道,遼興宗已經御駕親征了。

按照這個來說,就算是這些信使能夠順利的通過山海關,前往中京,也見不到遼興宗,更別說,還是有山海關這麼一個大的關卡,100多信使,能夠過去的有多少。

在派出了信使之後,折津府也開始封城了,此時此刻,宋軍最起碼還在50多裡開外。

並不是說宋軍不夠迅速,實際上,從涿州出發,一路上沒有耽誤什麼事情,就算是最初,在保證的情報不泄露的時候,耽誤了一點時間,可是後續,都快馬加鞭的補回來了。

騎馬的步兵,再怎麼的說,都是騎馬步兵,他們跟快馬加鞭是無法相比的,一方還要保證,有足夠的體力,應對戰爭,另外一方,則是爲了緊急報訊,他們甚至可以無視馬是否能夠活下來。

這種情況下,最近的一波抵達折津府的時候,宋軍還在最少50裡開外,根本無法隱瞞。

八個城門,全部關閉,跟涿州比起來,折津府的城牆更加的高大,而且守軍更多,裝備和守城的各種器械也更多,這也是守軍的底氣所在,有這樣的堅城,就算是北宋攻擊到附近,也可以收下去。

距離城外20多裡,狄青在一個稍稍高的土包上面,看了一下折津府的情況,望遠鏡就是一個好東西,可以距離很遠看的清清楚楚。

以往,要調查折津府到底發生了什麼,必須要到近處,說不定遇到埋伏,說不定會遭遇到襲擊。

可是現在,只要在20裡,甚至是30裡之外,就可以清清楚楚的把折津府的一切都給看的清清楚楚,這樣利器,對於戰爭的作用是巨大的。

折津府的城門緊閉,城頭上面,也已經是戒備森嚴,雖然還沒有看的很清楚,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對方已經得到了消息。

“立刻停下來,安營紮寨!”在狄青下達了命令之後,迅速通過傳令兵傳送給了各個部隊的統帥,然後4萬大軍,迅速的安營紮寨。

如果說,折津府沒有防備,狄青或許會派人,去試探一下,進行攻擊,現在折津府都有了防備,當然不能這麼冒失了。

長弓跟炸藥的組合,從理論上,是可以攻破任何的城池的,可是依次爲仰仗,胡亂的進行攻擊,那也會出亂子的。

之前對涿州的攻擊,那是殺雞用牛刀,一共就500人的正兵,還守一個破城池,5萬人壓也壓死了,直接堵住四方,團團圍住,然後進行攻擊。

可是折津府不一樣,他的整個周長,比起大名府都不遑多讓,這麼龐大城,4萬大軍根本無法完全的圍困住。

再說了,城裡面圍困的不是別的,那是遼軍啊,哪怕南京在遼國四京之中,是不怎麼重要的一個,他也是京城之一啊,這裡的守軍,就算是比不得鐵林軍這樣的強軍,也絕對是一流的。

1.5萬遼國精銳騎兵,這是什麼概念,只要狄青想要分散包圍,哪怕一個城門留下1萬人,也擋不住這樣的軍隊的衝擊。

狄青的計劃很簡單,首先,在其中一側駐紮,最多分成兩個部分,開始修建大營,當營壘牢固了之後,再駐紮少量的守軍,佔據其他大營。

這樣的做法,也就是後世曾國藩的做法,結硬寨,打呆仗。

別管最終戰果如何,把營壘建設牢固了,首先就立於不敗之地。

這樣的方法,實際上是大部分文臣掌握的方法,無論是宋朝,還是明朝,在防範邊患的時候,都會修建大量的城市,以防備無孔不入的遊牧騎兵。

這樣的方法也不是不好,通過營壘,把農耕民族的優勢發揮出來,避免野戰,用城市進行消耗,分割,讓遊牧民族按照農耕民族的方法讓來戰鬥,這等於是以強凜弱,這種情況之下,很容易就取得勝利的。

之所以沒辦法持續下去,連連的遭受失敗,不是因爲這個政策不好,而是因爲這個政策太費錢了。

吏治,從古到今,就沒有多麼清明過,一些小的費用,或許嚴格的吏治之下,不會有人太貪,可是大的資金,特別是這種,關係到生死安危的,沒有多少人敢於查問的,那不貪就怪了。

城池的耗費太大,效率不高,再加上四處下手,讓十份之中的資金,可能一兩份用上了,再加上建城真的是耗費巨大,也就是北宋撐住了,卻因爲耗費巨大而財政緊張,一旦遇到了一些昏君,直接就出問題了,明朝乾脆,就因爲這個出現了大問題,連皇帝都沒有錢了。

不過狄青並不是那些文官掌權,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在折津府使用這一招,是最佳的選擇。

首先,避免了被遼軍偷襲,就算是目前的狀態,4萬軍隊,如果抱團在一起,遼軍根本不敢來,分成兩部分,或許遼軍敢,可是很大可能是遼軍不敢隨便的冒險,畢竟對付兩萬人,最起碼要1萬人吧,1萬人不保險,還要一萬多,攻擊的只是一個部分,另外一個部分還存在,一旦出現問題,整個折津府就完蛋了。

至於因此,遼軍跑掉,這一點,更是不存在的,遼國在心態上對於北宋都是佔據了上風,現在北宋都打到折津府了,還擁有1.5萬的大軍,不戰而逃怎麼可能的,放在北宋身上都不可能,又不是邊境小城,這是遼國的南京,一旦丟失,整個幽雲都會震動。

就這樣,狄青在折津府之下,停下了腳步,開始安營紮寨,同樣的,開始開挖地道,折津府這樣一個龐大的城市,哪怕是失去修繕,可是貿然的攻城,損失也是巨大的,有情報的支持,還有在遼東半島和山海關的佈局,他有足夠的時間,只要地道挖通,那麼折津府就如同一個熟透的果實一樣,任由他來摘下,到時候失去了士氣的遼軍,戰鬥力肯定會大大的打一個折扣,那個時候,纔是進攻的時候。

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九十六章 打臉啪啪啪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七百八十一章 四星和自助餐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六十三章 風的契機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八百一十二章 新五京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八百四十二章 軍隊出動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八百一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二百四十五章 菜刀和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六百二十二章 爭奪升級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銷代理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一百三十一章 賣相不錯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六十章 歷史長河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六百九十三章 南攻北進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三百一十七章 元昊詐降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六百一十八章 技術和效率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五百三十章 壞血癥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三百零二章 擇優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