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

有質量和價格的支撐,鐵料進入到樞密院的序列,已經沒有任何可以阻攔的了,換成平常,如果有幾個樞密使的幫助,賈朝昌還能夠拖延的一下,可是葉清臣在旁邊虎視眈眈的,他可以保證,只要他敢於拖延,那麼葉清臣一定會把事情弄大。

潛規則之所以稱之爲潛規則,就是不能見光的,在衆人默契的前提下,才能夠使用,一旦暴露在大庭廣衆之下,就必須按照規矩來。

就這樣,曹劌推動奏摺和實物,在樞密院引發了一場轟動,加上葉清臣等人的推波助瀾的,最終,一項簡單的試探性的決議,就出現了。

說是試探性的,可是對於樞密院這個龐然大物來說,總量也是非常可怕的,從之前的一個月的數量,提升到了2個月,1000萬斤,按照大名府鐵匠作坊的價格,一共是35萬貫。

這筆錢,是從日常支出之中出的,樞密院提供了一部分,三司也同樣支援了一部分,在一週之內到位。

葉清臣加入其中,加上賈朝昌心中不爽,在質量上和數量上,就有了一個明確的限定,各方面的條件,嚴格到了極點,也就是說,如果趙信是爲了打打擦邊球,用一些欺騙的方法,獲得這個訂單,單純一年的虧損,就會讓他承受不了。

這恐怕是賈朝昌最後的希望了,因爲這明顯不合理,爲什麼原來80文左右的價格,能夠降低到35文,他們不會想到技術提高,只會想到以次充好。

在一些熟知鐵料官員的幫助下,怎麼嚴格怎麼來,甚至可能鐵料比現在的質量差上一成,就可能被拒絕。

葉清臣也是連連點頭,他希望的是減少花費,卻並不想要讓質量減少,一旦出現問題,他作爲倡議這個提議的,也必須要承擔責任,嚴格了沒有漏洞了,拿到任何地方,都可以說去,不怕有人翻舊賬。

看着賈朝昌的一通活動,田況還想說些什麼,畢竟,有些東西太嚴格了,那也是不好,誰家的鐵料,還不會出現一些質量波動,差不多就行了,如果按照之前鐵料的標準,再怎麼波動也可以。

但是賈朝昌執意如此,作爲樞密使,他真不是擺設,之前的無力,是因爲他想要從中獲取好處,本身就是違規的,可是當有正當的理由的前提下,誰也推翻不了的。

田況在跟賈朝昌爭辯了幾分未果之後,開始把眼光投向了韓琦,這件事情,起點就在於韓琦,如果不是韓琦的介入,不會搞得這麼大,現在,火都燒起來了,他卻退縮了。

韓琦不是退縮了,而是這樣去爭辯沒有意義,不說賈朝昌強搬的標準,拋開賈朝昌的私心來說,這對於大宋,對於整個軍方都有好處的。

性能保守提升20%以上,對於整個步人甲各方面提升都非常大的,這是必須要堅持的,至於達不到標準,韓琦從來都不會懷疑。

沒錯,哪怕跟趙信相交時間並不長,可是趙信所表達出來的東西,給韓琦了某種感覺,只要趙信提到了,別管看再怎麼的難以置信,那麼肯定是真的。

長弓如此,棱堡如此,甚至說拿下保州的城牆,那就拿下保州的城牆,不打一點的折扣,或許這個奏摺是曹劌上書的,可是其中沒有趙信的某些努力,那肯定是騙人。

趙信都介入了,那麼他會考慮不到問題,貿然進入一個領域,還是錢跟料如此的密集的領域,他不會考慮困難,只以爲東西先進,就能夠介入這個領域?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趙信敢於拿出來這些東西,肯定,手中還有更好,莫說這個條件比現在拿出來的低了一成,就算是按照這些拿出來樣品的質量,甚至更強一點,韓琦也會相信,肯定能夠做到。

既然如此,那何不把條件定的更加嚴格一點,或許對於趙信來說,是少賺一點,可是對於大宋,對於軍方,可是好處太多了。

正是這種想法,韓琦纔沒有介入,看着賈朝昌把條件定的,比之前鐵料的標準還要高。

在協約正式簽訂,說白了,就是以樞密院的名義,給大名府下達一個採購要求,錢跟要求會一起前往,北宋樞密院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哪怕是變化,也不會直接跟鐵匠們簽約。

正在這個時候,韓琦這才插口說道:“先等一等!”

田況鬱悶的嘆息,早不說,這會說,什麼都晚了的,難不成,他還有辦法推翻已經定下來的協議麼,韓琦有些太高看自己的。

就連賈朝昌也覺得韓琦有些不自量力的,正要反駁,可是韓琦說出來的一番話,卻讓他沒辦法。

韓琦的要求很簡單,樞密院定下來的鐵料,是樞密院整體的,是用於整個北宋禁軍的,可是他也要定。

沒錯,從見到了鐵料開始,韓琦就在想,他要改革整個軍制,把原來以重甲步兵爲主的北宋禁軍,改革成爲長弓手爲主,重甲步兵和騎兵爲輔助的一個新式的兵種。

從保州帶來的軍隊,加上抽調的一些,已經準備了4個軍,差不多一萬人,未來,會持續的改造,以保證陝西四路幾十萬大軍的戰鬥力。

這樣的話,對於鐵料的需求就有些大,長弓本身不需要鐵料,只用合適的木材和蠶絲就可以了,可是長箭就必須要鐵料,特別是一些特製的長箭,差不多一二兩那麼重。

長弓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射程和射速,對於箭的消耗,是普通的短弓的3倍以上,加上重量,差不多就是5倍,當一個軍,普及到1500,甚至是1800的長弓手的時候,對於箭矢的消耗,那是一個天文數字。

之前,在不知道趙信的大名鐵匠作坊的時候,他只能夠爭取在樞密院的內部,進行調配,現在,有了這個鐵匠作坊,他可以把這個希望放在鐵匠作坊上面,訂購一批鐵料,如果是箭頭那就更好了。

甚至相對於於樞密院,韓琦的也有優勢,手頭上的錢就已經到位了,只要是用於西北的軍備上面,只要知會樞密院和三司一聲的,就可以跟着下訂單。

賈朝昌沒想到,韓琦提出來的是這個要求,說實話,這個要求跟樞密院有些關係,卻有些無關,韓琦的20萬貫,是帶着帽子下去的,只要用在陝西的軍備上面,買什麼東西,買誰的東西,真的,也就三司能夠管得了。

看葉清臣的表情,顯然,對於韓琦的做法很滿意,雖然韓琦節約的錢,不可能還給三司,可是他用更少的錢,辦更多的事情,這本身就是節約,再說了,有了這個先例,以後在撥款的時候,就會考慮到,說不定,明後年的撥款,就會節約一大筆。

賈朝昌乾乾的笑了一下,然後一揮手,不去管它了,在韓琦身上,今天賈朝昌吃了大虧,他完全沒想到,以往看起來人畜無害的韓琦,在露出崢嶸之後,居然如此可怕。

賈朝昌拂袖而去,剩下人反倒是熱鬧了起來。

韓琦不理會賈朝昌的態度,他開始跟樞密院的人員一起,共同定製這個附加的訂單。

韓琦最需要的當然是長弓的箭頭,他單獨出了一份質詢, 35文一斤的鐵料,30萬斤,也不過是1萬貫左右,跟他手中掌握的資金來說,是相差甚遠,如果箭頭的價格,也差不多在這個程度,或者稍稍高一點,也可以買的起,做一個嘗試。

最終韓琦拿出了5萬貫,購買了150萬斤的鐵料,包括了90萬斤的箭頭和差不多60萬斤的鐵料,價格方面,只要不超過45文,都可以接受,剩餘的鐵料的,也做出了約定,主要也用於步人甲和其他武器的修補上面。

樞密院的訂單屬於樞密院的訂單,在整個北宋軍方來說,是最大的,可是不代表沒有別的訂單了,實際上,這樣的訂單也不少,韓琦只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卻沒想到,卻開了個頭。

在韓琦吃了第一個螃蟹之後,很快的,另外一個樞密副使也決定,試探性的先購買100萬斤。

他負責的是北方城防建設,在城防建設之中,需要大量的石料,也需要大量的鐵,100萬斤,也就是1個月的銷量。

相對胡韓琦,他更加的謹慎,有了一個月的打底,才能夠持續後續。

兩個樞密副使都已經做出了表率,誰還會停下來,有了大頭頂在上面,一些跟鐵料這裡面,沒有什麼關係的官員,也開始紛紛出手了。

畢竟,之前整個樞密院的鐵料交易,都控制在賈朝昌的手中,能夠涉足很少。

鐵料便宜,節約的錢,雖然大部分都入不了他們的手,可是哪怕只有一部分,也會讓他們寬裕一點。

整個北宋財政緊張,也連帶着樞密院手頭很緊,哪怕是鬆活點,或者有額外可以處理的資金,對於任何一個官員都是好事情。

一個個沒有利害關係的人,賈朝昌之前的做法,讓鐵料進入樞密院,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關係,在合適的時間點引爆了之後,衆人踊躍。

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八百五十六章 飼料廠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六百一十一章 跨越熱武器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思維誤區第二十九章 黑手 初現第八百五十九章 膳食結構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熱武器的野望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八十八章 “便宜沒好貨”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十九章 禁軍裝備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六百六十五章 克涿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四百七十七章 清臣來訪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三百三十六章 韓琦冒險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六十九章 研究人才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七十七章 苗家莊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五十一章 防禦軍械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二百二十二章 稅金和甩包第七百九十二章 飛行公式第八百一十六章 錢壯人膽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七百七十一章 視察寢宮第四百一十四章 開墾水田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口和污染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