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自上而下

“火器確實有它的優點。”

莊立人說道。

“威力巨大,批量生產的成本更低,凡人操演幾天就能使用……”

“但問題也很多。”

他將火繩槍遞給洪範,指了指夾頭裡尚在燃燒的火繩。

“以瞻州爲例,凡是海族登陸,必然會炮製連綿陰雨天氣。”

“尤其是關鍵大戰,次次都有暴雨,火器完全無法發揮。”

“炮製”這個詞,聽得洪範心頭一凜。

哪怕是前世,人類對天氣的干預能力也很有限。

“勝州那邊好些,不過依然只能輔助。”

莊立人繼續道。

“你見過蝗災嗎?”

他轉過身來,突然發問。

“沒見過,但聽說過。”

洪範回道。

“我年輕時候見過幾次。”

莊立人追憶道。

“勝州西疆,蟲介們掩殺過來的時候就像是蝗災,鋪天蓋地、無心無懼,是以稱潮。”

“你手上這半天才能打一發的玩意,放在那邊毫無意義。”

“炸藥與火炮好些,但前者是一次性,後者開火後需要冷卻、清理,半個時辰不過能打六七發——大概就是抽刀斷水、聊勝於無吧。”

“歸根到底,每當蟲潮到了城下,還是要以重甲鐵刀解決問題。”

他嘆了一聲。

洪範默然頷首。

此刻,他手上攥着的火繩槍其實並不落後。

完整的機械瞄準、顆粒化火藥、紙殼定裝、扳機擊發……

相比明清時期的鳥槍,已然更爲精良。

然而哪怕在上個世界,從十五世紀到十八世紀,騎兵依然是野戰的統治者。

火炮固然在拿破崙時代大放光彩,但作用更多在於破壞陣型與士氣。

法國大革命的瓦爾密戰役中,普法雙方一共十萬人對射了兩萬發炮彈,結果法軍傷亡三百餘人,普軍傷亡一百八十人。

這還是一七九二年的歐洲火炮。

面對士氣不會崩潰的敵人,實心彈的殺傷力確實有限。

“老實說,火器在北疆應當是能派上更大用場的。”

莊立人收拾心情,轉過話鋒。

“只不過鎮北衛一向自行其是,所以只要情勢不嚴峻,朝廷從來不會支援軍械。”

“你可能不知道,我們這邊運往那邊的水泥,可是要他們出全價的。”

他笑了笑。

“對外的方面剛剛都說了。”

“對內,我人族自祖龍天降,歷朝歷代都是以武道立國。”

“火器不被看重,最關鍵在於對武者的作用不大。”

莊立人取回火槍,撫過筆直的槍管。

“這把槍是大匠手製,堪稱精品。”

“但即便如此,二十丈外就談不上精準;三十丈外能不能打中,與其說是靠瞄,不如說是靠湊。”

“此外,彈藥裝填與激發也太過麻煩。”

“伱這種修行火屬性功法的也就算了。”

“換別的武者難不成還要隨身帶火摺子,開打前先點了火繩?”

“相比武道,火器限制太大,歸根到底不如武者。”

莊立人做下理所當然的結論。

洪範沒有反駁。

他固然知道熱武器的潛力。

但莊立人說的依然很可能是對的。

此世之武道,是真的能化腐朽爲神奇。

天鵬山斗帝一掌斷山。

武聖百里屍打出個沙漠。

至於一切武道的源頭祖龍更是天外來客。

須知在他穿越前,另一個世界的人類也還遠遠沒有星際航行的能力。

二世爲人,洪範已然是武者中的一員。

然而此時此刻,他心頭卻涌起許多人影。

不是武聖,不是天人。

是他生無人知、死無人問的母親“可兒”;

是金海城中沒有資質練武,卻在城頭流乾了血的戰士;

是王敏才案中,無名無姓、亦無人給她交代的那位漁女……

武之道,一人登天,自給自足。

這是天才與龍嗣的道路。

那凡人的道路又在哪呢?

洪範身爲星君,這問題本不用想。

但他畢竟曾做了一輩子的“凡人”,是以不得不想。

洪範深長吐息。

“莊公,這把槍確實有千般不好,但至少面對蛇人,絕對是派得上用場的。”

“我涼州爲什麼不用它?”

他擡頭問道。

“不能說不用。”

莊立人回道。

“瞻州那邊是搗鼓了許久的火器,可是對全大華來說,這到底還是個新東西。”

他察覺到了洪範的情緒變化,斂去笑容。

“你是懂實務的,明白做事的艱難。”

“不說技術、熟練工、原材料。”

“只說州部以下,涉及弓弩箭枝製造的,有多少名工匠、多少家商行?”

“這還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涼州的防衛壓力很小。”

“今春之前,自同光到懷掖一線,多年來都算太平。”

“尤其是金海,驚沙公還在時,甚至都能反過來在大沼掃蕩。”

“大處既無虞,涼州大營便沒有動力推陳出新。”

莊立人說得格外仔細,以至於不厭其煩。

“怎會如此?”

洪範只覺得自今年以來、積攢許久的困惑一時翻涌。

“各邊城能少些傷亡,難道不是功勞嗎?”

“功勞是誰定的?又是對誰論的?”

莊立人搖頭反問。

“大華立國之本,在上不在下。”

“世必有祖龍,然後有大華;有大華,而後有萬民。”

“利既在下,何功之有?”

言語肅穆。

洪範怔在原地。

他終於真切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

一年多以來,他對社會的許多理解還基於上一世,遵循自下而上的邏輯——先有民,再有國,再有君。

然而大華真的有神。

道理原不復雜,洪範幾乎瞬間就想通了。

於是很多問題也都有了答案。

邊地駐軍爲何稀少。

蕭氏朝廷爲何防內勝過防外。

武風昌盛,武者們爲何從不提開疆擴土。

因爲人族佔據多少地盤,或許本來也不在人心,不在國力……

僅僅在於神明們的隨口言語。

很好理解,很順理成章。

但洪範卻本能地排斥,以至於心底泛起些許痛苦。

兩人提着槍走回倉庫。

莊立人在前,洪範在後。

一路沉默。

火藥、鉛彈分別鎖回木盒。

最後是火繩槍。

這時候,洪範終於忍不住開口。

“莊公,我想造火器。”

“求您務必幫我!”

他說道。

聲音格外艱澀,似爐灰,亦似星火。

“怎麼這般沉重?”

莊立人問道。

這是他第一次聽到洪範說出“求”字。

“天合行纔剛上正軌,是不是太突然了?”

“不,我絕不是頭腦發熱。”

洪範前所未有地肅然道。

“對於火器的具體制造,我確實不太懂,但這個方向卻是心念已久!”

“就以那把火繩槍爲例,我也已有些零散的想法,雖然不成體系,但絕對能作爲參考。”

“那你便說說。”

莊立人笑回,遞過火槍。

洪範接過,定了定神。

“比如這根火繩。”

他說道,扣動扳機。

“點火麻煩,要不斷調整夾頭,還怕水。”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把火繩換成燧石,以摩擦出的火花引燃?”

莊立人認真起來。

“再比如鉛彈不準。”

洪範繼續說道。

“是否可以在槍膛裡製作出螺旋膛線,引導鉛彈自旋,增強彈道穩定性——就像陀螺那樣?”

“還有裝彈。”

“現在是從前面裝,所以麻煩;如果把槍管後端加個鐵栓,做成可開折的樣式,會不會更方便?”

他幾乎是急不可耐地把話語從肚子裡掏出來。

莊立人聽到這裡,明白對方確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真的看重火器。

“我明白了。”

他沉默許久後,方纔回話。

“洪範,你在格物明理上的造詣天賦,高過我不知多少。”

“可爲了這件事,你卻頭一回求我。”

“我卻是不得不幫你了。”

話語帶笑,亦帶着無奈。

“朝廷有令,民間禁造火器。”

“這樣,你與州部五五合股,新開一家商行。”

“然後我可以想辦法從瞻州調幾位負責火器製造的師匠、大匠過來,搭起個人事架子。”

莊立人做下承諾。

洪範難抑喜悅,重重行了一禮。

“先別急着高興,醜話我得先說在前頭。”

莊立人苦笑道。

“第一,州部只出技術不出錢,這家商行運作所需的本金都得你出。”

“第二,火器的銷路別找我幫忙——不管是涼州大營、衛所還是城防司,你得自己找人。”

洪範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這生意要從零開始,本來就用不上多少初始資金。

天合行每月剩下的五千貫綽綽有餘。

至於銷路。

金海城防司有洪城,沙口衛所有洪偉。

涼州大營現在也有任職從四品遊擊將軍的廖正豪。

只要火槍的綜合性能好過弓弩,將士們自然會做出選擇。

而這正是洪範最不擔心的事情。

第70章 人間煙火第159章 再世祖師第12章 軟柿子第232章 明月樓第182章 春去也第244章 心波第40章 入隊第74章 追獵第114章 苦主第297章 相送第224章 獨照第356章 應激第356章 應激第193章 摧枯拉朽第154章 無如此時第240章 鐵心第252章 退避三舍第314章 造反第367章 天人三界第353章 進退第60章 非牛頓流體第177章 言傳身教第61章 嫡庶互易第4章 出殯第255章 金海號第117章 施壓第356章 應激第283章 儀軌第179章 不悔第243章 交代第291章 天裂第111章 傷疤第210章 沙鑄第104章 謀逆第297章 相送第316章 千面風第358章 土臺第362章 治民之約第334章 怪癖第80章 截殺第46章 一人成陣第85章 歸程第211章 第三方第182章 春去也第139章 理論第149章 追靈第347章 出關第301章 故事第48章 餘波第5章 名器第299章 離羣第282章 頹唐第284章 攔江鬼第152章 貴種第80章 截殺第134章 自由第156章 夜草第34章 東風第248章 君恩重第83章 沙翼第43章 異星養雞第360章 妥協第368章 鐵與火第78章 馴獸第115章 合力第324章 渾噩第346章 世道如鐵第14章 測試第88章 路在腳下第107章 解牛典第329章 夢斷第299章 離羣第79章 油鍋地獄第361章 破城第111章 傷疤第77章 奪魁第353章 進退第175章 不可抗力第121章 磨盤掌第167章 非常辦法第71章 會獵第265章 鬥草第229章 燙嘴第230章 出頭第326章 巍峨第294章 鬥中修羅第191章 他鄉遇故知第270章 金鎖第142章 躊躇第232章 明月樓第158章 報償第347章 出關第215章 瞬步第324章 渾噩第325章 千點星第39章 升官發財第296章 冰中火第201章 得錢莊第50章 舉一反三第196章 武勳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