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1章 51、總叫他勾着(畢)

翠鬟拿了永璇給的書,也來不及打開細看,這便匆匆忙忙帶了小咬兒回到永壽宮。

又怕那錦盒被小咬兒和宮裡的人看見了盤問,這便將錦盒藏進自己衣袍裡去。所幸冬日裡的衣袍都肥大,這才穩穩妥妥帶回自己所居的耳房去。

起初接下時想不到,這書打開了,便如“鬼粘手”一般,放不下了。

——她心下想,她這麼放不下,只是因爲這本書罷了,絕不是放不下八阿哥這個人。

不過這本書的名兒卻也有趣兒,原本的錦繡文章、鐘鳴鼎食之族的故事,卻偏用了樸拙無華的名字:《石頭記》。

不過想來也對,便是那枚世人皆以爲稀世珍寶的通靈寶玉,可在這天地之間,若以自然造化來論,依舊只是頑石一塊罷了。

只可惜永璇給她的書,只有其中開頭的幾個章回,剛到黛玉將入賈府……正看到入正題的地兒這麼戛然而止了,當真是叫她心癢難耐,一個人兒的時候兒,恨不能抓耳撓腮。

可是卻也沒轍,八阿哥說得明白,這書原本就還沒正式寫完呢,他手上的也都是片段的。

不過幸好八阿哥已是承諾了她,說她看完手頭這些的時候兒,新的章節怕就已經得了,到時候他叫十一阿哥永瑆給她送過來……翠鬟會想到這兒都有些臉紅,八阿哥管保兒沒想到,她其實是一天就看完了。這些天都在從頭重新翻看。

她終歸,還是不好意思再回頭去找永璇。

便是爲了書,也不好意思這樣快。

總歸……怎麼也該是半年之後,最少也要百天之後,纔好吧?

如若不然,若是叫他以爲,她也是想要見到他——那就糟了。

.

好歹十一月掙扎着過去了,十二月裡整個後宮都忙碌着年下的預備,這每天的差事有的是,倒也叫日子過得容易了些。

十二月十一這天,翠鬟當值,跟在玉蕤身邊兒伺候,一同與語琴等幾人,在寢殿裡陪着婉兮說話兒。

後宮的女人們說起的話兒,議論的主題也無非都是前朝後宮之事。

穎妃道,“從十二月初一日起,皇上都在忙向烏魯木齊、伊犁等地撥調母羊之事。這些撥調過去的母羊,或爲官兵口糧,或爲孳生之用。”

既然是撥調母羊,自然大部分是從蒙古各部撥調而去,故此穎妃知之甚詳。

婉兮聽了也是悄然輕嘆,“如此寒冬臘月,西北又是朔風刺骨、操場凋敝,自是官兵、百姓最難熬的時候兒。皇上這會子撥調母羊過去,想來會讓駐紮當地的官兵得以溫飽,便也可緩和官兵與當地百姓之間的關係。”

準部、回部雖說已經平定,可是終究該二部多年與中央朝廷分崩在外,故此人心其實倒不是一年兩年就能盡數歸攏的。再加上朝廷官兵與當地的語言、風俗等皆不相同,一旦溝通不暢,便是半點不滿的火花,都能在當地燃起一場燎原大火來。

便是皇上不願說,婉兮也隱約聽說,烏魯木齊等地近來不斷有零星的厄魯特蒙古、回人,偷盜馬匹,攜帶家口逃遁而去的事。

這些事雖則看起來還都是零星小事,卻也讓皇上不敢掉以輕心,每一件事都要親自過問。終究朝廷在西北用兵六年,耗費了那麼多的銀兩、心血和生命去,那西北在平定之後的治理,纔是更要緊之事。其難度,甚至比征戰本身更甚。

這也是婉兮放心不下那拉氏與和貴人的關係的緣故所在。若那拉氏當真明白這其中的利害,若她肯耐下心來叫嫡子永璂去當真用心習學回部語言,那該是一件多好的事。

語琴看出婉兮有些懸心了,這便悄然捅了捅穎妃,接過話茬兒來,只說高興的事兒,“我倒是聽說另外一宗:這到年下了,總是皇上召見文武升轉官員之時。這些召見之時,有些正好趕在皇太后聖壽和過年前後,便帶領引見的官員皆應穿蟒袍。皇上卻發現有些低級官員的蟒袍啊……竟是到當鋪裡贖出來的,甚至還有租借來的。”

婉兮也是瞠目,“如此是要治罪的~”

語琴含笑點頭,“皇上卻是體恤,並未追究,還下旨說:‘兵部帶領引見人員內,其千總等,俱穿蟒袍。此等微弁,置辦不易。嗣後文職自縣丞以下,武職自千總以下,遇應服蟒袍之日,俱不必定行穿著。’”

婉兮終是鬆了口氣。對於這繡龍的吉服啊,她自己心下也是餘悸猶存,若能免了那些低級官員置辦蟒袍的規矩,不叫他們非穿着蟒袍出席節慶場合,倒也免了不少是非去。

玉蕤瞧着婉兮終於笑了,這便趕緊湊趣兒,“我來說一件更高興的事兒吧!皇上剛剛下旨,說明年爲八阿哥大婚吉期,必須尹繼善自行來京料理一切。故此尹繼善大人的兩江總督印務,這便交予高晉大人護理。”

多年相伴,玉蕤那點子小心眼兒,婉兮自是都摸得透透兒的了,故此也裝作不懂,只道,“嗯,永璇明年大婚,嫡福晉又是大學士尹繼善的女兒,這自然是一樁好事。相信淑嘉皇貴妃在天之靈,也可含笑。”

玉蕤便笑,衝語琴和穎妃等人俏皮地眨眼。

語琴也跟着裝傻,不過更進半步:“這位高晉大人,是慧賢皇貴妃的那位堂兄弟吧?說起來啊,當年也是內務府旗下的包衣人,卻在雍正十三年有幸跟着慧賢皇貴妃一家一起出了包衣,入了鑲黃旗滿洲呢。如今也算勳臣之家了。”

穎妃自也接招,卻故意搖頭,“可不是麼,我可不知道他跟咱們令貴妃的族兄吉慶大人,也是兒女親家呢。”

婉兮無奈搖頭,輕輕將手裡的茶盅墩在桌上,“不過是‘護理’兩江總督印務,既非升遷,又非署理,虧你們也能笑成這樣兒。再說,高晉便是與吉慶爲兒女親家,與我的關係也遠,你們衝我笑,也笑不着不是?”

語琴終是江南人,對江南的事關心得要多一些。這便含笑點頭,“嗯,還是咱們令貴妃說的有理。咱們啊,就別再琢磨那個什麼蘇州布政使,是在兩江總督管轄之下了。”

語琴既然已經將話兒說得如此明白,婉兮便也只能含笑垂首,不過還是忍不住自辯,“陸姐姐是江南土生土長之人,我對江南的事兒自然是比不過陸姐姐去。不過啊,陸姐姐倒是忘了,皇上今年剛下旨,將江蘇布政使一分爲二,設爲蘇州布政使、江寧布政使。”

“雖說原本的江蘇布政使,是歸兩江總督直轄;不過此時這一分爲二了,那便是江寧布政使才歸兩江總督直轄,而蘇州布政使的頂頭上官爲江蘇巡撫啊~”

語琴便輕啐了一聲兒,“又在咱們蒙古出身的穎妃面前說這些叫她迷糊的話去了吧?你怎忘了說一句,便連江蘇巡撫,也在兩江總督的轄下呢?這江蘇布政使被一分爲二之後,那蘇州布政使倒相當於自降一級,雖不再爲兩江總督直轄,可還是在兩江總督轄下啊!”

江南的事兒,果然將穎妃已經說迷糊了,她連忙抓住玉蕤求救,“好玉蕤,你快幫我捋捋,她們兩個人精兒,這究竟是說什麼呢?”

玉蕤便笑,抱住穎妃的手臂娓娓道,“穎姐姐別急,聽我說。今年蘇州布政使蘇崇阿因刑問書吏之事,被朝廷問罪,革職流放到伊犁去以功戴罪去了。故此這蘇州布政使的位子上,便又是風雲暗涌起來。”

“前一陣子令姐姐誕育十五阿哥,忻嬪那邊兒安靜得有些叫人蹊蹺了。我與令姐姐便不免聯想到了蘇州布政使的這件事兒去,總覺得這事兒怕是要與忻嬪的姐夫安寧有關。”

語琴就是蘇州人,聽了這便笑,“我明白了,你們是覺着安寧想要趁亂復職蘇州布政使,而忻嬪也在推助此事?”

婉兮眸光粼粼,“我總覺蘇崇阿遇見的那場只存在於賬面上的虧空,時機和數額都有些蹊蹺。明明庫房裡一兩銀子都不短,可是賬面上卻偏生查出來七十萬兩之巨;而查賬的時機,恰好就在江蘇布政使一分爲二,要徹底清查賬目之時。”

“那蘇崇阿,明明好端端的什麼罪都沒有,結果就因爲這個時機選的,一時心急,想要脫責,這便刑問書吏,這便反倒給自己造出罪來了。最終落得個革職流放去,將自己在蘇州的前程全都斷送了去。”

語琴也是一眯眼,“你是說,有人在故意攪亂蘇州財政這潭水?這件事兒裡若有事兒,必定是那些書吏的事兒,而這些書吏中,爲首的怕當初都曾與安寧有舊!”

婉兮眸光幽幽一轉,“姐姐說的正是這個理兒。這事兒裡必定有幺蛾子,只是前者朝廷已經派了劉統勳大人去查,此事已經牽連甚廣,故此皇上倒不願繼續深挖下去。否則江蘇又是一場大亂,而皇上原本定在明年南巡的,這江蘇地界可亂不起。”

語琴不由得冷哼一聲兒,“這事兒便越聽越有意思了。”

語琴手指攏住袖口,“不過這事兒,我私心裡倒希望就是安寧辦的。我這幾年了,心下一直記着當年安寧給我母家的‘恩’,我可一日都不敢忘呢。若能得了機會,我必定好好兒‘謝謝’他的。”

婉兮眸光輕轉,“別急,這個機會怕是就要來了,已經不遠了。”

玉蕤也是點頭,“可不。不管這個安寧能不能復職爲蘇州布政使,總歸蘇州布政使是兩江總督轄下,那咱們便還是有機會有所防備的。”

.

主子們說着前朝後宮的利害交錯,翠鬟立在一邊伺候,雖聽得不大懂,卻也將自家主子的那句話聽得真真兒的。

皇上說,明年就是八阿哥的大婚之期,皇上真是隆而重之,都不惜叫尹繼善暫時放下兩江總督的差事,回京來專心辦理婚事……

那是兩江總督呢,是江南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之職,便在全中國所有封疆大吏之中,也僅次於直隸總督吧。

皇上爲了八阿哥的婚事,便叫尹繼善連這樣要緊的差事都可暫時放下了。

由此可見皇上對八阿哥是真的在乎的,並不因爲八阿哥的腳從小有病,這便稍有半點薄待……真好,是不是?

想到這兒,她便努力地笑。她應該替八阿哥高興的,不是麼?

.

到了十五阿哥吃奶的時辰,嬤嬤們抱進來,婉兮進暖閣餵飽了,語琴等人又逗着小十五玩兒了一會子。

重新坐下來說話兒,玉蕤倒是想起一件事兒來,“……冬至節那天,跟十一阿哥閒聊,我們倒是說起八阿哥的婚事來。我藉着十一阿哥,問了問這位八阿哥福晉的事兒。果然外頭傳言不虛,這位八阿哥的嫡福晉啊,是尹繼善大人的庶出之女。”

“這福晉的生母,乃爲尹繼善大人的妾室,還是漢姓人,姓張。”

婉兮卻笑,“便是庶出又有何打緊?原本在朝廷爲宗室指婚這事兒上,便沒什麼嫡庶之分,總歸綠頭牌上寫的都是父親、祖父,沒人計較生母是妻還是妾。”

玉蕤眸光悄然一轉,凝着婉兮卻笑了,“可是姐可知道,尹繼善大人的嫡福晉,是誰家的?”

這倒是將婉兮給問住了。

玉蕤便含笑道,“因我要說的這位嫡福晉,其實是繼室,後娶的。況且尹繼善大人多年在江南爲官,與咱們離着也遠,姐不知道也是有的。”

語琴聽着都笑,一個勁兒拍婉兮,“瞧你家瑞貴人這個會說話勁兒的。”

婉兮也是笑,點頭道,“這個繼室福晉,與咱們可有干係?”

玉蕤眸光輕擡,“尹繼善大人這位嫡福晉,是鄂爾泰的從女,也就是說是鄂常在和五阿哥福晉兩人的姑姑。”

“哦?”婉兮也是輕輕揚眉,“這樣說來,永琪跟永璇,倒是能因爲這一宗婚事,而又成了內親。”

語琴便也忍不住輕哼一聲兒,“我猜,這會子無論是愉妃,抑或是鄂常在,必定又要忙活起來了。她們是必定要到永璇那邊兒拉近乎的。”

“雖說永璇這麼些年來,因爲腳病的事兒,倒不受她們如何待見;可是這會子不同了,好歹八阿哥的婚事皇上如此重視,且八阿哥的岳丈又是兩江總督,那二位寂寞已久,這會子必定不甘再寂寞下去了。”

.

婉兮也是輕垂眼簾,細細思忖。

在婉兮心裡,她自然相信永璇是個懂事的孩子。憑她與永璇這些年的情分,她倒是不擔心永璇會倒向愉妃和鄂常在那邊兒去。

只是,永璇是永璇,永璇的福晉是永璇的福晉,便是夫妻,也終歸是兩個人。

婉兮輕輕搖頭,“這事兒還有轉機:終究永璇的嫡福晉乃是庶出,並非那位鄂氏繼福晉所出,故此情分上還隔着一層。便是愉妃她們要藉助鄂氏繼福晉來拉攏永璇,卻也未必奏效。”

翠鬟在畔聽着,心都不由得揪了起來。

她今年終究剛十四歲,哪兒能想到一位皇子的大婚背後,還能藏着這麼多暗涌的波濤去。

一想到八阿哥以後可能要陷在這樣的漩渦裡,她都緊張得喘不過氣兒來。

因爲腳病,八阿哥這些年過得已經夠苦了;如今生母又已經薨逝,他成婚之後有一個自己的家纔是最大的依歸,可是若又要牽連進這些漩渦裡去……那可怎麼好呢?

.

翠鬟有些失神,待得婉兮寢殿這邊兒衆人散了,翠鬟跟着玉蕤回她們的配殿去,連玉蕤都瞧出來她有些不對勁兒了。

“你這丫頭,這幾天這是怎麼了?”玉蕤回到自己的配殿,坐下就問,“瞧着有些神不守舍的,可是身子哪兒不舒服?”

終是寒冬臘月,預備着過年的差事又忙叨人,便是有個頭疼腦熱都是正常。

玉蕤這便擡手去摸翠鬟的額頭,“嗯,好像是有點兒熱。你便別拘着了,趕緊坐下,我這就尋一副藥來給你吃。”

翠鬟心下燠暖,連忙扯住玉蕤的手,“主子別忙!奴才,奴才沒事兒。”

玉蕤皺着眉瞅着她,“還說沒事兒?沒事兒怎麼這麼魂不守舍的?沒事兒怎麼額頭都有些熱的?”

翠鬟一時心下慌亂,越發解釋不明白了。

玉蕤就更不放心,在炕沿兒坐下,捉着翠鬟的兩隻手,“那就是……想家了,是不是?”

終究是剛進宮一年的女孩兒,這到了年下,怎麼能不想家呢?

玉蕤便垂首,“你們別急。好歹你們家裡也都是在內務府裡有差事的,等我回頭尋個機會,看是不是能安排你們好歹見上一面兒。”

“不過你們母家的職位都低,這便不是說能安排就即刻便見到的,總歸你們別急,我設法從中轉圜就是。你啊記住我的話兒,千萬彆着急上火,否則到時候兒安排出機會了,你倒病着見他們,反倒叫他們更擔心不是?”

有這樣的主子顧着,翠鬟的眼淚都下來了。

她便更是心下愧疚,不想瞞着玉蕤,卻又解說不清楚,只能落淚搖頭,“主子您就信奴才吧。真的是沒事兒,奴才什麼事兒都沒有。”

玉蕤嘆了口氣,“那你總歸得給我個說法兒,才能叫我放心不是?”

翠鬟實在是沒轍了,又不忍叫主子再胡思亂想去,這便垂下頭,紅了臉兒道,“……其實,其實是奴才得了一本書。哦不,是半本……半本也不算,也就是個開頭兒。”

“因正是要到精彩的地方兒,可是後頭卻沒了,奴才這便有些茶不思飯不想,便連在主子跟前伺候,也有些神不守舍了。”

翠鬟說着急忙起身,就要給玉蕤下跪。

“奴才知錯了,主子罰奴才吧。”

.

玉蕤聽着也愣住,旋即便是擡手捂着嘴笑開了。

“我當是什麼,原來是這個!咳,就這麼點事兒,你何至於要這樣兒?”

玉蕤不由得眯起眼來,“……咱們永壽宮裡啊,爲了一本好書就茶不思飯不想的,你哪兒是頭一宗呢?當年啊,咱們令主子看那狐說先生的筆記,那也是等得抓心撓肝的。”

翠鬟給的理由叫玉蕤放下了心,玉蕤便反倒走神了,“對了,說起來啊,狐說先生的筆記好些日子都沒見了。也好在咱們令主子此前是在養育着十五阿哥,也暫且沒顧得上這事兒。如今都十二月了,那狐說先生又忙什麼去了?”

聽自家主子已經說跑題兒了,翠鬟這才悄然鬆了一口氣。

不過玉蕤旋即又收回了心思,對翠鬟道,“既然你手裡有那麼好的書……你拿給我也瞧瞧?”

“啊……啊?”翠鬟都給嚇着了,擡眸盯着玉蕤,都說不出話來。

不因爲旁的,就因爲那書不是刊印本,而是抄本。八阿哥送給她看的抄本,一看那筆跡就是八阿哥親筆抄寫下來的。以八阿哥與自家主子和令主子的親近,那書只要往眼前一擺,就什麼都露餡兒了。

玉蕤詫異地盯着翠鬟,“哎喲你個小蹄子,還捨不得了是怎的?還是說……你那書,是不該咱們看的,嗯?”

翠鬟登時滿面通紅,連忙擺手,“沒有沒有!至少到奴才看的這一段兒,都是說神話故事,佛道仙人的,沒有什麼不該看的。”

翠鬟垂首使勁兒想理由,“……只是內裡有一段兒,一位小小姐在看燈的時候兒被壞人拐走了,忒叫人傷心了。奴才看完那一段兒,哭了半個晚上呢。奴才便捨不得給主子看,可不想叫主子在這大年下的也盯着兩個哭紅了的眼泡兒去,也省得旁人又要拿捏主子去。”

玉蕤聽得都樂了,輕拍了翠鬟一巴掌,“說得像那麼回事兒似的!只是,你難道不明白我的性子麼?你都說出那故事有多麼動人了,我哪兒還放得下了?”

玉蕤輕推了翠鬟一把,“趕緊去給我拿來去!我這會子心下都癢癢了。”

.

翠鬟被嚇瘋了,不敢再違拗主子,又不敢叫主子發現實情,這便趕緊跑回自己的耳房。

跟做賊似的,將門急忙掩了;這便掏出《石頭記》來,趕緊坐下抓住紙筆來,奮筆疾書——她得自己先抄下來,纔敢捧去給主子看。

可是主子要得急,她這麼用手抄,這一時之間能抄得多少字兒去呢?

可是又別無其它的法子,她便只能硬着頭皮,也不管字跡好壞,只管囫圇地抄寫下去罷了。

好容易抄完一章,這才得了救命稻草一般,趕緊捧了去給玉蕤。

殊不知,她去這“一會兒”都已是半個時辰了。

幸好玉蕤與她們的情分深,也沒追究,只是坐在炕沿兒上含笑瞟着她,“小蹄子……你有幺蛾子!叫你立時取來,結果取了半個時辰。”

“知道的,是你取旁人寫的書來;要不知道的,還以爲是你自己躲起來現寫的呢!”

翠鬟心虛地直搓手,想將手指縫兒裡沾着的一點墨跡趕緊給搓掉了。

“哪兒能啊~~主子法眼,那裡頭可是個男人的少爺的故事。奴才是女子,可寫不來那男人的口吻,足見那寫書的人是個爺們兒纔是。”

玉蕤這便垂首去看那書。這一垂下頭去,便再沒擡起頭來,神兒都被那書給吸過去了,也顧不上再盤問翠鬟了。

翠鬟覷了個機會,趕緊給翠衿使了個眼色,她自己先溜了。

沒旁的,趕緊回去繼續抄寫接下來的幾章纔是。

.

承乾宮裡,永琪來請安。

愉妃與兒子說話,自然話題離不開皇太后聖壽那天,皇后與令貴妃、舒妃之間的那一場爭執去。

不過後宮的爭鬥已經不是焦點,真正的焦點,自然是在那一場爭鬥所代表的皇子們之間的爭鬥去。

終究,皇上都已經五十歲了。這宮裡往後的歲月,已是屬於皇子們的時代了。

“那永璂仗着是嫡子,在上書房裡早鬧出不少的動靜來,我也聽見過不少。只不過上書房那幫師傅、諳達們,都忌憚着皇后和永璂嫡子的身份,不敢報給皇上知罷了。”

“便是皇上撥冗去上書房看皇子們的功課,那些師傅、諳達們也自然都揀好的說,將個永璂誇成一朵花兒一般。就算皇上要親自考問功課,那些師傅們也都在旁衝皇子們對口型呢。”

永琪輕哼一聲,“可不是?便是在箭亭練習騎射,永璂但凡射不中,或者落在永瑆他們下頭,便必定要發脾氣,整治諳達的。教習騎射的諳達們無奈,只得悄然將他的箭在靶上給挪到靶心去。每次與永瑆競射,諳達們都判永璂贏。”

愉妃也是冷笑,“怨不得永瑆那孩子,那麼大的怨氣!也是,這才九歲大的孩子,誰不是心高氣傲的時候兒,竟能被永璂欺負成那個樣兒。”

愉妃垂首頓了頓,“若此說來,便也難怪舒妃竟然能放下當年的恩怨,回頭又去找令貴妃,聯起手來了。”

永琪眸光如靜靜的水波,“那一場爭鬥雖然與兒子無干,可是兒子倒也從中汲取教訓。兒子這會子已經在勤於修習回部語言。相信過年的時候兒,皇上召見回部伯克,兒子便可在回部伯克們面前,小小展示一番了。”

愉妃不由得驚訝,“你已在悄然學回語?”

永琪含笑凝望母親,“是,兒子倒是聽出了令娘娘的心意所在——今年若說什麼旗下話最該學,那自然是回語。”

“如今回部平定,可是朝廷與回部之間,最頭疼的便是語言與習俗的不通。便是內務府下編入了回人佐領,可統共人數也不多,選不出多少通譯官來。這會子朝廷最需要的,就是多一些精通回語之人。”

“額娘忘了,其實皇子學回語的規矩,是在康熙爺爺的時候兒就定下的課程。皇阿瑪他都是從小習學。那兒子自然要緊緊跟從皇阿瑪和皇老爺爺的教誨,將這回部的話全都學通了,也便於協助皇阿瑪處理回人事務。”

愉妃欣慰又激動,擡眼間已然是盈盈淚花。

“好孩子……你比爲娘我更有眼光。我倒是不喜歡那令貴妃,可是你卻肯從令貴妃的話裡聽出真義來。可惜那皇后和永璂總當令貴妃全是設計,這便必定不肯用心去學;而你逆勢而起,若因此而熟練回語,到時候兒在你阿瑪面前替你阿瑪賺了臉面回來,你皇阿瑪心下必定將你看得比永璂更重了去!”

永琪儒雅而笑,“額娘放心,兒子今年都二十了,哪兒還能比不上一個九歲的小孩兒去?如今該做什麼、能做什麼,兒子心下都有數。”

愉妃也是欣慰點頭,“那就好,那就好。永琪啊,額娘如今的處境你也知道,怕是很難再幫襯上得你什麼去。可是老天垂憐,你冷靜、睿智、懂事。故此額娘放心。”

愉妃輕輕拍着兒子的手臂,“……只可惜你子息有些弱,連着沒了兩個孩子。若你能再爲皇上適時添一個皇孫來,那皇上必定在心下對你更重。”

永琪含笑點頭,“額娘放心,兒子一直在忙這事兒。子息,必定來到。”

愉妃聽了,兩眉輕揚,便是笑了。

愉妃笑了一會子,還是嘆了口氣,“你今兒既然進內廷來請安,那便也別隻來看我。去,到配殿也去瞧一眼鄂常在吧。”

永琪微微猶豫,“可是鄂常在她……連累了額娘。”

愉妃爺忍不住嘆氣,“誰說不是!若叫我自己來斷,我巴不得與她離得遠遠的!可是——咳,好歹爲了你媳婦兒,爲了叫她趕緊爲你誕育子嗣,你還是去瞧瞧她吧。”

愉妃已然暫時放下了私己的恩怨,可是永琪卻還是站在原地沒有挪動。

愉妃便催,“永琪啊,快去吧……爲娘這會子不至於小心眼兒,你不必爲我顧慮。”

永琪卻是搖頭,“額娘誤會了,兒子不是爲了這個。”

永琪緩緩擡眸,“額娘可聽說了,皇阿瑪剛剛下旨,叱責我岳丈鄂弼?”

愉妃嚇了一大跳,“這是怎麼話兒說的?鄂弼他做了什麼,竟然惹皇上不快了?”

【還求月票呀~】

223、要誰(3更)第1545章 194、皇上又是爲了她!(3更)第2431章 91、問你(畢)三卷219、命婦(4更)三卷159、授權(4更)第1440章 89、攥緊你的腰帶(6更)二卷255(52更)三卷259、她身上的海棠紅(10更)十卷25、古怪的胎(5)第2667章 十卷11 守護,咱們的兒子45、貴妃425、小婦(5更)第2276章 291、好懸(2更)第2090章 104、妙方(8更畢)二卷148、堵住(1更)二卷314(11更)二卷101、取名(6更)三卷265、都留下(6更)第2385章 45、白費心機(畢)475、如醉(10更)第1871章 134、木秀於林261、舒心(3更)191、縱着二卷319、異路(1更)第1898章 161、三個孩兒(3更)第1900章 163、將星天降(5更)第2638章 九卷76 渡人亦是渡己123、看她二卷358、素經(1更)第1372章 四卷21、夜宿少林寺(10更)第1392章 41、後悔放你走(9更)第2316章 331、該好了(七千字畢)第2364章 24、善有善報(六千字畢)第2420章 80、自己給自己挖的坑兒(八千字畢)105、無二三卷347(2更)三卷69、管家(5更)第2437章 97、啞火(畢)二卷345、鈿子(3更)第1326章 三卷414、我賭你心軟(7更)第1817章 81、瞧不上(6更)第2641章 九卷79 可以還願了31、問罪第2218章 232、(2更)第2040章 54(7更)二卷210(7更)第2216章 230、多爾濟(6更畢)第2679章 十卷23 古怪的胎(3)三卷367(4更)128、請婚213、氣度(3更)500、銘心(5更)第2594章 九卷32 叫他將功折罪去101、遇喜第2231章 245、還小(8更畢)第1791章 65、其樂融融(7更)301、難眠(2更)二卷137、激烈(8更)二卷271(68更)176、鮮妍第1749章 23、狼煙(6更)二卷96、專房(1更)78、命運43、測試第1363章 四卷12、不是滋味兒(1更)第1289章 三卷377、你猜(6更)第1565章 214、新生(6更)211、想問(1更)第2208章 222、小懲(4更)第2216章 230、多爾濟(6更畢)二卷265(62更)二卷358、素經(1更)第2549章 八卷30 蘭宮領袖三卷48、含冤(6更)二卷32、承諾(7更)213、氣度(3更)三卷348(3更)第2397章 57、小哥哥,甜不甜(畢)第2465章 125、雨露薄第2213章 227、克定(3更)318、熱鬧(3更)289、無愛(6更)第1614章 263、無法面對自己(2更)105、無二第1441章 90、大刑伺候(7更)112、欺人二卷60、不離(7更)8、生氣第2164章 178、僅剩的資本(2更)第1684章 333、分道揚鑣(7更)第2182章 196、三歲小公爺(7更畢)第2445章 105、秤心(畢)第1901章 164、小名(6更)二卷292(19更)164、二嬪第2341章 1、爭嫡(六千字畢)第2256章 270、任意出入(1更)第2255章 269、她那點破事兒(4更畢)第2092章 106、情願(2更)二卷322、柔情(4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