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訊(二更)

天牢,大廳。

形成一個簡單的審訊現場。

審訊現場的主審官以靈睿王弘景爲主,參與旁審的還有六位當朝一品大員。

皇上與皇后,也在旁審的隊伍之中。

原本皇上是想將這個案子秘密進行審訊的,可是面對衆多的鐵證,他知道太后陷害自己的親生母親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主要就是看太后認罪不認罪的問題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公開審訊此案,對自己親生母后的聲譽,也沒有什麼影響了,所以皇上才決定讓六位當朝一品大員同審此事。

如果六位當朝一品大員能一致認同太后有罪,那太后的死刑便能直接被定下來。

這倒不是因爲別的,而是因爲在這六位一品大員之中,有三位就是三堂會審的主要官員,他們三位要是認定太后有罪,三堂會審的意義也就不是很大了,可以直接對太后定罪。

皇上不想再拖,靈睿王弘景也不想再拖,自己的親生母后在二十五年前已經蒙受了莫名的冤枉,二十五年來,她的靈魂肯定不能得到安息,作爲兒子,他們兩兄弟都希望事實能在第一時間查清楚。

太后此時也坐着的,只是此時的情形看起來卻是相當的有趣。

除去周圍肅立的皇宮侍衛,以主審官弘景爲主,他的身旁不僅坐有六名一品大員,還分別坐有皇上皇后,而太后所坐的地方,卻是顯得十分的孤立,只有她一個人坐着。

太后還抱有一絲僥倖的心理,臉上的神色依舊很平靜,在沒有被定罪之前,她要儘量爲自己開脫罪責。

“快說,你二十五年前,是如何陷害吳貴妃,使其含冤莫白,最後害她不得不以死明志。”

弘景現在是主審官,卻也不好滲雜進私人的稱呼在裡面,直接冷沉着臉,寒聲向太后喝問道。

“本宮沒有陷害吳貴妃,二十五年前的事情,也是事實,這一切,都是王爺與皇后勾結,想要陷害本宮的。”

“胡說,我與皇后跟你無冤無仇,爲何要害你?”

“哼——王爺跟本宮是沒有仇,可是皇后卻與本宮有仇。本宮從瀚墨國的江山社稷出發,因此而損害到了皇后父母兄長的利益,致使她對本宮痛恨在心,因而她要陷害本宮。而王爺,由於跟皇后的關係較好,自然是要幫她一起來陷害本宮了。”

太后沒在其他的理由好找,卻也只能找一個這樣的理由來儘量爲自己開脫罪責。

“一派胡言。既然你這麼說,那你可有證據?”

“沒有證據,可是有事實證明。皇后三年前,被逼落萬丈懸崖,兩個月前回到皇宮,聽說卻是將皇子寄於王爺的府中,而且在將鬱蘭陣法的事件中,皇后也是事先與王爺合作,到現在,爲了這二十五年前的案子,皇后還是找到了王爺,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情,都說明皇后與王爺的關係非淺,也足以說明皇后爲了陷害本宮,王爺肯定會義不容辭地配合。”

“哼哼——真是歪理。知道皇后爲什麼要找我嗎?那是因爲我是皇上的親弟弟,對皇上有着絕對的衷心。當天將皇子寄於王府,那也是因爲只有王府,纔是最安全的地方,只有王府,才能保證小皇子的身份不會被泄露出去,才能保證鬱蘭不會來加害小皇子。

至於後面與皇后聯手一同對付鬱貴妃,那就更是表現了皇后對我這個臣弟的放心。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我能前去南部邊陲之地讓大將軍穆天翔率軍回京相救,這也是從國家大局出發。

如今你卻將這些事情混爲私交之談,強扣到皇后意俗陷害你的罪責上,你的這種說法,天下人會服嗎?”

弘景一連竄的話音落地,坐於他身旁的另外六名一品大員,情不自禁地點起頭來,認爲他的話十分的有道理。

太后一見六名一品大員也贊同弘景的話,臉色瞬間變得暗沉起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們這就是陷害……”

“夠了,事到如今,你還不知悔改,要在這裡巧言辯解,你還有沒有一點良知?既然這樣,那我就只能向皇上請旨了。”

太后的話已經讓弘景怒火沖天了,她的話音未落,弘景暴喝說完,身體已經站了起來,直接向皇上一揖:

“皇兄,鑑於此人對自己的惡行沒有半點悔意,臣弟要在此請旨,如果事情查清楚,確實是在二十五年前陷害吳貴妃,臣弟不會讓她直接被斬首,而是要將她凌遲處死,讓她受盡折磨而亡,還望皇兄恩准。”

皇上沒有直接答應弘景的要求,而是轉首望向太后:

“你真的不肯認罪嗎?”

太后聽到弘景要將自己凌遲處死之後,她的神色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凌遲,那可是古代最殘酷的一種極刑,是對窮兇極惡之人的一種酷刑,其過程是用一柄利刃,一刀一刀的割極惡之人身上的肉,讓受刑之人承受無盡的痛苦,直至死亡,這種刑罰之重,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承受的。

凌遲雖然可怕,可是她能就此認罪嗎?

不能,她絕不能就此認罪。

“皇上,本宮本就無罪,又有何罪可認呢?”

太后直接回答道。

“好,既然你這麼說,那朕就只能應允了靈睿王的請求。皇弟,朕答應你的要求,如果她真的製造了二十五年前的冤案,朕可以對太后處以凌遲之刑。”

“謝皇兄。”

靈睿王弘景直接回答一聲,這才坐回到原來的位置:

“既然你不承認,那我現在就只能傳人證了。帶人證韓楚天。”

很快,一個白髮蒼蒼的枯槁老者被押到了天牢大堂的中間。

“韓楚天,你可認得堂上的老婦人?”

“回稟王爺,草民依稀認得,她是太后娘娘。”

“錯,她在這之前是太后娘娘,現在她只是一個嫌犯,他已經不是太后娘娘。你可以叫她原本的職稱。”

“是,王爺,她是李貴妃。”

“韓楚天,你何以會認得她?”

“回稟王爺,小人在二十五年前是皇宮侍衛副統領,也算是李貴妃的親信,小人只不過在七年前,才告老還鄉,所以小人還認得李貴妃。”

那名枯槁老者直接向弘景回答道。

死諫(一更)各懷鬼胎衆叛親離(三更)真心關切(二更)盛情挽留(一更)好姐妹(一更)嬌羞(三更)制服鬱蘭(一更)皇后與皇太后的對峙失望氣瘋的皇上肝腸寸斷(四更)遷怒(二更)自我檢查皇太后駕到痛的厲害御賜金婚(四更)被騙大公無私(第四更)溫柔攻勢(二更)遊湖(一更)遷怒(二更)無奈(三更)誰怕誰?憤怒傳國璽印(二更)閃身而去(三更)昏庸無道(一更)大局初定(一更)如何處置(三更)暗下決心(二更)皇太后的責難軒轅明雄(四更)敬若神人(四更)開始行動(二更)心碎(二更)吃壞了肚子臨死前的遺願由衷讚歎(3更)昏庸無道(一更)軒轅明雄(四更)誰倒黴?鬱蘭來了(三更)陰暗小屋(二更)善良的齊貴妃(三更)害羞的統領(七更)飄逸少年(五更)鬱蘭來了(三更)羣蛇(二更)發憷(三更)湖泊,小舟移宮(一更)皇上的無奈(一更)發憷(三更)大膽的問題(三更)金牌玉女先見之明(四更)巫術(五更)審訊(二更)警告(三更)報應(二更)皇上來了邊關告急(一更)逃脫(三更)被騙倒黴國丈(三更)軒轅明雄(四更)邊關告急(一更)意亂情迷(四更)開始行動(二更)整垮計劃(三更)野心(五更)南屋(一更)孩子是無辜的(一更)有喜倒黴國丈(三更)三天後的命運你就是昏君(三更)變故(三更)舟裂(二更)機會來了死諫(一更)雅兒,弘景(三更)交待飯前要洗手驚醒(一更)情劫已滿活出個樣來警告(四更)落湖(一更)誰跟誰(二更)飯前要洗手大膽的問題(三更)定罪(一更)你好美(二更)好樣的!!君如虎(三更)人間妙音(二更)自我檢查上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