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梁城內(一)

符英進宮,每天陪着大姐說話,聊小時候的趣事,談懷孕的體會,還悄悄議論各自的家庭生活。每天符英都在符皇后宮裡用餐,在符英的帶動下,符皇后也勉強吃那麼一點。這樣一來二去,符皇后的病情慢慢好了起來,半個月後,符皇后就可以由宮女扶着在花園中散步了。

符皇后生病這一段時間,柴榮讓太醫們吃夠了苦頭,符皇后病癒後,柴榮想到太醫們臉上的青腫,有些內疚,作爲補償,每位太醫都得到了甚爲豐厚的賞錢。

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太醫們雖然最終都沒有弄清楚符皇后得的什麼病,病治好後,衆太醫都爭說是自己所開藥方的療效。許多太醫都爲符皇后開過藥,起決定作用的是哪一位太醫的藥,大家爭論不休,但最後還是不得而知。有位太醫最愛動腦筋,天天苦思冥想,忽然靈光一閃,想到符皇后的病,是在符英進宮後才漸有起色,而符英懷有身孕,“定是符娘子進宮,爲皇后衝了喜。”這位太醫想到此原因,高興地從牀上蹦了起來,從此,這位太醫每遇棘手的病例,必要祭出沖喜這個絕招,成爲沖喜派的開山鼻祖,沖喜也成爲一個毫無道理的民俗流傳至令。

皇后的病情奇蹟般地好轉,西線捷報頻傳,毀佛而造的周元通寶在市面上流通起來,元稹的《均田圖》也頒佈於天下。一件接一件的好事,讓柴榮的心情,就如八月天喝了一壺冰水,臘月天吃了一鍋滾燙狗肉湯,爽到了極點。

八月十四日,是符皇后的生日,柴榮特意放下手中公事,早早地回到了宮中。符皇后知道柴榮不喜奢侈,再三斟酌後,訂下了菜譜,讓御膳房爲晚餐準備三個葷菜、六個素菜,三盤糕點。

葷菜中除了柴榮和符皇后都愛吃的吳茶蝦仁和扒廣肚外,還加了一道御土荷葉雞。此菜得名,還有一段故事。柴榮早年家道淪落,他曾在各地經商。一日因爲急着趕路,錯過了村店,正在飢腸轆轆之時,聞到一陣陣香味,柴榮遁着香味尋去,見兩名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年輕人,燒起一堆火,剛好烤熟一隻江湖中有名的“叫化雞”。兩名年輕人見到柴榮,極爲豪爽地撒下一隻雞腳,請其同享。兩位年輕人,一位姓向名訓,一位姓曹名瀚,後來都成爲柴榮的心腹大臣。但在當時,向訓、曹瀚的生活比柴榮好上許多,兩人都是富家子弟,閒來無事,偷了農莊的兩隻公雞,在村外做叫化雞。三人年紀相若,交談甚歡,竟一見如故。漢初,太祖郭威當上樞密副使後,柴榮成爲左監門衛將軍,向訓、曹瀚兩人便投奔了柴榮,成爲柴榮得力干將。

柴榮稱帝后,仍然念念不忘以前吃過的叫化雞。符皇后心細如髮,知道這一段歷史後,常讓御膳房做這一道菜。御膳房自然不會照搬如此簡單之菜,幾位大廚將此菜進行了改良,做法上有了一些小的改動。大廚們先將宰後的野雞,取出內臟後洗淨,不褪毛,用荷葉包好,再用黃泥糊好,放在火上燒熟後,摔開泥土,雞毛隨之脫落。包荷葉就是大廚和叫化子不同之處,叫化子做此菜是爲了方便,而大廚是爲了藝術。因選用皇宮特有的黃土、泉水和湖內的荷葉作輔助,故名“御土荷葉雞”。荷葉雞味道鮮美,尤其是那一股淡淡的、似有若無的荷葉幽香,更是回味綿長。但是,柴榮仍然喜歡叫化子的做法,只是他見到符皇后喜歡這樣吃,也就假稱喜歡。

符英來到大梁後,住進了皇宮內,每日到大姐處,陪大姐聊天、散步,和柴榮常常見面,日漸熟悉了,多了幾分親近,少了一些畏懼。

柴榮是平民帝王,身上帶着濃厚的平民習慣,回到後宮,特別是和皇后、小兒宗訓在一起,柴榮不自覺就會放下皇帝的威嚴,和妻子有說有笑,盡享天倫之樂。柴榮原配妻子是彭城縣君劉氏,柴榮和劉氏生有兩個兒子,一名叫宜哥,另一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未取名字,劉氏和這兩名未成年的兒子均死在當時漢帝劉承祐手上,這是讓柴榮刻骨銘心的痛苦。從那以後,柴榮對小孩子以及懷孕女子有一種特別的關愛。符英相貌俏麗,談吐文雅,見識不凡,柴榮對這位小姨子很是喜愛。

柴榮對符英友善,早讓宮女太監們看到眼裡,因此,對符英極爲殷勤,朝中大臣大多有相好的公公,所以,大臣更是對侯大勇高看一眼。

柴榮來到符皇后處,脫下朝服,換上青色的便裝,便裝是柴榮最愛穿的胡服樣式,衣袖、腰身都收得很窄,衣領是一個小翻領。符皇后和符英早就在花園處擺了一張檀香木的小圓桌,已擺好糕點,等着柴榮。

符皇后今天特地把小兒子柴宗訓接了過來,柴守訓是柴榮和符皇后的兒子,廣順三年八月四日,生於澶州之府第,現在兩歲多,宮女帶着他,在花園裡玩過興致勃勃。看到柴榮過來,張開胖乎乎的小髒手,抱住了柴榮的大腿,用稚嫩地聲音道:“父皇,抱我。”

柴榮抱起柴宗訓,親了親小臉蛋,符皇后見柴宗訓的小腳在柴榮衣服上蹭來蹭去,把柴榮才換的乾淨衣服弄髒了,便伸手抱過柴宗訓,道:“下來玩。”柴宗訓在父親身上正玩得高興,拉着柴榮衣服不放,同時“哇哇”哭了起來。符皇后連哄帶騙,柴宗訓才讓宮女帶着到一邊去玩。

柴宗訓被哄走後,柴榮才得以入座,他舉起酒杯,高興地道:“娘子久病初愈,這個生日要好好慶祝一番。”

符皇后舉起酒杯,充滿柔情地看着英氣勃勃的夫君,道:“大病之中,我還以爲過不了這一道坎,真是捨不得郎君和宗訓。”符皇后想到病中的心境,眼睛又溼潤起來,“小女子定是上輩子積了德。病中我常想,嫁給郎君已有三年了,有這三年,我也不枉在這世上走一遭,我知足了。”

柴榮見愛妻淚眼朦朧,雪白的臉上,掛着一滴晶瑩剔透的小淚珠,伸手過去,擦去淚珠,然後握住妻子的一隻手,道:“陳摶道長曾說我還能活三十年,三十年已夠用了,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娘子要陪着我建起一個大好的河山,以後不要說這種傻話了。”

柴榮夫妻倆自顧自說着情說,把符英感動得一一塌糊塗,肚子裡的小傢伙也來湊熱鬧,又開始在肚子裡拳打腳踢。符英用手撫着肚子,心中又想起了在遠方艱苦作戰的侯大勇。符英長於官宦之家,對於官場之道,從小耳濡目染,頗知進退,她雖然心中思念郎君,但是,柴榮有個規距,不準後宮參政,因此,符英從來不在柴榮面前提起侯大勇。

酒過中旬,一直有說有笑的柴榮突然一本正經地對符英道:“當年朕在德州遇到侯郎時,侯郎單人匹馬衝出滄州城,朕就覺得侯郎不是凡品,二年來,侯郎果然屢立大功,這次西征功勞也不小,看來朕的眼光不錯。現在秦、成、階、鳳四州初定,蜀軍聚兵屯糧於劍門、白帝,形勢不容樂觀啊。”

符英驚訝地擡頭看着柴榮,心知柴榮定有重要之事,否則不會突然談到國事。

柴榮接着道:“侯郎到大周不過兩年,已升到高位,若不多立功勞,則難免有人不服。”柴榮說到此,略爲停頓,看了符英一眼。

符英極爲機靈,道:“爲國效力,那是侯郎的本份。侯郎立功,我也臉面有光。”

柴榮微微一笑,已轉換了話題,道:“若符娘子懷的是兒子,便作爲朕的養子,朕給他取名爲侯宗林,若是女兒,則朕收爲養女,取名侯宗琳。”

符英聽了很是意外,偷看大姐,大姐是滿臉笑意,看來兩人早已商量好了。

酒宴完後,兩個貼身使女護送着符英回到房間梅苑別宮。

小蓮子坐在院子裡,呆呆地看着滿天的星星,沒有聽到符英進院子的腳聲。符英來到小蓮子身後,小蓮子仍沒有發現,符英道:“小蓮子。”

小蓮子聽到有人說話,嚇了一跳,回頭見是符英,拍拍胸口道:“真嚇了我一跳。”

“你坐在這裡想什麼,信到了沒有,我們腳步聲這麼大,你都沒有聽見?”

小蓮子道:“今天楊公公帶回一封信,我按娘子的吩咐,給了楊公公十兩銀子。”又道:“我沒有想什麼啊,符娘子你看,今天的星星真美啊。”說完,小蓮子臉已微微紅了起來。

信是孟殊寫的,很短,只有一行字,“下官和許慶管家已到大梁。”符英把信件放在桌上,又取了一張紙,寫道:“明天上午,富掌櫃、孟校尉、許管家在富家大院等我,有事相商。”

富家商鋪生意已經紅遍了大周,每天利潤驚人。現在,侯大勇西征未回,符英有身孕,而且住在深宮,所以,富鞏實際控制着大筆財產。

符英來到大梁富家院子時,見到富鞏買了數十名奴僕,心中就有了警惕,象富鞏如此身份之人,買幾名或十幾名奴僕來照顧生活是必要的,但是,僅在大梁一個院子就買了數十名奴僕,則富鞏有些出格了。

符英覺得每天經過富鞏之手的財物太多,自己無法親自查看富家商鋪的各項進出,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符英覺得這樣不是辦法,思來想去,心生一計。符英決定把富家商鋪的生意一分爲三,富鞏主要經營紙張,孟殊經營鐵器,許慶接手孟殊的商隊。

符英敢於出面決定此類大事,一方面是因爲符英是女主人,還是皇后的妹妹,身份高貴,而且防禦使明確交待富家商鋪大事由符英決定;另一方面,唐、五代甚至到了北宋,女性社會地位較高。程朱理學發展到南宋後,女性才受到了極大的壓制,這和南宋當時的政權有關。南宋是個懦弱的王朝,打不過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常受到少數民族的痛毆,常打敗仗的男子們自然陽痿,爲出胸中的惡氣,只有拿比自己弱一點的女子開刀,男人們翻開各種古書,遍找理論,卻有點失望,古書中並沒有太多適合捆綁女性的工具。不知那一位偶然間發現,現成的程朱理學竟然比較適合折磨女性,於是,程朱理學便在社會上流行起來,“男女授受不親、笑不漏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貞潔牌坊、裹腳布”等等破爛規則,漸漸成爲社會規範。也就是從南宋開始,曾經鮮活的女性越來越少,而更多的是小腳老太、烈女、豬籠和貞節牌坊。

符英讓宮中的楊公公幫忙傳信,楊公公曾受過符皇后的恩惠,而且每次傳信,符英總有一筆賞錢,所以,楊公公對於帶信一事很是熱心。

第二天,符英藉故出了一趟皇宮,來到富家大院時,富鞏、孟殊、許慶三人已在大廳等着她。符英到皇宮後,大姐送了她很多漂亮衣服,今天要出宮辦事,符英特意穿了一件大袖衫裙,並佩以披帛。髻上戴了一頂綴滿珠玉的桃形金冠,上綴鳳鳥。兩鬢還插有金黃色的簪釵,耳邊及頸項各佩精美的玉飾,足穿翹頭軟錦鞋,顯得雍容華貴,明豔照人。

富鞏到了大梁後,憑着雄厚的財力,常常混跡於各種高欄的酒樓及勾欄之地,因其出手闊綽,得到了“賽孟嘗”的美稱。有了錢的富鞏見慣了各色美女,他最喜歡因獲罪而成爲官奴的貴族女子,看着這些曾經不可一世的貴族女子匍匐在自己腳下,富鞏只覺得痛快無比。

富鞏在符英低下頭,心裡卻想象着符英穿上舞女的衣服,跪在自己身邊的樣子。

三人行過禮後,符英開門見山道:“富家商鋪現在生意做得好,富掌櫃功不可沒。但是,現在富家商鋪分店多,貨品複雜,富掌櫃一人忙不過來,今天叫三位來,主要商量此事。從今天起,富家商鋪鐵器由孟校尉來經營,紙張由富掌櫃來經營,孟殊商隊由許慶總管來經營,三樣生意全部分開,仍然用富家商鋪的牌子。”

富鞏完全沒有想到符英作出瞭如此決定,而且根本不容商量。他從富家商鋪挪用了大量錢財,做帳的全是自己親信,倒不怕被人查出。但是如此一來,自己幸苦經營的財富王國就土崩互解了。富鞏又驚又氣又恨,低着頭,眼睛死死盯着地面。

“我一會就要回宮,你們馬上辦理交割,明天,我會派宮中的楊公公過來拿交割清單,現在富家商鋪生意如此之好,不能因爲此事受到影響。”

富鞏極力壓住了胸中怒氣,然後,擡起頭來,平靜的說道:“符娘子可真爲我着想,這一段時間,事情太多,怎麼也忙不過來,現在終於可以輕鬆一點了。”

(第三十五章完)

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132章 經營同心(十八)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3章 鋒芒初露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278章 鹿死死誰手(四十一)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171章 爭奪河套(三十六)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2章 開辦實業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339章 蕩盡羣雄(十六)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18章 又見青葉(一)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65章 大戰過後(二)第4章 射殺住持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8章 滄州城內第144章 爭奪河套(九)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362章 蕩盡羣雄(四十)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175章 廟堂之高(二)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281章 鹿死誰手(四十五)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13章 王樸來訪第2章 開辦實業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10章 借刀殺人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167章 爭奪河套(三十二)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06章 清水河畔(三)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346章 蕩盡羣雄(二十四)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300章 南下之路(十五)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181章 廟堂之高(九)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122章 經營同心(八)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14章 突現疫情第1章 飛機失事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1章 救援友軍第224章 決戰幽雲(十五)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8章 詔令出征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214章 決戰幽雲(五)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186章 廟堂之高(十四)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三六十七章 蕩盡羣雄四十五第81章 風雲再起(四)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