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結局

大屯平原,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地方,因爲殺人十餘萬的殘酷血戰,載入了史冊。

楊繼業衝破了包圍圈,他回頭一看,在一名黑甲將軍的指揮下,契丹弓箭手又重新聚集起來,開始向着黑雕軍射箭。

“兒郎們,跟我殺回去。”楊繼業已經殺出了血性,根本沒有想到這些軍士不是自己的老兵,還是習慣性地發出了命令,等到命令一出,他纔想起這些軍士皆是第一次統領的黑雕軍,情不自禁地回頭看了一眼。

親衛隊騎兵皆是百戰精兵,對於他們來說,命令就是至高無上的準則,楊繼業下令以後,騎兵們立刻調轉馬頭,緊跟在楊繼業身後,再次朝着契丹弓箭兵撲了過龍

追趕楊繼業的契丹騎兵沒有料到黑雕軍會殺個回馬槍。慌忙中,黑雕軍從契丹騎兵側冀穿過,直奔弓箭兵而去,數百戰馬,狂呆衝鋒聲勢頗爲驚人,弓箭兵絲毫也無抵抗之力,被殺得鬼哭狼嚎,亞在督戰的黑甲將軍。身邊帶着數十多名騎手,他不敢與楊繼業接戰,朝着契丹大軍退去。

忽然,大軍方向又衝出來二十餘騎,爲首的是一位魁梧異常的漢子,他穿着一身金甲,手持粗壯的狼牙棒,兩支人馬相交之時。金甲將手起棒落,將黑甲將軍天靈蓋打得粉碎。金甲將正是耶律述律身邊最悍勇的將軍,耶律家族的第一英猛將耶律高。

楊繼業用鐵槍兇狠地將一名弓箭手刺了一個透心涼,此時契丹弓箭手傷亡極爲慘重,楊繼業不想戀戰。一揮長槍,帶着人馬又朝着黑雕軍左翼殺了過去。

侯大勇和石虎站在高臺之上,看着楊繼業在契丹軍陣上衝了一個來回,居然奇蹟般地帶着黑雕軍騎兵又殺出了重圍,石虎雖然有石佛之稱,也禁不住叫了一好:“好一員猛將。常山趙子龍不過如此!”

契丹軍上午的進攻已經損失慘重,耶律述律實在不敢也不願意讓手下的軍士去攻打防守力量極爲恐怖的周軍陣營,可是看了黑雕軍這一小隊騎兵地表現,他倒吸了一口涼氣,面對着這一支攻守兼備的人馬,他如何能夠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

正在猶豫間,周軍陣地突然響起了一陣金鼓之聲,隨後。幾聲巨響在空中響起,五色煙在空中格外地顯眼。

周軍步軍出隨之發動,陣形由“V”字陣形變成了“一”字陣,前排是步兵大方盾,後排是長槍手和弓弩手。長槍手和弓弩手後面是數排陌刀手,陌刀手後面則是成排的西蜀連弩戰車,他們組成了一道鐵流,緩緩地向前移動着,一步一步地逼近了契丹人的陣地。

耶律述律雖然名爲睡王,但是這幾年征戰,也讓他感受到了一位大國君主的責任,他逐漸由嬉戲少年變成了一位穩重的君主,只是他運氣不佳,南方的大周朝越來越強大,而丟失了幽燕十八州,契丹軍進攻中原必須要越過燕山無數險關,在周軍地嚴防死守中,契丹軍數次對中原的襲擾都以慘敗結束。

耶律述律知道,大周朝地崛起是不可避免之事,這也就意味着!大周朝與契丹的大戰是不可避免,爲此,他也做了精心的準備。但是,大周的歷害程度,還是超出了耶律述律地預料,他對於周軍的防守能力心有餘悸,此時見大周軍主力步竿發起進攻一反而鬆了一口氣,沉着臉抽出了略帶弧形的彎刀,這是他在西方金山與一支奇怪軍隊交戰時繳獲的,彎刀極爲鋒利,是他最爲心愛的寶刀,下令道:“全線出擊,殺!”

在後方等候着命令的劉成通,看着沖天炮在空中留下地五彩煙,知道步軍方陣已經發動,他舉着長槍,大聲道:“周青的人馬從左翼突破,其餘的跟着我攻擊右翼。”

二萬騎兵,如離弦之箭,就從步軍方陣後面,朝着契丹左右兩翼猛衝了過去。

周軍前鋒將數十架憤輥推倒在地,隊形也就出現了一些混亂,耶律述律彎刀一舉,契丹步軍如海浪一樣朝着大周黑雕軍衝了過來,而受挫頗深的契丹騎軍則留在步軍後方,尋找着戰機。

發起衝鋒的周軍步軍是左、右兩翼的一萬五千人,以及何五郎率領的一萬五千人,這四萬五千人是侯大勇拋出的誘餌,目地是誘使契丹竿主力再次發起攻擊。

當契丹軍主力出動以後,黑雕軍方陣絲毫不亂,一排排軍士用步兵大盾護着身體,眼中閃着寒光,就如一塊塊堅硬無比的岩石,沉默地迎接着勢不可擋的波浪,準備將不可一世的波浪頂得粉碎。

黑雕軍陣裡響起一聲長長的尖利銅喇叭聲音,這是不留餘地全力攻擊地信號,後排的西蜀連弩戰車早已做好了充分準備,密集的弩箭如狂風一樣向着契丹軍掃去,這一輪攻擊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將衝在前面的契丹軍士統統射到在地。

殺紅眼的契丹軍士不顧傷亡,跨過同伴的屍體,拼命地向着大周軍衝去。

耶律述律要用數千軍士的傷亡,換得與周軍肉搏的機會,只要有機會肉搏,英勇的契丹軍士必將擊敗懦弱的中原漢人。契丹兵的英勇取得回報,在第二輪恐怖的箭雨發射前,契丹步軍就已經與周軍混在了一起。

喊殺聲頓時大作,周軍軍士藉着步軍大方盾的掩護,弓弩手用五虎上將弩不斷地射擊,長槍手就狠命地向前突刺。契丹步軍在大方盾前損失了數千人後。終寸衝進了防守嚴密的周渾步兵陣。一片混戰中,此時已沒有了戰術,只有野牲與兇狠,血光四濺,斷臂殘肢橫飛。

西蜀連弩戰車上地軍士們將摺疊的三面車廂板立了起來,形成了一個頗爲堅固的射擊堡壘,軍士們就利用車廂板上的射擊孔,向着契丹軍士發着冷箭。周軍軍士也逐漸向着各個戰車靠攏!吸引着契尹軍士過來進攻。

這時。兩萬黑雕軍鐵騎已從左、右兩翼突入了契丹軍中,黑雕軍騎兵養精蓄稅,士氣如虹,契丹原有十萬騎軍。上午激戰損失了三萬多騎軍,此時一萬騎軍護着耶律述律,又分出一萬騎軍去攻擊黑雕軍中軍,對敵人對陣的契丹騎軍只有五萬多人,雖然人數仍然多於黑雕軍,卻因爲在上午激戰中受到重創。士氣稍餒,此消彼長,黑雕軍騎軍在契丹騎軍中左衝右突,契丹騎軍人數雖多,卻漸漸不支,開始向後敗退。

正在這時,中軍後面馬蹄聲大作,耶律沙的一萬騎軍繞過紅樹林。直接向着黑雕軍中軍發起了攻擊。

中軍一萬五千步軍、一千五百名騎軍,是黑雕軍最精稅的部隊,黑雕軍老將石虎抽出腰刀,大吼道:“中軍列陣。”步軍迅速推出了數百個櫃馬和偏箱車,一些軍士還在地上扔了一些馬刺。形成了長長的一道屏障,掩護着中軍。佈陣完畢,三千名弩手提着黃樺手弩,列陣於屏障之後。黃樺手弩也是黑雕軍制式武器,五虎上將弩利於近戰、混戰和巷戰,黃樺手弩卻是步軍對付馬軍地利器。

等到契丹騎軍衝近,三千黃樺弩手輪番射擊,一萬突襲的契丹騎兵紛紛慘叫着落馬。

此時,大屯已是一個大戰場,兵器地碰撞聲、垂死的慘叫聲、吶喊聲、馬嘶聲,全部混在一起,形成奇特的響聲。

黑雕軍步軍和契丹步軍人數相近,契丹軍士衝進了黑雕軍步軍陣地以後,這才發現他們對付不是一羣綿羊,而是草原中最兇狠的狼羣,肉搏戰不久,裝備精良、身經百戰地黑雕軍軍士就佔了明顯上風,身着青黨玄甲的軍士越來越多,而灰色的胡衣越來越少,更有些灰鬍衣開始朝四散逃走。

侯大勇臉上露出了些許笑意,對石虎道:“虎威軍可以出擊了。”石虎觀察了一會身後正在進攻的契丹騎兵,他們在弩兵的打擊下,一籌莫展,就點頭道:“鐵川源,你率軍一萬,將契丹步軍消滅掉。”鐵川源是禁衛軍統領,皇帝親征,他自然跟隨其後,得令之後,率着一萬摩拳擦掌的步軍,進入了戰團。

契丹步軍原本就支持不住了,汝一萬黑雕軍生力軍加入戰團,契丹步軍立刻大潰,正所謂兵敗如山倒,外園地契丹步軍拼命邊跑,被圍住的契丹步軍更無鬥志,只想着突圍,可是黑雕軍軍士密密麻麻,他們哪裡衝得出去,很快,沒有逃掉的契丹步軍就被殺得性起的黑雕軍軍士斬殺乾淨,一個俘虜也沒有。

而騎軍一時難以分出勝負,戰事慘烈異常,契丹騎軍越來越被動,只是仗着人多拼死抵抗,黑雕軍要想取得完勝,也並不容易。

傳大勇眼見着契丹步軍四處逃散,便對身邊楊繼業道:“你來領一隊五百騎去追擊契丹步軍,不讓他們重新集結。”楊繼業早就是心癢難耐,口中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將契丹人殺個乾淨。”他一揚手中長槍,大喊道:“兒郎們,跟着我,殺光契丹人。”

鐵川源和楊繼業率軍離開後,中軍只有五百餘騎兵和五千步軍,劉黑鼓是禁軍將領,他指揮着兩千步軍和五百騎兵,將侯大勇和石虎牢牢圍在陣中,一點也不敢大意。

耶律沙的任務就是襲擊大周皇帝中軍,此時,他見到大周皇帝身邊並沒有多少人馬,便帶着騎兵瘋狂地向着大周皇帝中軍衝殺,可是周軍弓弩歷害得緊,傷亡了數千騎,卻根本觸不到大周皇帝毫毛。

黑雕軍中軍響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戰鼓聲,中軍數名傳令兵手持令旗急奔而出。他們都是有名的大嗓子,一邊揮動着令旗,一邊喊道:“結陣、結陣、結陣。”

地上已經鋪了一層屍體,灰色契丹步軍佔了大部分,黑雕步軍軍士就朝着各軍軍旗靠擾,

耶律述律看着周軍步軍重新結成方陣,不緊不慢地逼了過來,已知道這場決戰契丹輸掉了。已經心生退意,此時黑雕軍騎兵和契丹騎軍已經纏在了一起。要想抽身也不容易,耶律述律便對金甲將耶律高道:“耶律將軍,你斷後,朕在中京城等你。”

契丹傳令兵吹響了退乓角號。大遼皇帝耶律述律就帶着他的七千親衛騎兵向中京城退走,留下二千親衛騎兵給耶律高。退兵號響起,契丹騎兵陣勢大亂,他們兒,自六始逝貪,閣支黑雕軍騎兵則緊緊咬住敗兵。

房當支金率着三千多騎,正拼命追擊契丹騎兵。忽然!又一彪騎兵殺了過來,爲首者正是金甲將耶律述律,兩馬交錯,房當支金挺槍猛刺,耶律高隨手往上一個格檔,房當支合虎口匕被震破,長槍脫手而出。

第二棒襲來。房當支金急忙貼在馬背之上,狼牙棒就帶着風聲從後腦頂上劃過,房當支金直起身時,手中已多了一架五虎上將弩,第三次兩馬交錯之時。他就用短弩對着金甲將射去,距離如此之近,金甲將根本無法躲避短鐵弩,臉面上連中兩弩,他爲人頗爲兇狠,臨死之前,狼牙棒再次砸了下去,將房當支金戰馬頭顱砸着粉碎。

房當支金跳下戰馬,又敏捷地跳上金甲將地戰馬,抽出腰刀,順手割下金甲將的腦袋,再將金甲將耶律高的身體推下戰馬。

圍攻大周皇帝的耶律沙見勢不妙,帶着數千人馬,向着西南逃去。

大屯之戰,以黑雕軍大勝而結束,耶律述律率領的十五萬御前親軍,逃回中京城時,只有五千騎兵,他已被黑雕軍嚇破了膽,不敢在中京停留,連夜朝着上京逃去,等到逃到上京之時,五千騎兵只剩下三千。後來,耶律沙和蕭元讓又各自帶了數千人回到了上京。

整個上屯戰場,契丹軍屍體達到十萬具之多。

黑雕軍八萬步騎,戰死一萬五千六百六十一人,傷殘一萬餘人,輕傷無數。

佔據中京,休整不到五天,姜輝率着東路軍從朱龍口一路橫掃,到了中京,十天後,郭炯率領着西部軍團也到了中京,破了契丹十六城,也到了中京。

三路大軍齊聚中京,稍事休息,便向着上京進軍,不料,上京已是一座空城,耶律述律率着上京契丹人,已向着北方草原深處轉移,石虎率軍四萬,深入草原,卻一無所獲。

第二年,郭炯率軍三萬向額爾古納河進軍,契丹大帥耶律大光敗走數百里後,將郭炯所部引入了埋伏圈,二十萬契丹軍包困了劉成通所部,激戰三天,郭炯率軍二千多人突出重圍。

此戰以後,戰事稍平,東起卡白汪,西至金山,六片土地都被周軍佔領。

漢興十二年,黑雕軍準備繼續打擊契丹人,不料,西域突然出現了一支從來沒有見過地敵軍,他們金髮碧眼,身材高大,二十萬敵軍一直從中亞打到了蘭州,蘭州別駕葛薩向大周稱臣,請求大周出兵救援,大周靈州黑雕軍與這夥敵人交手數次,互相勝負,這引起了大周朝的高度重視。

在侯大勇的記憶中,西域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敵人,顯然,由於他的到來,歷史發生了莫名的改變,他不敢鬆懈,調集黑雕軍主力前戰新的敵人。

新的戰爭又開始了。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303章 南下之路(十八)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12章 攻心爲上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316章 南下之路(三十一)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7章 富貴生活第15章 接管劉府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317章 南下之路(三十二)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88章 鏖戰西北(一)第21章 迎娶符英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7章 怪人王樸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16章 酒樓餞行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322章 南下之路(三十七)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328章 蕩盡羣雄(五)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49章 回鶻大軍(三)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77章 廟堂之高(四)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308章 南下之路(二十三)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7章 怪人王樸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15章 城市規劃第8章 確定名分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63章 奇襲隴西(三)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199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375章 蕩盡羣雄(五十五)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286章 南下之路(一)第68章 大戰過後(五)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128章 經營同心(十四)第12章 潞州城外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11章 救援友軍第241章 鹿死誰手(三)第2章 黑雕新軍第202章 廟堂之高(三十二)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114章 清水河畔(十一)第32章 決戰鳳州(十二)第325章 蕩平羣雄(二)第13章 火燒糧倉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17章 黑雕軍營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20章 郭府壽宴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2章 神出鬼沒第216章 決戰幽雲(七)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