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

大梁城晴了許久,今日清晨起,難得地飄起了雨盟,細細的雨絲溼潤了大街小巷,綠樹上的灰塵被一掃而空,露出了綠油油的本色,看上去賞心悅目。

侯大勇冒着細雨,在馬蹄的“踏、踏”聲中,緩步走在街道之上,身後跟着羅青松、林中虎及個名黑雕軍親衛。

從中書門下到城南侯府,這一條道路他已走過了無數次,沿途的店鋪老闆大多數皆看熟了這位喜歡騎馬的另類宰相,每次當清脆的馬蹄聲響起,總有一些少女會從門縫或者窗戶中探出頭來,偷看這位儀表堂堂、不怒而威的當朝宰相。

範質多次勸侯大勇改坐馬車,理由有三,一是從馬車符合禮儀;二是可以增加宰相的官威,特別是下雨之時,如被雨淋成了落湯雞,實在有損宰相的容儀;三是坐馬車可以隱蔽行蹤,減少潛在的危險。

雖然範質說得有道理,可是侯大勇在內心深處對馬車有天然的排斥,在侯大勇心目中有一個已經形成定勢的看法:中國人從坐馬車進化到騎馬,一番征戰殺伐,於是戰爲威震四方的大國,但是大衆交通工具由馬匹退化坐轎子以後,中國人頓時成爲了小腳老太,被四周以馬爲交通工具的強悍民族打得找不着北。

(轎子是慢得讓人哭笑不得的工具,真是弄不清楚爲什麼竟然戰了主流的交通工具,或許是華夏族的血性就是被這悠悠晃晃的轎子磨了個精光,啊,走題了,趕緊收回來。)

在侯大勇經過的道路旁,有一座兩層的酒樓,酒樓名爲“賓至如歸”,這酒樓和明月酒樓一樣,也是大梁城頗爲有名的酒樓,明月酒樓暗地的老闆是孟殊。而賓至如歸酒樓卻由一位不起眼的年輕人爲掌櫃。在酒樓二樓左側的一窗戶上,有三雙窺視地眼光,他們的視線追隨着侯大勇的身影,直到侯大勇身影港失在街道一側,他們收回了目光。

谷應天暗道:“看侯大勇相貌,必非凡品,聖教不應和這樣的人爲敵。”口中道:“我教好手摺在侯大勇手上着實不少,今日才得以一睹真容。”劉總護法陰沉沉地道:“侯大勇倒有些象契丹的將軍。喜歡在街道上騎馬,他膽子也太大,若我們在這酒樓上安兩架強弩,調好射角,侯大勇就算有三頭六臂,也難逃一死。”

谷應天搖頭道:“若侯大勇真的這麼好殺,他已死過好多回了。”

禮彌教現任聖主谷應天和前任聖主房林的風格大不一樣,谷應天爲人卻相當平和,他雖然武藝高強且手上沾滿了鮮血,但是從他內心深處不說。他並不喜歡用暴力來解決問題。所以,他接手禮彌教以後,立刻停止絕大部分的暗殺活動。包括前任聖主房林精心策劃地刺殺侯大勇的行動,這個行動原本是由谷應天來執行,只是行動還沒有開始,房林就暴病而亡,谷應天實在沒有興趣去刺殺大周朝的權臣。

劉總護法有些不服氣,谷應天卻不在說話,徑直坐到酒桌旁。如今大梁城的酒樓全部胡化了,都時興用哪種可以圍坐在一起的桌子,這種桌子節約面積,又能使酒宴更加熱鬧。遠比中原的小茶几更適用。

坐了一小會,門外響起輕輕的敲門聲,門外人道:“李春生在否?”李春生就是小幺的真實姓名,這個真實姓名用得極少,有時連小幺本人也忘記了自己的本名,所以,這一次見面,就真接用李春生作爲聯絡暗號。

小幺一雙手攏在袖子裡,輕輕把門打開。門外站着兩人,皆爲一身圓領長衫的讀書人。

小麼板着臉,他肥胖地身體把門堵得死死地,“在下是李春生,哪一位是吳興?”

一位身體削瘦,皮膚微黑的漢子道:“在下是吳興。”

互相都叫出了約定的名字,小幺見並無差錯,就道:“兩位裡面請。”

吳興進屋之後,對着谷應天拱拱手,就一屁股坐在了谷應天地對面,小幺不禁心中有氣,重重地哼了一聲。

吳興眼晴一翻,給了小麼一個白眼。

小幺是一位極爲剽悍之人,他目露兇光,右手下垂,已觸到短刀刀柄,谷應天知道小幺是個火粟子脾氣,他擡起頭來,用眼光盯了小麼一眼,小幺這才緩緩地離開了刀柄。

谷應天單刀直入地道:“這左右兩個單間皆是我的人,門外也有人守着,有什麼話吳郎儘可以直說。”

吳興取過一封信,遞給了谷應天,道:“這是在下主人之信,主人讓我親手交給聖主。”吳興的主人是大周朝重臣,前任聖主房林爲了討好他家主人,也爲了報剿滅磁州總壇之仇,三翻五次地刺殺侯大勇,結果每次地鎩羽而歸。

慢慢地讀完信,谷應天臉色如霜一般凝重,他站起身來,按照信上的要求,把密信放在暗香之上,很快,信紙便升起了一道青煙。燒完了信紙,谷應天慢坐回酒桌,道:“此事風險太大,恐怕我教難以接受。”

吳興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但是他生性高傲,頗爲辯才,向來以縱橫家自許,他刷地把扇子打開,微笑道:“這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規律,風險大的事收益才大,沒有風險的事情就沒有收益。”

谷應天暗道:“就憑着這空口無憑的許諾,就讓我等爲他賣命,也太小看禮彌教了。”

吳興似乎看穿了谷應天的想活,道:“此一時彼一時,如今貴教總壇已被劉繼業率軍攻破,貴教已是元氣大傷,要想重振旗鼓,必須要我家主人這等貴人相助。”

禮彌教總壇被太原兵攻破,本是一件極爲機密之事,谷應天聽到吳興一語道破,不覺臉色一沉,道:“總壇不過是皮相,百萬信衆纔是我教立教之根本,如今百萬信衆皆在,何來元氣大傷之說。”

吳興見谷應天嘴硬,他“嘿、嘿”笑道:“想當年房林聖主何等英明神武,也只能居於一隅之地,如今大周朝日漸強盛,兵鋒之盛,豈是小小的北漢所能相提並論,貴教若想平安無事,必須在大周朝尋找依靠,吾主就是最好地依靠。”

谷應天身旁的小麼和劉大護法聽吳興說話無禮,語如刀劍,招招都向大家的心窩桶去,早已怒火中燒,他們兩人皆是江湖中逞雄一方的人物,豈容這讀書人如此猖狂,劉護法陰着臉上前一步,只要谷應天有所暗示,就立刻上前扭斷吳興的脖子。

吳興身邊之人見劉護法上前一步,他突然“嘿”地一聲,重重在朝桌角一拍,胡桌是由上好的硬木製成,此人一掌竟把桌角拍下來一塊,手下掌力着實不小。谷應天、小幺、劉大護法皆是高手,此人的掌力雖強,卻也強不過其中任何一人,谷應天也不說話,冷冷地看着吳興。

吳興悠悠地搖了搖扇子,他笑道:“這位燕七郎是將軍的侍衛,將軍派燕七郎到大梁城,就是爲了協助貴教行事。”吳興又刷地把扇子合攏,他道:“大周朝當朝宰相,以範質爲首,侯大勇爲次,範質是儒家之人,必定容不得貴教,侯大勇和貴教素有仇怨,更是容不得貴教,貴教只有和吾主結盟,拼死一搏,纔有機會得到大周朝的認同,成爲天下正教,屆時,天下之大,貴教都可去得。”

谷應天從性格上來說是一個溫和之人,對血腥暴力之事並不喜歡,正因爲這個原因,他當上聖主以後,立刻便放棄了對侯大勇地暗殺計劃,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傳教之上,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讓禮彌教成爲如佛、道兩教一樣爲朝廷認同的正教。

吳興最後的一句話,正好拂到谷應天的癢處,他眼中神采一閃即逝,沉默了一會,他微笑道:“聽說此樓菜品名動天下,各位不妨細細品嚐。”

從酒樓前匆匆而過的侯大勇,自然不會知道酒樓裡有人在暗中觀察他,如往常一樣回到家中,先到主院去看望符英和新出生的小兒子。

符英半躺在牀上,輕聲道:“阿郎,我今天一直在想,這栽贓之計似乎不太高明,幾位宰相是何等精明之人,他們根本不會相信富貴如田家會和私鹽販子勾結在一起。”

侯大勇喝了一口茶水,道:“在我的家鄉,有一種茶花蛇味道最爲鮮美,可是茶花蛇常年盤在洞中,甚少露面,農人爲了捉到茶花蛇,就在蛇洞前放了一些詁的老鼠,用這些老鼠引誘洞中之蛇,這招叫做引蛇出洞。

如今大梁城暗流涌動,先有人河中放刻字石碑、後有人毒殺王樞密和三公主,還有人行刺先皇,這些事情,手無兵權的工部尚書絕對無法辦到,田敏身後或身旁肯定還另有其人。”

“這個道理小英明白。”

“大凡人做事都有動機,田敏毒殺三公主,他的動機很好理解,說到底是爲了宮庭之爭,可是他爲什麼要毒殺王樸樞密使,此事我百思示得其解。”

“還有,若不是田敏毒殺王樞密,又是誰請唐門出手?”

符英有些憂慮道:“我總覺得此招有些冒險,幾位宰相和其他重臣或許會因爲此事生出提防之心。”

第198章 廟堂之高(二十八)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192章 廟堂之高(二十)第8章 確定名分第23章 符英掌權第59章 出使蘭州(二)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219章 決戰幽雲(十)第9章 疑雲重重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310章 南下之路(二十五)第7章 富貴生活第178章 廟堂之高(五)第23章 符英掌權第2章 草原生活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10章 借刀殺人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53章 回鶻商隊(一)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16章 人事安排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332章 蕩盡羣雄(九)第142章 爭奪河套(七)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15章 高平血戰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97章 鏖戰西北(十)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361章 蕩盡羣雄(三十九)第226章 決戰幽雲(十七)第1章 飛機失事第1章 侯府話別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267章 鹿死誰手(三十)第336章 蕩盡羣雄(十三)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15章 高平血戰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170章 爭奪河套(三十五)第5章 中元節日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232章 決戰幽雲(二十三)第195章 廟堂之高(二十五)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13章 火燒糧倉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5章 決戰鳳州(九)第4章 射殺住持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83章 鹿死誰手(四十七)第33章 決戰鳳州(十三)第189章 廟堂之高(十七)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12章 拒捕出城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293章 南下之路(八)第16章 鄭州任職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12章 招賢納士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52章 回鶻大軍(六)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