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決戰幽雲(二十六)

時間,在血與火中停滯了。

王彥升被契丹軍士逼到了火中,他原來以爲必死無疑,誰知忘記死亡地奮力一越,卻從火中穿了過去,除了穿越火牆時,頭髮、眉毛被火燒焦、臉部皮膚受到了灼傷以外,竟然沒有過多地受傷。

脫離了火海,王彥升已經完全脫力,他躺在地上一動不動,雖然地面滾燙難耐,也顧不了這許多了。歇息了一會兒,王彥升體力漸漸恢復,他艱難地擡起頭,環顧四周,這才明白身處的環境。

王彥升所在的地方是一個不大的壩子,壩子周圍是一圈燃燒着的樹木,由於壩子中間沒有可燃之物,雖然外圈的樹木燃燒得厲害,從外面看起來是大火熊熊,但是壩子裡卻極爲安全。

王彥升又坐了一會兒,才用陌刀撐着站起身來,他看到壩子左側有一口水井,彷彿品到了井水的甘甜,王彥升愈發地感到口乾難忍,蹣跚着走到水邊,發現井繩居然還在,王彥升從水井處提起一桶水,舉在口中,一飲就是半桶,隨後背靠着水井,取出乾糧大嚼起來。吃飽喝足,王彥升背靠着清涼的井口,聽着不遠處的廝殺聲,恍然間竟如再世爲人。

由於流血過多,王彥升頭腦越來越沉重,竟有些昏昏欲睡。在矇矓中,忽然一陣風聲傳來,出於軍人的本能,就在風聲迎身之時,昏昏然的王彥升亦感覺到了危險有,身體迅速向左一避。

一把菜刀狠狠地砍在了井壁。

王彥升的陌刀隨時都放在身邊,在閃避的同時,陌刀就斬向了來人。一片血光,來人的腰部已被陌刀砍中。

wωω.ttkan.C ○

王彥升不等來人倒下。用陌刀使勁一戳,陌刀的尖刃刺入了來人的身體。王彥升站起身來,這才發現來人竟然是一個女子,其胸部和腰部各有一個大洞,鮮血順着洞口直流,女子倒在地上不停地痛苦呻吟,卻越來越弱。

一個年邁的老婦舉着一根柺棍,顫巍巍地從房間裡衝了出來,她實在太老,走路亦有些不穩。卻舉着柺棍要打王彥升。王彥升一腳踢倒了老婦人。

老婦人和中年女子躺倒在地上,出氣多進氣少了,已是難逃一死。

王彥升這才發現有一間獨立的小屋,居然沒有被大火燒到分毫。想來這兩人都是從這間房屋中出來。王彥升提着陌刀來到門前,猛地一腳踢開小門,衝進屋裡。

屋角蹲着一個瑟瑟發抖的年輕女子,女子衣服雖然又亂又髒,質地卻極佳,想來這屋的主人也是富貴人家。她如一隻落入陷阱的獵物,孤獨無助地看着凶神惡煞的王彥升。

王彥升瞪着眼睛看着小女子,這小女子臉上全是灰塵,不過從衣領處可以看到白嫩細膩的皮膚。看着驚恐萬分的女子,一股無名之火從王彥升的小腹升起,他“嘿、嘿”笑了兩聲,走出門外,很快就提了一桶水走進屋裡。

王彥升把陌刀放在一邊,抓過女子的衣領,把女子的臉按在水桶中,提起來之後,撕下女子的一塊衣料,幫着女子擦了擦臉,洗淨了塵土,女子露出了本來面目。

“好一個俏麗的小娘子。”王彥升欣賞了一會兒自己的獵物。他已是慾火中燒。此時女子突然從震驚中恢復了過來,就想往屋外跑。王彥升攔腰把女子抱起,扔在地上,用腳踩在女子身上,威脅道:“再敢跑,一刀砍死你。”

小女子本是幽州的漢人,她聽懂了王彥升的話,面對着這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她早已失去了反抗的勇氣,只能閉着眼哭泣。王彥升三下五除二,乾淨利落地剝掉了女子的衣服,女子皮膚細膩如瓷,胸部已經發育得極好,就如兩隻成熟的桃子。王彥升眼睛直直的,嘴裡獰笑,“真他媽的白,比大梁城的小姐還白。”(在大周朝,勾欄之女稱之爲小姐,一般良家女子多稱爲娘子)

王彥升是軍中廝殺漢,就圖個痛快,他用力分開女子的雙腿,然後用盡力氣來回鞭撻。那小女子是未經人事的少女,哪裡禁得住王彥升這樣的壯漢子,當王彥升大叫一聲之時,她也昏了過去。

經過這一番劇烈的運動,王彥升的傷口全部爆裂,身上血流如注,當王彥升從女子身上爬起來之時,這才感到傷口痛徹入骨。王彥升提着陌刀,心滿意足地走出了這個小壩子。此時,他曾經越過的火牆已經燃盡,只有少許火苗在燃燒。

王彥升站在火牆邊向外窺視,一羣一羣的周軍向城中心涌了過去,正是鐵騎軍右廂軍的軍士。看了片刻,只見一員大將出現在眼前,正是鐵騎軍右廂都指揮使慕容延釗,王彥升大喜過望,跳出來喊道:“將軍,我是王彥升。”

慕容延釗看到一個血人突然從灰燼中鑽了出來,仔細一看,來人確實是鐵騎軍右廂副指揮使王彥升。

慕容延釗厲聲道:“王彥升,你的人馬在哪裡?”王彥升知道他帶進城的數千人傷亡慘重,而且陷入混戰之中,現在應該所剩無幾,就道:“將軍。”說完這兩個字,王彥升就跌倒在地。

王彥升在禁軍中素來以作戰勇猛而著稱,平時桀傲難訓,多次頂撞慕容延釗,這次他又最先攻入城,也算立了大功,慕容延釗有心殺殺他的威風,故而不提其功,反而指責其過。慕容延釗沒有想到王彥升一句話沒有說完就昏倒了,只得命令一隊軍士把王彥升送出城。

鐵騎軍左廂軍副都指揮使張令鐸率領着三千軍士猛攻東城門,守衛東城門的契丹軍士苦戰不退,全部被砍殺乾淨,張令鐸控制了東城門以後,城牆上的契丹軍士見勢不對,全部從城牆上朝北門撤去。

袁彥所部騎兵一直在東城門虎視眈眈,看到城內濃煙滾滾。知道大戰正在進行,當城門打開以後,袁彥所部騎兵頓時一涌而入,袁彥所部騎兵原來是步兵,在古北口打了勝仗以後,繳獲了大量的馬匹,就由步兵轉成了騎軍,他們士氣高昂,從東門進入城池之後,在幽州大街上縱橫馳騁。逢人便砍,很快,東城區皆是袁彥所部的騎兵。

當張令鐸率領着剩餘的一千多名步軍來到了南城牆斷城口,據守在斷口處。和據守在另一邊斷口處的契丹軍士對射。

在城外土臺弩箭和張令鐸所部的攻擊之下,另一邊的契丹軍士漸漸不支,他們見到無法阻止周軍大部隊入城,便向北門退去。

激戰到下午,只有北城在契丹軍手中,南城、東城、西城皆已落入了大周禁軍手中。契丹軍用條石、圓木、泥土等諸多雜物。封死了進入北城的幾條街道,衆多契丹軍士都爬上了房屋,在房頂上用弓箭襲擊周軍,周軍數次強攻北城,都被契丹軍擊退。從早上開始,雙方就在拼死廝殺。數個時辰下來,兩軍皆是傷亡慘重,銳氣皆失,就隔着青石街道對峙。

城牆上的情形和城下相差不多,除了北城牆以外,所有的城牆都落入了周軍手中,城牆上的周軍從東、西兩個方向不斷向契丹軍士壓迫過來,已被逼入絕路的契丹軍士,在蕭裡木的率領之下,死死守在北城牆上,不斷堆積的屍體,成爲阻擋周軍進攻最好的障礙。

除了和契丹軍對峙的部隊,其他的軍士皆開始休息、飲水,吃飯,也有一些軍士開始趁火打劫。

侯大勇隨着大部隊進入城中,在幽州城中心位置有一座廣濟佛寺,佔地面積極寬,北面行營的指揮部就設在了廣濟寺。

雖然侯大勇對於巷戰的殘酷有足夠的認識,可是得知吉青陽戰死之後,還是吃了一驚,進城之後,滿城的屍體更是觸目驚心。侯大勇來到大周朝,經過無數殘酷的大戰,雖然屍體觸目驚心,卻也沒有過分難受。

親衛隊的柳江婕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殘酷的景象,腸胃一路上都在翻江倒海,但是在衆目睽睽之下,她也只好強忍着,進入了廣濟寺,柳江婕找了一個角落,痛痛快快地把腸胃裡的所有東西全部吐了出來。剛剛吐完,柳江婕就聽到一片嘔吐之聲,只見十幾名軍士皆伏在牆角吐個不停。

大堂中,北面行營的三位大帥各自心事重重。

趙匡胤戰甲上仍有着血跡,他坐在帥帳中一言不發,攻城之戰,鐵騎軍損失之慘重,已經超出了趙匡胤的預料,鐵騎軍一萬六千名步軍,目前集結起來的不過五千人,如果加上被打散沒有歸隊的軍士,料來也超不過六千人,另外,鐵騎軍心腹之將王彥升重傷、張令鐸被射瞎一隻眼睛,還有左廂軍大將吉青陽戰死,此戰過後,鐵騎軍必定實力大損。

其它幾軍的實力都有損傷,卻並沒有如鐵騎軍那樣受到嚴重削弱,水師主要負責後勤和守衛兩個渡口,實力仍然雄厚。韓通所部在古北口大獲全勝,雖有折損,卻不到全軍的四分之一,韓令坤的人馬由曹翰率領守衛中軍,幾乎沒有損失。向訓所部軍士守衛大梁,更是一點沒有所損。

趙匡胤心中不平,可是,北部行營主帥侯大勇對於全局的部置絲毫沒有問題,總會有一支軍隊會作爲前鋒,蒙受最重的損失,鐵騎軍多次擔任先鋒軍,向來以兵精將勇稱雄于禁軍,此次擔任攻城先鋒也是衆望所歸。

趙匡胤只有咬斷牙齒和血吞。

魏仁浦一手書法在大周朝頗爲有名,他親自書寫的勸降書,放下筆,吹了吹還未乾透墨跡,道:“勸降書寫好了。”魏仁浦本來就不贊成火攻,看到城中被燒成焦炭的屍體,魏仁浦隱隱有一股怒氣,不過臉上卻沒有絲毫表露。

侯大勇知道幽州已經成爲囊中之物,他的注意力已從戰事轉到了瓦橋關,他一邊看勸降書,一邊想着心事:柴榮已經昏迷了兩天,也不知醒過來沒有?

正在三人悶坐之時,曹翰走進了大廳,對侯大勇道:“侯相,有何吩咐?”

“曹將軍,城內秩序由你負責。”在攻打滄州之時,曹翰是全局總指揮,他在攻下滄州城,斬殺劉存孝兩兄弟以後,張貼布告、派兵巡邏,極快地穩定了滄州的社會秩序,因此,侯大勇將穩定幽州秩序的責任交給了曹翰。

“幽州城內的居民不比壽州、楚州之民,他們陷於契丹已有二十多年,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都沒有受到中原教化,曹將軍,你既要用張貼布告等軟的一手,更要用巡邏、宵禁等硬的一手,若有人趁火打劫,一律處斬,絕對不能手軟。”

“是,末將這就去辦。”曹翰雖然曾對侯大勇有提攜之恩,如今侯大勇已經貴爲宰相,權勢日隆,不敢有絲毫怠慢,接令後立刻去安排。

在北城,氣氛和其他區域截然不同,,三萬契丹軍士退入北城不過一萬多傷兵,其餘軍士皆限陷於戰場中,空中不僅僅瀰漫着血腥味,更有着令人窒息的絕望。

“想要我們投降,真是作夢。”蕭思溫在留守內走來走去,他向來以不修邊幅聞名契丹貴族之中,但是一日激戰下來,蕭思溫仍然衣冠楚楚,鐵甲上的血跡也被仔細地擦拭乾淨。

耶律青公主眼光一直追隨着丈夫的身影,自從大周朝開始進攻幽州城以來,蕭思溫就如變了一個人,一掃往日的頹廢,眼光變得銳利了,走路的姿態也有些龍行虎步的味道。接到周軍的勸降書以來,耶律青就十分擔心這個一貫懦弱的丈夫會投降周軍,她已經吩咐自己的鐵血衛隊,只要蕭思溫有投降之意,就拿下蕭思溫,由自己接管北城的防務。

“若周軍真是屠城,只怕要血流成河。”耶律青原本擔心蕭思溫投降,如今蕭思溫強硬起來,耶律青卻又擔心周軍真在城中放火。

耶律青說話的口氣突然變得溫和起來,讓蕭思溫還有些不適應,他看了一眼耶律青,道:“娘子莫要擔心,幽州城內多是漢人,這些漢人皆爲本地人,其親族大多在城外,周軍若真敢屠城,這些周軍只怕沒有安寧之日。”蕭思溫平時都是以“公主”稱呼耶律青,此時,不知不覺用上了娘子的稱呼。

耶律青向來看不起蕭思溫,此時見丈夫頗有男子漢氣概,心裡不覺有些歡喜,可是想到面臨的困境,又皺起了眉頭。

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38章 節度三州第190章 廟堂之高?(十八)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57章 回鶻商隊(五)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212章 決戰幽雲(三)第11章 救援友軍第45章 獅熊爭霸(二)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3章 鋒芒初露第373章 蕩盡羣雄(五十三)第237章 決戰幽雲(二十八)第8章 滄州城內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256章 鹿死誰手(十九)第323章 南下之路(三十八)第37章 節度三州(一)第17章 路過大梁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11章 山雨欲來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八)第71章 回到大梁(三)第358章 蕩盡羣雄(三十六)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357章 蕩盡羣雄(三十五)第307章 南下之路(二十二)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179章 廟堂之高(六)第109章 清水河畔(六)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344章 蕩盡羣雄(二十二)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3章 烽火熄滅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49章 爭奪河套(十四)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10章 借刀殺人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254章 鹿死誰手(十七)第1章 飛機失事第374章 當今羣雄(五十四)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44章 獅熊爭霸(一)第90章 鏖戰西北(三)第135章 經營同心(二十一)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126章 經營同心(十二)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0章 決戰鳳州(四)第8章 詔令出征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100章 鏖戰西北(十三)第47章 回鶻大軍(一)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119章 經營同心(五)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173章 爭奪河套(三十八)第259章 鹿死誰手(二十二)第3章 鋒芒初露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360章 蕩盡羣雄(三十八)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294章 南下之路(九)第9章 疑雲重重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章 首戰告捷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75章 回到大梁(七)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349章 蕩盡羣雄(二十七)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12章 攻心爲上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67章 大戰過後(四)第309章 南下之路(二十四)第314章 南下之路(二十九)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329章 蕩盡羣雄(六)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312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