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幽雲之戰(一)

結冰的河面是一條天然的風道,時而疾時而緩的北風在冰面上胡亂地吹着,受傷的唐門弟子唐剛身中三箭,已是活動不便,伏在冰面上,見三個相貌平凡的帶刀軍士逼向了自己,而河岸上還有持弓的軍士和莫名其妙的道家高手在虎視眈眈,他不禁仰天長嘯: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想不到唐剛竟然喪命於此。

唐門弟子以心性堅強著稱,雖然明知不幸,卻並沒有放棄抵抗。唐剛用未受傷的左手扣住了“鳳尾砂”,這種劇毒帶剌鐵砂只要刺破皮膚則必無幸理,最適宜於攻擊大羣敵人,鐵砂有刺且有劇毒,使用之時需要戴上專門的手套,此時,唐剛知道自己萬難逃脫,他沒有戴上手套,等到軍士就要接近自己的時候,從腰間特製皮囊中摸出一把鳳尾砂,準備拼個魚死網破。

林中虎根本不知道面臨的危險,只是上一次在白雲觀親衛之死讓他吸取了教訓,他對兩位親衛道:“這廝暗器歷害,大家要小心一些,先把他打昏再說。”

唐剛猛地轉過身,正欲發出致命的鳳尾砂,河岸上又飛過來的一枝鵰翎箭,狠狠地釘在了唐林的左胸之上,這一箭狠狠地刺穿了唐剛的心臟,唐剛低頭看着還在微微顫抖的箭簇,臉上帶着又是震驚又是絕望的表情,喃喃道:“我真的就要死在這裡嗎?”

人天生就有求生的本能,不到最後關頭絕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雖說唐剛已有必死之志,可是死亡當真降臨的時候,他仍有不敢相信死亡正發生在自己身上。唐剛只覺一陣天旋地轉,在旋轉避,伶牙利齒的小娘子似乎露出了白玉一般的手臂。和自已在深山中的一彎清水邊嬉戲。

唐剛似乎還看見不滿三歲地雙胞胎,在院子裡追逐着花尾巴的小狗,他喃喃地道:“早知如此,又何必爭強好勝。”

林中虎和二位親衛已經來到了他的身邊,見到唐剛前胸中箭,知道必死疑,不過出於謹慎,三人圍在身邊沒有動手。

唐剛頭猛地一歪。聳拉在冰面上,三人臉上都發出如釋重負的表情,一名親衛伸手就去抓唐剛的頭髮,想把他拖回去,這名親衛全無防備地抓住唐剛的頭髮,唐剛突然睜開眼睛,握着鳳尾砂的左手猛拍在親衛的臉上,唐剛“哈、哈”大笑兩聲。腦袋重重地砸在地面上,笑聲嘎然而止。

唐門弟子訓練嚴酷,長期浸泡在各種毒物中,生命力着着實強悍,生命地最後一瞬。仍然發出的奪命一擊,中了鳳尾砂的唐剛和親衛轉眼間就全身烏黑,流出的血水也變得烏黑一片。

侯大勇原本想活捉這名唐門弟子,解開三公主中毒之迷。可是他看到凌靖瀟灑地從冰面上滑了過來,突然改變了主意,如果捉拿了唐門弟子,則很難完全掩蓋行跡,除非殺掉凌靖和柳青葉,可是凌靖武藝高強,自己未必能制服他,而且憑着柳青葉的相貌。侯大勇也難以下手。侯大勇當機立斷,再次張弓,直接射向了唐剛的要害部位。

侯大勇、凌靖等人看着被拖回岸邊的兩具屍體,半天沒有說話。

侯大勇回頭冷冷地對凌靖道:“凌靖,你也是一方鄉紳,爲何要與人私鬥,觸犯了大周刑律,你可知罪。”凌靖武藝高強。原本不需要侯大勇出手相助。他正準備向侯大勇表示感謝,不料侯大勇翻臉不認人。和他打起了官腔。

凌靖出身世家,卻是一隻閒雲淡鶴,時常雲遊四方,所到之處甚爲受人尊敬,陛下柴榮崇信道家,先後召見了道家陳摶、李琪和凌靖等數名高人,見面之時也是客客氣氣。此時,侯大勇突然而至的訓斥,讓凌靖有些措手不及,他極爲難堪,楞在當地,臉上地笑容漸漸消失。

柳青葉也是吃驚地看着侯大勇,她對侯大勇的感情就有些複雜,侯大勇是她的殺父仇人,柳青葉曾經跟蹤侯大勇近一月,並在侯府書房和侯大勇短暫交手,連抹胸也被抓去。柳青葉斷了刺殺之念以後,隨師傅凌靖雲遊四方,在武當山和師傅一起成爲正式的道人。

凌靖出身世家,雖爲道長,可是羈絆之事着實不少,面對着手握重權的宰相,衝冠一怒實在是後患無窮,他強忍着怒氣,指着全身黑得發亮地唐剛,道:“此人是江洋巨盜,正是行兇之時,被我發現,正準備擒拿下來送進官府。”

侯大勇等的就是這句話,他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道:“原來此人是巨盜,凌道長爲民除害,真是有道高人。”凌靖暗道:當日在鄭州之時,侯大勇還是一位質樸漢子,如今當上了大周朝宰相,卻讓人實在是捉磨不透。

侯大勇慢條斯理地翻身下馬,吩咐林中虎道:“看巨盜的樣子,所用毒藥定是歷害無比,你們挖一個深坑,把巨盜掩埋了。”侯大勇看了一眼喪命當地地親衛,對羅青松道:“你趕快回去運一個棺木回來,把他運到鐵木嶺厚葬了吧。”在白雲觀戰死一名親衛以後,侯大勇就在大梁城外找了一塊名爲鐵木嶺的風水寶地,專門安葬戰死的軍士。

衆親衛各自忙碌之時,侯大勇叫上凌靖離開河岸。

“在大梁城有多少唐門弟子?”侯大勇見識了唐門毒藥的歷害,對這一久負盛名的神秘門派再也不敢掉以輕心。

凌靖出身名門、久歷江湖,自是聞玄歌而自雅意,他暗自琢磨:唐門若惹怒了官府,任你毒藥如何歷害,也沒有好下場。

“唐門弟子居於西蜀名山之中,甚少到中原來,此人名爲唐剛,是西蜀唐門的一個歷害角色,前年我帶着凌不破等徒弟們遊歷到青城山,因爲道門之爭,和青城山的道長髮生了矛盾。最後在道觀裡拳腳相向。”道家清靜無爲,在道觀打架,自然不是什麼好事,凌靖說到這裡頗爲尷尬,“這本是我們的道門之事,和唐門無關,雙方都很剋制,只動拳腳沒有動兵器。不料當時唐剛恰好在青城山,他見有人在道觀動手,青城道長們眼見不敵,就旁邊發了暗器,出手相助。”

凌靖神色有些暗淡,當日打鬥之時,他正在前往成都府,並沒有在青城山上。若他在場,或許一場悲劇就會避免。

“唐門暗器着實了得,每次出手都是必殺之技,凌不破中了一枝牛毛針,這牛毛針十分細小。射入人體之後並沒有痛楚,但是若不及時解救,牛毛針就會順着血液在身體裡流動,流入要害之地。就算是神仙也解救不得。凌不破中針之後不知其歷害,仍然在和青城道長打鬥,突然間就倒地不起,青城道長和凌不破只是意氣之爭,完全沒有傷害凌不破地意思,見凌不破倒地,這才注意到不動聲色的唐剛,唐剛知道誤會以後。施救已晚,終究沒有救活凌不破。”

凌靖是一個十分注重感情的人,在他地心目中,徒弟就和自已的兒女一樣,得知此事之後,就四處尋找唐剛,卻沒有見到蹤影,今日凌靖和柳青葉從貝州返回大梁。意外地與急匆匆趕路的唐剛相遇。

當日交手之時。柳青葉見過唐剛,唐剛左臉頰上有一顆紅色的痔。特徵十分明顯,因此柳青葉一眼就認識了唐剛。

柳青葉剛剛叫了一聲唐剛的名字,唐剛就發出了無影無蹤地牛毛針,凌靖大怒出手。凌靖成名以來,甚少與人相鬥,此時含怒出手,幾招過後,唐剛就支撐不住,在凌靖快劍地逼迫之下,連發暗器的機會都沒有,被迫朝冰面上移動。

侯大勇聽完敘述,道:“既然唐門隱居在西蜀,他爲什麼來到大梁,肯定有什麼目地?”

凌靖搖頭道:“這個不清楚,唐門之人因爲長期練毒,性子都比較陰沉,講究睚眥必報,現在唐林不明不白在大梁失蹤,必定會引來不少唐門弟子尋找。”又道:“唐門出手就是殺招,百年來,和大多數門派都發生過激烈矛盾,唐門憑藉着無影無蹤的毒藥,百年來傳承不熄。”

幾個軍士們把唐林的屍體用繩索綁好,拖到遠處一個小土城後面,三名軍士從遠處村莊裡買來幾把鋤頭,冬天冷,土冰硬如鐵石,幾個軍士輪番上陣,好不容易纔挖了一個小坑,軍士們看見唐剛烏黑的慘樣,均不敢用手去觸摸他的身體,就直接用腳將唐剛踢進了土坑裡,四枝鵰翎箭上沾着唐剛的血,估計箭頭也沾有劇毒,軍士們把鵰翎箭也深埋在土坑裡。冬日天冷,村民們在早晨一般都貓在家中,河邊更是清靜無人,當軍士們完成工作以後,所有的一切就恢復了原樣。

雖說柳青葉長得還是那麼象小琳,可是侯大勇心裡滿是唐門、三公主、第二塊石碑、郊外狩獵場刺殺柴榮的刺客,這些東西亂糟糟在侯大勇腦袋中飄浮着,攬得侯大勇也沒有多地心思關注柳青葉。

隨後的日子,大梁城似乎平靜了許多,轉眼間,又到了一年春節。

大周朝的春節指的是正月初一,這和侯大勇在另一個世界過的春節稍有不同,在另一個世界裡,經歷過一場辛亥革命,中國就有了公曆和農曆之分,公曆一月一日稱爲元旦,而農曆一月一日稱爲春節,由於官方是公曆爲社會通用曆法,所以春節實際上往往在二、三月份了。

大周朝地春節,是貨真價實的正月初一。

侯大勇帶着符英、秋菊、宗林、小璐,按照大周朝的習俗,喝臘八粥、祭竈神、穿新衣、掃房舍、置年貨、備佳餚、敬門神、貼春聯,這許多事情,依侯大勇的身份原本不必自己動手,侯大勇卻興致勃勃地親歷親爲,遠離了殺戮和陰謀,侯大勇又變成了質樸地漢子。

符英和秋菊幾乎是同時大了肚子,符英從小習武,身體強健,第一次懷孕之時妊娠反應就不大,而秋菊每天都要吐了個天翻地覆。春節來臨之時,秋菊跟着大家一起在戶外走動,反而沒有吐得如此歷害。

顯德六年一月十六日,元宵節剛剛過完,衆大臣仍然沉浸在一片歡樂和酒精之中,柴榮卻出人意料地宣佈了新禁軍的組建方案和各軍主官、副官的任命:

禁軍一分爲六,爲鐵騎左右廂、控鶴左右廂、龍捷左右廂、虎捷左右廂、羽林左右廂和汴河水師,每軍二萬人。設都指揮一名,副都指揮使兩名。

鐵騎都指揮使趙匡胤,鐵騎左廂都指揮使吉青陽,鐵騎左廂都指揮使慕容延釗;

控鶴都指揮使韓通,控鶴左廂都指揮使石守信,控鶴右廂都指揮使張藏英;

龍捷都指揮使袁彥,龍捷左廂都指揮使趙晁,龍捷右廂都指揮使劉重進;

虎捷都指揮使向訓。虎捷左廂都指揮使白霜文,虎捷右廂都指揮使孫延進;

羽林都指揮使韓令坤,羽林左廂都指揮使曹翰,羽林右廂都指揮使高懷德;

汴河水師都指揮使李繼勳,副都指揮使時英;

禁軍六部的主帥。都是建節開衙的大將,而副帥的地位也相當高,郭炯、吉青陽、孫延進等等人是駐守一方地節度副使,而石守信、白霜文都人原本就是禁軍各部的主力將領。

在建新禁軍地同時。侍衛軍原來主帥李重進已到了鳳州,建立西南面行營,籌備攻打西蜀事宜,殿前司主帥張永德坐鎮澤州,和北漢軍對峙。

在春節前,遠在德州的趙匡胤接連上了三個黑木奏摺,黑木奏摺是柴榮專用品,貴爲宰相也無權查看趙匡胤上了三道黑木奏摺之後。居然重新獲得了信任,被柴榮親自任命爲鐵騎都指揮使,成爲鐵騎軍統帥。侯大勇原本以爲削去了禁軍兵權的趙匡胤將會以勇將之名留名列傳之中,不料胡漢三居然又重回到了禁軍,這讓侯大勇多少有些意外。

禁軍六主將是由柴榮親定,而十二副將卻是各位宰相和樞密使相互妥協的結果,吉青陽、孫延進就是由侯大勇大力舉薦進的禁軍,另外。黑雕軍勇將何五郎、馮繼業的愛將王騰驤、以及與何五郎並稱爲“衝鋒雙將”地光紫駝。也在侯大勇推薦下調入禁軍,他們三人官職要低一些。沒有列入禁軍十八將中,何五郎任虎捷左廂副都指揮使,王騰驤任鐵騎左廂副都指揮使、光紫駝任控鶴右廂副都指揮使。曾經出任過欽差大臣的樞密院承旨時英,則是樞密使王樸推薦進入禁軍。

此時,侯大勇才真正體會到當宰相地好處,宰相地重要職責就是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對重要人事也有發言權,這次重整禁軍,侯大勇和其它宰相、樞密使一起,都往裡面夾了一些私貨。柴榮對此事相當寬容,他在幾位宰相面前也搞平衡,侯大勇、範質、王薄、魏仁輔、王樸等人推薦地將領也大體相當,這樣一來,六位統兵大將難以一枝獨大,宰相想要攬權也着實不易。

新禁軍之策如一塊巨石落入水潭之中,原來的漣漪都立刻不復存在,水潭中只是迴盪着新禁軍的振盪波,這個振盪波快速地掃蕩了人們用來麻醉自己地歡樂氣氛,重回到充滿着詭詐、無奈的現實社會,不過,這也正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衆人對禁軍的高度關注有着充分的歷史依據和現實意義。

晚唐以來,有一支著名地禁軍叫做神策軍,神策軍在晚唐原本是一支普通的地方部隊,歸屬於隴右節度使,此地陷蕃之後轉歸陝州節度使,代宗時,宦官魚朝恩控制了這支隊伍,使之轉歸中央禁軍系統,特別是在僕固懷恩叛亂被平定之後,朝廷更加感到了建立自身直接控制軍隊的迫切性,於是神策軍迅速發展壯大,成爲了一隻舉足輕重的力量。

在唐文宗和武宗等數朝,宦官因爲掌握了禁軍地指揮權,實際把持着朝政,從唐穆宗到僖宗七代之中,除了唐穆宗之外,六個皇帝都是宦官所立,宰相大臣和宗室竟無權過問,宦官勢力之大可以想見。到了樑、唐、晉、漢、周,更是誰掌握了禁軍,誰就掌握了政權,太祖郭威同樣因爲掌握禁軍而“皇袍加身”。

郭炯、王騰驤、光紫駝等人遠在西北,而永濟渠解凍就意味着北伐的開始,八百里加急不斷從京師發出,直奔鳳州、靈州等地。

在大梁城內誅兵歷馬之時,幽州城內一片聲色犬馬,繼燕王牒蠟鎮守幽州的南京留守蕭思溫,趁着大遼公主北上中京的機會,把二十多個杭州歌姬全部召入府中,這些歌姬是他花重金,通過海路從杭州運來的,平日就安置在城東的別院中,只能偷偷地玩樂一番,此時公主到中京,蕭思溫就把這些歌姬全部召入府中。

至於瓦橋、益關等重鎮,全由漢家降將守衛,在蕭思溫心目中,大遼軍威震天下,中原軍隊絕對不敢捋大遼虎威,只要公主不在幽州城中,則天下一片太平。

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31章 經營同心(十七)第41章 節度三州(五)第103章 鏖戰西北(十六)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15章 經營同心(一)第2章 開辦實業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3章 符家說客第87章 風雲再起(十)第324章 蕩盡羣雄(一)第104章 清水河畔(一)第107章 清水河畔(四)第163章 爭奪河套(二十八)第164章 爭奪河套(二十九)第27章 侯府家事(四)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2章 新婚之夜第1章 首戰告捷第223章 決戰幽雲(十四)第296章 南下之路(十一)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330章 蕩盡羣雄(七)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6章 蛙跳行動(一)第364章 蕩盡羣雄(四十二)第263章 鹿死誰手(二十六)第273章 鹿死誰手(三十六)第61章 奇襲隴西(二)第369章 蕩盡羣雄(四十七)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334章 蕩盡羣雄(十一)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217章 決戰幽雲(八)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116章 經營同心(二)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11章 山雨欲來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220章 決戰幽雲(十一)第145章 爭奪河套(十)第14章 攻下滄州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4章 惜惜相別第5章 操持家務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227章 決戰幽雲(十八)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112章 清水河畔(九)第48章 回鶻大軍(二)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134章 經營同心(二十)第157章 爭奪河套(二十二)第242章 鹿死誰手(四)第213章 決戰幽雲(四)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211章 決戰幽雲(二)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215章 決戰幽雲(六)第160章 爭奪河套(二十五)第14章 攻城爲下(二)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19章 又見青葉(二)第291章 南下之路(六)第298章 南下之路(十三)第350章 蕩盡羣雄(二十八)第38章 節度三州第72章 回到大梁(四)第11章 商隊南行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337章 蕩盡羣雄(十四)第2章 開辦實業第249章 鹿死誰手(十二)第16章 人事安排第84章 風雲再起(七)第265章 鹿死誰手(二十八)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12章 拒捕出城第83章 風雲再起(六)第15章 侯府家事(一)